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人民至上:理论依据、历史实践与时代价值

2022-12-31杨宏伟

延边党校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发展

杨宏伟 李 青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立场贯穿在党百年奋斗的始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坚持人民至上”确立为党百年实践的重要经验,彰显出中国共产党深厚的为民情怀和伟大的使命担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一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状态与政治魄力渲染着党的理论和实践底色。新形势下,“坚持人民至上”对于党凝聚人心、集中民智,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以及理解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具有特殊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依据

历史和现实证明,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创新。“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形成的重要经验,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深厚的文化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思想来源

第一,在“历史由谁创造”这一问题上,不同时期的不同思想家做出了不同的回答。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这一观点不仅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根据。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积极扬弃了黑格尔、鲍威尔以及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观点,从理论批判的角度,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活动”的观点,揭示出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现实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而非诉诸纯粹思辨的“哲学家”、具有空谈性质的“精神动机”和天然拥有智慧的“英雄人物”。自在之物不会天然地创生人类社会,一切历史记载从来都是人们在劳动中创造的,以自然为基础的动态的对象性存在,人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实践证明,人类得以存活、社会得以运转、历史得以延续的最基本条件是人的生存资料的满足。但是,精神不会产出任何生活资料,个别英雄也不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社会的接续发展,取决于人民群众物质的生产实践。最后,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更迭,历史以证,社会变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唯心史观把思想动机或绝对理念看作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而最终破产。唯物史观在本质上超越了这种观点,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驱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旧的生产关系必然要在新生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被打破,从而确立一种能够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个新生阶级在马克思那里始终是代表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民群众。

第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根本特征的科学解说,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信念。然而,资产阶级社会里,人是一种各方面异化的、扭曲的、颠倒的存在,劳动者创造财富,却同时失去财富,人不再是价值主体,而是一种牲畜般的被奴役的对象,这在本质上与以共产主义为价值旨归的社会发展方向相悖,是马克思予以强烈批判的社会现实。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真正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活力的先决条件。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需要人民群众迸发出接续奋斗的活力与创造力。但是,在资本的支配和奴役下,劳动沦为谋生手段,而非自在的创造历史的活动。群众接续奋斗的活力与创造力只有在其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后才是主动的和持久的。其次,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即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人是现实的人,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实践性主体。在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面前,任何企求对立阶级悲悯的思想和行为都必然要陷进“工联主义”的深渊而万劫不复。因此,人的解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自己,使人民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革命的实践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争得经济和政治的双重解放,最终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了文化滋养

蕴含传统民本思想的著作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卷帙浩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如《论语》《孟子》《左传》《尚书》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内容丰富,主要有重民爱民、利民富民、尊民顺民等几个方面。“坚持人民至上”经验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民本思想的时代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第一,重民爱民的政治观念。首先,“民本”取代“神本”,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夏商继亡,西周统治者在反思中认识到“天命靡常”之理,开始重视社会民众的重要力量,提出“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政治主张,将民众的力量看作国家政权得以巩固的重要方面,这标志着传统治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关键性转变。其次,民心向背是政治兴盛、社会稳定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民心对各国的统治起决定性作用。孔子同情奴隶遭遇,谴责“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下》),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提倡“仁爱”思想,认为爱民是治国的先决条件。孟子强调当权者要关爱百姓,施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价值观。《尚书·五子之歌》有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明了人民在国家中的根本地位。之后,民本思想继续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得以形成的源头活水。

第二,利民富民的经济理念。“利民”即为民谋利,其重要性受到我国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古人以为,统治者动员百姓,凝聚人心的前提是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如果功业于民不利,就无法规劝百姓出力,社会治理就难以推进,即“我弗能劝也”。《淮南子·氾论训》中有:“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国家治理固然有规可循,但归根结底要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落到实处。“富民”即使民富裕,强调百姓物质生活的满足,出自《荀子·王制》:“故王者富民”。历史发展,朝代更迭,我们可以看到鼓励民众积极从事物质生产,并配合轻徭薄赋的利民政策,使人民富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

第三,尊民顺民的工作方法。首先,鉴于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十分重视民意和民心。古人云:“知政失者在草野”(《论衡》),强调统治者要下到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民意是透视政治问题的晴雨表,统治者应根据民间群众的意见来发现国家政令存在的问题,并反省自身。其次,古人对尊民顺民做了相应的方案设计。古代一些统治者为体察民情,掌握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发现社会问题,常以微服私访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统治者会设立百姓自由表达意见的场所用以听取民意。早在上古时期,尧设“进善之旍”“诽谤之木”“敢谏之鼓”,将其作为了解民意的重要方式,以避免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周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民情,认为诗歌是真实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的物质载体,因此设置采诗制度,让专门的采诗官巡游各地,让他们摇着木制铃铛去民间采集诗歌,朝廷则根据这些民间诗歌了解民情,以达到“观风知政”的目的。

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实践

理论本质上是抽象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力量需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予以确证和表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这一价值理念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主题。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搬掉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第一,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党的群众路线。作为人民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历史性地肩负起人民解放和民族解放的革命任务。1944年9月,毛泽东参加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对他完全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和思想境界予以高度赞扬,并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2]。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趋于完善和彻底。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当时社会各阶级的性质作了具体考察,强调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农民这个社会的“最大多数”。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毛泽东强调人民参与军队抗战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绝对保障。后来,毛泽东进一步表示,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起点和归宿,也是与国民党最鲜明的界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获得广大群众的亲赖,就在于我们总是从人民的视角看问题。

第二,唤醒人民革命意识,依靠人民打赢战争。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民族劫难亘古未有。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之前各种救国方案轮番上台却接连失败的教训,让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体自觉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毛泽东针对民众在革命斗争中的空前作用,明确提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的科学观点。此外,为激发群众斗志,壮大革命力量,党主要从意识形态宣传和现实生活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办夜校、刊印报纸等方式对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灌输,在思想层面唤醒了广大受压迫者的阶级觉悟和革命意志;另一方面,毛泽东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极大激发出农民群体参与革命斗争的热情,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汇聚起强大的人民力量。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深知民生问题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此,党和政府着眼于百姓的根本利益和基本需要,平抑物价、没收官僚资本,发展生产、促进就业;完成土改工作,使农民获得生产资料,达成“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净化党内风气,维护百姓利益,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具体的,需要制度的落实和保障,民主制度的“空头支票”丝毫不能保障普通民众的权益与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1949年到1952年,党和国家顺应人民意志,将生产力发展推到历史最高水平。与此相适应,人民的物质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私有制在国家范围内被彻底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全面确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历史映照现实,人民既是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力量,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人民群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跃升,调动以“工人和农民”为基本力量的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发展,使人民普遍受益,是这一时期“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又一鲜明体现。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基点,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运用到新的改革实践过程,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将于20世纪末进入历史博物馆”的言论甚嚣尘上,人民对国家的发展前景渐趋悲观。在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继续推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整体上壮大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在新的社会矛盾面前,江泽民尤其重视“三农问题”,在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改善了民生。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对进一步提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进行了系统筹划。胡锦涛根据社会变化发展的实际,提出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并把以改善民生生活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纳入国家建设体系,主张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

第一,深入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打土豪、分田地”推进土地改革到“打老虎、拍苍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浩荡的历史洪流从未冲淡“党为人民”的政治底色。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深知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根本作用,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英雄力量和首创精神,不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结合新的发展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共享为价值追求的新发展理念,强调一切成果要充分流到人民手中,而不是被少数人占有;要实现全面共享,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共享或文化共享。这种共享理念实现了新时代在如何发展问题上的逻辑转向,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初心使命,超越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均贫富”观念。

第二,“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利益至上、向往至上的奋斗目标。首先,生命安全历来是人民群众最直接的需求和最基本的权利,坚持生命至上是判断一个政党根本属性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人民中心论”的价值追求。2020年初,疫情肆虐,在这场残酷的人民战争面前,习近平总书记亲抵武汉、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把“人民至上”理念在抗疫实践中具体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总体战、阻击战,保护好人民的生命安全。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利益至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抵御风险挑战、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4]。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通过开展反腐斗争、推进农业减税、维护食品安全、监督法律实施等具体行为补齐民生短板,维护人民利益。最后,中国共产党是为民而生,因民而兴的执政党,党的性质决定了人民向往什么,党就要干什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国之大者”,积极回应人民的共同期盼,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开创了战疫扶贫双赢新局面。

第三,找到了百年大党“何以成功、何以继续成功”的核心密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纪继续深化“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明确提出“人民江山论”,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5],深刻诠释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实质。“人民江山论”是党站在人民立场,从历史维度对国家政权“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这一周期性难题的科学解答,也是对党“过去为什么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答案揭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中的生动表达。百年来,党之所以能在各种急流险滩中取得接连不断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党始终把人民当成国家的主人,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中国共产党要想继续获得成功,就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中把“人民江山论”推进到新的高度。

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时代价值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力量支撑

当前,“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科学“应变”是国家把握发展机遇、战胜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必须全方位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我们风雨无阻,奋勇向前的重要依托。有效应对时代变局,党和国家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最大程度上激起人民的奋斗活力。

第一,“坚持人民至上”是确保党的领导有力性的根本保证。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领导者。在瞬息万变的全球性环境中,党作为领导核心,必须保持高度的战略定力,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度谋全局、定政策。百年征程路,党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和衷共济,给当前党团结带领人民应对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历史镜鉴,即党必须不断增强自身领导的有力性,在涤荡的时代潮流中激起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

第二,“坚持人民至上”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前提。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事物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百年变局中的重大风险隐患,处理好外部环境改变造成的各类矛盾冲突,关键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解决好国家的内部矛盾,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之际,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制度的竞争,而中国之所以能在全球疫情防控工作中脱颖而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有的优越性——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

(二)“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成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部,人民利益是初衷,也是归宿,居于最高位置,人民没有幸福生活,中华民族就没有伟大复兴。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所以是中国梦的主体;人民创造历史,所以创造中国梦。筑梦、逐梦和圆梦,是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历史过程,需要党和国家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构筑起实现中国梦的群众基础。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历史主动,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发现民生问题,推行一系列利民惠民举措,让人民群众真正能够共享国家与社会的改革发展红利。通过深刻的民生实践,广大社会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达成了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普遍认同,并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过程。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坚持人民至上”是展现党的初心和使命最明亮的“显示器”,拥有了这一“显示器”,党就能站在正确的立场,用敏锐的目光来洞察、思考和解决新时代民生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如何在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硬需要”的同时更好更快满足群众新生的“软需要”,是党和国家当前乃至今后工作的重要方面。对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放在工作首位,遵照“严守底线、抓住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资源配置、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住房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保体系、强化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的监督管理,全方位做好民生工作。同时,在民生建设中,党和政府积极发挥人民的主体性和首创精神,鼓励广大群众自己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避免了西方国家过度保障诱发的“福利病”,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坚持人民至上”内在地蕴涵着党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取向,是党和国家解决各种民生问题的行动指南,贯穿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四)“坚持人民至上”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遵循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在新的执政形势下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坚定人民立场,赢得人民信任的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人民至上”是其价值遵循。

第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遵循人民的方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场党自我革命的新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完善人民群众的监督渠道,让人民实际地参与到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斗争之中。

第二,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归宿是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守民心更难”,全面从严治党守的就是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当前,党的建设遇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党员政治立场动摇、思想作风不纯、信念宗旨淡化的现象严重损害人民的切身利益,引起人民对党的领导能力的质疑。对此,党中央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融入到治党管党的各个环节,在一系列的实践斗争中确保了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群众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