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策略分析

2022-12-31徐艳华周荣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6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徐艳华,周荣亚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随着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国家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因此,就要重视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现代学徒制视角的影响下,发现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培养效果呈现不理想的状态。因此,就要对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策略进行分析,首先研究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概述,其次分析工匠精神培养的作用和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遇到的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培养措施,以此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保障学生的培养效果,改善传统教育的影响,结合现代学徒制,对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极大的助力,解决学生就业困难和国家人才短缺的问题,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1 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概述

1.1 现代学徒制的含义

这是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型制度,其根本原则是对学生的岗位能力进行培养,要求企业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这种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融合的方式,主要是对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和“老师教学生”等方式进行整合,促使学校和企业全部成为人才培养的主体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方式。这种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学习环境为核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招生就是招工”的现象,做到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无缝对接工作,解决我国人才闲置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1]。

1.2 工匠精神的含义

工匠精神的含义,顾名思义,是将人们对设计的一种独具匠心和对质量精益求精以及为制作竭尽全力的一种精神追求。但是在国家和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促使工匠精神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如今,把传统职业价值和现代时代精神的融合物当作工匠精神,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精益求精的制造精神;②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③严谨务实的创业精神;④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对于学生的而言,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保障学生的就业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

2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培养高职工匠精神的意义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企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度,加强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效果。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学徒制度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依然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这样不但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且也使得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缺点也被暴露出来,同时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不会从事本职工作的现象也是不断增加,而且就算从事本职专业,也会出现职业要求不达标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影响下,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学徒制,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和升级,同时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培养效果,使其可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同时,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现如今每年的高职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工作岗位却在不断地减少,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就要要求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同样还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此培养学生职业要求和素养以及能力,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缓解就业困难的情况[2]。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要在高职院校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此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才竞争力,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未来发展。

3 当代高职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1 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职业道德是要求国民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比如会计职业道德,铁路的服务得到要求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但包括爱岗敬业和公事公办,而且还包括诚实守信和风险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受到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导致老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以理论教学为主。而铁路专业是一项以实践能力为主的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要应用在实际的过程中。同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并没有铁路行业的职业道德进行传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失相应的职业道德,难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在学生毕业之后,部分学生在面对自身的本职工作的时候,以马虎和敷衍的态度对待,导致自身的难以养成一定的职业道德,而且在学生工作的时候,也没有做到向他人学习的要求,依然我行我素。在这些因素的工作作用下,也就导致学生的职业得到呈现水平低下的状态,进而也就影响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效果,阻碍学生的发展。

3.2 职业价值观不合理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职业信念以及职业取向和职业态度会受到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在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但是现如今是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充满“拜金主义”合格“物质主义”等,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冲击,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养成“眼低手高”的心理。在毕业就业的时候,会出现嫌弃工作辛苦和待遇不好的现象,进而也就会导致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出现待业在家的现象。同时部分学生还一心向往“高薪职业”,也就一直想找工作轻松,工作待遇较好的工作,但是学生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等难以满足“高薪职业”的要求,进而也就导致学生出现就业困难的问题。而高职学生出现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念存在认识误区,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知自身的能力。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就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此纠正学生不合理的职业价值观,保障做到“脚踏实地”和“努力拼搏”的要求,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职业心理素质较差

职业心理素质的含义是工作人员在完成自身职责过程中一种必需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如今的高职学生普遍在家长的宠爱中长大,致使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能力以及抗压能力,还有情绪管理能力等处于较差的状态。在这个问题的影响下,也就导致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呈现较小的状态。在实际的生活中,会出现“某某高职院校出现新生跳楼”的新闻,这部分学生往往是难以承受高考失利带来的一种落差感和挫败感的影响,出现这种极端的选择。但是这类学生大部分是选择自暴自弃的方式去面对未来的生活,在面对高职的学习和生活的时候,呈现“苦大仇深”和“悲观”以及“自卑”等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当这类学生在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之中,也会因为工作的压力和领导的批评的话而出现压力过大,甚至出现抑郁轻生的现象。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心理应对和承受能力,进而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未来发展[3]。

3.4 职业能力较差

职业能力的含义是学生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具备的一种个人能力。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虽然是培养学生向着高技能和职业型以及技能型的人才方向发展,但是并没有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而且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也会延续传统的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与社会要求脱节。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也就会导致学生整体的职业能力呈现较差的状态,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工作效果,阻碍学生和企业以及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因此,就要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按照国家期盼的方向进行人才培养,为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4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培养高职工匠精神的措施

4.1 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重视工匠精神的作用

为了更好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就要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重视工匠精神的作用。因此,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4]:首先,树立科学合理的育人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德树人”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要求高职院校在实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工匠精神内容,对职业价值的导向进行引导,改变功利性的引导,以此使得岗位需求限制的隔阂得以打破,以此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全能型人才,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高职院校要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并且养成“能力立信”和“技能立世”的心理,并且在这个心理的影响下,使得学生可以正视“自给自足”的现状,重视自身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而养成“人人平等”的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可以掌握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而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及能力,以此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

4.2 组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要想落实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就要组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此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就要重视校企合作的开展。结合现代学徒制的影响,促使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水平得到进一步加深,这就要改变传统教师模式的限制。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高职老师就是专业的老师,为学生提供“授业解惑”的服务,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严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如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其自身的职业能力难以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结合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组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师傅流动编制”和“教师岗位互换”的制度,在这些制度的影响下,促使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从相应的企业聘请相应专业人才,以此保障学生的培养效果更加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落实工匠精神培养的效果,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显著提高,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未来发展[5]。

4.3 制定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方案,提高高职的教学效果

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以此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对学校和学生以及企业需求等多个情况进行调研,对企业和行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了解,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掌握,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其次,成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小组,其中成员包括学校领导人员和专家人员以及企业人事人员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最后,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发挥“双师队伍”的作用,为学生开展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等繁忙的课程学习,以此全面落实工匠精神的影响,进而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保障,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就业和发展[6]。

5 结语

综上所述,使得工匠精神和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得以体现和发挥,促使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可以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素养以及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才市场竞争力,减少学生的就业困难的现象。因此,在新时代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要分析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工匠精神培养策略等相关的内容,主要研究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分析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和遇到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培养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培养全能型人才的目标,而且还可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为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