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思政与“双创”基础课程的融合
2022-12-31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曲 智 徐 丽 高 璐
引言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表示,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人才对于建设高水平的自贸港是不可或缺的。就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这两门课程而言,因为单独授课有其局限性,因此将其融合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融合这两门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加强民族认同感,还能够完善他们的创新思维并且增强其实践能力,从而使其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自贸港建设的需求。
一、思政与“双创”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需要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是国家重点支持项目,自贸港的建设能够为全国经济贸易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因此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具有重大国家战略意义。而人才对于自贸港的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海南自贸港不断地通过优惠政策引进海内外人才,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人才缺乏的状况,目前海南仍需大量的优质人才。引进人才是一条道路,但是除此之外,海南本地高校人才也能够成为建设海南自贸港的一份子,因此要加强对海南高校学生思政与创新创业的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和政治素养,培养并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而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添砖加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推进。
(二)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需要
高校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枯燥乏味的偏见,往往会出现一种思政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心无影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当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存在形式单一、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思政教育本就是一门难以理解和实践的学科,但其教育效果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合各个学科的课程,而非只开设单独的思政课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将思政教育与“双创”基础课程融合在一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双创”基础课程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进动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创新。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及创业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双创”基础课程开设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人才智力支撑的重大举措。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双创”教育仅仅停留在了“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层面上。因此,为了能够使“双创”课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双创”基础课程中去,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导向的思维和决策模式。
二、思政与“双创”课程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丰富思政教学元素,促进理论课程融合
“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有着相同的目的,都是培养具有民族担当,能够担负时代使命的青年人才。教师在进行理论授课时,应该找准思政内容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契合点,理清思政元素与“双创”课程的关系,做到有的放矢。以下为几种挖掘思政教学元素的方法。第一,以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比如向学生讲述现时就业形式以及如何寻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等;第二,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挖掘,比如,让学生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得益于哪些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是否能够运用到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去;第三,从当今科技前沿产品中挖掘,让学生讨论先进科技产品的背后含义所在是什么,是否为创新精神的体现、是否为科技研究人员热爱祖国从而在自己领域内做到极致的体现。类似这样的思政与“双创”课程融合的契合点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将更多的思政元素融入到“双创”课程中去,从而为自贸港的建设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二)配备社会实践导师,加强实践课程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思政大课堂”即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起来,让思政与“双创”的融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融入实践,深入学生。与理论课程导师相对应的是实践导师,若一个导师既要准备思政元素丰富的理论课程,又要带领学生实地实践,不太现实。因此为思政与“双创”的融合课程配备实践导师显得尤为必要。有关如何选择导师,以及如何加强思政与“双创”课程的融合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选择有经验、有底蕴的“双创”成功者,他们往往经历过学生创新创业起步阶段的各种困扰,能够深刻理解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困惑点。同时,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正向价值观念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正向价值观的熏陶下进行实践。第二,选择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实践基地,学校可以通过与相应的科技创新企业达成合作,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在选择时,要着重选择具有文化底蕴的企业,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第三,实践课程导师要深入学生,把自己作为学会实践过程中的一盏明灯,为学生提供指导,同时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性
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学生都是课程内容的主体。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具体的创新方式有如下几点。第一,打造出团体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课程时,要打破传统的“讲台式”教学,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不能成为团体教学的主角,而是融入到学生团体中去,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于自身以及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打造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模式,思政与“双创”融合的实践课程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学校可以拓宽实践渠道。同时教师还可利用互联网线上资源,以及实践模拟等方式进行教学,提升学习效果。第三,开展有价值导向的“双创”比赛,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活动流程,并且帮助学生积累创新创业经验。通过比赛实践,让学生在具有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四)加强培训,提升教师思政与“双创”教育能力
要想培养出全方位的人才,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是必然的。由于融合课程的特殊性,高校提升教师课堂思政的能力,强化教师自身的学习意识,并且培养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双创”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能力。第一,定期开展培训,例如:培训教师如何把握思政与“双创”课程的融合尺度,或者如何找准思政与“双创”课程融合的切入点。使教师吸收并储备思政课程的教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创”基础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第二,开展研讨会,让思政教师、“双创”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导师都参与到研讨会中来。讨论近期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了哪些难以推进的点、实践导师和理论导师如何协调才能提升学习效果、或者怎样才能够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中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等讨论主题。不定期的开展这些主题的研讨会能够使教师解决近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优化课程,提升课程效果。第三,以赛促学,开展思政与“双创”课程融合大赛。开展比赛能够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打磨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而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语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需要思政与“双创”课程完美地融合起来,提升青年人才的综合素养。但是思政与“双创”课程的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教师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探索,通过认真学习理论课程并熟练掌握实践要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建设美丽海南自由贸易港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