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研究

2023-01-01王磊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认同

摘要: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和中华民族共同体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民族团结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高利益,民族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根本,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就是对民族认同的研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思想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对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进行梳理,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内在机理,并谈谈如何在民族关系的历史性和整体性的特征中,更好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关键词: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2.008

0引言

習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段话打开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研究的新取向和新篇章,是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发展新的风向标,在已经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提出了新的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就是对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民族观的辩证统一,四观相辅相成,相互区别又辩证统一,其中民族观的根本就是对中华民族观,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是极为重要的,民族关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历史进程,作为变量的民族关系决定了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民族与民族之间需要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共同体意识才能得到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性、继承性和延续性决定了我们要回到历史中寻找它能产生的基本条件,对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进行研究,能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思想基础。

1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特点的总体述评

1.1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贯穿始终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历史现象,大体经历了从华夏族到汉族再到中华民族的阶段演变。早在商周时期出现的“华夷”民族观,就说明华夏族和戎夷共同组成了国家,其中战争,迁徙等行为促成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春秋战国时期,除去周王室曾的“中原地区”四周还存在着许多民族,尚未与华夏族融合,其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通过华夏族与不同民族间的融合,遂产出五大国,齐国、楚国、秦国、晋国、燕国。通过各国进行的长期的战争,使得“四夷”和华夏产生了大规模的融合现象,至战国末年,秦国兼并各国,各族之间交流频繁,族际婚姻频发,华夏族血统发生极大改变,民族融合趋势明显。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此后征服了百越地区,汉武帝时期,征服了南越、东越和西南夷,此时百越民族和羌族进一步与华夏族相融合,华夏族有了新的称谓,汉族。魏晋时期,北方的匈奴和鲜卑等游牧民族大规模进入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的民族大融合。西晋末年,王朝衰微,战乱四起,各少数民族发动了“永嘉之乱”,西晋灭亡。此时晋室南迁,大量汉族迁徙到了南方,加速了汉族与百越等南方民族的融合,北方地区则进入了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内部,游牧民族与汉族之间不断进行融合,游牧民族也开始吸收汉族的习俗和文化,加速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东晋时期,北方诸多少数民族分裂割据,出现了十六国的混战,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因为战争变得非常频繁,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许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积极学习汉族的治国制度。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了“北魏”,将十六国统一,北魏孝文帝推行全面汉化的政策,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给汉族带来了新鲜血液,为后世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民族大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隋唐灭亡之后,在中国的版图上,西北的游牧民族和东北的契丹族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至北宋和辽国被金国所灭之后,大量女真族迁徙到了中原,通过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到金国灭亡的时候,中原的女真族人和汉族已经基本融合完成,不再有明显的民族烙印。蒙古兴起,建立了空前辽阔的元朝,完成了对东亚的统一。朱元璋大力推行向西南地区移民驻扎军队的政策,加速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促进了云贵川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融合,清朝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清朝第一次在外交上使用中国一词,开疆拓土,为现代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基础,满汉融合的加深,各民族之间融合程度的加深,清末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1.2“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统

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的由来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早在夏商周时期,国家统治观念兴起,出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统治思想。诗经中所描绘的普天之下即是华夏族所占据的地区和各个民族包括,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生活的区域,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着语言、经济、文化上的差异,但是各民族都承认周天子的统治地位,莫非王臣的核心就是承认周天子的权威地位,也愿意接受华夏文化的教化,出现了“大一统”思想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分裂动乱,但思想上却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将“大一统”思想具象化,理论化,对如何结束社会动乱,维护政治秩序的运转提出了新的内容。这一理念自秦朝开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理念在秦朝变成了现实,秦始皇通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一系列举措,使原本分裂的各个民族逐渐统一。伴随“大一统”思想的不断深化和具体,“大一统”思想持续影响着中国古代民族之间的关系。此后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政策,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的统治思想更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在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影响下,居住在汉族周边的各个民族,只要愿意承认天子正统,愿意学习汉家文化和礼仪,都能在“大一统”思想的兼收并蓄之下统一起来,这种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在后来对各个朝代造成了时深刻的影响。西晋晋怀帝时期发生了“永嘉之乱”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各少数民族首领首次入主中原,晋室衣冠南渡,北方成为各少数民族混战的中心,相互之间征战不休,建立了十六国之多的国家政权,十六国之间除了连绵不绝的战争之外,也遭遇了汉族思想礼仪方面的反对,各国家君主都在积极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进行辩解,如后秦的建立,羌族为了强调自身统治的合法性,自称虞帝后人,改姓为姚,积极往中国士大夫“华夷有别”思想靠拢。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思想,为各少数民族首领提供了统治的合理合法性,也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为天下一统而努力。北魏鲜卑人的政权,自道武帝拓跋建始就充分运用中原传统思想文化,倡导大一统,强调以礼仪治家并且重用汉族士人,执行“用夏变夷”的统治政策,积极处理民族矛盾,为当时黄河流域的相对宁和以后全国统一打下了基础。盛唐时期,唐王朝国力强大,为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铁勒、契丹等各少数民族,设立了六大都护府,在“大一统”传统思维的影响下,采取通婚、通商、羁縻等民族政策来维持国家大一统,各个民族之间交流频繁,民族关系融洽。唐朝末年,经安史之乱后,朝政腐败,实力下滑,使得对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力下降,各民族纷纷崛起,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中,不断受着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大一统的思想早已深入每个臣民心中。北宋建立在辽、西夏、吐蕃等国家的环伺中,日益突出的民族矛盾成为北宋处理民族关系的重难点,如何实现大一统也成为汉族中原王朝考虑的突出问题比如,宋太宗提出的“中国一统”“四夷当置之度外”的民族关系思想,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范仲淹提出了“维护大一统,反对西夏自立”“反对战争,提倡各民族和睦相处”,“攻防兼备、持重守御”的民族关系思想。而到了宋英宗、宋神宗时期,宋神宗提出以“怀服伐叛”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关系思想,明朝时期,随着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之间的关系形式也变得较为复杂,围绕着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理念,朱元璋推行以德怀之的民族政策,具体实践为“因俗而治”,“以夏变夷”等政策。明成祖朱棣提出“华夷一家”,“控四夷以制夷”的理念,这些理念对后来的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一统”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满足统治者不断接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满汉一家”的民族关系思想,康熙帝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提出了“大一统”,“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的理念。

1.3“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结构

多元一体格局是个具体的历史进程,经过古代各民族之间的连接和融合,形成了如今的民族格局,从最早的华夷之别,发展到华夷一体到如今的中国一体,这个过程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在古代民族关系中,随着民族交融的进行,随着“大一统”思想的传播,每个民族的成员都逐渐带有了身份上的双重性质,即本民族成员身份以及“中华民族”成员身份,二者并不冲突,都在这种“多元一体”格局下并存下来,当今的56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认同不断加深,对民族的特殊情感使得各民族对多元一体的概念深植心中。尽管我们的国家在历史上并不是每个朝代都是“大一统”的完整的,它也会伴随着战乱与分裂,但是这些现象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是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具体经历,我们要用总体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历史进程,进行历史的纵向对比而不是横向对比。我国民族之间关系的历史演进特点,决定了我国“多元一体”格局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交融,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进而提升了对国家的认同感,有了认同感便减少了民族之间的隔阂,使得民族之间关系更为平等和亲密,演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人民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多元一体”格局并非现代才形成,它具体表现在中华漫长的文明历史演变中,表现在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多元一体”格局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是中华民族关系发展形成的必然阶段,也是随着古代民族关系演变出现的客观存在。

2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辩证联系

2.1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条件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我们在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同时,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顾名思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两个概念复合的产物,即“中华民族”与“共同体”,二者之间相互区别却又辩证统一,一起构成了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整体性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国的概念具体表现为:“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象征着各民族友好融洽,各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要条件,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中国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相互接近相互影响进而融合贯穿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都伴随着民族的交往和融合,通过斗争、迁徙、通婚等方式,其最终结果都是造成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民族之间的交融导致的是民族之间的共同情感增多,生活方式与文化制度相互交融影响,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生活,文化思想相互靠近,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减少,在一次一次的民族大融合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对各少数民族差异的包容性,使得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变多,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实质。

2.2“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

“大一统”思想源远流长,扎根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从古至今,备受古人的青睐,对古代处理民族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大一统”的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贯穿与古代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论语·颜渊》中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主张“春秋大一统”,雍正皇帝也提出“我朝既仰承天命,为中外臣民之主,则所以蒙抚绥受育者,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各族人民很快承认了统治者的统治合法合理性,“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各族人们都愿意形成一种疆域,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统一的局面,“大一统思想”不单单是在统治者权力压迫下被动产生的一种思维,而是各族人民凝聚起来的深切盼望与民族情感,并不单单是自上往下的统治者所要传达的理念,而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认同感。这种凝聚力和认同感,是古代统治者统治国家的思想基础,随着大一统观念的深入人心,演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这种意识是上升到了一种社会意识而存在,不断地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不会随着国家的分裂而消失。

2.3“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结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体现的是全体国民从古至今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的发展,它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个人为构建的过程,是一种价值观的自发选择的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两个核心诉求,共同性的诉求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产生的,这些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共同点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性,整体利益的追求则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之后的价值訴求,它要求处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一种整体思维,这种整体性思维的利益诉求是多方面的,但都带着整体性的色彩,例如对国家富强的追求,对民族复兴的追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利益在整体利益的追求下是要被首要保护的,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其最高利益就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和共同性结合的伟大梦想。“多元一体”格局内在结构下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一个虚构的集合,而是一个具体的,客观的民族实体,“多元一体”格局的内涵,将各民族凝聚的更加紧密,提升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王佳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

[3]徐亦婷.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民族关系的影响[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02).

[4]崔明德,郑炜.略论范仲淹的民族关系思想[J].齐鲁学刊,2010,(06).

[5]赵红.朱元璋“以德怀之”的民族关系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作者简介:王磊,男,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认同
“发现”中华民族:从文明帝国到主权国家
论四个全面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旅游与民族认同:互动与建构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