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提升路径研究

2022-12-31张爱臣

新闻传播 2022年21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农民

张爱臣

(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 济南 250000)

一、广播电视服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首先,广播电视是传递相关方针政策的有效路径。农村广播电视部门是一个关键性部门,宣传引导是主要职能,把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时传播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进入21 世纪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农惠农政策,这些政策措施对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至关重要,而广播电视就承担着传递国家农业农村政策的重要任务。在农村“空心化”的背景下,由于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多数老人使用的都是老年机,而非智能手机,因而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主要还是广播电视。其次,广播电视是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经。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相当程度上还是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依靠的传统农业种植经验,限制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乡村振兴中,建立健全农村产业、生产及经济体系尤为关键。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广播电视媒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产业振兴、精准扶贫等系列报道,引导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要性、路径,全身心投入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有力地促进产业发展。”[1]同时,广播电视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生产供求信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再次,广播电视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发展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记得住乡愁”实际上就说明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农村发展除农民物质生活的提升外,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也非常重要。而在当今日益式微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广播电视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广播电视不仅是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工具,而且是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广播电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山东全省共建设了32.48 万公里的传输干线网络,农村地区更是实现了“村村响、户户通、全覆盖”,在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实现了传统传输。经过积极开展“村村通”等相关文化惠民活动,有力地强化了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水平。[2]虽然现阶段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水平总体还不高,距离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首先,农村广播电视事业重视程度不够。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事业一直没有受到与城市同等的重视程度,包括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并且,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广告经营收入较低,这也直接影响了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如,据调查,广西“百色五十多个乡镇广播站十年来并未获取广告收入,经济十分困难,难以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热情,广电事业遇到了瓶颈。其中,经营阻碍是主要因素,若将这一问题予以妥善处理,更多资源投资便会接踵而来。”[3]

其次,在广播电视服务内容上,偏离农民需求。当前广播电视节目虽然频道众多,但是除了国家政策传递等新闻宣传节目外,在节目内容上,主要是适于城市居民的节目,节目内容设置表现出较强的“非农偏向”,关于农民生活生产的节目不仅少而且缺乏针对性。特别是县区广播电视在节目内容编排设置上,存在与省、市广播电视高度重构的现象。实际上,在广播电视的收视上,受天然地理位置亲近感的影响,农民更加关注当地区县频道,但是区县频道一味地注重收视率,对农民需求往往是充耳不闻。

再次,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相比于城镇,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网络技术设施较为滞后,数字化建设尚未提上日程,有的地区尚未达到网络建设基本标准,节目信号不稳定、管理不科学、节目频道较少等情况较为常见”[4]有的村民采用“天线锅盖”等陈旧设备接收信号,光缆有线电视在农村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很多农户依靠接收无线发射的信号,能够观看的节目有限。追究其原因在于成本投入,有的村民因经济困难,不愿意缴纳广电信号的费用,电视、广播信号在部分地区也没有实现全部覆盖。特别是贫困地区,因交通不畅或不关心相关政策,使得广播电视覆盖率较低。

最后,农村基层广播电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由于农村一般地理位置偏远、条件差、待遇低,因而,农村基层广播电视部门很难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在大部分农村基层广播电视部门特别是乡镇,工作人员大多没有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和水平有限,年龄较大且身兼数职。同时,由于年龄较大,其思想观念也相对比较传统,对于新事物特别是现代传媒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广电事业服务的提升。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广播电视服务的提升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农村广播电视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不仅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实现农民文化权益的重要体现。

首先,高度重视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建设。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建设实质上是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对公共服务体系予以完善,促使公共服务尽早实现均等化、可及性。”同时要“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对城乡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构建完善的、常规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基于此,顶层制度设计和各级政府注重农村广播电视的服务水平,以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增加对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积极引入PPP等多样化融资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其次,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应注重省市县乡四级管理。其中,省级应注重体系构建、监督管理、标准规范、技术提升、队伍培训、资金运行等相关工作。市级应注重规划设计、项目管理与监督。县级应积极为广播公共服务创设优质平台,广泛进行民意调查、政策宣传等多样化工作。[5]乡镇政府广播电视服务部门作为直接面向农民农村的一级部门,除可以适当调整和控制公共电视节目的播出内容外,还应注重维护与管理硬件设施。

再次,推进广播电视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广播电视服务应关注农民需求侧,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特别是县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要增加有关“三农”节目的播放量,在内容编排上,节目应充分反映乡村振兴战略,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为原则,贴近农民生活,多播出农民喜闻乐见的影视节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农耕文化。同时,应向农民传播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需求信息。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满足农民对农业科技和农业市场信息的需求意愿。

最后,加强农村广播电视人才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应该适当提高农村广播电视工作岗位的工资待遇,创设优质的工作氛围,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工作人员的培养,定期开展系统、专业的培训活动,培训重点在于现代化传媒技术,并注意培养责任意识,促使其能够积极投身于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中,确保节目具有较高的播出水准。针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而言,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投入,革新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信号,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广播电视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