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大学学位服设计应突出教化功能

2023-01-02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2年5期
关键词:士子制式教化

谭 越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一、1994版学位服的诞生

1980年2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标志着新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式建立。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与北京服装学院组成“建构中国现代学位服体系”联合课题组,对如何设计中国大学学位服展开研究。1994年5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规定了“一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惯例、统一规范的学位服”(即“1994版学位服”),向各学位授予单位推荐使用。[1]409-4111994版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和垂布四部分组成。其中,学位帽是方形黑色,流苏则挂在帽顶的帽结上,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佩戴在袍服外面。根据学历、学科和身份的不同,学位服在颜色、样式方面也有不同。

虽然1994版学位服的式样总体上沿袭了西方大学的学位服传统,但设计者还是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本土化创新以体现中国特色。作为“建构中国现代学位服体系”联合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北京服装学院已故学者马久成先生和原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李军先生曾在《中外学位服研究》一书中表示,中国服装的特色主要表现在服装面料的图案、纽扣和小立领方面,但是出于对世界惯例和学位服整体效果等方面的考虑,1994版学位服的学位袍并未采用立领。[2]该版学位服的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节约成本、减轻学校和学位获得者负担,学位袍上并未采用龙、凤、牡丹花等图案,而代之以长城的城墙线;第二,学位袍前胸纽扣被设计成中国传统服装的如意扣;第三,垂布帽兜上的图案采用了牡丹花。马久成和李军表示,如意扣“既有民族特点,又将实用功能和装饰作用巧妙地结合起来”,长城的城墙线既能表现中国特色,同时“又使宽大的袍袖富于变化感”,而牡丹花则表示富贵吉祥。但遗憾的是,当时的设计理念既缺乏针对性和独特性,比如这些中国特色的元素是否最能够彰显学子身份?是否与学术精神、学术伦理相联系?也未考虑到学位服的教化功能。就这些方面而言,1994版学位服仍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二、对1994版学位服改革的尝试及反思

21世纪初,国内曾掀起过一波创新中国大学学位服的热潮。2007年,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刘明华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系列的中国式学位服。[3]同一年,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举办了中国大学学位服设计的活动。[4-5]近几年来,随着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和各高校彰显学校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设计本校专属的学位服,比如北京服装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然而,各高校所设计和改良的学位服质量参差不齐,引起诸多争议。比如,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自主设计的学位服便因设计过于“活泼”而受到学生们调侃[6];厦门工学院2019年自主设计的学位服因样式形似“道袍”“寿衣”而引起热议。[7]亦有部分高校及其师生注重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并在设计学位服时将历史和传统元素加入其中。比如中国美术学院于2013年采用的首套中式学位服便用心挖掘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元素,彰显了学位服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教化功能。在该套学位服中,设计者将流苏从学位帽上转移到胸前,并且在40厘米长的流苏中融入中国“磐结”设计,寓意“学子在社会道路上如磐石般坚韧沉着”,同时也有“学子与母校之间情感与学识的纽带结系”及“毕业学子是母校结出的硕果”的象征意蕴。在学位服制式、材料、颜色等方面,设计者也颇为用心良苦,比如设计者借鉴中国古代“五方正色”,将其分别赋予院长、学士、硕士、博士和导师,以示“清明、谦逊、中正、志坚的理想内涵”。[8]

有鉴于我国高校近些年对学位服的设计与改良,多注重从美学角度入手,但对学位服的教化功能重视不够,而这恰恰是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此,须在设计与改进学位服时加强对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尤其是士子服饰文化的研究。与此同时,学位服的设计不应过于个性化,也不应过于新潮和时尚,而须考虑到学位服的严肃性和教育作用,正如199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推荐使用学位服的通知》所指出的:“实行学位服,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1]410

三、深衣和襕衫对学位服设计的文化启示:教化功能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服饰文化。《周易·系辞下传》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9]的记载,孔颖达疏《左传·定公十年》也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10]2148的说法,自有华夏以来,便有服饰文化。本部分以古代的深衣和襕衫为例,旨在介绍中华民族古代服饰的教化功能,从而为中国大学的学位服设计提供传统文化养分。

(一)深衣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服饰发展史上,深衣起源较早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据史料记载,深衣可能在商代以前就出现了。在中国古代,早期的“衣裳”是由上半部分的“衣”和下半部分的“裳”(类似于裙子)组成,而深衣是上衣下裳相连的制式,该制式也奠定了中国古代服饰的重要基础。宋代吕大临指出:“深衣之用,上下不嫌同名,吉凶不嫌同制,男女不嫌同服。”[11]653可见,深衣的用途也很广泛,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下层百姓,无论是有喜事还是有丧事,也无论是男是女,都可穿着深衣。关于深衣的制式及其背后的文化蕴意,《礼记·深衣》篇有云: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

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

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古《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11]652-654

所谓“盖有制度”,一是指深衣的制式剪裁有明确要求,即“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等;二是指深衣制式所蕴含的天人观和礼法观。限于篇幅和本文主旨,笔者重点阐释后者。

首先,“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即是说制作深衣使用十二块布,对应着一年的十二个月。北宋陈祥道指出:“十二月者,天之数;规而圜者,天之体;矩应方者,地之象;直与平者,人之道。”[12]437深衣的制式体现了古代的天人观,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外在彰显,二者互为表里。其次,深衣的制式中蕴含了“规”“矩”“绳”“权”“衡”这“五法”的设计理念,使其具有很强的教化功能。“袂”即袖子,袖子制成圆形,目的是为了“使行者举手揖让以为容仪”。[12]438“袷”即领口,郑玄注曰:“袷,交领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13]1704而据清代任大椿所言:“曲袷属于内外襟,两襟交则袷交,而形自方。”[14]所谓“负绳”,据孔颖达疏曰:“衣之背缝及裳之背缝上下相当,如绳之正,故云‘负绳’,非谓实负绳也。”[10]1664另据康熙帝钦定的《〈礼记〉解义》中载:“衣之背缝与裳之中缝上下相接,如负绳而及踝,所以应直。”[12]437“曲袷”和“负绳”的目的是为了提醒穿衣之人为人要正直、品行要端方。所谓“下齐”是指下裳的底边要整齐,宋末元初理学家陈澔指出:“下齐,裳末缉处也,欲其齐如衡之平。”[11]653“下齐”的目的在于使穿衣之人能像秤那样做到公平无私。总体来看,“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最后,“具父母”一节则是说袖子、下裳等处边缘所用的色彩和花纹越华丽,表示穿衣之人活着的至亲越多。郑玄注曰:“尊者存,以多饰为孝。”[13]1705可见,对深衣的不同修饰还体现着古人重孝的思想。

总之,深衣既体现出古代天人观和礼法观,也体现出古人对服饰文化的重视,而其教化功能主要体现在“规”“矩”“绳”“权”“衡”这“五法”的设计理念之中。《荀子·修身》篇有云:“礼者,所以正身也。”[15]“五法”的设计理念,目的在于提醒穿衣之人时时以礼法约束自己的言行,进而使“身体超越了其原始性而达成雅化的身体”[16]115,这也是深衣能使“圣人服之”、“先王贵之”的原因所在。

(二)襕衫

从汉代开始,一方面是古制深衣有所改变,另一方面则是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逐步形成。[16]111-119而在汉代之后,历朝历代的许多服饰,一方面延续和发展了古制深衣的礼法约束和教化功能,另一方面则同时注重了服饰在美学上的改良和艺术上的升华。在深衣制发展史上,襕衫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唐贞观年间,中书令马周对古制深衣进行了改造,使其成为深受后世喜爱的襕衫。[17]《中华古今注》有云:“侍中马周取深衣之造加襕衫,为庶人之礼见之表,至仕官皆服之。”[18]另据《新唐书》记载:“中书令马周上议:‘《礼》无服衫之文,三代之制有深衣。请加襕、袖、褾、襈,为士人上服。”[19]宋代服饰沿袭了五代时期的习惯,人们以穿着袍衫为时尚,此时,襕衫依旧是普通士人的日常服饰。据《宋史》记载,宋代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及国子生、州县生服之”[20]。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十月,朱元璋“以学校为国储材,而士子巾服无异吏胥,宜更易之,命秦逵制式以进,凡三易其制始定,命用玉色绢为之,宽袖、皂缘、帛绦、软巾、垂带,命曰‘襕衫’。上又亲服试之,始颁行天下。”[21]朱元璋“三易其制”的行为说明了他对士子和士子服饰的重视,也正是这个原因,明代襕衫才成为士子的专属服饰,对此,郭嵩焘在《校订朱子家礼》中便指出:“而襕衫专为生员之服,又与宋制异。”[22]从此时开始,明代士子穿“襕衫”成为一种正式制度。

比较三个朝代的襕衫,首先,从制式上看,唐代襕衫主要是通过添加“襕、袖、褾、襈”这些细节的方式对古制深衣进行局部创新,而宋代襕衫则不但有横襕和襞积(即衣服上的褶裥)这样的细节添加,同时还改唐代襕衫的圆领窄袖为圆领宽袖。[23]朱元璋主持制定的明代襕衫延续了宋代襕衫的宽袖设计,在具体形制上则是“中用玉色”“外有青边”“四面攒阑”“束以青丝”“绦繐下垂”“团领官服”。[24]919其次,从颜色来看,从唐代到明朝初年,士子日常所着的袍衫或襕衫的颜色均为白色,而朱元璋则将襕衫的主体颜色改为了玉色,并辅以青边和青丝。[25-26]最后,从教化功能看,相较于唐、宋襕衫仅仅是在制式和审美上做了改良,朱元璋主持设计的明代襕衫很好地延续了古制深衣的教化功能。同古制深衣类似,明代襕衫制式的每一部分都有着特定的教化考量:“中用玉色,比德于玉也”“外有青边,玄素自闲也。四面攒阑,欲其规言矩行,范围于道义之中而不敢过也。束以青丝,欲其制节谨度,收敛于礼法之内而不敢纵也。绦繐下垂,绦者条也,心中事事有条理也。团领官服,以官望士,贵之也。”[24]919-920不仅如此,朱元璋通过皇命的制度规定,使襕衫成为明代士子的专属服饰,这样的做法凸显了士子身份的独特性,强化了士子们的身份意识,进而达到规约士子言行的目标。在今天看来,朱元璋的最终目的实际也是借助服饰以礼治人,从而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

正如汉代深衣是对古制深衣的延续和发展一样,明代襕衫也是对唐、宋襕衫的延续和发展。唐、宋襕衫主要是在制式和用料上进行了调整,而明代襕衫不但在颜色、用料和细节装饰上别出心裁,同时还充分继承了古制深衣的教化功能。明代襕衫将服饰的艺术审美和教化功能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这也不枉朱元璋“三易其制”的良苦用心。

古制深衣和明代襕衫都饱含着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其教化功能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实现:一是通过服饰的制式、颜色和用料,比如古制深衣的“五法”制式;二是通过服饰的专属性以强化穿衣之人的身份归属感,比如明代襕衫专供士子穿着,一方面表示出对士子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借以提出对士子的品德和言行要求。但须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专制社会,作为权力和身份的外在象征,服饰上的差异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尊卑等级。这种尊卑等级思想对于当今的民主社会来讲固不可取,但中国古代服饰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教化功能则是后来者在设计学位服时可以继承和发扬的。

基于古制深衣和明代襕衫的启示,要想充分发挥好学位服的教化功能,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宝库,精心考虑学位服的制式、颜色和用料,使其最能够彰显学子身份和文化气质。二是寻找能够反映学校历史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校徽、校花等元素,将其应用于学位服的不同部分,以突出不同学校学位服的专属性和独特性,强化学子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高校在设计学位服时应当在保证学位服艺术审美水平的同时,将对学子的期望和要求寓于学位服之中,以发挥学位服的教化功能。作为一件严肃而认真的工作,学位服的设计与改良必须兼具艺术审美和教化功能,要让学子们懂得学位服背后的文化意蕴和希望寄托,使其从穿上学位服的那一刻起,便能够感受到作为学子的身份归属感和作为华夏子孙的民族自豪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是学生走出学校前的最后一堂教育课,学校应当通过服饰和仪式的双重作用给学子们上好这最后一课。

猜你喜欢

士子制式教化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赶考步履不停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某平台生活楼配电系统接地制式改造试验
“良知”的颜色
IOSONO 3D全息声系统录音制式研究之MS制与双MS制
五代时期士子入宋对宋初公文文风的影响
文艺育人 教化入心
不走绝路
Q&A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