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历史演变
2022-12-31何柳青
何柳青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 广州 510550)
现今,辅导员工作之繁杂是显而易见的,因其工作内容包含了与学生相关的方方面面。我国的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1)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2)亦师亦友,既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学习和生活,又要像朋友一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3)管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管理学生的各项日常事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社会的活动和比赛。然而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进程里,辅导员始于军队,称为“政治指导员”,其角色定位也没有上述的具体。那么,在这历史进程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及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从1930年代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开始,笔者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分析各个阶段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 第一阶段(萌芽——开端)
根据王传中(2009)的研究可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见于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原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大学里设有“政治指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辅助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里的“政治指导员”与现今的辅导员实际工作内容相似,但定位却不同,“政治指导员”负责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还包括协助教学工作,并没有提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见于1924年的黄埔军校,该校率先开始了政治建设工作并配备了“政治指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政治训练。根据这两个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萌芽的说法,可见辅导员制度始于军队,但两所高校里的辅导员主要负责的工作大不相同,也说明了其角色定位的不同。195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提出让各院校试行设立政治辅导员制度,而随后于1952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则明确规定了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给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根据政策指示辅导员还需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社会活动、历史政治材料、毕业鉴定、毕业分配、文体活动等等,与现今辅导员角色定位有相似之处。同时,根据这两份政策可知,这是在国家层面正式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端,而在这开端里,对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主要工作职责是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调”已然确定。从萌芽到明确设立,从时代背景来看,新中国处于刚刚结束战争的状态,国家重视稳定新一代的思想而设立“政治辅导处”。
2 第二阶段(开始实践——发展受挫)
1952年12月,北京大学建立了政治辅导处,然而建立不久后的2年,也就是1954年10月,在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撤销了政治辅导处。与之相反,1953年4月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提出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即挑选优秀的学生干部和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一职,且经过实践,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培养了一批又红又专的学生干部和青年教师。此时大学生入学人数不断增加,不仅是清华大学,全国各地有不少的高校都设立了政治辅导处,给学生配备了辅导员。1961年,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详细规定、说明了关于高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学籍等等各项内容,其中第五十条指出,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且要逐步培养和配备专职的政治辅导员,且在1965年正式出台了《关于政治辅导员工作条例》,明确了政治辅导员相关的各项条例,这体现了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视,也注意到了培养专职辅导员的重要性。然而,在辅导员制度逐渐开始实践和发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大肆批判中共中央批准试行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严重破坏了我国的教育制度的发展和辅导员制度的起步。
3 第三阶段(重新起步)
1976年,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粉碎了“四人帮的夺权阴谋”,并于1977年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在党的领导下,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同时也开始了新的发展。针对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国家先后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1978)、《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1980)、《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暂行规定》(1981)、《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6)等政策。此阶段,已不再是讨论辅导员制度的设立,而是辅导员的培养和辅导员队伍的壮大,但对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并没有什么新的阐述。通过这些政策不难看出,国家对于辅导员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期待,以及国家赋予了辅导员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主导地位。然而大部分的辅导员都不是专职的,她们各自还兼任着其对应专业的教学任务或者其他岗位的工作任务,这使得大部分辅导员不能专注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4 第四阶段(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从1980年代开始,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包括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然而真正使辅导员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是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中把“政治辅导员”改称为“辅导员”,且辅导员除了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外,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即在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基调”上进一步丰富了其内容,使其不断贴近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和身心发展的特点。2006年4月,全国第一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同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第24号令”)正式出台。《第24号令》明确且详细地给出了关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的具体说明。随后针对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培养、培训、晋升等等都出台了各项政策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阶段,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辅导员”,根据教育部2017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转变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5 总结
从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演变的四个阶段分析,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内容中,引领学生跟随党和国家的领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基调”。辅导员始于军队,因此最初开始在高校试行时,会出现辅导员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导致无法很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这个情况,清华大学的蒋南翔校长提出了“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挑选优秀的学生干部、青年教师兼任辅导员一职,这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辅导员不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问题,然而,兼职辅导员大部分都有各自的业务需要完成,这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在上述的“基调”上,丰富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即,辅导员应帮助和协助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同时应管理好学生,其中包括纪律问题、班风问题以及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等。可以说辅导员参与到了学生的学习、校园生活以及学生参与的各项活动中,也通过这些“参与”,辅导员得以充分了解学生,并针对学生的现状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此一来,辅导员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全国各高等学校也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职辅导员,国家也为辅导员的培训出台了政策,指明了方向。可见。辅导员的制度在逐渐成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也在不断地完善,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