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思政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
2022-12-31俞添祥芮雨薇王宇行冯春燕
俞添祥,芮雨薇,王宇行,冯春燕*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0 引言
随着线上课程的快速发展,高校加强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的同时,也对医学生教育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1]。思政教育在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积极性,本项目结合专业课程开展线上思政教育,更有利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1 项目介绍
医承项目创新性地编纂“传染病防治故事”素材集,为同学提供思政类教辅材料,配合学校开展的传染病专业课程,有助于医学院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完善[2]。同时在公众号上推送相关素材,并收集同学们关于素材的思考内容,对收集内容进行整理分析。针对参与同学对传染病的学习情况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及时调整推送内容。此外,本项目还助力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
2 线上思政教育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应用策略
随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近年来各单位对于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愈发重视[3]。而医疗卫生人才的养成始于对医学生的培养,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和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就成了关键[4]。基于当下提倡对患者进行全身心的照顾以及医患关系亟待提高的时代背景,团队认为在培养医学生的过程中加紧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可忽视[5]。于是,立足于时下传染病防治环境,结合中国成功的防治之举,本项目将中国历史上成功控制传染病肆虐的代表人物的事迹整理、汇总起来,再进行分类的排版汇编,最后通过电子推文的形式在平台上推送,旨在通过这种模式让医学生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事业有更深的了解,积极引导医学生思考,以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并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为医疗卫生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具体模式可见以下几个方面:
2.1 素材集
素材集制作是基于“分类-输入-加工-输出”四个步骤的制作过程,使素材材料能够围绕时间、人物与各类传染病建立有机联系。在进行素材集制作时,首先对照传染病学教科书,根据病原体类型、传播力大小等条件筛选危害较大的疾病,通过查找各类文献搜集传染病的信息和在防治该类疾病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进行整理汇总。其次在文档中梳理资料的时间顺序,根据素材的实效性对文字信息进行简要概括和重点突出,穿插图片,丰富信息内容。目前已完成十六种传染病相关素材的整理,结合课堂和教材内容,引起周边人群(主要为医学生)共鸣,起到培育医学人文精神的作用。
2.2 推文
推文综合素材集内容,通过文字和插图的重排版以更新颖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以“讲防治故事、学科研精神”为主题,从故事的不同角度体现各个时代的科研氛围以及歌颂研究者的奉献精神。团队已在自建公众号“医途星光”发布六篇原创内容,总用户达四百余人,累计阅读量超1150次。同时,我们在公众号“抗传君”上推送传染病相关的科普小文章,内容包括传染病的来源、发病机制、传播途径、防治过程等,巩固医学生的专业知识。
2.3 思考题
本项目的初衷和目的是提高当代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如何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措施转化为最终的成效是关键一环。经过多番尝试,团队最终选择了用“思考题”构建联系两者的桥梁。每期推文结尾放置配套思考题记录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思考。思考题内容均为团队原创,且深入结合推文内容,并与医学生密切相关。团队认为以思考题的模式进行的好处,一是学生对于题目这种形式有较强的适应性,会自然地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最终的成效转化率;二是每期的思考题都有较强的人文素养方向引导性,会加深阅读后的感触并对医学生和医疗卫生事业有新的认识;三是思考题可以作为读者与团队交互的渠道,团队会对每期的思考题进行整理分析,筛选优秀回答并给予表彰,同时团队通过回答了解当代医学生的所思所想,对推文内容进一步优化改善,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6]。截至目前,团队累计收集问卷762份,优质回答占比高,具有进一步调查分析的价值。该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联系所学的主动思考能力。
3 线上思政教育在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实际应用成效
在具体实践中,线上思政教育在促进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成效。例如201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自主创建的“协和八”微信公众号,发表千余篇医学文章,在2017年便拥有医学院校12万余关注者[7]。效仿此类公众号,通过建立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微信公众平台,提升本校医学生人文素养。一方面,结合“榜样示范”教学法、“引导反思”法[8],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性编纂发布“传染病防治故事集”“医学楷模故事”,不仅将笼统概括的医学生道德规范以具体详细的事例展示出来,激励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为我校思政教育提供部分辅助材料,提升本校学生对医学专业、职业的认同感,增强对国家的文化自信和认同度[9]。同时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学习总结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加强对医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为传染病学等专业课程提供线上素材,为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并且针对参与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及时调整推送内容,在项目试行一年期间,累计收集问卷700余份,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互动性、探索力和积极性。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共享资源优势,部分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多元化的多媒体技术,助力传染病相关知识对民众的普及,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及较好的推广价值[10]。
4 结论
线上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形式多样,范围较广以及交互性等特点,可以促进学生对医学史上“传染病防治故事”的了解,通过推文和思考题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校思政教育积极性提高以及人文素养得以丰富,这符合如今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素材集内容作为教辅材料配合推进课程开展,对课程的内容得到一定的补充,线上教育还可以借助前沿的信息管理技术,利用大数据将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改善,推动该体系的快速发展。线下的宣教工作是较传统的知识传播方式,具有针对性强等特点,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精神”以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融于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