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监管模式 提升执法效能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2022-12-31焦强

中国质量监管 2022年8期
关键词:石家庄市信用风险市场主体

焦强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场监管局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创新智慧监管模式,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该局在全国首创“四双四一”联合抽查法、“五四三二一”标准化监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地方标准、建成首个企业信用风险预警平台并完成升级改造、发布首个《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工作规范》,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个全覆盖”夯实工作基础

石家庄市把“全面覆盖、提升标准、信用赋能、协同共治”的双随机监管新模式,作为法治示范创建项目,将市县两级具有监管职能的577个部门全部纳入双随机抽查系统平台,实现了监管部门全覆盖。

该市对监管事项进行分类管理并进行动态调整,将全市适用的285项法定检查事项全部纳入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实现了抽查事项全覆盖;将全市131万户市场主体信息全部纳入抽查系统,实现了检查对象全覆盖;将所有参与双随机监管的1.35万个执法检查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实现了检查人员全覆盖;双随机检查结束后,及时录入检查结果,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外公示,实现了信息公示全覆盖。

通过“五个全覆盖”,石家庄市进一步夯实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基础,确保抽查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四个结合”精准提升能力

石家庄市结合标准化,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地方标准,统一总体要求、清单名录、系统平台、抽查程序,形成了一整套可量化、易操作、能追溯、重运用的内容标准体系。

同时,该市结合大数据,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研发出全省首个市场主体信用风险预警平台并完成升级改造,录入130.7万户市场主体信息,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监测和预警,目前已收集26类市场主体预警信息和11类市场主体风险提示信息,实现了监管信息共享、数据综合可析、风险自动预警和监管执法联动。

石家庄市还结合信用赋能,进行靶向性抽查,在全省率先印发《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从领导机制、组织实施、工作标准等层面对管理内容和工作任务予以明确界定。

此外,该市结合风险分类,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重点监管、专项整治等工作中。2022年,全市共开展信用风险差异化抽查551次,检查市场主体15160户,检查结果全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了对外公示。

“三个推进”构建闭环监管链

石家庄市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信息公示制度,严格落实“公示即监管”理念,将市场主体严重违法和失信行为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加大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提升市场主体信用意识。

该市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以“能联尽联、应联必联”为目标,聚焦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科学编制《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方案》,在兼顾成本与效能的前提下,不断扩大部门联合随机抽查的覆盖面、占比率,将以往的“各自为战”转变为“联合作战”,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着眼推进拓展信用监管全流程整合,石家庄市充分发挥信用基础性作用,坚持“管行业就要管信用、管业务就要管信用”,推动信用与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完善多元共治格局和长效监管机制。

据了解,2022年,石家庄市共开展部门联合抽查640次,抽查市场主体1.56万户,减少入企检查约500余次,累计为7200户市场主体办理了信用修复,有效提高了监管效能,降低了监管成本。

猜你喜欢

石家庄市信用风险市场主体
油气贸易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想变成……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方法
我和我的自行车
我希望
人民币汇率破7 市场主体应对有序
三地实践:有效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