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近学生思维,助力有效学习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2022-12-31许多多

数学教学通讯 2022年31期
关键词:唐老鸭米老鼠圆片

许多多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培源实验小学 214200

实践表明,有效的教学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纯粹的题海之战,而是贴着学生思维前行的教学行为,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精准地研读文本,把握知识的脉络以及教材的编排体系等,科学地谋划教学流程,以及教学的每一处细节。同时,教师还得重视学生学情的解读,特别要重视对学生思维水平的了解,努力把教学预设更好地贴近学生的思维水平,让学生们能够较好地去理解知识,把握知识的本质,从而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效,也更加富有理性。

一、激活学习认知,诱发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更为细致的谋划,从而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相应的学习探索中学习观察、粉饰、归纳和抽象等,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更契合他们的思维水平,实现有效学习的打造。为此,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学习认知的激活等思考,以期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让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让他们有能力去思考、去研究。

师:观看屏幕上的内容,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1:画面中米老鼠和唐老鸭在玩涂分数游戏。米老鼠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 份,其中1 份涂成红色,米老鼠问唐老鸭自己涂色部分是几分之几?这个答案很简单,就是。

生2:接下来,唐老鸭把其中的3 份涂成蓝色,唐老鸭问米老鼠蓝色部分用什么分数表示,米老鼠不会,急得直跳脚。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

生2:因为把正方形平均分成8 份,涂成蓝色的是3 份,1 份是1 个,3 份就是3 个,也就是了。

……

生3:现在米老鼠又出馊主意了,他拿出了12 个苹果,把其中的3 个放入一个小袋子中,并拿出这个袋子问唐老鸭,袋子里的苹果是总苹果数的几分之几?

生4:这个不是一样的方法吗?把12 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1 份就是1 袋,也就是整体的。

师:很好!那你们会读这几个分数吗?这些分数又表示着怎样的意义呢?

……

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这就决定了许多的数学教学都得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就得努力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尽可能直观化、具体化,以此来助推数学学习活动开展,促进整个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同样,教师还得高度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激活等教学活动的组织和预设,让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基础。

联系教学片段,不难看出教者在这一方面的思考。从直观化的小视频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中更好地体会分数的由来,明晰分数的基本知识等,让学生的学习认知在回忆中得到激活。同时,紧扣图形,引发思考,让学生对分数的由来进行解读,使得他们的学习基础更加厚实,相应的思维活动更有底气。

二、引导学习探索,引发深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实践探索机会,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必要的感知,并形成对应的学习思考,使得整个学习活动向纵深处发展。为此,在“分数的意义”后一阶段教学中,教师就得紧紧地把握好学生的思维特点,优化学习情境,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刺激,促进他们的学习探索,让他们在观察、互动和反思等学习中积累起更为丰厚的学习体验,形成有效的学习思考,助推学习活动的扎实开展。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游戏,看看谁的创造能力更强。我这里有12 个圆片,你可以从中拿出一些圆片,想想你会创造出一个怎样的分数?

……

师:不错!下面继续进行这样的活动,不过请小组成员做好合作,看看能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

生7:把4 个圆片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1 个圆片就是1 份,1 份就是。

生8:把8 个圆片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2 个圆片就是1 份,1 份就是。

……

生10:这里的一个整体就更复杂了,可以是1 个,也可以是很多个。

……

师:对!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意义,这些整体叫作“单位1”,那你能根据这些学习去思考一下分数的真正意义吗?

学生们小组讨论,总结和归纳这一部分的学习,尝试提炼分数的意义。

……

分数的意义的学习难点就在于把既有的知识、思维等进行深化,从中抽象出“单位1”这个特殊数的意义。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得围绕学生思维现实,开展富有成效的学习引导活动,以期通过学生真切的学习体验,实现学习思考的突破,促进“单位1”概念的建立。

回眸教学片段,可以看出教者在这方面的思考,首先让学生从同一组物体中创造出不一样的分数,让他们明白分数不是靠想象得来的,而是把一组物体平均分才能获得的。其次通过创造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物体、一组物体只要是平均分成4 份,其中的1 份就是这就为学生提炼出“单位1”奠定基础,也为他们抽象出“单位1”积累起丰厚的感知和体验,从而助推整个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三、组织学习反刍,助推思考

概念的形成和建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还需要学生经历必要的学习反刍等系列活动,也只有在如此的情景下,学生的学习思维才会得以突破,学习才会有着更扎实的建树。所以,在“分数的意义”的后续教学中,教师还得高度重视学习反刍的组织与引导,力求通过必要的学习反馈活动,帮助学生消化数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加速分数意义的有效建构。

师:大家在前面的表现都非常棒!我们接着来看米老鼠这次又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呢?

生1:它拿出了一盒茶杯、一箱苹果和一盒吉祥图标,里面分别有3 个茶杯、12 个苹果和5 个图标。问题是要得到分数,这里的“单位1”是什么?

生2:这个简单,一盒茶杯、一箱苹果和一盒吉祥图标都是一个整体,它们就是“单位1”,那么其中1 个茶杯就是这盒茶杯的,1 个苹果就是这箱苹果的,1 个吉祥图标就是这盒图标的

……

生3:唐老鸭也不服输,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是把这些物品按照给定的分数涂一涂。

生4:这个不难,看清分数,再去思考分数的由来就行了,你看第一个把郁金香的涂成红色,先得看看一共是有多少朵花,它就是“单位1”,再把它平均分成3 份,把其中1 份涂成红色就可以了。

生5:为什么平均分成3 份呢?

……

任何一项学习都需要经历必需的巩固和深化阶段,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理解的深入,实现学习技能、经验和学习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教师就得围绕学生的学习现实,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水平等要素去开展必要的训练反刍活动,以期通过必要的做题、思考,以及争辩学习等活动,加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认知的深化等,最终实现认识的科学建构,也使得小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得到更好的历练,获得较为理想的发展。

数学思考是思维的体操,也是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更是缔造有效学习的核心元素。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更好地解读学生的学习思维状态,把整个教学活动的思考和实践都紧紧地依托在这一要素之上,并灵活地构建情境,以及研究学习氛围,让整个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思维前行,让他们学习分析、学习思考、学习归纳和抽象等,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层次,助力有效学习的打造。当然,在这里还需要教师的苦心经营,酝酿和搭建必要的学习思考、思辨等平台,让学生真正学会动脑,学会分析与研究,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充满理性,洋溢着智慧。

猜你喜欢

唐老鸭米老鼠圆片
圆片接力赛
为什么唐老鸭是迪士尼世界的真主角
Donald Duck Day唐老鸭节
为什么唐老鸭是迪斯尼世界的真主角
用圆片摆数
德国有群“唐老鸭主义者”
83岁的米老鼠
米老鼠拼地毯
妈妈撕碎了我做的“米老鼠”风筝
创造米老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