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意蕴、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2-12-31黄德雄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黄德雄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1](P62)这是“历史主动精神”首次写入党的重要历史文献。研究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我们深入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钥,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一、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意蕴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个深刻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格,贯穿于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主动实践过程,展现了党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精神状态。
(一)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
历史规律是历史发展所遵循的最本质、最普遍的客观规律。“只有在全面认识历史进程、深刻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积累历史智慧,掌握历史主动。”[2]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历史主动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遵循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表现为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概言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们开展各项活动都受到生产力因素的制约,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马克思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4]由此可见,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规律,从根本上受到生产方式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注重认识、把握和运用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保持高度清醒,既有效应对当下局势,又对未来趋势作出前瞻性预判,从而能够牢牢掌握领导权和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5](P13)因此,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把握历史规律的生动体现。
(二)总结历史经验的反思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开拓进取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史为鉴,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将总结历史经验作为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武器,从而确保党的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刻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教训,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作出的杰出贡献,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抗战胜利和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作出了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前进的方向,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揭示了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揭示了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1](P89),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主动。
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历史,在探究历史规律中掌握历史主动,不断增强执政本领,不断凝聚智慧力量,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
历史主动精神表现为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即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承担起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历史主动以使命担当为基石,是一个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体现,勇于承担历史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崇高风范,亦是历史主动精神的集中表达。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人民拿起武器奋起抵抗,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呼号,围绕“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以期实现救亡图存,但都没能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6](P10-11)“中国共产党是因使命而诞生的政党”[7],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将民族的生存与希望的重任扛在肩上,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三)》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8]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意大利,面对外国政要提问时直抒胸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9]跨越百年时空的政治宣言,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因此,历史主动精神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据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时机,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状态,充分彰显了党不畏强敌、不惧风险、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四)推动历史发展的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10]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着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体现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创新精神。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主线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在生动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12],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13]。把握历史主动体现了历史创新精神,只有继续坚持守正创新的精神,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在新的征程中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二、历史主动精神的生成逻辑
历史主动精神不是凭空产生,其生成和发展具有特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
(一)理论逻辑:肇始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949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4]毛泽东同志所揭示的中国人的精神主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密切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坚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坚持不懈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使中国人民拥有追求真理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5]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始终致力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内蕴鲜明的实践品格,其核心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在于“改变世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6]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赋予自身强大的精神主动力量,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二)历史逻辑: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始终掌握事物发展的历史主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党带领人民实现救国的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将反帝反封建作为革命纲领,通过对革命形势的把握积极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领导全国反帝反封建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强烈愿望,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对立,中国共产党顺应广大人民意愿,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的全面内战,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局面,党适时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化三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公有制改造。党的八大根据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矛盾,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历史主动精神还体现在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这一时期开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定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于党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基于对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科学准确地判断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全面把握中国国情,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主动精神体现为党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当前,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1](P27)同时,中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建设美好世界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现实逻辑:升华于中国共产党对“两个大局”的宏观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5](P14)对“两个大局”的准确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眼光和辩证思维,是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体现。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但是,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还极为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和新出现的一些矛盾问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在管党治党方面,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仍需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提升。尽管我们在管党治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持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继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勇于面对“四大考验”,坚决化解“四种危险”,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只有继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往无前。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需要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大国之间的博弈日益激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肆意对中国进行制裁,利用媒介手段进行“民主输出”,借助文化产品和大众消费品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输入”,给我国发展和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全球经济陷入持续的结构性低迷,加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性因素增加,这些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只有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更加自觉地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才能奋力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
三、新时代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实践进路
认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密码。“历史反复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并不断凝练、形成破解现实难题的思路方法,将内在精神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主动把握、积极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才能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走在正确道路上并不断取得新胜利。”[17]因此,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迈进的征程中,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开辟时代发展的新境界。
(一)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方面要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系列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党始终坚持认识、遵循和把握历史规律,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全党必须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P73),加强党的建设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6](P48)。同时,要坚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斗争,落实党要管党的政治责任,确保党始终成为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18]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更好地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品格,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品格,赋予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精神。“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防止祸起萧墙。”[19]对此,中国共产党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清除一切党的肌体上的病毒,通过自我革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
(二)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0]党的百年奋斗史既是党带领人民创造伟业、为人民奋斗的历史,也是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因此,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从人民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只有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才能掌握历史主动。“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1](P226)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21](P62)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3]因此,要以人民为师,充分倾听广大人民的呼声,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唯有如此,党的根基才会坚如磐石。
(三)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始终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两个确立”即“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1](P26)。这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在治国理政中充分发挥历史主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斗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24]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以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统一思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力量。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具体而言,要强化思想自觉,自觉将“两个确立”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自觉地忠诚核心、拥戴核心、跟随核心;要强化政治自觉,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拥护“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三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强化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1](P69)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具有强烈历史主动精神的斗争史。马克思主义认为,有矛盾的存在就会有斗争,坚持斗争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的体现。
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有丰富的斗争观念,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应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党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的政党,成立之初就高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旗帜,领导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斗争换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的伟大成就。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就是面对困难要有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勇气,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推动历史进步。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持续迈进,前进道路上还将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这也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增强斗争历练和斗争本领,既要通过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也要通过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更要在具体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智慧。只有如此,才能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