淮河防总2022年工作报告
2023-01-02淮河防总秘书长淮委副主任
淮河防总秘书长、淮委副主任 许 静
(2022年4月22日)
一、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过去一年,淮河流域降雨量总体偏多,强降雨过程频繁,沙颍河等部分支流出现较大洪水,郑州发生“7·20”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流域雨情水情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入梅晚、出梅早,梅雨期短、雨量少。流域7月2日入梅,10日出梅,梅雨期仅8 天,为常年三分之一;梅雨量98 毫米、较常年偏少55%。
二是汛期部分地区集中出现多轮强降雨过程,极端性突出。7月中旬至9月,沙颍河中上游出现5次强降雨过程,沙颍河周口以上累计降雨915 毫米,列1954年以来第1 位;“7·20”暴雨期间,尖岗站单日雨量691.8 毫米,超过郑州市年平均降雨量;郑州站1 小时雨量201.9 毫米,打破陆地国家气象站1 小时最大雨量记录。
三是台风“烟花”影响区域广,强度大。7月24日至28日,台风“烟花”影响期间,沂沭泗河水系两天累积降雨量154 毫米,为1954年以来沂沭泗河水系最大台风降雨。
四是北部河流洪水过程多,超警超保河流多。洪河、沙颍河、新沂河等52 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其中澧河、洪河、濉河发生超保洪水,贾鲁河、中运河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大洪水。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针对郑州“7·20”特大暴雨洪灾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赴河南省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胡春华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及时作出工作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统一指挥下,淮河防总和流域各级防指、水利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形成防灾、减灾、救灾强大合力,有效减轻流域洪涝干旱灾害损失,取得防汛抗旱工作胜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1.坚持人民至上,指挥部署坚强有力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多次与淮委、流域有关省视频连线,安排部署沙颍河和台风“烟花”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率队检查淮河防汛备汛工作。流域四省党委、政府有关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及早部署,狠抓落实,各级责任人履职尽责、坚守岗位,保障了防灾减灾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
2.坚持预字当先,汛前准备扎实充分
汛前,召开淮河防总2021年工作会议,全面部署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淮河防总和流域四省及时调整充实防指组成人员,拧紧防汛抗旱责任链条;全面开展汛前检查,及早完成水毁工程修复。河南省组织应急、水利、河务等9 部门开展暗访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实施清单管理;安徽省举办全省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培训班,对160 余名市、县政府分管同志和水利局长进行培训;山东省修编完善各类方案预案1.1 万余件;江苏省多次组织全省军地联合抢险演练和防洪调度演练,提升队伍联合作战能力;淮委联合河南省水利厅、安徽省水利厅、中国水科院开展淮河水旱灾害防御“四预”演练。
3.坚持协调指导,防汛工作有序有效
淮河防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等职能,加强与流域省份会商沟通和协调配合,持续关注流域高水位运行下河道、湖泊、堤防工况,做好预报预警和应急抢险技术支撑。汛期共组织召开防汛会商160 余次,发出通知34 份,发布水情预警4 次,为暴雨洪水防御、湖库调度、人员转移避险赢得先机。派出17 个工作组赶赴一线,协助开展郭家嘴水库漫坝、常庄水库大坝背水坡出水、贾鲁河多处漫堤和龙门水库背水坡滑坡等重大险情处置应对工作。
4.坚持泄分控蓄,工程调度科学精准
根据降雨预测和洪水预报,统筹考虑防洪整体,充分运用湖泊预泄腾库、水库拦洪削峰、河道行洪分流等措施,科学精准调度湖泊、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有效防御洪水。主汛期前,淮委协调江苏省将洪泽湖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为全局防汛赢得主动。7月下旬和9月下旬沙颍河洪水期间,河南省、安徽省调度沙颍河周口闸、槐店闸、阜阳闸等控制性水闸敞泄行洪,为支流贾鲁河洪水尽快下泄创造条件;河南省科学调度昭平台、燕山、孤石滩等控制性水库适当拦蓄,避免泥河洼滞洪区分洪运用。台风“烟花”暴雨洪水期间,江苏省调度洪泽湖最大能力泄洪,有效控制洪泽湖水位,为上游洪水下泄创造有利条件。淮委沂沭泗局密集调度沂沭泗直管工程重要闸坝200余次,科学分泄洪水。后汛期,淮委指导地方做好蓄水工作,汛末流域大型水库和主要湖泊蓄水量约152亿立方米,较汛初增加24%,有力地保障了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
二、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
“汛期结束之日,就是明年防汛工作开始之时”。淮河防总以终为始,去年汛后即组织流域各地按照水利部防汛查弱项补短板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应急响应机制、流域调度与区域调度、河道安全下泄流量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开展防汛查漏补缺工作;今年春节刚过,即克服疫情影响及早开展汛前检查、水毁工程修复、方案预案修订、防汛短板弱项整改等备汛工作,为安全度汛打下坚实基础。淮河防总印发汛前重点工作清单,采用视频形式对流域四省重点防洪工程、沂沭泗直管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等重点工程进行检查;河南省派出11 位厅级干部带队、赴18 个市明察暗访,全面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安徽省全力加快水毁修复进度,流域298处水毁工程已全部修复完成;江苏省全面评估修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水工程调度等方案预案;山东省投资28.5 亿元开展小型水库雨水工情自动测报建设,统筹推进小水库监测预报预警全覆盖。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将按照王清宪总指挥、刘伟平副部长讲话要求和本次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全力打好流域防汛抗旱安全保卫战。
(一)牢记职责使命,狠抓责任落实
按照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的要求,实现防汛抗旱责任制全面覆盖。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各类防洪工程行政责任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尽快向社会公布。各地要加强防汛行政首长培训和指挥调度演练,特别是基层新任领导应尽快熟悉责任区内的防汛基本情况和防汛工作要求,切实履行职责。
(二)坚持以防为主,强化“四预”措施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全面推进流域“四预”智慧防御体系建设,强化“四情”贯通、提升“四预”能力,加强实时雨水情监测研判,强化以流域为单元的雨水情预测预报,开展3 天预报、7 天预测、10 天展望,提高预报精准度,有效延长预见期;完善汛情旱情预警发布机制,通过多种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充分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加强水库、河道、蓄滞洪区蓄泄模拟预演,根据洪水模拟预演和基础工况、风险隐患信息,不断完善防御预案、细化应对措施。
(三)排查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
全面排查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责任及措施落实情况,尤其是破堤施工及跨河施工工程,要于汛前完成堤防缺口封堵、阻水建筑清除。息县枢纽、引江济淮、王临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等重点在建工程要精心组织施工,制定度汛预案,确保安全度汛。加强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水库大坝、溢洪道和放空设施等关键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确保河道行洪通畅。全力推进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保障汛前恢复防洪功能。
(四)突出防御重点,实施有效防控
各地要突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蓄滞洪区运用三个防御重点。要落实水库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上岗到位、履职尽责;严格落实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加强水库运行监管,主汛期病险水库原则上一律空库运行;制定水库超标准洪水应对预案,预置彩条布、移动抽水泵等保坝抢险设施设备,完善临时泄洪、抢险应急措施。强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群测群防,落实“县乡村组户”五级包保责任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时实施转移避险,全力避免山洪灾害人员伤亡。提前做好蓄滞洪区的运用各项准备,及时开展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更新、区内居民财产登记公示、进退洪设施运维等工作,确保蓄滞洪区能够安全运用。
(五)加强管理调度,发挥工程效益
各地要精准掌握流域控制性水库影响区和防洪高水位下居民及生产设施基本情况,精准掌握重要江河骨干河道行洪能力,精准掌握蓄滞洪区分洪运用风险隐患,牢牢掌控工程调度决策主动权。根据雨情水情汛情变化,统筹流域与区域、上下游、干支流和左右岸,按照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原则,依法科学调度好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各类水工程,充分发挥流域水工程体系综合减灾效益。
(六)完善抗旱措施,保障城乡供水
密切监视雨水墒情,强化旱情预测预报和旱灾风险动态评估,及时分析研判抗旱形势,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立足最不利情况,完善应对流域极端干旱预案和措施。加强抗旱水源统一管理和统一调配,视情做好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应急水量调度。各地要继续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细化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努力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七)强化信息报送,做好舆论引导
加强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等信息报送,落实信息报送责任,提高时效性和准确性。遇重大防汛抗旱事件严格按照规定报告,避免漏报、迟报和误报。及时发布汛情旱情和防御动态,加强防汛抗旱常识和水工程调度运用成效的宣传普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持正面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力确保防汛抗旱安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