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志愿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究*

2022-12-31古雅仪

智库时代 2022年43期
关键词:志愿培育精神

古雅仪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为报酬和收入而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1]自愿和无偿是志愿精神的本质,志愿群体在进行志愿行为时形成的独特价值理念和伦理规范,总结凝练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核心内涵。新时代强调树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理念,高校不仅承担着教授课本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越来越担任着育人的责任,重要的是专注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人文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优质人才。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勉励广大群众,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2]

一、关系之维:志愿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

所有教师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就是“立德树人”,而志愿精神的培育和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伟大目标的重要方式。“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完美诠释,内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一是目标的统一性。志愿精神的目标追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统一性。新时代志愿精神的目标是培育需要有一定的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志愿者,利用闲暇课余时间,自愿参与传递人生温度、推动社会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看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志愿精神的培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内化志愿精神,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良好发展指明方向。

二是内容的耦合性。新时代的志愿精神内容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凝练而成的,它包含奉献精神、友爱精神、互助精神、进步精神。[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涵盖内容广泛全面,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注重发展大学的德智体美劳,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教育。因此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时代特征以及大学生思想和身心发展特点而建立形成的,二者有相同的价值遵循,它们所蕴含的耦合性,都把实践放在关键位置,要求学生群体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磨砺意志,塑造品格。

三是功能的契合性。志愿精神与思政教育在功能上都注重教育引导。[4]志愿精神是新时代的风向标,它的功能培育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层面的认知,使大学生在增长关于精神内涵认识的同时,树立自愿奉献的观念,养成自觉参与志愿实践的意识和意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掘它们的内在潜力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和道德观念。可见,二者的功能非常契合,都是培养新时代有志青年的有效途径。

四是方法的关联性。志愿精神的培育与思政教育的方法具有关联性。志愿精神培育离不开思想和实践的统一,实践是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实践的重要方式,实践出真知,大学生所认知的精神内涵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升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方面,需要理论的学习以及实践创新,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可见,它们二者虽然都需要有理论和精神层面的认知作为引领,但是最后总会回归生活和实践,在方法上都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

二、价值之维:志愿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志愿精神的培育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加法”,发掘二者的培育育人的最大潜能和合力。科学把握二者有效融合的意义,是融合有序开展的前提。

(一)铸志愿之魂,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新时代大学生在精神层面存在普遍的问题,例如人生目标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淡薄,以及“无聊、焦虑、空虚……”等一些具有负面作用词汇大幅增加,并流传开来。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培育,倡导大学生通过坚守志愿初心,参加扶贫支教、抗震救灾等志愿活动,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民族责任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传递友爱、真情和温暖,他们体验社会生活,深入各个领域和地区了解我国发展状况,加深对个人与国家、社会、全人类关系的理解,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和主体意识,他们时刻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更加懂得在大是大非面前如何贡献自己的价值,大学生深刻体悟自己、体悟人生、体悟社会,形成服务他人、造福社会、无私奉献的良好品质。

(二)炼志愿之技,帮助大学生练就过硬本领

徒有志愿精神,没有精湛的志愿服务技能和才干,就无法参与志愿实践,无法助力国家社会繁荣兴盛。高校,特别是高校设立的不同专业方向,应结合专业特色,依据志愿需求实际找准定位,积极发挥专业实用性,为磨炼不同的专业技术、培育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提供肥沃土壤。过硬的志愿之技术能使大学生以志愿奉献模范为标杆,不断向他们看齐,并且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自我革新、自我驱动,专注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构建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增强志愿精神,磨练意志、弘扬精神,将志愿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感染其他大众。

(三)传志愿之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志愿精神的核心要义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些八个字更是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要求,将这些理念和内涵深刻根植于大学生内心并外化于行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人际、自然、社会的和谐。志愿者在为他人服务中,感知体悟社会,自身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在过程中不仅认识自己,奉献了自我,更加收获了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自身的身心得以满足,从而达到个人自身的和谐。志愿精神的弘扬有利于涌现一批批的先进人物和模范英雄,这些精神楷模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向他们学习靠拢,掀起志愿奉献的热潮。大学生志愿者们付出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友志愿理念,深入社区、乡村,用关怀、真诚、热情打动感染群众,既拉近了彼此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又传递了公平正义、互助友爱、志愿奉献的理念,对于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落实之维:志愿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新时代的培养育人需要明确志愿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线路图”,在思想层面、实践层面、环境层面推动二者突破藩篱,发挥合力,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一)思想层面: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打好融合基础

将志愿精神培育融入思政课程,优化丰富课程内容。志愿精神是高校思政课中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深度融入课程、深入挖掘,他们都与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思想价值、道德情感等方面具有引领作用。若能在《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理想信念教育中加入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相关知识,从国家大事、社会热点中寻找素材,让学生们了解志愿精神与个人和社会的内在逻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他们志愿服务的决心和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不同层面与志愿精神都有密切的联系,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是题中应有之义,培育志愿精神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深入内化,并转化为大学生的人生实践,才能大大提高培育效果;志愿服务是一种道德教育和养成的重要实践形式,可以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中华传统美德等多方面知识与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密切联系起来,深化学生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理解,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方面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此外,教师可以从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所关注喜爱的国内外事件中、近日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榜样事件中寻找教学素材和志愿事例,与学生多一些沟通,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实践,少一些泛论,在实事探究中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借助新媒体教学,将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引入进课堂中,例如SPOC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增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志愿精神真正入心入脑。

(二)实践层面:发挥实践的强化作用,推进融合落实

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精神都表现于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具有生命力,必须充分发挥好社会实践的作用,坚持教育与实践两手抓,二者都要重视,实现教育和实践的共同发展,提高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创新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例如借助新媒体和多媒体等,在课件中或者教学内容中碎片化的穿插志愿服务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具体事迹,真实动人的事迹往往更容易感染大学生,并积极让学生就志愿的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落实志愿精神。此外,也可以举办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探寻和搜集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资料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更同学和老师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进一步理解志愿精神。

二是创新课外实践活动。理论离不开实践,理论脱离实践就没有了意义。课程不能脱离实践,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扎根大地的必要渠道。[5]教师组织带领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针对学科特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心理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职业教育学生针对职业技术、医学学生参加医疗服务等,让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也能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更好地参加志愿服务。

(三)环境层面:发挥环境的教化作用,营造融合氛围

校园环境其实是一种极具导向性和引领性的教育资源,它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良好的校园环境紧密相连,在志愿氛围的渲染和熏陶下,不仅仅能带给大学生友爱互助、传递美好的情感体验,更加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加入到志愿者群体中,使志愿精神在高校校园内生根发芽。

首先,共建向上向善、乐观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公告栏、校内宣传栏、校园刊物、横幅标语、楼道展板、学校广播站和学校的线上宣传媒介等,对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的真实事例、经历经验、感想心得、意见建议进行全面覆盖式宣传,开设志愿精神教育专栏,开展志愿主题讲座和专业化培训,张贴校园志愿人物海报,让志愿服务的事迹随时捕捉、随处可见,传播志愿精神正能量。

其次,新时代高校的学风建设是重中之重,将志愿精神与学校、社会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自觉的志愿意识和志愿服务的行为习惯,营造一个自愿奉献、付出奋斗的学习氛围。高校应努力为大学生群体搭建优良学习和交流平台,例如以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借助志愿服务的榜样力量引导大学生学习进步;在高校广大师生中开展志愿服务送温暖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相关知识的了解。

再次,结合各个专业特点组织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社会调研活动及暑期的“三下乡”实践,通过切身的经历才能更好地认识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内涵,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培育志愿理念,推动大学生践行志愿精神,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长期志愿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机制层面:发挥高校志愿机制作用,建构长效融合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需要长期的努力,是一项长期、持续、系统的培育工作,需要联合校内外资源,联系广大师生共同构建,以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和志愿精神培育工作的长期顺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这更加有利于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为志愿精神的长效培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是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高校需要根据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相应的培育、组织和管理方法,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和渠道,构建信息平台,让广大学生能够在平台上了解到相关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共享资源,方便信息沟通和交流,建立网上招募、注册登记、实名认证的机制,便于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二是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估机制。良好的评估机制是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的评估机制需要根据大学生群体专门制定,把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以及第二课堂考核制度纳入,致力于评估程序严格化、精细化,把控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全过程,确保他们的志愿服务精确抵达,避免出现服务不到位、服务目标未达到、服务出现偏差等问题,努力推进服务效益最大化、服务工作科学化、服务机制常态化。

三是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高校可以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次数、参与程度、目标效果等进行考核,对在志愿服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大学生颁发奖章和证书等,肯定他们的志愿服务贡献,同时也可以把此项作为奖学金评选的标准,给大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感染别的大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但是激励应该着重以精神激励为主,以物质奖励为辅,合理把握二者的度,才能相得益彰,精神层面的激励就是要肯定积极的奉献友爱行为,从而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是构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监督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志愿服务的有序发展,就需要完善和健全志愿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高校应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行之有效、公正合理的管理监督条例,包括资金方面的使用去向、服务款项的来源使用、人事任命公开透明、人员行为规范标准、志愿者准入条件、奖惩规则等方面,将相关信息及时公布于众,实行公开化、透明化,将志愿服务全过程公布在传播媒介上,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有序可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环境下,志愿精神的培育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将志愿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更是发展育人的迫切要求。本文从二者的关系维度和融合的价值意蕴分析着手,提出四个层面的优化融合措施,推动建构培育合力,全面培育、长效规划、逐步落实,促进志愿精神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志愿培育精神
以志愿,致青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