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经验初探

2023-01-02霍军军施文婧国俊宝

中国水利 2022年12期
关键词:试点县河湖试点

霍军军, 施文婧, 国俊宝

(1.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430010,武汉;2.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100120,北京;3.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30021,长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针对农村水系普遍存在的防洪标准偏低、水域岸线侵占、水体污染等问题,水利部、财政部于2019 年部署开展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治理区农村水系防洪、 灌溉和供水等功能得到恢复, 河湖生态功能和水环境明显改善, 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县域治水兴水乐水典范, 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 结合已开展的试点工作情况,在分析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为后续试点工作推进提供参考。

一、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情况

1.基本情况

目前已开展三批共127 个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第1 批包括河北鹿泉区、浙江嘉善县、海南文昌市等共55个,第2 批包括福建连江县、湖北京山市、重庆黔江区等共30 个,第三批包括辽宁康平县、江苏如皋市、陕西黄龙县等共42 个。 根据不同地势地貌的水生态特点,可将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区域分为高原生态屏障区、山地丘陵过渡区、平原水网区、半干旱草牧区。

①高原生态屏障区。 此类19 个试点县主要位于西南地区,包括具有

收稿日期:2022-06-17

作者简介:霍军军,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管理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C3000202)。高原特色的西藏高原、 云贵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是众多河流的源头区,自然环境和水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是长江、黄河以及西江中下游水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

②山地丘陵区。 此类75 个试点县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和辽西半岛、山东半岛、江南丘陵地区,自然环境较脆弱,地形复杂且较为破碎,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干扰叠加影响,易出现严重水土流失、 山洪泥石流灾害,北方地区往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③平原水网区。 此类27 个试点县主要位于第三阶梯的平原地区,河网密布、水系发达,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水动力不足、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问题突出,防洪排涝压力较大。

④半干旱草牧区。 此类6 个试点县主要位于宁蒙新甘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存在河湖断流、湖泊湿地萎缩消失等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2.主要建设内容

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总体要求,建设试点虽特点各异, 具体建设措施差别较大,但主要建设内容仍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恢复河流自然面貌。以河湖“清四乱”为重点,通过河道清障、清淤疏浚、生态护岸等措施,逐步退还被挤占的河湖水域空间,恢复原有水力联系,形成互联互通互济水系格局。

②防洪除涝治理。 沿河保护对象重要河段,实施必要的生态护岸、堤防建设和清淤疏浚,增强河道行洪能力和河岸抗冲能力,提高河流防洪标准、维护河势稳定。 理顺河道泄排关系,改造沿河闸泵,增强区域排涝能力。

③建立生态廊道。上游通过改善耕作方式、林草种植、淤地坝建设、雨水集蓄利用等措施, 开展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 中下游以封河育草、以绿带水为重点, 打造自然绿色河道,通过加大节水力度、适当补水和优化水利工程调度方式,逐步恢复河流生态流量。

④强化防污控污。 人口聚集区建设污水处理厂站,农业养殖、种植污染严重区域推进污水集中处理,推广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沟渠、人工湿地等。

⑤适当营造景观。 在不影响防洪安全前提下, 适当营造亲水景观,满足农村居民观赏游览休闲,结合区域文旅发展,提升区域景观品质,挖掘、保护、传承地区历史文化。

二、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经验

1.治理思路上

各试点县建设实施过程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治理思路布局、融资机制、建设管护和示范带动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①治理思路方面。 发挥地方特色优势,紧密结合乡村振兴。结合“美丽乡村”升级工作,衔接美丽河湖建设及相关旅游规划,依托当地立体河湖水系风貌, 把水美乡村建设作为贯通特色农业、精致景区、小微湿地的牵引项目,作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改革试点,极大改善了乡村振兴示范带的生态环境。

②投融资方面。 多方筹措,形成建设合力。 或结合生态产业园建设引入企业投资,或以经营性收益为抵押向银行融资,或联动PPP 项目,通过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地方配套资金难的问题。

③建设管护方面。 结合河湖长制工作,形成常态良性管护机制。 有的依托河湖管护平台项目, 整合集成现有系统, 覆盖全县水利管理全部业务工作,通过业务管理规范化、流程化、 数字化, 落实长效管护机制。 有的通过区级配套、公益岗位等落实经费,鼓励村级河长、网格员、河道保洁员、 沿岸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巡河,发现问题、报送问题、治水护河。

④示范带动方面。 探索推动水经济产业,助力产业兴村民富。 统筹流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促进河湖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以水为纽带强健共同富裕生态引擎, 将特色产业融入全域发展规划中,由“治水安民”走向“兴水富民”。

2.实施效果上

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治理区防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河流水生态环境状况大幅改善, 人居环境更加舒适,周边村落产业协调发展。

①显著提高农村水安全保障。 以水为基、以水为脉、以水兴县,治水患、兴水利、享水福,突出水系连通、岸坡整治等措施,以精细工艺开展整治,力求小尺度、低冲击、不破坏,达到功能完善提升的同时体现工程融入自然的效果。 在面临汛期突发超标洪水时,有效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②明显提升农村河湖生态环境。聚焦“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目标,通过水域岸线整治,提升水体美,打造岸线美,形成生态滨岸带,美化环境的同时有效提升了下游水质状况,重塑水美乡村之幸福河流。

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 将治水与农业产业、民生改善相结合,通过截污控污措施和人文景观工程等建设,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促进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④丰富了农村水文化。 结合地方特色名片,充分融入保护、传承和展示水文化,建设以农村水系为脉络的水文化生态廊,展现文化传统弘扬爱国精神,形成乡村旅游、教育培训、湿地公园等各具特色的水文化精品点。

三、推进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建议

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取得了突出效益,也同时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①以实施方案为蓝图协调统一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②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治理上体现不充分。 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是对近年来农村河湖淤积堵塞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开展新时期县域综合治水改革的重要尝试。但部分试点县并未打破部门专业界限,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提出的治理措施系统性不足、统筹度不高。

③试点工作与乡村振兴的结合有待提升。 建设内容有待拓展和深化,内容中水文化仅限于治水,显得单一,缺乏项目运营、长期发挥综合效益等方面的建设内容,而且建设管理机制与系统治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④宣传工作尚待改进。 有部分试点县宣传工作深度不够,对水美乡村建设意义、建设成效、示范特色等介绍不够深入,尤其是省级宣传资源未能及时倾斜,未能为后续项目区生态农业、文化康养、特色旅游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宣传效果,试点“好”而不“响”。 也有部分试点县虽建设基础条件较好,但宣传中未突出“水美乡村建设试点”的独立性,与示范河湖建设、河湖长制落实等工作界限模糊,试点“好”而不“显”,示范效应未凸显。

针对以上试点中反映出的不足,对后续工作开展提出以下建议。

①加强对实施方案编制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 在已有试点工作基础上,适时出台不同条件下的水美乡村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以指导全国水美乡村建设工作。

②加大水美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力度。 因地制宜,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为原则,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对水美乡村的建设内容进行优化和明确,以更好地汇聚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

③提升宣传引导力度。 结合生态农业、文化康养、特色旅游等社会热点资源、热议话题,充分调动省级及以上宣传资源,为试点县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和宣传效果,让试点县又“好”又“响”。 ■

猜你喜欢

试点县河湖试点
试析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要点和措施
水清岸绿生态美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32个“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公布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基于德美土地金融借鉴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构建
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实施制约及推广
放开农村二孩生育的经验与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