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

2022-12-31张家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育人思政

张家圆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课程思政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在各专业知识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协同育人的教育格局,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进而完善高校的育人结构,构建多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主要强调专业课程与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有利于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将德育教育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课程思政的教育本质是“立德树人”,始终坚持“育德”先“育人”的发展路线,致力于解决教育中的根本矛盾,达到优化的育人目标,以“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为核心,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体现

课程思政构建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等融入会计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学生的行为举止,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有利条件。在以往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学校的教育重点倾向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内容单一,无法发挥实际的育人作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能够弥补传统育人模式的不足,优化和完善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体现,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2 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面临了较大的挑战。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为了确保生源数量,降低了招生门槛,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相较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生源质量普遍偏低,制约了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使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知识教学内容相契合,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前提下,推动高校人才教育发展,给予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的启示和启发,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3 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当前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浪潮下,学生的就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一困扰,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对于人类十分重要,成长与学习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下推动人类的发展,成长因素取决于学生本身,而影响学习的因素与个体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会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完善学生的学习体系,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发挥课程思政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确保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由于尚未形成可参考的教学体系,还需要各院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实际的实践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深度融合。

2.1 明确共同的育人目标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共同的育人目标。这就需要高职会计专业的相关教师在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制定同向育人目标,围绕着共同的教育核心,形成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从而更好地优化和完善会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在明确共同的教育目标后,还要确立核心内容,整合课程思政教育资源,融入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另外,还要发挥高校党委小组的作用,助力高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丰富思政教育资源,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构建全员参与、全课程协同发展的同向育人体系,为促进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2 拓展课程思政教育途径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可以依靠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搜集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自身的知识积累。高职院校也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课程思政教育途径。一方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学习资源,有效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例如,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将相关的教育资源投放到这一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预习和复习,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时效性。另外,可以增强与其他院校的沟通和互动,推动教学资源共享,这也是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

2.3 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教师不再单纯的是知识的讲解者和传输者,还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想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率,需要从师资团队建设出发,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水平。学校要叮嘱教师遵照教育部门下达的教育文件,给予学生全面的政治引导,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规范教师自身的言行,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教师还要树立创新意识,改变教学思路,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形成同向育人的教育格局。例如,定期组织教学培训活动,立足于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共同解读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同时渗透当下的时政热点,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

2.4 注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职业性特点,就业前景广阔,为了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地扎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时,要注重实践体系的构建,一方面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创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形式,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立德树人理念下纠正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认知错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借助课程思政培养学生工作自主性,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各大工作岗位都需要敢于发表意见、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全能型人才。高校可以增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了解用人岗位的实际需求,形成校企共育教育模式,强化育人效果,将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提升到最大限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在竞争环境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提高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立足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实际,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同时做好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确保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