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实践路径

2022-12-31李陈锋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标准

□ 文/李陈锋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教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既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要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多次考察高校,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与教师座谈、回信,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战略高度,深刻洞察新时代教师队伍的特点,就师德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深化了对教育规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科学内涵

1.新时代高校师德的标准

一是道德情操标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思想、真理的时代责任,而且还肩负着塑造灵魂、生命和新人的历史使命。教师的职业属性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比其他职业要有更高的职业要求、素养要求和道德标准,有超越一般道德要求的至善追求。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2]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为学生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学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二是政治责任标准。高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高校也是多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青年大学生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易感人群,需要高校教师保持政治定力,担负起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坚定信念,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3]高校教师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中隐含的思政资源,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三是关爱学生标准。教师身处“三尺讲台”,站在育人最前线,直接决定了育人的土壤。好的老师用鞭辟入里的学理分析为学生解疑释惑,用知识强大的真理力量感召学生;好的老师关心爱护学生,以宽容心态包容理解学生的缺点不足;好的老师尊重信任学生,和学生亦师亦友,以人格魅力开启学生心扉;好的老师激励成就学生,甘当人梯,甘为铺路石。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教师要做“四个引路人”,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4]

四是榜样标杆标准。大学时代不仅是青年学生修学专业知识的重要阶段,更是系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是学生的第一榜样,教师的道德品行、治学态度、生活作风,甚至是面对挫折的心态,都会直接、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德行、情感、志趣和意志。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5]

以上四个标准中,道德情操标准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和公众广为认同的最重要标准;政治责任标准是国情党情的外在要求,反映师德的政治属性;关爱学生标准是教师职业的天职和首要职责;榜样标杆标准是教师职业的深层次追求,代表了引领的价值取向。四个标准内涵丰富、立意深远、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师德建设的标准。

2.新时代师德建设的内在逻辑

一是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突出综合性和协同性。新时代师德建设并不只是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是把学校、学者、学养、学识和学生五者辩证统一起来,在标准要求上注重整体性和系统性,在路径选择上突出综合性与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大先生”“经师人师相统一”,形成了完整的师德建设标准体系,对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专业能力、学识素养、教书育人提出了全面要求。其中,“四有”好老师体现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辩证统一,“四个相统一”则把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突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学识学问、教书育人、身心健康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准,其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标准,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标准,决定着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是教师职业的灵魂所在。[6]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明确了师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三是高位引领与底线禁行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新时代师德建设注重选树师德典型,挖掘榜样故事,强化精神感召,形成强大正能量,让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黄大年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7]对师德失范行为必须零容忍,严惩不贷。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时代价值

1.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使命带来的新要求

高等教育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其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我国高等教育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从大众化阶段大踏步迈进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作用愈发凸显。“高等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制高点,而高校教师是制高点之制高点”。[8]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就抓住了办好高等教育的“牛鼻子”。

2.回应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带来的新期待

教育作为“国之大者”,期盼和追求公平、优质、高质量的教育已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新期待。面对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师德失范现象仍偶有发生,虽是极少数,但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队伍形象。以师德建设为着力点、切入点,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关心的现实问题,可以回应人民的现实期待。

3.践行人才强国立德树人任务带来的新挑战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国家富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赋予了高校更多的使命和功能,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始终是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大学承担着建成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的重任。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校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只有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为人师者先正其身,才能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的实践路径

1.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全要素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扎牢制度篱笆,倡导性要求与禁止性规范相结合。近年来,国家出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高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既提出“十大正面倡导”,又划定师德“十条红线”;《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划出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建立多方联动协同机制,选聘、职称评审、考核、职业规划等配套政策要同向发力。[9]

2.强化知行合一,建立全流程师德价值引领体系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落实教师集中理论学习制度,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等方式,引导教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突出“四史”教育,采用外出联学、实地研学等方式,增强教师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鼓励教师用双脚丈量中国大地,用扎实学识诠释中国问题,多方面了解党情、国情、社情和民情。

3.强化以知促行,建立全方位师德养成体系

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渐进过程,关键是促进从他律向自律的有效转化。[10]通过自律机制加强对自我师德水平的认知和调控,强化教师职业定位和角色意识,“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的升华也就是从道德义务向道德良心的转化过程”。[11]实施新教师助教制度,要求新入职教师给资深教师当助教,通过资深教师的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让青年教师全面参与“三全育人”工作,在实践中养成师德。

4.强化立体评价,完善全过程师德把关评价体系

发挥师德评价的前置把关作用,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招聘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导师遴选、评优奖励、聘期考核、项目申报等的第一标准。改进师德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尽可能多元化,探索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师德评价,避免单一评价主体由于主客观原因造成的评价偏差。评价方法实行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定量评价侧重评价教师授课时数、指导学生数量等外在行为表现,定性评价侧重评价教师的需要和动机、经验和能力、兴趣和态度、投入程度和奉献精神等内在行为表现。[12]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标准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