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2022-12-31余茂辉

关键词:攻坚农村

余茂辉

□管理学研究

安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

余茂辉

(皖西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脱贫攻坚完成后,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安徽大别山片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产业“扎根”问题、农村“空心化”问题、农村“老龄化”问题、乡村文化“衰落”问题、环境“整治”问题。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应重点做好政策体系、“三农”工作队伍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衔接工作。从实现路径看,对照乡村振兴的目标,结合安徽大别山片区脱贫县的实际,过渡期应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等工作。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

2020年4月29日,随着最后一批9个贫困县摘帽,安徽省彻底甩掉了贫困县、贫困村的帽子[1]。脱贫摘帽并不代表扶贫工作就此结束,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2]。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3]这意味着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已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本课题组以安徽大别山片区的金寨、临泉、霍邱、太湖、望江等县为调研对象,实地走访8个村、3个农业产业园、2个茶园,访谈各县乡村振兴局,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关内容的衔接,探索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路径。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现实问题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是“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安徽大别山片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沿淮低洼易涝区等特征于一体。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战,聚焦“六个精准”、主攻“五个一批”、坚持“七个强化”、落实“八条要求”,2020年4月,安徽大别山片区整体脱贫。由于安徽大别山片区自然条件恶劣,存在脱贫人口多、基数大,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难题,因而在两大战略有效衔接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产业“扎根”问题

在脱贫攻坚时期,得益于扶贫政策的强力支持,有条件的乡镇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了乡村产业,但由于普遍缺少市场化因素,这些企业抗风险能力低,受到长期依靠“输血式”扶贫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突出。加之农村普遍基础设施欠缺、交通不便、劳动力外流、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导致一些龙头产业难以“生根”,部分早期由地方扶持的企业已经关门,新引进的企业辐射能力有限。更多的产业主要依靠粗放型养殖业、种植业和制造业等,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气候,由于成本高且缺乏市场竞争力,自身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很弱,“靠天吃饭”的情形依然存在。农产品的消费替代性强,很大程度上依赖价格优势,产业往往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部分产品的输出依靠政府帮扶,扶贫期间通常以政府采购或扶贫爱心超市等方式进行推销。 总体来看,农村产业项目单一,同质化严重,现代产业链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集体经济收入来源窄,产业整体质量不高,要素支撑不足。

(二)农村“空心化”问题

农村“空心化”是普遍现象,脱贫攻坚并没有解决空心化问题,如何破解空心化困局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不能回避的重要议题。农村“空心化”主要体现在土地撂荒、劳动力外流、公共服务虚化等方面,根子还是在农村劳动力的空心化。城乡二元结构下,务农收益无法与城市打工收入相比,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人口的非农就业和持续外流,导致农村“主体虚化”、农村人口空心化、农业边缘化,一定数量的耕地撂荒,已建成的农业水利灌溉设施、防洪抗旱设施、村庄道路设施等得不到及时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说农村“空心化”是必然现象[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激发了农民个体的劳动生产积极性,但也使得农业生产碎片化,集体经济作用弱化,在部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尽管建设了相关配套产业,但是就地务工者几乎全是留守老人。在一些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从事劳动的也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受年龄、体能、技能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承担负荷重、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劳动,只能维持温饱。而农村人口的流失,也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公共服务虚无化。例如,人迹罕至的村路和水电管网、乡村卫生所、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基本荒废,不仅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也在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衰败的现象。

(三)农村“老龄化”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已经全面进入快速老龄化发展阶段,“未富先老”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202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乡村人口老年抚养比是22.26%,安徽省则为27.71%[5]。老龄化一方面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另一方面给农村养老问题带来挑战,做好乡村振兴必须实事求是面对老龄化难题。脱贫攻坚的重点在兜底,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化养老体系尚未建立,农民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老年农业”问题也是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矛盾,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乡村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主要是妇女、儿童、老人,留守老人成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6],老一辈农民已经渐渐老去,年轻人已成为不会种地的农民,在一些偏远山区甚至出现无人务农的现象。由于老年农民只会从事最基本的农业耕作,加之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差、田地分散、土地规模小,“田网、路网、渠网”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无从谈起,导致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产品加工能力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农村老龄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匮乏。农村人口相对教育程度偏低,技术技能型人才占比较低,乡村人口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短缺问题并存[7]。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凭借基础设施、生活环境、教育资源、发展空间、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吸引更多年轻人远离农村,导致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加剧,不仅劳动力不足,支撑农村创新发展的农业技术人才断代现象也日益突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稀缺。同时,由于交通不便利、薪酬待遇不高、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得优秀专技人员的引进成为痛点,引进难,留住更难。很多优秀人才留不住,本地培养的农村人才不安心,向往到外地和城市发展,从而形成农村人才空白[8]。

(四)乡村文化“衰落”问题

乡村振兴的使命之一是传承国家、民族、地域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商业化社会的变革,“熟人社会”的瓦解,乡村文化有逐渐没落的趋势:一是传统文化受冷落,公共文化待提升。一些地方政府公共文化硬件设施重“建”而轻“管”,农村文化中心、图书室、农家书屋、公共厕所、篮球场、体育健身器材维护不到位。因经费保障不足、后继人才匮乏等原因,一些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得不到有效传承和开发利用,传统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正在农村失去传承土壤;二是生态文化建设有待改善。除集镇和新建的集中安置点外,农建房缺少整体规划和环境景观设计,布局凌乱、色彩杂乱的砖混房屋影响着乡村生态美感;三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和投入不足,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基层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

(五)环境“整治”问题

乡村振兴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将农村建成重要的生态屏障,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最终建成美丽宜居乡村。脱贫攻坚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农村仍然存在环保基础设施不到位、环保观念落后、生活陋习顽固等一系列问题。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塑料、橡胶、泡沫、衣物、电子产品、玻璃、钢铁等难以降解的垃圾成为农村地区重要的污染源。另一方面,环境保护习惯没有形成,不少农民仍习惯垃圾乱倒、家禽乱养、柴草乱堆、污水乱排,“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现象突出。村民对环境整治缺乏足够认识,参与的自觉性不强,出现上边领导热、下边群众凉的现象,普遍认为搞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从治理层面上讲,乡村规划跟不上,农村环境整治缺少规划,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整治工程缺乏专业性和长效性。例如,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很多地方采用就地掩埋或焚烧的方式,尽管垃圾看不见了,但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了二次污染。同时,资金筹集问题是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遭遇的难题,部分村没有集体收入,即使搭建了公共环卫设施,也可能因为后续资金难以跟进而不能持续[9]。

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选择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10],开启了我国全面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目标统一、时间接续、空间耦合、内容共融、主体一致的互涵式关系[11]。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解决乡村相对贫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12]。借鉴脱贫攻坚战略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依据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在两大战略衔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政策体系、“三农”工作队伍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衔接工作。

(一)全面梳理整合政策,做好政策体系衔接

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政策的有效衔接尤为重要。脱贫攻坚已实施多年,拥有较成熟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要对现行脱贫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和优化政策体系,促进相关政策向常规性、普惠性和长效性转变。一是以产业为支撑推动产业扶贫和产业振兴衔接。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标志。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片区各县形成了以茶叶、中药材、油茶、板栗种植和山羊、土鸡、白鹅养殖为主的多种特色产业。然而,不少脱贫摘帽地区的产业发展存在定位不准、层次不高、链条不长、效益不好等问题,致使产业基础不牢固。应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市场上下功夫、在品牌上想办法,从发展衔接上实现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兴旺发达,有效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二是以水电路网工程为重点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衔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进而提升发展优势,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要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的指引下,补齐“三农”领域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水、电、路、讯等生产生活条件基础,高标准建设基本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推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三是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抓手做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衔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要统筹开展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教育资源下沉延伸等充分满足基层群众对公共服务基本需求的措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最终实现人民富裕。四是以乡风文明为引领做好“扶志扶智”与文化振兴衔接。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脱贫攻坚阶段,各地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以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兴建了大量传习所、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应持续巩固“扶智扶志”成效,让农村群众的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持续巩固拓展乡风文明成果、接续推进文化振兴。

(二)强化“三农”队伍建设,做好人才工作衔接

打赢脱贫攻坚战,干部和人才是关键。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一大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离不开干部人才队伍的衔接。一是继续向巩固拓展任务重的已退出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选派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组建各类团队服务乡村振兴,夯实“三农”工作的干部队伍基础。二是继续实施公费师范生、医学生项目,并启动公费农科生项目,逐年提高农科生招生人数,鼓励省内涉农高校、涉农职业院校培养懂农业、爱农业、会经营的农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才的良方引导各路英才集聚到农业农村中来,为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是建立健全结对帮扶机制,依托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载体,聚焦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急需人才,以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创业者、退役军人等为主体,加强农村科技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村电商人才、种养殖大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因岗施培、因业施培、因人施培,提高培训实效。

(三)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衔接

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贫困人口治理体系,推动扶贫开发由主要解决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由主要解决农村贫困向统筹解决城乡贫困转变。”[13]这意味着脱贫攻坚完成后乡村振兴的重心需要转向农村和城市减贫一体化推进。由于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一些无地、无业、无保障的“三无”农民不可避免地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再加上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住房、教育、养老等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城市贫困人口[14]。因此,做好两大战略的衔接还应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均衡配置和乡村实用人才培养等一体化布局,从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完善健全城乡融合的主体框架,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构建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城市与乡村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

三、安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是要确保脱贫工作的稳定性,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并对可能出现的返贫现象及时建立动态清零机制。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是将脱贫攻坚的典型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中推广应用,将脱贫攻坚过程中建成的产业项目做大做强,使其在乡村振兴阶段继续发挥好现有减贫带贫机制的溢出效应,同时探索适合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

(一)巩固乡村支柱产业,防止规模返贫

持续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经验,对已经建成的特色支柱产业,着重做好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延伸,发挥其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立足乡村发展实际,在遵循乡村产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乡村产业振兴规划,扎实做好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产业优势转化的文章。走好特色发展道路,要找准自身定位,明确主攻方向,深化三产融合,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开发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建设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民宿等精品项目,加快培育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明确目标任务,设定完成时限,并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乡村产业振兴落到实处。二是延伸乡村产业链条。通过培育和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利益共同体。大力发展新型业态,推进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文化、农业+康养等融合产业发展,培植壮大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养生农业等新型产业业态,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三是注重品牌带动,扩大农产品知名度。以品牌战略为着眼点,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国家和省级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并对同类产品进行整合提高,避免无序竞争。对于有知名度但生产不易集中的特色农产品,鼓励农户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托协会进行商标注册,实行统一标示、标准、包装、销售、物流,合力创建共有品牌,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脱贫攻坚的经验来看,产业扶贫是防止规模返贫的根本途径。根据现有的返贫监测与预警机制,将脱贫不稳定农户、边缘农户或因病因灾等意外原因可能导致的返贫户和新生贫困户纳入产业帮扶重点人群,为其提供工作机会。

(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吸引人才回流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是人才振兴的保证。为此,要适时出台乡村人才优惠政策,对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帮助解决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困难,努力创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留才”环境,培育和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一是加大对农业农村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才服务农村,为服务农村的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效便捷服务。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推动职业技术院校、农业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发挥职业技术院校在“一村多名大学生”人才培养[15]、“定单式”培养模式、资格证考试辅导及技能培训等示范作用,培育一批专业程度高、服务水平好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农业经理人,探索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产业推广模式。三是通过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鼓励技术专家下乡开展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网络交流等跟踪服务。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搭建“互联网+现代农业”精准帮扶模式,开展农业专家与农民远程“零距离、面对面”咨询服务。四是探索建立大学生农业众创园模式,吸引农业类专业学校落户,为农业新品种试种、新技术应用提供场地,为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提供地租减免、免费创业见习、基本报酬补助、小额贷款利息减免等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五是适度支持“逆城镇化”。“逆城镇化”对促成城镇化与乡村繁荣共兴都很关键,是消弭城乡二元结构、带动工农生产部门生产率趋同的重要机制[16]。“逆城镇化”可将大量非市民人口和返乡创业人口带回农村。现在涌现出的新“乡贤”就是鲜活的例子,他们返乡的同时带回资金、技术和人才,短时间内可以迅速促进乡村人口结构和规模的改善,缓解乡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失衡,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三)发展农村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发展乡土文化,就是要在“记得住乡愁”的同时,做好产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协同,既要将特色乡村文化产业化,又要赋予乡村产业文化内涵。将乡村产业尤其是脱贫攻坚时期建立的集体经济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打造特有的“乡愁”味道。发展农村乡土文化,一方面,大力丰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建设功能完备的村级文化广场、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活动场地和文体设施,完善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理顺工作机制,落实好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新要求。培育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将有能力、有见识的乡贤纳入村民议事会、乡风评议会等组织,帮助村两委共同管理村务,使其参与、融入到基层管理中[17],重塑乡村伦理习俗,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文化自信,为乡村社会的发展积蓄文化力量[18]。另一方面,要创新运行管制度,健全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将乡村经济振兴与文化振兴结合起来,结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实际,立足“三农”,传承发展优秀地方文化资源,以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休闲农业重点园区等项目为平台,因地制宜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设,探索文旅农融合发展新模式,做大、做强、做优乡村文旅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区域绿色振兴

大别山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中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应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等优势,维护好长三角地区生态安全屏障,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绿色发展的先行区。一是坚持“系统与精准”相结合。稳步推进村庄规划建设提升行动,推动“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着力抓好以垃圾治理、卫生改厕等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推动居民生产生活与乡村生态建设深度融合。二是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深入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不断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体系,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广泛开展农家庭院绿化美化等,提升村民对建设美丽乡村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组织实施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构建大别山区、江淮丘陵区、沿淮沿淠地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引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设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19],着力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五)发挥政策协同优势,夯实社会保障基石

农村兜底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采取逐步扩大社会保障政策适用范围、降低产业帮扶政策的门槛、缩小医疗报销群体差距等手段。目前,农村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无论是保障范围还是保障水平,都与群众的现实需求存在巨大落差。以家庭养老为主体的农村老年保障体系正面临挑战,随着年轻人流向城市,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村“熟人社会”日益衰落,家庭养老不足以成为农村老年人的必要保障,需要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做好过渡期社会保障的衔接?一方面,针对因缺乏劳动能力而无法响应市场条件和市场机遇的重点人群,在其突发重大变故时,应当通过专项社会救助的方式进行帮扶;另一方面,在脱贫攻坚阶段社会保障工作中出现的“福利悬崖”效应值得反思,必须系统全面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调整因扶贫政策带来的福利差距,避免农村地区落入“福利陷阱”[20]。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必须提高自身“造血”功能,依靠乡村生态优势,在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通过政策协同,推动建立健全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机制[21],只有建立了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才能真正助推乡村振兴。

[1]项磊.决胜之年,安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N].新安晚报,2020-04-30(A03).

[2]习近平.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J].中国老区建设,2021(02):4-5.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3 -23(001).

[4]李博,赵树宽.农村空心化困局怎么破[J].人民论坛,2017(31):95-96.

[5]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85.

[6]项继权,周长友.主体重构:“新三农”问题治理的路径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21- 29.

[7]王院成.以制度创新推动乡村人才振兴[J].中国人才,2020(05):52-53.

[8]张国飞,卢二坡,刘杨,等.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振兴之路的分析与研究—— 以阜阳市临泉县为例[J].营销界,2020(29):62-63.

[9]耿虹.“后脱贫时代”的农村人居空间治理策略[J].国家治理,2020(34):39-45.

[10]利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J].中国集体经济,2022(01):7-8.

[11]张永丽,高蔚鹏.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139-147.

[12]张宪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社会主义论坛,2020(12):24-25.

[1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06):24-35.

[14]陈思兰,植子伦.巩固广西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21(02):74-79.

[15]王安源,马溶.新时代“乡村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0(14):162-164.

[16]段龙龙.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逆城镇化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21(05):10-16.

[17]吴学安.弘扬“新乡贤”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N].北京青年报,2021-03-04(A02).

[18]蔡伟峰.让乡贤为乡村治理注入活力[J].人民论坛,2018(24):68-69.

[19]姜文静.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N].河北日报,2018-02-23(07).

[20]邢成举,李小云,史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目标导向、重点内容与实现路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30-38.

[21]唐丹,张芷凌.流动还是留守?家庭流动安排对农村老人社会网络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南方人口,2020(06):40-52.

Study o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of Consolid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sult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Anhui Province

YU Mao-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est Anhui University, Lu’an 237012, Anhui)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Dabie Mountain area, one of the main battlefield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still has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the problems of industry “taking roots”, rural “hollowing out”, aging, rural culture declining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Entering the stag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mphasis should be placed on connecting policy systems, the “three rural” working forces,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Looking to the go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Dabie Mountain area of Anhui province,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hould be done well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cohesion

10.14096/j.cnki.cn34-1333/c.2022.05.16

F323

A

2096-9333(2022)05-0105-06

2022-07-10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432);皖西学院2017年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助项目(WGKQ201702016)。

余茂辉(1964- ),男,湖北麻城人,教授,研究方向:贫困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攻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