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头颅CT表现及相关性研究

2023-01-02王慈朝阳市康宁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顶叶脑萎缩额叶

王慈 朝阳市康宁医院 (辽宁 朝阳 122000)

内容提要: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技术,探析此技术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组)及同期7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各脑叶CT值,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进行评分比较,并对患者年龄、阴性症状评分与CT值间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经CT检查后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各脑叶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脑叶CT值与年龄、SAPS、SANS评分显著相关,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发放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发现其评分均超过50,提示精神症状严重。结论: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结构异常与精神症状显著相关,且年龄与脑结构异常呈相关性,提示可将其归结与非遗传性,但仍需要大样本进行研究证实。

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尚没有明确病因,且临床症状也表现不一,主要有思维、感觉、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导致其精神活动不协调。早期患者虽意识清晰、智力正常,但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和恶化,可能会出现精神残疾等[1]。故本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同期健康志愿者进行头颅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异常结构的差异,及患者各脑叶CT值间的关系,旨在分析精神症状与影像学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同期70例健康志愿者。按回顾性分析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31例;年龄26~72岁,平均(58.6±1.7)岁;观察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21~63岁,平均(42.82±1.78)岁;病程0.6~17年,平均(8.4±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本研究患者均为右利手,均无发育不良,无酗酒史和滥用药物史;无抗凝药物使用及明显诊疗风险者[2]。排除标准:有严重躯体障碍、头颅损伤和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有心脑血管及其他器质性障碍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情感性精神障碍者。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3]进行精神症状评定,并在评定前后3d内行CT检查。

对两组均使用同一CT扫描机(PHILIPS Mx16 slice),设定电压120kV、电流80mA、每层5.0s、100Hu 窗宽、35Hu窗位、10mm 厚度,以OM 为极限,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颅顶部,记录CT阳性形态学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由3名持证上岗并经过培训的精神科主治医师进行CT影像分析和SAPS、SANS评分。影像分析指标包括:左、右额叶;左、右颧叶;左、右顶叶;左、右枕叶。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患者进行相关症状的评估,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内向、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偏执、病态人格、癔症、抑郁、疑病。>50分为严重人格分裂。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进行对比,分别用±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各脑叶CT指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左额叶(40.53±4.31)HU、右额叶(40.32±4.12)HU、左颧叶(38.13±4.71)HU、右颧叶(38.53±4.62)HU、左顶叶(40.56±4.33)HU、右顶叶(40.44±4.24)HU、左枕叶(45.26±6.25)HU、右枕叶(44.87±6.32)HU;对照组左额叶(38.23±3.31)HU、右额叶(38.36±3.13)HU、左颧叶(37.56±5.21)HU、右颧叶(37.66±3.92)HU、左顶叶(40.41±3.64)HU、右顶叶(39.64±3.94)HU、左枕叶(42.05±6.12)HU、右枕叶(41.11±6.10)HU。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脑叶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同病程的患者CT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脑部CT异常表现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大脑结构异常改变中进行CT分型显示:弥漫性脑萎缩21例,占30.00%、皮层萎缩25例,占35.71%、单纯脑室扩大24例,占34.29%。

2.3 观察组SAPS、SANS评分与各脑叶CT异常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SAPS评分为主的患者31例,其CT异常占总人数44.29%(31/70)。其中,额叶脑沟扩大14例、颞叶脑沟扩大4例、顶叶脑沟扩大8例、枕叶脑沟扩大5例;SANS 评分为主的患者39 例,其CT 异常占总人数55.71%(39/70)。其中,额叶脑沟扩大16例、颞叶脑沟扩大12例、顶叶脑沟扩大6例、枕叶脑沟扩大5例。SANS评分为主的CT异常率高于SAPS评分为主的CT异常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S评分为主的患者头部异常CT改变集中在额叶、顶叶,而SAPS评分为主的患者头部异常CT改变集中在额叶、颞叶。

2.4 观察组年龄分布比例

本研究结果显示,21例弥漫性脑萎缩患者中,>60岁6例(占28.57%)、55~59 岁5 例(占23.81%)、45~54 岁3 例(占14.29%)、35~44岁4例(占19.05%)、25~34岁2例(占9.52%)、<20岁1例(占4.76%)。25例皮层萎缩患者中,>60岁5例(占20.00%)、55~59岁6例(占24.00%)、45~54岁7例(占28.00%)、35~44 岁4 例(占16.00%)、25~34 岁3 例(占12.00%)、<20岁0例。24例单纯脑室扩大患者中,>60岁8 例(占33.33%)、55~59 岁5 例(占20.83%)、45~54 岁3 例(占12.5%)、35~44 岁6 例(占25.00%)、25~34 岁1 例(占4.17%)、<20岁1例(占4.17%)。

2.5 观察组MMPI评分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社会内向(55.36±3.24)分、精神衰弱(58.69±4.25)分、精神分裂(63.58±6.58)分、轻躁狂(56.58±3.49)分、偏执(65.82±7.56)分、病态人格(64.25±5.26)分、癔症(54.65±2.89)分、抑郁(58.36±4.16)分、疑病(52.67±4.28)分。各项评分均超过50分,提示患者精神分裂症状严重。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很大。它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4]。精神分裂症认知方面可能出现歪曲认知,如感知觉障碍,幻觉、幻视、幻听,出现其他思维异常[5]。除了幻觉以外,会有妄想或其他形式的思维障碍。如果诊断为该疾病以后,必须积极干预和治疗,减少对患者的损害或危害。研究表明,该疾病患者发病初期,患者常伴有脑形态异常[6]。而该异常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可提供最佳时机。脑影像学技术研究发现该病存在器质性基础,为人们了解活体脑的功能和结构提供了便利途径。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T检查,可发现患者大脑结构较正常人相比有异常现象,如:脑室扩大、脑萎缩等,最常见的就是侧脑室扩大和额叶皮层萎缩。因此,在CT检查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作为依据,将CT检查结果作为参考,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对于患者而言有积极作用。据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各脑叶间CT值组间比较无差异,未发现相关性。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具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可逆的脑结构异常改变。同时发现,此病症患者多存在脑室扩大和脑层萎缩合并的情况,且病程多在10年内为主,提示年龄、病程与脑结构异常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发现[7],在55~35岁年龄组中,各脑叶CT值均较其他年龄组高,占比大。对55岁以后降低CT值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脑细胞逐渐死亡,脑组织中有形成分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脑血管逐渐硬化,脑组织中血管供血不足,导致各脑叶CT值降低。提示早年的神经发育障碍可能是引起患者脑部异常及后来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另外,以本研究病例数为例,在经SAPS、SANS评分与各脑叶CT异常情况分析中发现,SANS评分为主的患者头部异常CT改变集中在额叶、顶叶,而SAPS评分为主的患者头部异常CT改变集中在额叶、颞叶。表明环境因素、精神症状对此病症的发病有较大的影响。但这与样本量和检测方法有关,有待于今后采用大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MMPI评分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50,提示患者症状较严重。额叶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三分之一,是大脑半球的主要功能区。额叶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这些功能在本疾病患者中受损明显。颞叶主要功能与听觉、语言的理解、记忆和精神活动有关。颞叶受损以后出现感觉性失语。顶叶主要由感觉和监控人体各部分对于外界的刺激的皮脂构成的。顶叶功能受损,可以影响到阅读或者是听写的障碍,还会导致人体各部分的认知障碍。可知,额叶、颞叶、顶叶结构的改变在精神分裂症中有重要意义。孙曼莉[8]的研究报道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颅脑CT显示有84例脑部CT有异常表现,阳性率为46.4%,主要表现为脑萎缩,以额叶萎缩多见。柳成蛟[9]研究发现,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与脑部CT特点均比较明显,患者多出现脑萎缩现象。建议加强诊断,总结临床特征,做好统计工作,这对发现并筛查精神分裂症患者有重要意义。刘刚[10]在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结构异常的颅脑CT检查表现中显示,病程≤10年者最多见,占43.78%;31~45岁最多,占39.13%。同时在CT检查中大脑结构形态异常的具体表现包括弥漫性脑萎缩、单纯脑室扩大及皮层脑萎缩。这与本研究结果大致相同。认为该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发病的可能性越高,同时该疾病的病程长短对脑萎缩也有关系,病程越长,脑萎缩发生率越高。杨树等[11]研究阳性和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面发现,以阳性和阴性症状为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上存在相似的损害维度,但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损害程度更重,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类似。另外,在脂代谢方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偏高且与认知功能存在负相关。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涉及临床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脑影像学神经发育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领域。以目前的手段,通过分析精神症状与CT表现,提示该疾病与脑部CT异常有联系,表明精神分裂症发展与脑结构变化有关。本研究例数较少,选择的患者类型较单一,对该病症患者CT表现及相关性分析还需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上述试验中可将精神症状与CT表现归于非遗传发病机制,有助于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但仍需要加强研究,为CT检查作为临床治疗、诊断的依据提供更多研究的证实。

猜你喜欢

顶叶脑萎缩额叶
如何预防脑萎缩
脑萎缩会变老年痴呆吗
脑萎缩预示老年性痴呆吗?
大脑何时登上巅峰
比记忆力更重要的脑力是什么?
出血性脑梗死的核磁共振成像分析
脑萎缩会发展成痴呆吗
大脑的巅峰时刻
顶叶与认知功能障碍
去雄携带顶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