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22-12-3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3期
关键词:酰基肉碱半乳糖

武 鑫 刘 洋 张 莹

天津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 300134

Citrin是由SLC25A13基因编码的一种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蛋白,主要在肝、肾、心脏线粒体内膜表达,其缺陷可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Citrin缺陷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目前发现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Citrin缺陷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发育不良和血脂异常症(FTTDCD)、成人瓜氨酸血症Ⅱ型(CTLN2)。其中,NICCD与新生儿有关,最早在日本被发现,2006年我国报道首例NICCD,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为黄疸、肝功能损害、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等,上述表现均缺乏特异性,造成早期诊断较为困难。现将我院新生儿内科近期收治的1例NICCD患儿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日龄31d,主因“间断皮肤黄染28d”于2022年1月27日收入院。患儿生后3d出现皮肤黄染,6~7d达高峰,后逐渐消退,入院前3d再次出现皮肤黄染,逐渐加重,同时出现大便浅黄色。患儿系第2胎第2产,胎龄40+1周,顺产出生,出生体重3 150g,身长50cm,否认生后窒息史,母乳及配方奶混合喂养。母孕期血糖偏高,控制饮食后监测血糖正常,余产检无异常。否认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

入院查体:体温37.2℃,呼吸36次/min,脉搏138次/min,血压68/35mmHg(1mmHg=0.133kPa),体重3 800g,身长51cm,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哭声响,皮肤黄染,目测胆红素5~10mg/dl,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不胀,肝右肋下2.5cm,质软边锐,脾左肋下未触及,四肢活动自如,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均可引出。外院化验:直接胆红素98.9μmol/L,间接胆红素49.8μmol/L。初步诊断: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症。入院后予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保肝利胆,口服伊可新补充维生素AD,补充维生素K1等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后辅助检查:B超:肝脏增大(肋下27mm),脾脏、胆囊未见异常;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正常;血生化:白蛋白28g/L、ALT 57U/L、AST 117U/L、γ-GT 253U/L,T-Bil 141.5μmol/L,D-Bil 103.5μmol/L、TBA 247μmol/L;血乳酸4.06mmol/L;血氨93μg/dl;血气分析、血糖、凝血功能正常;血脂:TC 6.5mmol/L、TG 1.48mmol/L、HDL-C 0.95mmol/L、LDL-C 4.18mmol/L;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细小病毒B19、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HIV均阴性;血培养(-);甲功五项正常;甲胎蛋白>1 210ng/ml;血遗传代谢病筛查:瓜氨酸、组氨酸、蛋氨酸、鸟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瓜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增高,游离肉碱(C0)、丙酰肉碱(C3)、十二烷酰基肉碱(C12)、棕榈酰肉碱(C16)、十八碳烯酰肉碱(C18∶ 1)升高,辛酰基肉碱(C8)/癸酰基肉碱(C10)降低,提示Citrin缺陷病或尿素循环异常可疑;尿遗传代谢病筛查:半乳糖醇、半乳糖酸明显增高,双羧酸、2羟基戊二酸和4羟基苯乳酸增高,提示Citrin缺陷病可疑。随即更换为富含中链三酰甘油(MCT)的无乳糖配方奶喂养,继续予保肝利胆、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等治疗,并在获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后,采取患儿及父母外周血各2ml(枸橼酸钾抗凝),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患儿共住院9d,家属要求出院,基因结果未回报。出院前复查T-Bil 111.7μmol/L、D-Bil 74μmol/L、AST 98U/L、ALT 42U/L、TBA 105μmol/L、白蛋白33.2g/L、血乳酸3.77mmol/L、血氨111μg/dl,结果提示除血氨较入院时略有升高,余指标均较前好转。出院后25d,基因结果回报显示该患儿SLC25A13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IVS16ins3kb(splicing),父亲该位点无突变,母亲该位点为杂合变异,c.1625>T(p.D542V)父亲该位点杂合变异,母亲该位点无变异。最终诊断为NICCD。

出院后继续予富含MCT的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口服熊去氧胆酸利胆,补充维生素AD、E治疗,门诊随访至今,患儿身长、体重正常,复查转氨酶、胆红素、胆汁酸、白蛋白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2 讨论

NICCD为Citrin缺陷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的一种表现,在我国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中居第二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Citrin缺陷引起线粒体向细胞质中转运天冬氨酸减少,因为该氨基酸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还可与瓜氨酸合成精氨酸代琥珀酸,参与尿素合成,因此Citrin缺陷会导致低蛋白血症、瓜氨酸血症、高血氨;同时Citrin缺陷时细胞质中还原烟碱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烟碱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NAD+)比值升高,引起糖酵解及糖异生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低血糖和高乳酸血症,此外,NADH/NAD+比值升高可激活苹果酸—柠檬酸穿梭,使乙酰辅酶A在细胞质中增多,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从而引起NICCD患者高脂血症、脂肪肝。

NICCD患者大多数以黄疸不易消退、皮肤呈暗黄色就诊,患儿通常出生体重偏低,还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1]、喂养困难、贫血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提示总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总胆汁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和低白蛋白血症也很常见,可出现高氨血症、高脂血症、低血糖、高乳酸血症[2]、甲胎蛋白明显升高。本例患儿于新生儿期即出现黄疸,生后31d因黄疸不易消退就诊,结合入院前外院化验提示胆汁淤积症,入院后与TORCH感染、胆道闭锁相鉴别,实验室检查发现,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氨、血乳酸升高,甲胎蛋白明显升高,白蛋白下降,与既往报道一致。但本例患儿未见凝血功能异常、低血糖、谷丙转氨酶升高,具体原因及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因此,结合本例患儿和其他报道,临床医生对黄疸消退延迟、胆汁淤积症的婴儿,同时伴血氨、血乳酸升高,甲胎蛋白明显升高,白蛋白下降,应考虑到NICCD的可能。

血串联质谱提示该例患儿多种氨基酸水平升高,以瓜氨酸升高为著,这种氨基酸血症在既往报道中亦有发现[3],可能与Citrin缺陷引起细胞质中天冬氨酸减少,影响其与瓜氨酸生成精氨酸琥珀酸,进而导致瓜氨酸蓄积有关。也有报道发现部分NICCD患儿血瓜氨酸水平正常[4],考虑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可能是一动态过程,可能与检测时机有关,但具体时机如何掌握,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NICCD患儿还可出现游离肉碱、短链或长链酰基肉碱升高、中链酰基肉碱降低,这一现象在本例患儿也有表现,因为Citrin缺陷时胞质内NADH/NAD+比值升高,使乙酰辅酶A生成丙酰辅酶A,一方面抑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从而抑制脂肪酸氧化及酮体生成,使游离肉碱升高,另一方面胆汁淤积导致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活性减弱,长链酰基肉碱升高,中链酰基肉碱因不依靠转运可直接透过线粒体膜分解氧化,导致代偿性消耗增多。尿遗传代谢病筛查发现本患儿半乳糖醇、半乳糖酸明显增高,伴有4羟基苯乳酸增高。血尿代谢病筛查均提示本例患儿Citrin缺陷可能,最后通过基因检测得到确诊。目前已发现SLC25A13存在100多种突变,其中我国以851del4、IVS6+5G>A、1638ins23和IVS16ins3kb 4种突变最多见。该患儿基因检测结果提示SLC25A13基因有2个杂合突变,一个是IVS16ins3kb杂合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剪接突变,在1625号核苷酸由腺嘌呤变为胸腺嘧啶,父亲该位点无突变,母亲该位点为杂合变异,另一个是c.1625>T杂合突变,导致第542号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为缬氨酸,为错义突变,父亲该位点杂合变异,母亲该位点无变异。文献数据库未有c.1625>T的相关性报道,临床意义未明。

NICCD患儿的治疗以营养治疗为主,研究发现给予富含MCT、无乳糖配方奶,可缓解患儿胆汁淤积、促进生长发育[5]。NICCD患儿可出现血半乳糖升高、半乳糖尿,这是由于胞质内NADH/NAD+比值升高,抑制 UDP-半乳糖表位酶,从而引起半乳糖蓄积,体内半乳糖1-磷酸和半乳糖醇等毒性产物堆积,进而损伤肝细胞及肝外组织,因此,应限制乳糖摄入。从肠道吸收MCT不须胆汁液处理,可迅速水解成中链脂肪酸,在没有肉碱的参与下,中链脂肪酸经门静脉被带入肝细胞线粒体,进行β-氧化生成ATP,作为能量来源。因母乳及普通配方奶中乳糖和长链三酰甘油含量较高,因此,更换为富含MCT、无乳糖配方奶喂养可改善NICCD患儿的代谢紊乱、缓解其临床症状。随着年龄增长,NICCD患儿需添加辅食来满足生长发育,研究发现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有明显治疗效果[6],并且发现,Citrin缺陷患者本身会表现出喜食肉类,不喜食高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饮食习惯[7],这可能是患者的一种生理性自我保护,以代偿由Citrin缺陷而引起的代谢功能紊乱。因此,在NICCD患儿添加辅食时,应注意其食物营养成分的调整,并尊重其饮食偏好,但具体饮食结构比例尚无统一标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来得出。此外,由于胆汁淤积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造成脂溶性维生素缺乏,故应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可补充人血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保肝利胆、退黄药物促进黄疸消退,补充精氨酸可降低血氨和甘油三酯水平,对明显凝血功能异常者,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对症治疗。本例患儿在血尿代谢病筛查结果均提示Citrin缺陷可能后,即更换为无乳糖、富含MCT的配方奶喂养,同时继续予保肝、利胆、补充脂溶性维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随后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随访至今,生长发育正常。

既往认为大多数NICCD患儿症状可在1岁前缓解,预后良好,但近年发现亦有部分患儿由于诊治不及时出现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8]。同时应注意同一蛋白缺陷引起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FTTDCD和CTLN2,这两种疾病是否与新生儿期或婴儿期起病的 NICCD 直接相关,尚需大样本长期追踪和观察。因此,临床医生应改变既往对NICCD预后良好的观念,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并建立长期随访机制,避免严重后果及不良预后发生。

猜你喜欢

酰基肉碱半乳糖
基于生物酶法的酰基化桑椹花青素的制备与特性
生物催化法制备低聚半乳糖的研究进展
如何应对半乳糖血症
茶叶酰基化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花生酰基-CoA羧化酶基因AC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对甲苯基)-2-(三对甲苯基-5-亚磷酰基)乙醛的汞(Ⅱ)配合物的X射线晶体学、光谱表征和理论计算研究
含辅酶Q10和洛伐他汀的红曲胶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腰椎骨丢失的改善作用
左旋肉碱的减肥功效
肉碱为宝宝健康造福
半乳糖凝集素—3在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作用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