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升学生学习力
2022-12-31刘元海袁红俊
○刘元海 袁红俊
学习力是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的总和,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的裴娣娜教授把学习力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六个要素:第一层次,知识要素(知识与经验)、智慧要素(策略与反思)、意志要素(意志与进取);第二层次,实践与活动、协作与交往;第三层次,创新(批判与创新)。
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寻求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提升的方向和路径,应基于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内外的相关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一、提升基础要素,形成学生学习力
1.促进经验的内在体悟,提升学生知识维度的学习力
学习力的生成发展过程,本质是主体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自身不断重构经验的内在体悟。学生的个体经验包括个人已有的经验、已有的知识储备、知识表达方式解读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复述别人的知识,而是要使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关注学生学习的内在体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建构”。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旧知探索新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可以通过课前测的方式准确地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注重知识的前后牵引,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在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内在体悟,为提升学生知识维度的学习力打好基础。
2.引领反思的学习习惯,增长学生智慧维度的学习力
反思就是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活动的过程,以及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学生可以通过反思作出相应的改进,进而提高学习过程的效率。
反思不仅仅是对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让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实例、提供适当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使反思活动得以开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进行反思可以自我纠偏、及时改正错误、优化已有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自觉地进行反思,会逐步形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提升反思性学习能力,促进智慧维度学习力的提升。
3.激发学习的情感动力,培养学生意志维度的学习力
具有良好意志力和进取心的人能够在活动中坚定目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终获得成功。学校和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精神等意志维度的学习力。教师可以运用积极的、开放的、锐意进取的思想或事例,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如开展以“责任”“进取”“坚持”“理想与奋斗”等为主题的集体晨会、主题班会和其他形式主题教育活动。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最美教室评比”“最美图书角评比”“爱心小集市活动”等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和意志力。
学生在个性品质、认知程度、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培养和鼓励措施。教师应制订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活动,如游戏、比赛、表演、抢答、讲故事等形式,激发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获得进步。要使学生认识到,合适的学习目标应与自己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经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实现的。每当学生完成一个目标后,成功的喜悦会强化他们的进取精神,激起他们确定下一个目标的热忱,从而使学生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提升他们顽强的意志力。
二、推进合作交流,拓展学生学习力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让学生学会协作与交流,既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学校和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协作与交流,应从点滴做起,从课堂教学做起,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和教法、学法等,还要备学情,根据学情做好教学预设。
教师教学时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使教育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交流的过程,成为学生相互合作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交流,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获得发展。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过程,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2.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以外的知识,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学校应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可以是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活动,如举行语文诵读比赛、组织数学问题的实践应用活动、进行英语情景剧表演等;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参观科技馆活动、实践研学活动、体育运动会、英语周、数学周、科技节等;还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社区的节日表演活动、“小小交警”参加交警队执勤活动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既要完成临时性任务,又要保证实现活动的最终目标;既需要发挥个体的作用,又要团队协作,完成团队的集体任务。所有参与者围绕同一目标去努力,共同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了团队协作和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也促进了学习力的提升。
三、打开创新通道,提升学生学习力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依赖于他们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写、敢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应从每一节平凡的课堂教学开始,适时引导、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创新给予肯定、对学生的新奇想法给予关注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的特点,学校可以设置形式多样、新颖别致的竞赛活动,如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科学幻想画比赛、电脑绘画比赛、数学及英语小报比赛等。学生可以在这些发挥自主作用的活动中放飞思维,在实践中启迪创造灵感,体会创新的快乐,提升创新热情。
学生学会质疑、释疑,也是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允许学生对他人看法提出批判性的意见。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他们怀疑的观点、想法、知识等进行辨析,对学生的创新想法加以肯定和表扬,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高度。
培养学习力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这些学习力要素构成一个整体,同时它们又是相互促进、共同发生作用的。它们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力强的人,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