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推动教育革新*

2022-12-3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医学疫情

张 丽

(1.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疼痛科,河南 郑州 45004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他还指示,要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 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因此,对于广大教育者来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四有”教师。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肆虐,冲击和影响着社会各个领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体现了医学的重要性,医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关乎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教育形式,是目前疫情之下的迫切要求,对于医学院校的教育者来说,要做锤炼高尚医德的模范者,传播高尚情操的授业者,让学生不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牢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使命。

1 疫情推进素质教育

在孙思邈的经典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提出医者必须兼具“至精至微”之医术和“至诚至爱”之医德[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正”是对高校教师道德情操的基本要求。身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白衣天使,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既是教师又是医生的我们纷纷“请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彰显以身作则的师德;年过古稀的钟南山教授在疫情严重时不顾个人安危身赴武汉与病毒抗争,是教师学习的榜样,也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武汉紧缺医务人员的时候,各地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武汉贡献自己的力量,体现出团结奉献精神;一幅幅奋勇战“疫”的画面和场景,教育着医学院校的学生,这些珍贵的、鲜活的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的要旨,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榜样教育有生动性、示范性、感染性、激励性,引导学生对疫情防控中的育人素材进行理念层面的解读,以提升他们对疫情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理想信念等精神风貌的理解、认同。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强大,中华民族又一次彰显出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的精神影响着每代人,使广大医学院校学生在这次疫情期间得到了身临其境的素质教育。

开展疫情防控思想政治再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延续中华文明的必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战“疫”的过程是创造历史的过程。素质教育是“铭记”和“讴歌” 疫情防控精神印记的载体,同时也可以孕育大学生坚韧无私的精神品质,激励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达到教育与学生思想发生同频共振的作用[2]。

2 疫情推动教育改革

受新冠疫情影响,社会对医学的需求、公众对医疗手段的期待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医学生的教育更是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医学发展,目前学生无法返校,教师无法开展传统课堂授课,网络教育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多年以来,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课堂面授加实践操作训练”的方式进行[3],而目前“远程教学”是疫情期间主要的教学模式,即利用通信、网络、多媒体方式教学,通过反馈,网络学习效果差大多数原因为直播效果差、学习氛围缺失、知识讲授重复、低自律性无法保证学习效果和效率等,并且医学课程知识体系复杂、资源多样、实践性强,而全国信息化水准不统一,有地域城乡的差异,这让网络教学面临考验,面对新形势下的网络教育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转变原有课堂教学模式,适应新的远程教学,线上技术解决医学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如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科技化信息化教学,时效性较强,它既能减轻教师教学上的负担, 正确使用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4]。在疫情的催化下,首先要改变以往教学的“满堂灌”和“填鸭式”方式,提出“学习中心说”,淡化学生和教师的主次关系,强调学习者自我尝试学习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取知识,先告知学生课程学习内容,主张学生自我预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学习内容困难产生“饥饿感”不仅可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为教师准备有效的知识点指明方向。每次给予重点、难点解读,同时每堂课有知识点习题、课后作业,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多采用模拟临床模式教学与出题,根据需要进行学习,注重实用性。这样避免了网络教学的枯燥、课堂缺乏互动、学习氛围不佳的问题。其次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精品课程、慕课、微课等在线教学方式在高校教学中的教学比重,采用虚拟仿真技术为线上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录制临床多媒体教学查房,视频主观模拟真实临床操作,学生的操作练习可以同样录制视频发给教师,弥补远程教育实训操作的短板。线上、线下教育各有千秋,若想将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极致,应该将二者结合,扬长避短。线上教育可以解决线下教育时间与空间限制的问题,弥补教育公平上的漏洞,线下教育可以为线上教育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与检验。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更高效地节约教学资源,传播教学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收获教学成果[5]。最后“以评为学”,指出评价是教学循环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要重视专业评价,让评价与学习有机融合。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6]。所以教师要适当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成长、进步。注重形成性成绩的分值,减少终结性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在形成性成绩中,将课堂测试、阶段性测试、实训测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论文撰写多种形式的考核评价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和紧张度,而不再只用学期末的一张试卷来评判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成绩。

3 疫情推开创新之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教育已超出维护健康和疾病诊疗及相关的范畴,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7]。疫情下医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不足也暴露出来,因此惟有打开医学的创新之门,才可让医学在时代的要求下大放异彩。本次疫情体现了中医药在重大疫病防治中的作用,医学教育中一方面要重视中医经典课程包括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的学习,传承好中医精髓。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医学,加强对公共卫生与防疫医学的相关课程的管理,鼓励各医学院校知识互通,长短互补,中医补充西医知识,西医融汇中医学术,真正做到中西医互融、互通、互惠,共同提高临床疗效。重视临床实践教育,加强急症医学教育,提高学生应急处置和抢救能力,创新临床急救及危重症模拟教育的方式,创新在急救中的中医汤剂及针灸的临床运用,让中西医合璧,古方为今用,传承与时代结合。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实现学用无缝对接。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疫情的启示,高校教师身为医学知识的传播者,要身先士卒地创新,不畏艰辛地创新,与时俱进地创新,这才能担任起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综上所述,“四有教师”是被赋予时代涵义的,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地做知识的传播者,弘扬抗击疫情精神,挖掘素质教育的新素材;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避开其传播中的弊端,更好地完成疫情下教学模式的革新;新的理念与方式,让学生学有所用,并与当今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教育质量,培养满足国家战略及地域需求的中医药合格人才,为祖国做贡献。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医学疫情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战疫情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医学的进步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