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屈菜药理作用综合研究进展

2022-12-31都姝麟李丽荣蔡孟成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炎纤维化诱导

都姝麟,李丽荣,顾 硕,蔡孟成,李 霞

(1.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 130117;2.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杭州 310571;3.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4.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上海 200433)

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L.)系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为干燥全草入药。首载于明代《救荒本草》[1]。《北方常用中草药》载:“有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富含多种生物碱类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白屈菜碱、原阿片碱、黄连碱、小檗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等[2]。传统中药研究发现白屈菜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镇痛抗炎的功效,被广泛用于百日咳、小儿肺炎早期、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随着对白屈菜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也更加广泛,现对白屈菜的止咳平喘、镇痛抗炎、抗肿瘤、抑制肝纤维化、心肌保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 止咳平喘作用

1.1 临床应用 白屈菜治咳为国医大师王烈首创,1970 年王烈率先将白屈菜应用于百日咳的治疗,所治2 000 余例,白屈菜的作用取效列单方之首[3]。王烈以白屈菜为主要成分制成白屈菜糖浆,治疗500 例百日咳患者,有效率为94.2%,平均治愈天数为8 d[4]。研究发现理肺止咳胶囊能安全有效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白屈菜作为君药具有吗啡样镇静、止痛作用,并且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挥解痉止咳作用[5]。在小儿白贝止咳糖浆、白金平喘颗粒的应用中发现白屈菜能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同时还可以缓解平滑肌的痉挛[6-7]。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屈菜在化学性质上与罂粟碱属同类,作用亦相似,能抑制各种平滑肌的兴奋性,有解痉的作用。

1.2 抑制气管平滑肌作用 徐翀[8]采用MTT 检测法,从白屈菜中提取生物碱活性成分,抑制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s)增殖,结果显示随着白屈菜提取物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越加明显,此实验为白屈菜在预防和治疗哮喘疾病奠定了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佟继铭等[9]从白屈菜中提取总生物碱(TACM),观察TACM 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和电刺激猫的喉上神经致咳阈电压的影响,发现不同剂量的TACM 均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同时还发现TACM 能明显抑制电刺激猫喉上神经引起的咳嗽,结果表明TACM 具有一定的祛痰、镇咳作用。刘翠哲等[10]采用超声雾化诱发豚鼠引喘实验和离体实验研究观察TACM 的平喘作用,结果证明TACM 能抑制组织胺收缩气管平滑肌,对体内、体外支气管痉挛模型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以缓解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咳、痰、喘症状,起到平喘的作用。综上,白屈菜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明确,但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 镇痛、抗炎作用

2.1 镇痛作用 白屈菜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白屈菜碱,其含量占白屈菜总生物碱的41%[11]。在临床早期,白屈菜碱一直作为止痛药治疗由癌症引起的中度疼痛[12]。陈勇等[13]通过术前对实验大鼠进行白屈菜红碱(CHE)灌胃,研究CHE 对CCI 大鼠机械疼痛行为和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HE 能够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进而减轻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其机制与CHE 调节NMDA 受体表达有关。李静等通过观察白屈菜提取物、白屈菜复方对不同致痛方法小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中发现,白屈菜提取物有很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并且其镇痛作用不受纳洛酮的影响,属于镇痛药中的解热镇痛药,因此没有麻醉性镇痛药的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但确切的镇痛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4-15]。

2.2 抗炎作用 有学者[16-17]通过打击法造模探究白屈菜对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机制,结果表明白屈菜能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损伤后组织释放IL-1β、PGE2 来实现缓解损伤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徐香琴等[18]研究发现,白屈菜红碱对乙酸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与其炎症因子NO,TNF-α 的产生有关。张志宏[19]研究表明,白屈菜碱的抗炎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TNF-α 诱导的NF-κB 的转录活性,同时抑制与细胞凋亡、增殖、炎性因子相关的蛋白质和mRNA 的表达来实现,白屈菜碱能够促进TNF-α 诱导的细胞凋亡。综上表明,白屈菜对炎性疾病的治疗有可挖掘性。

3 抗肿瘤作用

3.1 白屈菜碱的抗肿瘤作用 白屈菜碱和白屈菜红碱是白屈菜的两种有效活性成分,其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备受学者们关注。陶然婷等[20]通过不同浓度的白屈菜碱作用于KB 细胞株24 h、48 h、72 h,应用MTT 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显示白屈菜碱的抗肿瘤机制,可通过Akt 和MAPK 两条信号通路,下调Bcl-2、MMP-2,上调Caspase-3、Bax 的表达有关,最终实现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AVIJIT PAUL[21]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白屈菜碱能诱发宫颈癌细胞(HeLa)凋亡,从而起到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为改变p38-p53及PI3K/AKT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季宇彬等[22]研究白屈菜碱对人胃癌SGC-7901 细胞蛋白表达影响,结果表明白屈菜碱可将SGC-7901细胞阻滞于G2/M期,其抗肿瘤机制与下调人胃癌细胞中Cdk1 和cyclinB1 蛋白的表达、上调p-Cdk1(Thr14)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3.2 白屈菜红碱的抗肿瘤作用 张步鑫等[23]在白屈菜红碱(CHE)对黑色素瘤B16 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实验中发现,CHE 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起到抑制B16 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刘翀等[24]通过MTT 测定结肠癌(CRC)细胞存活率发现,CHE 通过ROS 介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JNKs 途径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提示CHE 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CRC 的候选药物。韩聪等[25]研究发现,白屈菜红碱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并能上调促凋亡蛋白和mRNA,下调抗凋亡蛋白和mRNA 表达,进而诱导凋亡。何苗[26]通过厄洛替尼与白屈菜红碱联合用药,治疗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显著地抑制肿瘤生长,联合用药抑制EGFR 和PKC 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可能性,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曹喆等[27]通过研究蛋白激酶Cα(PKCα)抑制剂CHE 逆转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机制发现,CHE 可通过抑制PKCα 活性,下调MDR1 基因转录水平,发挥逆转人乳腺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的作用。

综上,白屈菜的两种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白屈菜碱和白屈菜红碱对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细胞都显示出抗癌活性,学者们也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其抗肿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复杂,还需进一步研究。

4 抑制肝纤维化作用

早在1997 年,有学者通过对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造模,探究白屈菜对实验性肝组织损害的影响,给予白屈菜提取物后肝纤维化减轻,肝脏脂肪化有所改善,并且高剂量组作用略强,其机制与减轻细胞坏死和减少纤维化刺激因子有关。结果还提示白屈菜提取物能促进肝细胞再生[28]。李映菊等[29-30]通过白屈菜红碱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脏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白屈菜红碱具有抗化学性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肝脏组织中TGF-β1和α-SMA的表达,降低肝组织Hyp 含量有关。李晓明等[31]通过腹腔注射CCl4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结果显示白屈菜红碱具有对TGF-β1、Smad 4 以及Smad 7 蛋白表达的干预作用,表明白屈菜红碱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TGF-β/Smads 信号通路有关。

5 心肌保护作用

白屈菜红碱(CHE)是一种蛋白激酶C(PKC)选择性抑制剂,PKC 信号通路是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重要保护机制之一,有研究表明,调节PKC 活性可介导心肌的保护作用[32-33]。章华[34]研究发现,CHE 可以有效预防苏尼替尼(SUN)导致的心脏毒性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并且这种预防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CHE 抑制PKCε 活性有关。陈炬[35]通过白屈菜红碱对高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HE 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发挥对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其机制与PKC/NFκB/c-fos 途径有关。

6 其他作用

6.1 抗菌作用 黄婷等[36]采用常规真菌分离方法,从白屈菜的根、茎及叶中分离得到11 株可培养的内生真菌,通过抗真菌活性测试,所有菌株代谢产物对五种常见植物病原菌(苹果炭疽菌、玉米、弯孢菌、水稻稻瘟菌、烟草赤星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部分测试项目抑制率超过60%。表明白屈菜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部分菌株活性较高。

6.2 提高免疫的作用 有药理实验研究,白屈菜多糖溶液干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诱导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白屈菜多糖溶液均能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溶血素、溶血空斑的形成及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等各项指标,说明白屈菜多糖有提高小鼠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37-38]。

7 小结

白屈菜作为传统中药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是一个很有开发前景的药用植物。目前对白屈菜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的研究还在进行,尤其在白屈菜抗肿瘤机制方面研究报道较多,而临床应用的报道主要集中在肺炎、哮喘、百日咳等病证的治疗,白屈菜应用于镇痛抗炎、抗纤维化、保护心肌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白屈菜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白屈菜的新药研究奠定基础,以期在白屈菜有效成分的开发、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抗炎纤维化诱导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Ang Ⅱ诱导大鼠成肌细胞萎缩模型的构建
中药复方提取物对IBDV感染SPF鸡抗氧化和抗炎能力的影响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家兔血常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