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CT影像表现及病理分析

2022-12-31杨一春陈美银江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福州350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免疫组化胃肠道肿块

杨一春 陈美银 江锋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福建 福州 35000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特征、CT影像和病理特征。方法:择取该院于2016年7月~2020年7月诊治的6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回顾性分析形式记录所有数据。66例患者均实施CT检查,将病理数据作为基础,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良性以及恶性肿瘤CT影像表现差异。结果:66例患者中,8例为良性、17例为潜存性恶性、41例为恶性。CD117阳性表达率高达98.48%以上,CD34阳性表达率高达69.69%以上。46例患者CT中呈现为膨胀生长,呈现为球形/椭圆状密度肿块,CT形态呈现分叶状形态占20例。25例患者CT平扫肿块密度相对均匀占25例,38例患者病灶影像学上显示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出血和囊变。43例肿块病灶边界与周围清楚,23例肿块病灶边界与其附近的相关脏器黏连。所有的研究病例病灶均未发现钙化。所有病例增强CT扫描结果显示:轻度强化的病例为9例,中等程度的强化病例为15例,不均匀强化病例42例。结论:通过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CT影像及病理分析,为临床初步判断肿瘤的危险程度,治疗方案及预后体现重要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是当前一种,发生于间叶组织,细胞呈现为梭形、上皮样,同时CD117免疫组化为阳性的肿瘤,也会发生在肠系膜、腹膜以及盆腔等胃肠道以外[1,2]。其中胃肠道间质瘤是目前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后,所提出的一种病理学新理念,以往临床中多被判定为神经源性肿瘤。其中GIST存在恶性病变趋势,且在瘤体不断增大下,逐渐呈现出恶性生物学特征,因此对此疾病进行科学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CT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取2016年7月~2020年7月本院纳入的6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选取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诊断确诊。其中男性35例,女性31例。年龄42~75岁,患者均出现腹部胀痛不舒适,消化道出血等反应,少数存在腹部压痛感,直肠检查肿块体征。

1.2 方法

CT检查:在检查时患者采取仰卧,采用SOMATOM Definition AS CT扫描仪,设置层厚为0.6mm、重建层间距为0.6mm,矩阵256×256,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行CT检查,检查前禁食8h以上,扫描前5min口服温开水800~1000mL。

免疫组化染色处理:应用10.00%的中性甲醛固定处理,进行石蜡包埋后,进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记录,免疫组化应用SP法,抗体选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髓性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免疫组化S-100、PGP915、高度糖基化的Ⅰ型跨膜糖蛋白(CD34)、CD117。全部一抗均属于即用型,设定阳性和阴性对照。其中阳性记录为肿瘤细胞质地,临床属于棕黄色类型,一旦棕黄色细胞含量超过比例的10.00%则判定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依据Lewin提出的判定依据:其中没有出现恶性状态时,则归属为良性;如包含1项恶性的指标,归属于潜存的恶性;具有1~2项潜在恶性指标判定为恶性。其中潜在的恶性指标包含:①肿瘤和局部组织有粘连;②肿瘤的直径>5cm;③局部无完整的包膜;④细胞相对丰富,核分裂5~9个/50HP。确定为恶性情况包含:①手术中出现传播和转移状态;②肿瘤性坏死;③脉管浸润/瘤栓形成;④肌层、黏膜/局部组织出现浸润特征;⑤核分裂>10个/50HP。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1.0软件记录,其中对符合常态分布的计量数据用±s表达,执行t检验;同时对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的形式表达,执行χ2检验。

2.结果

2.1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

66例患者中,年龄>50岁的患者占比90.91%(60/66);28例(42.42%)患者存在腹部肿胀/胀痛不舒适反应;22例(33.33%)发生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反应;16例(24.25%)发生腹部肿块反应。26例(39.39%)发生腹部压痛感;16例(24.24%)触碰到腹部包块;5例(7.58%)经直肠检查触碰包块反应,另19例(28.79%)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反应。经实验室检查证实:31例(46.97%)血红蛋白(hemoglobin)降低、23例(34.85%)便常规潜血形成、12例(18.18%)总蛋白/白蛋白下降。

2.2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数据

66例患者中,8例为良性、17例为潜存性恶性、41例为恶性。良性肿瘤中:黏膜下方3例、浆膜外处1例、肌壁位置4例;瘤体直径0.5~4.3cm,平均(2.92±0.98)cm。潜在恶性肿瘤:黏膜下4例、肌壁间7例、浆膜外6例,瘤体直径1.29~18.82cm,平均(6.81±2.59)cm。恶性肿瘤:肌壁间26例、浆膜外15例,瘤体直径3.08~33.93cm,平均(10.83±4.81)cm。组织学特征: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形态,包含梭形以及皮样。

通过本次结果记录:梭形48例、上皮细胞11例、混合7例。其中梭形细胞区域的边缘位置模糊,细胞质地丰富,存在交叉的束状,栅栏状排列。其中胞质可存在梭形或者卵圆位置的变异,细胞核的两侧位置是钝圆形,多存在1~2个紫红色的小核仁。上皮样形瘤细胞边缘清楚,细胞为圆形/卵圆形,为弥漫性的性状,且呈现为鸟巢般的排列。细胞质地十分丰富,且核膜发薄,染色细润,多存在1个紫红色小核仁,处于中间点。

2.3 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结果

66例患者中,65例(98.48%)呈现为CD117阳性表达;46例(69.69%)呈现为CD34的阳性表达;NSE、SMA、S-100以及PGP915中,有部分患者为阳性表达。

2.4 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征

46例患者CT中呈现为膨胀生长,呈现为球形/椭圆状密度肿块,CT形态呈现分叶状形态占20例。良性的病例肿块最大直径<5cm,恶性者肿块直径范围在5~13cm。25例患者CT平扫肿块密度相对均匀占25例,38例患者病灶影像学上显示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出血和囊变。43例肿块病灶边界与周围清楚,23例肿块病灶边界与其附近的相关脏器黏连。所有的研究病例病灶均未发现钙化。所有病例增强CT扫描的结果显示:轻度强化的病例为9例,中等程度的强化病例为15例,不均匀强化病例42例。所有的病例均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这一理念自从提出后,临床一直备受争议,其中关于组织学出现和分化一直存在较大的歧义性[3]。目前多种数据判定,胃肠道间质瘤中的CD117和CD34均出现相对明显的特异性表达,其中超微结构包含线粒体以及粗面内质网络,和胃肠道壁间质的细胞具有相似性特征[4,5]。

在本文研究中,共计纳入6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率高达90.00%以上,有数据判定,此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但是年龄越小的人群,其恶化的风险就越高。患者临床主要特征包含腹部肿胀不舒适、呕血等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等反应,常见的临床反应包含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经过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大便潜血,需要格外关注。

有相关数据佐证,CD117确诊为GIST的临床阳性率高达90.00%以上,其中CD34临床占比70.00%左右[6,7]。本文结果分析:CD117的阳性率在98.00%以上,其中CD34的阳性率在59.00%以上,和有关数据报道基本吻合[8],同时病理学判定,瘤体中以梭形细胞最为多发,呈现为交叉性束状,栅栏状排列。良性瘤细胞较为模糊,没有或者多张切片的仅仅存在1个核分裂特征,较少出现囊性病变,出血,坏死情况。潜在的恶性肿瘤细胞丰富,存在大范围的囊性病变,出血,没有肿瘤性坏死。恶性细胞相对密集,出现显著异型特征,存在囊性病变,出血,坏死,肌层,血管和黏膜浸润表现。经本文研究证实: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大小、生长形式、形态、轮廓等,CT检查均能有效的探查出,胃肠道间质瘤存在恶性变化的可能性,且恶性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肿瘤体积的增大有所增加,在恶性程度的增加中,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也会有一定变化。

胃肠道间质瘤多属于恶性,因此容易出现转移情况,术后复发率临床最高可达到70.00%以上,早期诊断确诊是调整预后的主要关键,CT的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且能够和任意位置的平面进行成像,能够更好的记录肿块质地、和局部脏器之间的联系性[9,10]。胃肠道间质瘤的血液供给呈现为相对丰富的状态,因此如果采用穿刺活检的形式,可能导致肿瘤区域出现破损、出血,甚至导致肿瘤传播的危险性。而CT是临床中,发现和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最主要检查形式,结合CT中多平面重建形式,对肿瘤进行另外一种更加准确和清楚的定位,通过CT的表现,清楚的记录肿瘤形态、大小、生长形势、瘤内的情况、血液供给范围和局部组织状态。所以就目前来看,CT的影像状态更为清楚,且不会对人体产生损伤,辐射程度低。

本文数据分析:46例患者CT中呈现为膨胀生长,呈现为球形/椭圆状密度肿块,CT形态呈现分叶状形态占20例。良性的病例肿块最大直径<5cm,恶性者肿块直径范围在5~13cm。25例患者CT平扫肿块密度相对均匀占25例,38例患者病灶影像学上显示均有不同程度坏死、出血和囊变。43例肿块病灶边界与周围清楚,23例肿块病灶边界与其附近的相关脏器黏连。所有的研究病例病灶均未发现钙化。所有病例增强CT扫描的结果显示:轻度强化的病例为9例,中等程度的强化病例为15例,不均匀强化病例42例。在相关人员的研究中说明[11],瘤体的直径<5cm,则属于良性,边界清楚。本文中通过病理印证为良性肿瘤的患者瘤体直径最长在4.22cm,最短在0.5cm左右,但均没有>5cm,因此和此前学者研究的数据具有一致性特征。

有部分研究专家的统计证实,胃肠道间质瘤呈现为腔外生长,同时边界模糊,是判定肿瘤恶性风险等级的最佳价值,也因此证实,肿瘤边界和危险程度等级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其中淋巴结转移相对少见,这可能和间质瘤,呈现为垂悬生长,而不是非呈浸润性生长有关[12-14]。

综合以上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年龄段中,其中良性肿瘤中,较少出现囊性病变、出血,坏死以及核分裂表现;而潜在的恶性肿瘤则可见囊性病变或者出血反应,没有肿瘤性坏死情况;恶性肿瘤则发生于囊性病变,出血以外,肿瘤性坏死,肌层浸润,血管浸润,黏膜浸润和核分裂表现。通过观察GISTs的CT影像特征,分析肿块的大小、形状、有无浸润生长、强化程度、肿块内部及周围的影像特征,以及它的特征性表现,为临床初步提供肿瘤的危险程度,对提供治疗方案及预后都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免疫组化胃肠道肿块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彩超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临床分析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