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反思性实践教学在早教师资培养中的运用
——以澳大利亚某高校为例

2022-12-31景鑫雨曹惠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托育反思性师资

赖 婷,景鑫雨,曹惠容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民族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1 反思性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知道,0~2岁婴幼儿的护理与早期教育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2岁以上幼儿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培养学前教育师资时,澳大利亚高校为这两类师资设置的婴课程也不一样。而且,在澳大利亚,2~5岁幼儿师资的地位与从事0~2岁婴幼儿师资的地位也有所不同,使得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幼儿教师岗位,而不愿意从事托育服务工作,以上这些因素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婴幼儿师资的专业地位以及专业素养。

为了提高婴幼儿师资的专业素养,澳大利亚高校也在不断改革培养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如反思实践性教学法,以便能让婴幼儿师资在进入职场职前,就能对婴幼儿及其入托的环境有更多的了解。反思性实践教学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个人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反思对每一个专业人员来说,都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婴幼儿保教人员应具有从事反思性实践的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扩展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

2 反思性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反思实践能力是在婴幼儿师资不断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我们知道,婴幼儿师资的培养分为职前和在职培养两个阶段。在大学期间有观摩托育机构工作现状经历的学生,毕业后更有可能进入托育机构工作。而这些亲身体验需要由大学教师为他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提供,且提供的机会和场景与他们在托育机构见实习的环境基本一致。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婴幼儿的师资,提高婴幼儿师资入职标准,让婴幼儿师资在大学阶段观看相关教学视频,是必要的。

2.1 婴幼儿师资职前学习课程

澳大利亚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澳大利亚早期学习框架(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 for Australia),明确提出重点培养婴幼儿师资具有保证婴幼儿安全的意识,公正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每位婴幼儿,与婴幼儿及其家长建立起彼此尊重和互惠的伙伴关系,具备持续学习和反思实践的能力。2013年,澳大利亚儿童教育和护理质量管理局(ACECQA),明确规定,婴幼儿师资所学的核心课程包括婴幼儿发展心理学、教学方法、教育和课程研究、家庭和社区背景、婴幼儿早期历史和哲学,并再次提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尤其强调学生在大学阶段应具有婴幼儿早期专业实践的机会和经历。

2.2 观看视频后进行反思

为了让婴幼儿师资在职前就能接触婴幼儿及其保教人员,提前熟悉托育机构的环境及具体工作,澳大利亚的大学在培养师资时,对其实践时间、方式和过程都有明确的要求。

2.2.1 观看八段视频

婴幼儿师资在大学本科期间,需要至少80天的专业实践经历,其中包括10天与0~2岁婴幼儿工作的时间,70天与2~5岁幼儿工作的时间。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则需要60天的专业实践经历。

为了更好地积累专业实践经验,澳大利亚高校为大二学生提供视频观摩机会。大学教师录制专门的教学视频并上传到网上,同时设置专门的密码以限制其只用于教学活动而不具备任何商业价值。教师引导学生每周观看至少1段保教人员与婴幼儿互动的视频,每段视都有自己的主题:(1)帮助朋友——教师用语言引导一个女孩帮助另一个女孩穿上艺术服装;(2)奶奶和海盗们——教师为婴幼儿阅读绘本;(3)Thomas和Sam——两个孩子协商玩一个玩具,教师进入场景并用语言建模教学法支持他们协商。(4)休息时间——教师为孩子们提供喝早茶的机会;(5)沙坑玩沙——一个孩子在玩沙,教师提出与这个活动的相关问题并引导孩子回答;(6)安格斯与水——安格斯在水槽边玩水。教师与他讨论并帮助他进行水上游戏;(7)吹泡泡——一个孩子正在与教师一起吹泡泡,教师提出与活动相关的问题以拓展孩子对活动的理解;(8)在秋千上玩耍——两个孩子和教师在秋千上唱歌,教师在旁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并回答。大学教师录制并要求学生观摩不同主题的视频,是为了促进职前婴幼儿师资能更好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大学生们观看以上8段不同的托育活动视频,为其今后能更好地照顾蹒跚学步的婴幼儿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2.2.2 按照模板进行反思

大学生观看完8段不同的视频后,需要参考老师根据布鲁姆分类理论框架制定的环节进行反思。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记忆——从长期记忆中检索、识别和回忆相关知识和技能;(2)理解——通过解释、例证、分类、总结、推断、比较和阐述,通过口头、书面和图画等表达形式来建构自己的信息;(3)应用——实施或执行某个具体活动来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4)分析——将所看视频信息分解成不同部分,通过区分、构建和归纳来明确各部分与整体结构或目的之间的关系;(5)评价——以一定的标准进行检查和评判,并做出评估;(6)创建——把各种元素放在一起形成连贯性的或具有功能的整体,通过设计调整等方式将元素重构成新的模式或结构。

2.2.3 引导学生集体反思

大学生经过以上6个环节的反思后,再进行最后阶段的创造性反思。学生按照要求写出以下编码清单。编码清单包括定性和定量内容,其中定量内容是指学生观看视频的频率。具体涉及:(1)阅读答案;(2)当主题出现时编码(开放编码);(3)检查每个主题材料的编码以确保一致性和清晰度(轴向编码);(4)明确主题包含或不包含信息的规则;(5)重新编码基于包含或不包含规则的主题(选择性编码)。以上这些内容强调学生持续学习、反思实践与其他学习领域相结合的重要性。

2.2.4 引导学生个体反思

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大学教师引导学生们进一步思考:自身目前是否已经具备视频中引导婴幼儿进行各种活动的技能等,诸如这样的引导可以更好地激发大学生思考“我如何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文本、今后我将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支持婴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等问题。“我”的使用,表明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问题。而且,有的学生在婴幼儿社会和情感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反思问题,如“我们如何确保教室是所有婴幼儿积极学习的环境?我们需要营造怎样的环境才能为婴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提供选择机会?”有的学生还关注到视频中为婴幼儿提供玩耍的设备实施等问题,如“沙坑和水槽的摆放位置是否合适”等。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已经关注到为所有婴幼儿的发展创设支持性的境的重要性。也有的学生提出婴幼儿选择方面的问题,如“我如何在机构内为婴幼儿提供选择机会和选择对象?我应该告诉婴幼儿什么时候就餐,还是等他们饿了再告诉我?”这些问题的提出表明学生已经意识到为婴幼儿提供日常生活选择环境和机会的重要性。这些反思性问题都较好地促进了大学生们思考,构建积极有效的人际关系对婴幼儿成长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3 结论与反思

澳大利亚在他们接受高等教育期间,要求学生连续10天观看在托育机构工作的保教人员与婴幼儿互动的现场视频片段,引导大学生重点关注婴幼儿学习的连续性、个人技能和情感发展等方面。在观看过程中,一方面大学教师引导学生把在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与视频里的婴幼儿护理和教育联系起来,以此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大学教师观察记录大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表现,引导他们提出相关问题及思考其解决方法,以期培养他们具备适应未来工作场景的各种能力以及善于发现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当然,大学生观看婴幼儿护理与教育的视频,不仅增加了他们与同事和婴幼儿之间的学习、讨论与交流机会;而且也为他们提前接触婴幼儿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较好地思考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树立起对婴幼儿的正确认识和看法。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大学生学习观察婴幼儿的基本方法,领悟观察的力量以及理解婴幼儿独特的交流方式,并能正确地看待婴幼儿在整个社会中的存在。可以说,观看视频中的婴幼儿,在某种程度上教会了大学生作为未来婴幼儿师资富有价值的东西,让他们具备未来师资所具备的实践技能。只有不断提高婴幼儿师资的素养,当他们在面对婴幼儿时,才更具有敏感性和互动能力,面临一些突发事件时反应也才更迅速。

视频观摩为职前教师提供了婴幼儿托育的真实场景。研究结果显示,视频在帮助支持婴幼儿师资学习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这种方式让婴幼儿师资在职前能够共享教学资源,经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以分享其观摩后的反思体会,有助于大学与托育机构之间建立较为密切的联系。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录制的婴幼儿托育服务视频素材应是本土的而不是外国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们提供与他们未来工作环境接近的托育服务信息资源。当然,视频观摩教学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大学生使用视频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监管与研究。

猜你喜欢

托育反思性师资
私人还是公共:我国托育服务体系供给范式研究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托育服务:国家义务与机构角色
解决托育难题需合力托底
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中西部托育事业发展研究院筹备暨陕西省托育示范基地启动会在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雁塔校区召开
摭谈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性学习
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