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标务本 拾级而上 各个击破
——分学段推进统编教材写人类习作教学谈

2022-12-31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董店学校小学部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进阶学段审题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董店学校(小学部) 丁 燕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阶段的写作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属于写作的起步;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顾名思义当是学习写作。本文所论及的写人类习作,是指统编教材在第二、三学段中安排的以人为主要写作对象的书面表达训练。写人类习作在统编教材中不是集中安排的,而是分散在三到六年级教材中。这种分散安排在编者看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呈现训练内容,但学生会出现写人类习作练了不少,仍看不出有多少进步的情况。原因是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当下所训练的这一篇的目标要求,加上写人类习作篇与篇之间间隔的时间比较长,又容易产生脱节、随意等现象。鉴于此,教师在写人类习作教学中,必须具有统整的理念,认真梳理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中写人类习作的目标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表达水平的策略,为学生探寻写人类习作进阶的有效路径,让学生在多轮次写作实践中建构写人类习作的基本架构,形成写出人物特点的基本能力。

一、分学段梳理写人类习作内容要求

统编教材在三到六年级安排了8次写人类习作,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各安排4次。仔细梳理这8次习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以发现它们是如何对接《语文课程标准》相关学段关于习作的目标要求的,可以发现其内在的目标序列。

(一)在习作意愿方面

所谓习作意愿是指学生对习作的认可度、参与度。以《语文课程标准》表述的“乐于书面表达”为基础,在不断进阶中习作信心和愿望都得到增强。

在三年级开始的第二学段写人类习作中,《猜猜他是谁》所在的单元语文素养中指向表达的要求正是“体会习作的乐趣”。在具体习作学习中以做“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开始,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习作,让兴趣保持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当学生能够有兴趣地完成第一篇习作,且不管学生写的水平怎么样,做到了“乐于表达”对于习作起步来说就是迈出了非常成功的一步。随后安排训练的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小小“动物园”》等,同样需要在习作兴趣方面持续发力,让学生敢于写起来、写下去、写得好。这样就初步建立起了学生的习作意愿。

五年级开始进入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就这一学段提出的习作要求中强调“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实际上当学生有了表达与交流的需求时就进入了“我想写”的境地,与“乐于书面表达”相比,产生了质的提升。以《“漫画”老师》为例,能够运用“漫画”的手法进行习作,一是相信自己捕捉到了老师生活中的特点,二是信任自己表达特点的能力能够带来“漫画”的效果,不仅自己很欣赏,相信其他人看了也很欣赏。比起写身边有特点的人,这就是由写清楚上升到写生动的体现,这样的成功表达自然会产生“我想写”的愿望。

(二)在习作能力方面

梳理写人类习作能力序列,可以结合习作效果看,第二学段主要体现在写清楚上,第三学段则体现在具体生动上。

第二学段习作具有过渡性质,从段的形式向篇的形式发展,并要求把段的内容写清楚,写人类习作也是一样。以四年级上册的《小小“动物园”》为例,习作要求中就有“给家里的每个人都写上一段”。这里的给每个人写上一段,对各段如何组篇没有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体现的正是第二学段习作能力方面的过渡性要求,强调的应是把每一段都写清楚。学生在写的时候,需要写出每个人与某种动物相像的特点,最好能够写出人物与相关动物之间对应的多个特点,这样才能体现出写清楚的目标。

第三学段写人类习作的要求是具体生动,就是在篇章中突出部分的要求,与之相关的训练体现在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形成表达人物性格特点的综合能力。如五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人》习作要求是“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在能力目标上显示的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表达人物特点上达到具体的效果。

(三)在习作规范方面

所谓规范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强调明确性与合理性。写人类习作的规范显然来自《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

第二学段写人的规范,从《语文课程标准》看,只有学段习作的共同表述而没有写人的专门表述。从教材编者意图看,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是此学段的表达重点。从教学实践看,4次写人类习作要求逐渐提高,从写单个人到写多个人,从写有特点的人到写有个性的人,相应的评价标准也会提高。

第三学段写人的规范,从《语文课程标准》看也属于共同表述,在内容表达上提出分段表述的要求,习作的修改要求也明显提高。从编者意图看,写人类习作从外在表现向内在活动发展,追求的是具体生动的描写和真情实感的表达。从教学实践看,写人类习作从单一角度向多角度、从一个事例向多个事例发展,相应的评价标准也要求写出具体可感的人。

二、分学段探寻写人类习作进阶路径

写人类习作在统编教材中有着清晰的发展梯度,从写的内容到表达方法都处在不断升级要求的状态中。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只有把握这种梯度才能使教学既不越位又不缺位,确保写人类习作真正拾级而上。

(一)读题审题的能力进阶

第二学段的读题审题,以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习作”中的文字为主,找出编者提出的要求,并列出清楚的条目。如《猜猜他是谁》中,第一步读题目后列出的要求有:选一个同学写;写出一两个印象深刻的特点;注意格式;写好后进行交流展示。第二步再结合题目看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一是要写同学,但不能写出名字,这是限定写作范围的;二是写好后,读出来让同学们猜猜看,这是一种评价形式。之后的习作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自主读习作要求,直接用笔在其中标注出要求的条目,并尝试说出结合题目(话题)能够看出的要求,进行简单的审题训练。

第三学段的读题审题,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在第二学段读题审题的基础上,学生既要关注写人类习作与其他习作的共同要求,又要重视每次写人类习作的具体要求,以确定本次写人类习作的重点、难点所在。在审题上,重点学习抓题眼的方法,并能够围绕题眼以常规方式开展思考,与立意、选材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学习自主拟题时,需要结合审题的方法,拟出有创意的题目。形成了这样的读题审题能力,有助于学生写出符合要求的写人类习作。

(二)选择材料的能力进阶

写人类习作的材料来自学生的观察、积累。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就是从所观察、积累的大量材料中,确定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材料,以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

第二学段的选材能力体现在满足习作表达的需要中。第二学段四篇写人类习作,不论是强调“印象深刻”还是“有特点”,所选择的材料都不是直接拿过来就能用上的,而需要围绕“印象”“特点”来一番概括。如《小小“动物园”》,要求通过多种角度观察家人的特点,并对接某一动物的一些特征,这既需要采用概括的方法,又需要采用比较的方法。学会选择具有概括特点的材料就是第二学段选材的要求。

第三学段的选材能力体现在事例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上。如习作《他______了》,选材的要求与以前有不一样之处。此前写人类习作中,人是先确定好的,再找与人匹配的事例,事例能够说明人物特点就行。本次习作中,横线上要填的是伤心、欢笑、痛哭等表现喜怒哀乐的情感类词语,需要以一件事表现出人物相应的特点,也就是以事写人,其中需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在“最典型事例”中应该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才能使这种以事写人获得最佳效果。不难看出,选择“最典型事例”对于小学生而言属于很高的要求了。

(三)有效表达的能力进阶

书面表达能力是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图加以呈现,显然这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不同学段用语言表达人物的特点,体现的就是表达能力的进阶。

第二学段写人类习作表达能力的重点是在写好一段话上。《猜猜他是谁》的要求是“用几句话或一段话”把谜底的要素写清楚;《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落实的是围绕关键语句用一段话把一件事写清楚;到了《小小“动物园”》中,要求用一段话写一个人的多方面特点,用几段话写几个人。可见,第二学段表达能力的进阶就是从写好一段话到写好几段话。

第三学段写人类习作表达能力体现在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个性化特点。有的要求用几段话、几件事,把人物写得有立体感,如《“漫画”老师》;有的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品质,如《他________了》;有的运用多种方法,借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如《形形色色的人》等。这些表达能力指向了灵活运用多种恰切的方法描写人物,把人物写活是第三学段努力追求的目标。

三、分学段建构写人类习作基本方略

写人类习作有着自身的表达规律,这种表达规律是由多种适合学生运用的有效方法策略组成的,也是学生在写人类习作中探索、积累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一)第二学段:从观察出发,抓住人物特点

学生学习写人,离不开观察。这种观察包括平时的留心观察和当下的专注观察。不管是哪种观察,目的都是抓住观察对象——人物的特点。只有做到对人物特点心中有数,才能在习作中根据要求将人物特点表达出来。如《猜猜他是谁》,观察对象是同学,可以采用“当下加平时”的策略,需要抓住的是那些具有外在标识性的特点,如班级里独一无二的发型、远远就能听出的声音、习惯的口头禅等,也可以有突出的性格类特点。到了《小小“动物园”》中,观察的对象是家人,这主要依靠平时的留心观察、积累,采用联想、比较的策略,寻找与之匹配的动物特征,将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最后组合在一起,完成写多个人的习作目标。由此可见,学生在第二学段建构的是根据要求在观察中抓人物特点写好一(几)段话的策略。

(二)第三学段:以描写为主,聚焦人物形象

第三学段的写人类习作普遍要求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在关注人物性格、品质特点中聚焦人物形象的呈现。虽然说观察是习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但在描写人物性格、品质特点时,更多地需要依靠学生的生活积累,只有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那些人物的一举一动,并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形成对人物个性、品质特征的积累才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平时积累的素材在写具体人物时可以采用组合的策略,使人物形象更深刻、更鲜明。如《“漫画”老师》,为了凸显“漫画”效果,可以把不同老师身上具有的“漫画”特征进行整合,写出自己内心向往的老师形象。可见学生在第三学段建构的是用适宜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策略。

四、分学段设立写人类习作评价标准

在写人类习作评价中,不仅每次习作需要设立评价清单,而且还需要根据学段习作要求结合本册教材中的习作重点要求设立评价标准。两相结合运用,既能检验学生的写人类习作是否符合本次目标要求,又能够看出学生写人类习作在本册习作中的发展水平。

(一)第二学段:以是否抓住特点写人物作为评价的重点

第二学段的写人类习作依次可以提出的层级标准是:抓住一般特点写;抓住突出特点写。到具体写人类习作中,再根据习作任务提出评价细则,让学生对照评价细则开展评价活动。

(二)第三学段:以是否写出人物个性特点作为评价重点

从第三学段写人类习作的多个类型出发,可以采用的评价标准有:能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细致描写人物;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能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特点有条理等。这些能从不同侧面体现写人习作在表达人物个性特征上的要求。在具体的习作中,也还需要结合习作任务细化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教师在统编教材写人类习作教学中,既需要有统整意识,综合考虑学段目标和要求,抓住写人物特点这一重点目标,把握教学的梯度,又要细化每次习作的目标要求,再创造性地使用适合班级学生特点和表达水平的策略,指导学生沿着适宜的路径,在一次次习作中习得写人的方法、技能,进一步写出真正有特点的人物。

猜你喜欢

进阶学段审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点电荷的平衡与非平衡问题的进阶学习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