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上头”的全本《牡丹亭》

2023-01-01周洁

新民周刊 2022年47期
关键词:全本柳梦梅杜丽娘

周洁

全本昆剧《牡丹亭》剧照。

一直以来,笔者对昆曲有一些偏见,觉得剧本写情情爱爱居多,唱词艰涩理解不易,节奏又慢,对于一个急性子,实在是爱不起来。

这种印象倒不是凭空而来的,自去年入坑京剧,前前后后笔者也看了不少出传统戏曲,其中《牡丹亭》就看过不止一个版本:最为经典的梅兰芳、俞振飞的《游园惊梦》选段;糅合异域风情,噱头十足的坂东玉三郎的中日合演版《牡丹亭》;当代名家在舞台上演绎的《牡丹亭》也看过几次......美则美矣,看完却始终少了一点“上头”的感觉。

不过,这种印象在看完最近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后终于被打破,上中下三本一共要演8个小时,还分了两天演完,但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精彩,越看越“上头”,正合了剧中那一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看全本《牡丹亭》,你就错过太多了。

“上头”的症状很多,譬如手机里的音乐播放软件开始循环播放杜丽娘的【皂罗袍】;搜索软件上多了“昆曲是哪个年代的”“昆曲和京剧有什么关系”等条目;最挥不去的还是脑子里《牡丹亭》舞台上的一幕幕,正是:无声不歌、无动不舞、明眸流转、水袖轻扬,道不尽这良辰美景......

为什么偏偏对全本《牡丹亭》上了头呢?答案或许就在全本上面。

此前笔者看的《牡丹亭》版本中,游园、惊梦、幽媾、离魂、旅寄、拾画、冥誓、回生等回目基本是有的,这些回目侧重点落在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情字上,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摘锦版在有限的时长中为观众呈现了剧目的精华,给初看之人惊艳之感,但当二人的感情缺少时代背景,只有彼此时,就如同一盘好菜,盐放得不够,總是缺点味道。

五十五出全本《牡丹亭》除了情之一字外,加了不少此前被弱化或者删减的人物,更加回了汤显祖剧本中就有的社会大背景,正如导演郭小男所说:“除了爱情,它覆盖了宋明两朝在思想、宗教、文化、历史、民俗和社会等层面的很多内容。”

于是,笔者终于知道原来柳梦梅祖上乃柳宗元,怪不得对自己总有蜜汁自信;杜丽娘祖上乃杜甫,怪不得内心深处追求浪漫。而对于春香、杜宝、杜母、陈最良、石道姑、大花神、阎王、杨婆等配角人物的刻画,庄谐并重,比如石道姑的魔术、川普,陈最良的大马趴,匪寇李全的妻管严等,在演员生动有趣的表演中,在剧场收获了阵阵笑声,丰富了《牡丹亭》的戏剧性。

笑声中也给观众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杜丽娘死而复生后,原本做鬼时的奔放消失不见,面对柳梦梅的求娶,取而代之的是“鬼可虚情,人须实礼”;结了婚后,她又直教夫婿觅封侯,好让她做个风光的诰命夫人,这一番态度的变化在全本的细节中早已埋下伏笔,也让《牡丹亭》从单纯浪漫的“人鬼情未了”升华到社会频道的“变形计”,揭露了封建时代礼教压迫人性的现实状况。更别提杜丽娘的父亲杜宝对独女杜丽娘回生的抗拒,这在现代观众来说,是根本理解不了的,而全本《牡丹亭》娓娓道来之中,向我们真实展现的明代社会生活风情里,却让其拥有了合理性。

一文道不尽全本《牡丹亭》的精彩,也道不尽昆曲带给笔者的震撼,希望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多演、常演,它一定能让更多新观众爱上昆曲,为昆曲“上头”。

近日,“乐趣与智慧:意大利当代设计”在浦东美术馆举办。展览集中展出超过100件最具代表性的意大利设计作品,涵盖桌椅、灯具、餐具等日常用品,回顾意大利当代设计在过去70年里的发展历程。展览以开放、多元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展现意大利设计的充沛活力,探索现当代意大利设计的本质与灵魂。

猜你喜欢

全本柳梦梅杜丽娘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一生爱好是天然”
《惊梦》的情与爱
从全本《牡丹亭》到全本《长生殿》
不一样的《柳梦梅》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水烟壶上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