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运用研究
2022-12-31张蕊
张蕊
本文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功能与特点,阐述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功能,最后从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屋顶绿化等三个方面,分析雨水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运用策略,旨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成效,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水是生命之源,在当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关于生态保护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成为社会发展中所关注的重点。而海绵城市正是针对防涝防洪,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的城市建设理念,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引入雨水景观设计,实现了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双重发挥,促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一、海绵城市的功能及特点
海绵城市是现代化城市的一种前沿发展理念,属于一种新型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知道,这种城市建设理念指的是城市可以符合海绵的功能,具有弹性的环境适应性,在面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可以主动调控雨水去向,实现城市内部水循环,在下雨的时候对雨水进行收集与储存,在需要水资源的时候,加以利用所储存的水资源,减少雨水洪灾对城市所造成的影响,还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传统的城市发展并没有将水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城市规划当中,城市建设重点往往为经济发展,但是这样的城市建设理念在遇到自然灾害时往往无力抵抗,造成较大的而经济损失。针对以上问题,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城市,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我国于2015年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公布了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中央财政部拨款十个亿来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海绵城市的定义与功能,总结其特点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是硬化土地大幅度减少,绿化面积增加,众所周知绿植具有存水蓄水功能,要想实现海绵城市雨水管理功能,保证雨水的有效渗透,就应该减少硬化土地的存在,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内涝出现,即使在交通出行方面需要硬化土地的存在,也尽量选择使用吸水砖来代替混凝土砖;第二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海绵城市特有的雨水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使用管理,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防止城市内涝的出现,构建平衡的生态体系;第三是增加城市美观程度,为达成雨水渗透和循环管理,在城市建设中采用了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绿色屋顶等技术,形成独特的雨水景观,能够提升城市美观度。
二、雨水景观设计概述
雨水景观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雨水设计出的景观,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利用雨水除了可以平衡生态环境之外,还可以用来开展景观设计,以此美化城市、调节气候,充分改善城市居民的精神风貌。目前雨水景观设计的类型多种多样,早在一些雨水比较充沛的国家与城市,就利用雨水进行了多种景观设计。比如德国的柏林波茨坦广场,就设计了大量的雨水景观,包括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和净化水塘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制定关于海绵城市雨水景观设计的法律法规,形成完善的法治体系,加强对雨水景观设计的利用。总的来说,雨水景观设计的出现不仅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调节生态平衡,还可以美化城市,有效解决城市湖泊河流的污染问题。
三、雨水景观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在现代化海绵城市设计当中,从源头开始实现雨水的收集,并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在场地上对雨水进行渗透和净化处理,这样的雨水景观设计被称为集水景观,主要包括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和下凹式绿地等,这些雨水景观设计有着各自的功能与特征,并依托城市建设特点,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体的雨水景观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指的是利用透水混凝土等材料铺设到园林或者人行通道中,形成透水铺装景观。常见的透水铺装材料包括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等,这些透水材料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在下雨的时候,雨水可以通过透水材料极快的渗透至地底下,配合下水井,路面上基本不会存在积水。当然,园林镶嵌的鹅卵石等也属于透水铺装,是利用材料之间的缝隙形成透水效果,实用性并不强。目前对于透水砖的研究开始成熟起来,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强度问题和稳定性问题,普通透水砖的材质为普通碎石的多孔混凝土材料经压制成形,多用于人行道铺装当中,强度与稳定性不如传统的花岗岩,具有一定的潜在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根据所铺装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因地制宜,采取美观又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上海陆家嘴环路的透水铺装景观设计,在步行街道中采用组合式的透水铺装模式,为提升整体硬度,满足步行街的实际需求,以透水铺装材料与不透水铺装材料相互结合,并在街道上组成不同铺装图案,从点、线、面的铺装构成来达到生态透水的目的,同时也满足景观需求,人们在行走到街道上的时候,可以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2.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典型的雨水景观设计。通常利用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凹地,用来汇集来自屋顶或者地面上的水,形成小型人工湿地,这样的雨水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平衡,也可以使雨水得到净化,雨水在汇集到凹地的过程中,经过植物根部和沙土的过滤作用实现雨水净化,并逐渐渗透低下来涵养地下水。这种设计方法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低,通常作为低影响开发设计手段,在不同城市特征与建设功能的影响下,雨水花园呈现出不同的设计形式,狭义上的雨水花园规模较小,蓄水能力有限,一般只有小型结构简单的凹地,适用于小区或者别墅的雨水景观设计,广义上的雨水花园具有较大规模,同时也包括强大的蓄水净水功能,是一项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下沉式绿化设施。最为经典的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水花园,此雨水花园于2012年设计完成,占地700m2,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公园园林绿植提供充足的水分,以此减少人力灌溉,在保证绿植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减少人力成本,提升雨水利用率,也为公园提供装饰性作用,是一个人们放松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墨尔本公园长期存在的干旱问题也迎刃而解,在总体的设计中,整个雨水花园预计每年激昂吸收16000公斤固体悬浮颗粒,并利用植物生长吸收营养盐等植物垃圾,经过植物过滤形成的地下水资源达到200千升,每年能够为公园植物灌溉提供60%的水资源。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雨水花园为哈尔滨群力雨水公园,也被称为雨洪公园,该雨水公园占地34公顷,主要设计策略为将公园中间场地作为自然演替区进行保留,围绕中心区域填挖出大大小小的凹地与土丘,与城市中心中间形成天然的过滤网,在这些凹地附近设置雨水收集管道,对地面径流的雨水进行收集,在经过沉淀过滤后流入到公园中央区域,中间水泡上增添亭台楼阁等休憩景观场所,形成生态平衡的体验空间,该雨水公园是城市雨洪管理和景观城市主义设计的优秀典范。
3.屋顶绿地
海绵城市是一个立体化的设计理念,所以在实际设计的时候不仅应该考虑地面设计,同时也需要涵盖城市顶层设计。当前城市现代化建设程度不断加深,建筑密度持续增大,在这样密集的城市建筑环境中,应充分重视屋顶排水设计。将雨水景观设计理念融入屋顶排水当中,最佳的设计方式就是打造屋顶花园,在屋顶设计雨水的收集、净化、储存装置,可以帮助减少地表径流,同时满足人们对景观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屋顶绿化的生态价值还体现在去除污染等方面,造成屋顶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雨水降落前屋顶所含的污染物,另外还有雨水降落之后形成的二次污染,而利用屋顶绿化的方式,能够以土壤的渗透作用净化雨水中的杂质,以此来达到去除污染的目的。为达到良好的雨水回用效果,屋顶绿化的排水设施与基质材料需要合理选择,防止出现植物涝死和屋顶承载过大的问题,所以屋顶本身的防水设施应当做全做好,在屋顶雨水收集设施方面,主要包括分流井、截污挂篮沉淀装置、雨水渗透井、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复合流过滤器等,雨水在经过这些设施处理之后,到达PP模块蓄水池,完成整个蓄水流程。在屋顶绿化的基质选择上也需要充分注意,护根层一般由松木或者杉木碎块组成,其目的在于保持种植层的湿度,减少土壤对热量的吸收,也能防止植物根茎受到霜冻的危害,抑制杂草生长,使整个种植层一直保持松软状态,对于种植层的基质选择来说,直接影响屋顶荷载与排水功能,目前最常见的种植层基质包括多孔黏土和多孔页岩等,并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细砂和腐殖层,这样的搭配不仅能够保证屋顶荷载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还可以保证植物扎根的稳定性,防止雨水冲刷导致土壤流失问题的出现。
另外,对于一些年限较长,整体破旧的建筑来说,屋顶实际荷载和面积已经无法实现屋顶绿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在屋顶上设计生物滞留池,并在建筑上设计创意型的排水管道,屋顶积水可以通过管道流入生物滞留池中进行净化储存,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同时还有着美观的建筑视觉效果。
四、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以防洪排涝体系为支撑,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解决城市现代化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注意的是,雨水景观设计不可生搬硬套,应立足于当地城市发展特点,以此打造更节能、更环保、更美观的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