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路径探析

2022-12-31杨钰璐

智库时代 2022年43期
关键词:培育政治素养

杨钰璐

(河南大学马克思学院)

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从根本上讲属于思政工作,而思政工作的开展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通过引领思想,规范行动,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1]大学课堂,作为我国数千万大学生接受国民教育的最主要载体,是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环节,要把大学生努力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政治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形成明确的政治认同。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时代意义

(一)有效满足国家对人才质量的培养标准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大学生越来越认同“中国之治”。社会对人才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政治认同素养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政治认知能力,有利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将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领导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视野、责任和人文关怀、系统思维、相关技能和能力的人才,提升到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进行人才储备的战略高度,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对接,凸显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二)有效符合政治社会化发展的必要需求

国家发展到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各不相同,教育的持续改革根本目的是促进政治的社会化发展,让学生借助各种教育形式、教育环境,形成鲜明的个性,并逐渐定格自己的政治人格。如果使学生领悟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及党和国家的先进性,培育他们的政治认同素养,可以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心理适应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和谐有着重要作用。当前的大学生出现了对增强政治认同素养主动性不足的现象,无法发挥出政治素养的有益性,急需寻找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新路径。

(三)有效促进政治体系以及社会环境的持续进步

政治体系的稳定能够从根本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冲突。政治认同对稳定社会组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大学生增进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获得支持的重要源泉。在大学生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中,发生矛盾、出现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克服障碍,促进大学生政治上健康成长。社会环境变化多端,大学生在处理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时,政治认同素养越高,矛盾的解决效果越好。激发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动员大学生为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困境与挑战

(一)教学方式枯燥,理论与实践有待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通过“填鸭式”理论灌输,可以使学生培养最基本的理论素养,但是这种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进一步激化学生的逆反心理,引起学生反感。大学生刚刚离开父母,过独立的生活,适应校园生活造成了生活上的压力,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造成了就业的压力,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生活习惯、个性的差异造成人际交往的压力等这些问题一一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如若教育内容不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有效更新教学内容,就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无助感,甚至上升到怀疑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与正确性,从而弱化其政治情感,动摇其政治信念,影响其政治认同。“被动式”学习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们不能独立思考各种问题。实践教学作为上好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承担着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行动的任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推动变革,同时创造财富、促进社会发展。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只有积极自觉投身实践活动,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磨砺坚强意志。只有在优化实践教学目标、引领正确舆论导向、丰富实践载体上下功夫,引导青年大学生把理论知识外化为政治行为,才能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二)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教师是践行国家教育方针及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也是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的引导者,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执教能力能够从多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结果。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意义重大,良好的教师素质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具有正向功能,相反,教师素质欠缺就会造成负向功能。教师自身品格端正、爱国守法就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的言行就会在无形在感染到大学生。当前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存在着自身政治认同不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出现着教学中抨击国家制度,对国家不信任,只管纪律,不管学生、偏爱好学生,忽视差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拜金主义等情况。思政课老师只有内心爱国,拥护党的领导,带出来的学生才会爱国;思政课老师只有专业素质扎实,回答学生问题才能令学生信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在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自身认同度不高,教出的学生就会缺乏对国家的认同。

(三)国家政策执行的差异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增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政府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切政策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一些“老虎”和“苍蝇”为了个人私欲破坏政策的执行,严重损耗了国家公信力和威望。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政策的执行与他们紧密相关,他们会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来了解政府政策的实施。良好的国家政策的执行会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意识,相反,不良的政策执行或看到了不完善地方就会降低他们的政治认同意识,甚至在不良诱导下会对国家体制产生怀疑。政策的执行只有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认可才能具有生命力,如果政治认同出现错乱,社会也将处于不稳定当中。所以加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另一方面有利于国家政策效能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政治素养,从而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若干路径

(一)学生层面

每一个高校大学生都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意识到政治情感以及政治认同的重要性。多多关注社会热点、国家时事,丰富自己对政治认同的理解。[2]要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政治激情。教师要在教学生活中担当组织者与引导者,来帮助学生成长。面对大学生自身在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所出现的对国家政治关注不足、对政治有排斥心理、缺乏主动性、学生政治认同尚浅等问题,要求教师与学校必须牢牢抓紧学生这一关键点,把学生放在中心位置,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心理进行因材施教。

首先,大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关键期,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表露出细腻的风格,对课堂的学习受老师个人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状态,要做到用耐心、爱心、细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忽视个别学生,要关注到学生的发展需要与心理状况。同时,教师要多改进教学教法,在课堂中增添趣味性与活跃性,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减少对政治有排斥的情况出现。

其次,学生作为培育大学生政治素养的主体,是主角,就要求学生自身对学习、实践、培育政治认同素养产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可以宣传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它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政治就在自己身边,理解到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建设,无形中让学生得到培育,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来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有层次、有目的、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培育,设计出科学的政治认同目标,从低级到高级过渡,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得到正向激励。此外,学生个体具主体差异性,要求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教法,不歧视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学习中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二)学校层面

首先,学校重视教育理念的更新工作,关注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针对一些学校互动平台不足、政治实践缺乏等问题,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社团组织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要引入社会力量,大力开展与法院、公安局、基层社群组织的合作,让学生认识到公安局和法院的意义,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呵护,了解到基层社群组织的作用,参与到基层社群组织的活动,使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认知能力得到实践与提升,这也满足了学生参与社会政治实践的意愿。同时学校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实际,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每周定时对新闻周刊等节目进行播放,使学生增加了解国家政治和时事政治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

其次,学校领导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发展,不能粗暴武断地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干扰学生的成长。学校领导者是学校的灵魂与核心,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决策者,教育政策与方针的执行者。面对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任务,要求学校领导一方面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紧抓思政政治课对学生身心的培养和政治认知能力提升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和监督思想政治课的开展,要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讲授,同时还要定期对政治教师进行巡视和抽查,对不合格教师予以警告。

最后,教师要增强专业素养,优化教学教法,用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六个标准提升自己。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育中是直接的培育者,是培育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关键。面对一些思想政治教师出现的政治立场不坚定、拜金主义、政治认同不高等问题,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知识储备,始终用“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或者及教研学习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真正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出思想政治课传授基本政治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的重要功能。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为本,给学生适当地减负,拒绝填鸭式教学,要挖掘学生身上的潜力,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不佳就忽视学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性进行因材施教,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其长处,鼓励其自我发展。在进行具体授课时,教师要改变以往简单枯燥的说课制,融入时事政治与社会案例进行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社会层面

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网络环境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来说,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与做法、社会环境及网络舆论会对其带来极为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树立好党和国家的形象,监督好国家和政府的作为,优化社会环境,净化网须舆论。

首先,党和政府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真意地替人民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谋幸福、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让人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服务与态度,也享受到发展成果的惠及,这样一来,全社会就会不自觉地营造出热爱祖国、热爱政府的氛围,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也会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政治素养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体制,构建科学高效的权力运行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牢笼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机制,通过良好的国家政策的执行来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其次,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党和政府来保障。党和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强人民抵御错误和腐朽思想的能力,要加强社会治理,净化社会风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管是知识增长还是能力提升,都会与周围的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国家要密切关注社会风气与网络舆论的变化,对不良风气及时纠正,对错误思想及时警告,如不定期开展的净网行动就是党和政府为了保障健康的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而采取的措施。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塑造健康、美好、和谐、稳定的社会。

(四)家庭层面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未来的发展,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具有正向作用。一方面,父母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素质。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子女会模仿父母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态度,模仿父母的价值信念,这种影响是持久的,对子女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且不易改变,如果父母待人和善、热爱学习,那么子女也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所以,父母必须注意自身的言语行为与思想观念,为子女树立起榜样作用。另一方面,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引导和教育,要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与日常学习,当发现子女出现思想上的问题和学习上的迷惑时需要父母及时发现并予以教导,使子女健康成长。

四、结语

大学阶段正是形成人生认知的关键时刻,培育政治认同素养的关键期。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有着重要意义,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其政治信仰及价值取向,而也可以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的能力,使其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信念、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对大学生政治素养培育的重视。另外,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各种路径,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发挥政治认同素养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培育政治素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