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模式下“教”与“学”关系的重构
——以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研究为例
2022-12-31刘永刚
王 佩,刘永刚
(辽宁传媒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1 背景
拥抱互联网的智慧教学将是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的多维度方向,其中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教学实践过程发挥了较大的优势。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私人在线课程,继承了MOOC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但相对于MOOC则更具有规模小、成本低等特点,更适合单一校园甚至班级这样的小规模群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到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反馈,实现以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开展,达到增强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成效、加强社会互动性的目标。同时,专业教师在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也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拓展。
2 SPOC模式下的教与学关系的建构模式
2.1 教学思维的转换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教学提供了更为机动灵活而充实的交互空间,为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的实施提供了素材多样化的积累,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全方位的教学能力的成长。网络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储备,也是教师二次学习成长的机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及知识储备形成了一种不断学习的动力。全程的发布、记录、交互、展示等功能,让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进行全方位的知识内容准备和拓展,教学内容素材的整理及翻转课堂环节的设计,是需要教师成为具备开放性知识能力结构的教育者。
2.2 教学空间维度的延展
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师只需要做好课程备课,进入教室进行讲授,教学的关系仅实现与教室环境,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三个维度的空间层面即“实体-虚拟-私人”空间,实现教育教学环境的无限拓展。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和课堂翻转环节,让学生持续进行学习内容的思考和资料学习。
2.3 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拥抱互联网的智慧教学,其实是对教师角色、教学能力、育人能力全新的定位和发展,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角色也呈现多样化特征。教学观察者: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且要作为一个观察者时刻通过学习过程的交流察觉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而进行教学的反思与推进,授课过程中教师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进行教学展开的。课程组织者:就像戏剧的导演,教师在课程的全过程实施之前,是要进行全方位内容的提前设想及安排的,挑选适合学生阶段知识架构的网络课程素材及实体教学素材,进行课前的预习,教师是要先进行学习和归纳整理的;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点及问题的设计,对可能的回答和相关领域的拓展要进行设想,并实现于课程的讲义内容;授课过程翻转课堂环节的学术主持人身份,实时的引导、转场、拓展是丰富翻转课堂的关键内容,对问题进行梳理,对内容进行强调。终身学习者:互联网时代教师面对的是优秀的网络课程资源和新型教学技术环境,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进行互联网教学环境的适应和教学技术手段学习和熟练应用,随着教学场景的拓展,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社会动态,行业发展,学生情况等现状,在组织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课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打好社会生活及人生发展的基础。
3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SPOC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景观设计初步课程是辽宁传媒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开设于大二第一学期,课程整体目标是通过教学及项目实践,让学生初步了解景观设计的概念、发展、原则、行业趋势等,掌握城市微空间的景观设计手法及设计流程等,课程归属于“城市街区景观环境设计”项目包核心课程,与其他几门辅助课程构成了完整的景观设计初步课程项目群。教学的过程实现了多位教师共同备课,通过课程群教师的协力合作,课程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2022年春季学期的课程教学项目为“辽传非遗数字博物馆前街区口袋公园设计”,课程实践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3.1 课程总体设计
线上教学部分,教师提前进行阶段性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及学习成果的任务书发布,同时教师筛选网络景观类课程资源,把这些在线教学资源(如视频材料或互动课件)当作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将优秀专业网站口袋公园设计项目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和查阅;同时教师在进行课程的设计之前,必须对学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即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以及教学现状熟知于心,并于课程组教师进行联合备课及课程深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线上线下课程教学内容比重的分配与设计,进行阶段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内容总体设计。
3.2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一是网络课程资源准备及熟悉,本学期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课程。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在跟进网络课程的进度,并就课程各个阶段内容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然后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分享和互动。二是课程组联合备课:课程准备阶段,课程项目组教师团队进行定期的联合备课,项目组教师研讨完成项目课程教学的整体目标及成果内容,依据项目教学的目标,核心课程教师先一步完成项目核心课程的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要求,课程项目组教师再进行各个教学各个环节的审核及相关内容的筹备工作。三是设计教师手册及学生手册:以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结合OBE教育教学理念,综合技能型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制定明确的课程项目成果标准,以项目成果标准及要求推进教师教学手册及学生学习手册的编制,将学期目标分解到具体的教学周次内,再详细到线上课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及线下实体课堂应该进行的项目实践设计任务分解。
3.3 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建立课程教学微信群,教学专用群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教学过程前后相关任务的安排和指导,以及课程结束学生相关疑问的随时反馈。每周的线下课程开始之前进行线上课程的教学安排及知识点掌握要求,并提出思考题及设计专业问题的发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及资料的调研分析。便于在课堂上能提前做好课程教学准备,实践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
其次,线上对专业基础理论进行学习,混合式课堂的优势在于,可以将网络上优势的专业课程资源进行分共享,即弥补了客观存在的优势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同时实现了通识基础类课程的普及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在实现混合式课堂教学的初期,由教师进行引导,制定学习的课程资源及课程资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随时跟进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进度,微信学习群进行学习过程中思考的交流,教师将关键的问题进行微信课程群的发布和分享。
最后,线下实体课堂进行项目图纸的调整,实体课堂上,主要的教学内容及重点放到设计项目实训和指导教学过程,在项目的设计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进行融合与拓展,进一步实现了线上课程的内化及掌握。项目实操部分是需要设计团队及教师的现场指导和修订的。
4 结语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使用大量的时间,集中精力从事具有较高价值的活动,让教师实现“回归课堂”的教学工作,这就需要各类院校,对教师管理以及考核等政策应该实时进行调整。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不适合这类教学方式及教学成果的真实能力体现的。总之,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智慧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应用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让教师实现“回归课堂”的教学传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