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音响运用角度看如何提升广播新闻的感染力

2022-12-31◎袁

传播力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感染力音响新闻报道

◎袁 媛

(巴音郭楞广播电视台,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主要以声音为媒介,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不具备观看效果,只能通过声音传播,受到的局限较多。听众在收听广播新闻期间,需要利用想象的方式收听节目。为增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应该科学运用音响,帮助听众产生良好的视觉感受,让其能在脑海中形成声音“画面”,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以便听众收听新闻时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增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

一、广播新闻中音响的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将音响合理应用在广播新闻中,除了可以将整个新闻事件的细节呈现给听众之外,也能让事件的整个过程直观展现给听众,准确反映出现场的整体氛围和环境,让听众有如身临其境一般,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广播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如若采访对象直接手拿话筒,会让新闻事件的陈述更为真实,能详尽地将整个事件过程描述出来,所获得的成效要远远高于记者阐述。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利用不同的音响,可以让广播新闻节目的效果极大提升,从不同层面且全方位地给听众以立体感受。

例如,第3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5G技术助力国产机器人完成全球首场骨科实时远程手术》,这篇报道聚焦国内外火热的5G技术,体现了该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在5G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远程实时操控,让手术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在广播新闻报道期间,记者首次尝试选择利用“现场实时解说+同期”的方式,还原了令人紧张的手术关键步骤,以及成功的历史时刻。记者提前与专家沟通手术方案,在实时解说中,将复杂的医学技术、专有名词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广播语言,尤其是“这里既没有病人也没有病床,主刀医生今天不用手术刀”等描述,给听众留下了很大的悬念。现场音响宝贵而丰富,作为少数能进入现场的人员,记者完整记录了三个小时的手术音响,特别是手术成功的历史时刻,医生长舒一口气,继而全场爆发热烈掌声。这种同期声真实且激动人心,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能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与简单的文字相比,现场的真实情况如若能通过音响加以呈现,会让整个新闻报道更具有实证性和真实性。文字的内容往往比较枯燥乏味,但通过使用音响制作广播新闻,可以让新闻内容体现得更为自然直观,听众在收听新闻时能够产生立体的画面感。目前,随着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受众在收听广播新闻时,往往希望能获取最前沿的新闻信息,因此在进行广播新闻报道时,必须对传统理念和模式加以改变,将音响合理应用其中[1]。

例如,在采访一位在钢琴方面十分有天赋的小朋友时,为增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记者选择利用音响的方式让小朋友弹奏某一段钢琴曲。通过应用这种形式报道,不仅更加真实可信,所获得的效果也要远远高于文字音响,能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能够在特定的时间或者空间中加以表现,让新闻事件营造的环境氛围与新闻主题更为贴合,将人物的形象及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利用音响进行新闻报道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现场人物的情绪及心理反映给听众,听众能快速接收到信息,在情感上引发共鸣。再如,采访的现场如果十分热闹,现场有人员的欢呼声、鼓掌声、哭泣声、欢笑声,也有机器的轰鸣声,而这些音响若能合理运用在新闻报道中,展现出来的效果要比任何语言及文字都更加形象生动,报道出来的新闻会十分出彩。

二、从音响运用角度增强广播新闻感染力的对策

在广播新闻节目中,由于记者、主持人等所采用的语音、语调,或者节目中涉及的音响效果不同,营造出来的节目效果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同其他广播节目相比,虽然广播新闻在表现力上不具备生动和自由的特点,但其音响的运用仍然可以呈现多元化。这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将不同种声音元素融合到广播新闻中,同时借助多元化的声音元素,将听众的想象力调动起来,调动听众的多方面感官感受,诸如视觉、嗅觉、触觉等,促进广播新闻整体传播效果及感染力的增强。

(一)强化对有表现力主体音响的利用

在广播新闻中,音响是稿件极为关键的部分,同步性以及真实性特点显著,同时也有较为独特的情感冲击,若想保证广播新闻效果能整体提高,让整个新闻更具有感染力,必须科学地对音响加以利用。在广播新闻中,包含的音响较多,诸如采访者的声音、记者的声音、周围事物的声音等,这些声音如若能合理体现在广播新闻中,可以让整个报道更为真实,直观展现出广播新闻的主题,营造出更为贴合新闻事件的氛围。合理利用音响,还能准确记录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对知情人所描述的细节过程详细记录,让广播新闻更为真实、生动。因此,在选择主题音响期间,应该尽可能贴近新闻事件本身,增强节目的表现力,以此达到广播新闻感染力增强的目标[2]。

例如,河南新闻广播《直播河南》栏目中,曾经播出的录音新闻《红歌俏夕阳》便选择利用主题音响,促进了广播新闻感染力和表现力的增强,让听众在听到声音之后产生“画面”效果,达到了节目收视率整体提升的目的。在重阳节前,记者来到县里老干部合唱团,在排练中采访了团长以及几名团员。通过录音得知,在第二批入团的团员中,张阿姨描述了自己参加合唱团的心路历程,阐述了自己加入合唱团后发生的改变。而通过利用这一段同期声,刚好能反映出整个新闻的主题,所以在新闻稿写作时便加入了这部分的同期声。在采访过程中,团员虽然紧张,但是其言语表达出的激动情绪以及笑声更加真实,流畅且清晰的话语将老干部退休之后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加入老干部合唱团,让晚年生活更为丰富,并且从采访者的话语中也明显感受到参加合唱团的愉快心情。在广播新闻中选择利用同期声,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能让听众产生更为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采访者唱歌的音响,听众能从声音中联想到一些穿红着绿的老人唱歌及表演的场景,脑海中自然而然会呈现出这种“画面”。在这篇稿子中,记者细致描述了合唱团的团长,以及几名团员在排练时的着装,阐述了排练过程中的辛苦,选择播放的同期声音,能体现出老干部辛苦排练的细节,甚至可以从团长的话语中感受到其对团员的关心和爱护。简单且朴素的话语能让听众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深切感受老干部们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将老干部的集体观念呈现给听众。

(二)合理利用“人声”音响

“人声”指的是在新闻现场发出的言语形式,是广播音响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广播新闻的整体报道效果,通过将“人声”音响与广播新闻有效结合,利用采访新闻对象的现场声音或者同期声,可以让整个新闻报道更具有感染力。在广播新闻采编实践期间,很多一线采编人员无法合理利用现场的“人声”,甚至有部分人员不重视收集“人声”,最终导致整个报道比较枯燥。尤其是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时政活动,记者经常抱有懒惰心理,认为发一则文字消息便可以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忽视了对现场“人声”的采集,致使整个节目效果无法达到预期。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在广播新闻制作过程中,务必端正态度,认真抓取现场的“人声”。[3]

在广播新闻现场采访过程中,虽然很多采访对象在私下聊天时不受拘束,言语表达清晰,但若将录音机放到采访对象面前,很容易导致采访对象处于紧张状态,这种心理会让采访对象无法正常交流和表达,致使整个采访受到影响。因此,采编人员应该始终开启录音设备,不放过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确保在后期成稿时能有更多可以选择的音响,让广播新闻的效果整体增强[4]。

例如,《诸暨新闻》在2019年初采访了沙溪村党支部书记,这位纯朴的村干部虽然在私下和记者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历以及所获得的成就。但在正式采访时,他却经常出现语言表达不流畅的情况。为避免村干部出现紧张情绪,记者选择全程不关闭录音笔,采取不提问、不干扰的方式,以开放式的采访模式捕捉村干部的“人声”,虽然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增加了后期制作的难度,但所呈现出来的报道效果却非常好,每一段音响都能让新闻报道具备感染力。

(三)科学运用有层次的背景音响

在广播新闻中,可以适当利用有层次的背景音响,让整个新闻的氛围更为浓厚,保证听众形成一个立体的声音“画面”,从而促进广播新闻现场感知力的提高。

例如,在采写新闻《五一欢乐游大伾》时,为了能让整个广播新闻节目彰显出喜庆气氛,将“欢乐游”这三个字重点凸显出来,让听众能不自觉地融入到广播新闻中。记者在现场采访过程中,不仅注重对整个活动的采访,也将重点放在了背景音的选择上。当记者采访一位外地游客时,选择利用观众观看抬花轿时的笑声以及“抬花轿”这一娱乐项目的音乐,将这种音响作为背景音,通过音乐的渲染,让新闻主题得以充分展现,确保听众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听众可以跟随着音乐联想,在脑海中将“五一”欢乐游的“画面”再现出来,最终获得良好的节目效果。

三、音响运用于广播新闻中的注意事项

将创造性的声音符号应用于广播新闻中,虽然可以让信息的传播更为快速,增强广播新闻的主题感染力,但其存在的弊端也比较多,需要积极克服,不能因某些障碍影响音响优势作用的发挥,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提高。在广播新闻中,有很多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声音,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由于声音呈现出来的“画面”和眼睛直观感受到的画面存在很大差异,听众通过听觉所感受到的场景更为自由,但同时其也存在较强的模糊性,所以在利用声音元素的过程中,若想充分展现音响的优势,还应该保证音响利用的合理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背景音响出现在广播新闻中[5]。

(一)避免使用模糊的主题音响

在广播新闻采访期间,有时可能受录音设备调试不规范、与采访对象之间的距离较远、现场其他声音较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主题音响无法清晰展现出来,在后期写稿以及制作过程中,必须保证音响的清晰性,可以选择一些真实且清晰的音响代替。如若没有可代替的音响且不得不将音响加到广播新闻中,在新闻制作期间,应该采取降噪等技术对音响进行处理,确保能增强主题音响的清晰性。

例如,在采访石雕之乡的过程中,其中有一段音响表现的是这里的青年石雕艺人努力传承祖传石雕技艺的精神。这段同期声音因为在采访时受到的干扰较大,同时还有市里电视媒体的同步采访,为了照顾电视镜头,录音笔在采访时距离采访对象较远,只能凭借经验进行采访。虽然这个距离可以让现场音响处于清晰状态,但采访者的描述过程却不足够清晰。在采访期间,采访对象说话时会有拖拉机经过,最终导致主题音响被掩盖,后期技术处理过程中虽然应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先进,但仍然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最终只能忍痛割爱,舍弃了这部分音响。在广播新闻报道过程中,若想促进广播新闻感染力的提升,让新闻获得更高的收听率,在后期制作环节,音响必须清晰,坚决不能使用模糊的音响,避免干扰广播新闻的真实表达。

(二)避免使用不能使新闻主题增色的音响

在广播新闻采访及制作期间,除了要避免使用不清晰的主题音响之外,还要避免运用不能为新闻主题增添色彩的背景音响,将一些无关紧要的音响清除,让整个广播新闻主题的呈现更加有针对性,促进广播新闻感染力的增强[6]。

例如,在广播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在说话时很有可能有一些嘈杂的背景音乐,虽然这些声音处于整个采访环境范围内,但仍然要尽量避免这些音响,利用其他音响代替,确保不会让听众产生其他联想。在广播新闻制作期间,还要尽可能避免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因为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作用是区别语意,在广播新闻写作时,如果稍不注意便会导致句子出现歧义。例如,“期中”和“期终”在声调上相同,“且记”和“切忌”在字音上相同,因此只凭借语音很难准确判断出语意,所以在利用音响的过程中,还要避开这些音同而义不同的字,保证不会出现歧义现象,影响广播新闻的整体效果和感染力。

四、结语

综合而言,我国媒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新闻若想在融媒体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强化对广播特色及优势的凸显,全面增强广播新闻的感染力。而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加强对音响的利用,利用音响实现广播节目以声传情的目的,能够声情并茂地对新闻加以传播,听众引发情感上共鸣,展现广播新闻节目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听众能喜爱广播新闻。

猜你喜欢

感染力音响新闻报道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Pygmalion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张灿 以“谦逊”的设计,赋予空间感染力和精神性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诚实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