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序列 把握目标 精准施策
——统编教材写人类习作教学探索
2022-12-31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顺安中心小学王文国
◇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顺安中心小学 王文国
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写人习作的训练,根据学生习作能力发展,从三年级开始,结合相关课文的特点,安排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写人的方法并开展多种写人的实践训练。从这些写人类习作训练的要求看,每次训练所写的对象、所用的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之间以梯度的方式呈现,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整个教材中写人类习作的系统安排,仔细分析并把握编者意图,同时结合班级学情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开展写人类习作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水平。
一、梳理写人类习作的表达序列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写作由低年级的写话进入习作阶段,第一篇就是写人类的习作。这样的安排应该不是偶然和巧合,体现的编者意图明显就是重视写人的写作。当然这种重视不仅仅体现在处于开头位置的习作上,更是体现在写人类习作在小学生习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中。看清楚这一点,还需要梳理统编教材中写人类习作的整体编排情况。
在统编教材中,写人类习作的安排依次是:《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小“动物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自画像”》(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漫画”老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他______了》(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你,真好》(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仅仅从这些写人类的习作题目或话题上,是看不出编者安排的意图所在的,因此,需要看编者对不同题目或话题提出的学习和训练要求,才能进一步明白这种安排的科学合理性。统编教材单元页中,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就是单元习作方面的整体要求,也是单元安排的习作训练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继续梳理上述写人类习作所在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目标,我们可以发现这8次写人类习作的训练目标基本上可以分两种情形。一是明确提出写出人物特点要求的,有4次,包括《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我的“自画像”》《形形色色的人》,还有一次要求写出最深刻的印象——《小小“动物园”》也可归入写出特点中。二是要求表达内心、表达感情和表达重点的,这些还是为能够更好地写出人物特点服务的。由此可见,小学阶段写人类习作的核心学习目标是训练学生逐渐学会写出人物的特点,这不仅适合小学生起步阶段学习写人的目标,而且为后续写好人物的复杂性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梳理、分析出发,可以体会统编教材对写人类习作进行循序渐进安排的“序”。
(一)从身边的人写起
三年级第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从题目看好像没有规定写的对象范围,但习作提示中明确提出“选择一个同学”的要求。这一方面与单元主题相适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校园生活”,同学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距离最近、关系最亲的对象,自然也是最熟悉的对象,这样的对象才适合用来“猜”。另一方面,从习作的角度看,同学是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与自己的年龄、学习经历差不多的群体,互相之间容易找到共同的爱好、话题,自然往来得就多,互相交往中有意无意之间就会知晓彼此的特点。这样,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有特点的同学作为表达对象时,就充分利用了身边的人这一有利条件,因为在长期的交往中不自觉地观察,所以不用再仔细观察,也能够说出对方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把这些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习作内容。有了同学这一最近的身边人作为起点,形成了表达范式,后续再写身边的人时,学生就能够举一反三了,此时,身边人则可以逐渐扩展到家人、邻居等。编者安排学生从身边的人写起,目的是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学习怎样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从中搜集写人的好素材。
(二)聚焦特定的人群
小学生写人,自然不会总是写同学,随着年级的升高,习作对象需要逐步向社会其他群体扩展,但小学生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限制,他们能够自由活动的社会范围不大,观察和理解社会的能力也有限。这就决定了能够真正进入他们视线且被捕获为习作素材对象的多是生活在他们周围的人。正因为如此,习作要求中提示的表达对象就是教师、亲戚、朋友等特定人群。这些人与同学比,在职业、习惯、性格等方面都有自身的鲜明特点,是学生观察的新领域,对学生来说需要从新的视角、以新的要求进行观察,并能够发现人物的特点,这样才能让特定人群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学生习作中。
(三)重视“我”的表达
在写人类的习作中,通常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表达,上述写身边的人和聚焦特定的人群都是第三人称的习作,而第一人称的表达无疑就是写“我”这一对象的。统编教材安排的写人类习作,很重视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发现新的“我”。与写他人相比,“我”看似最熟悉,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的特点,在许多时候别人一下子就能看清楚的特点,对于自己来说却是一种隐性的存在,竟然难以看清楚了。由此可见,写好“我”在小学生写人类习作中,是值得重视的学习目标。
二、把握写人类习作的教学目标
小学生习作的整体目标指向的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也是以“习作”定位小学二、三学段写作的原因,在学习写作开始阶段,学生能够进入想写、愿写、努力写的境地,就是最大的目标。这一目标对写人类的习作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如果能够做到提笔就写自己的表达对象,而且写起来有投入感、成就感,写出的人物自己喜欢还有特点,就达到了写好人物的基本目标了。在写人类的习作中,不能简单地以单元语文要素直接作为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还需要进入单元习作板块中。
(一)写人类习作的目标细化
统编教材中以单独的页面呈现单元习作要求。上述8次写人类习作要求的表述比起单元语文要素中的概括性表述,细化是其突出的表述特点。这种细化从表述上看是由宽泛到翔实。在第一篇写人类习作中,细化的习作要求只是一些简要的提示:用几句话或一段话写,写一两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即可;这样的要求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和心理,易于动笔,进而感受写作的快乐。随着习作训练次数增多,细化的教学要求也逐渐提升,如五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人》的教学提示:一是“形形色色的人”是指哪些人,从中选择一个人;二是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写出人物的特点;三是写的时候选取典型事例写;四是题目自拟;五是写后互相评价、修改。应该说这是比较全面的写人类习作的要求,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习的写人方法,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写人类习作,即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写人类习作的目标聚焦
写人类习作目标的聚焦不是说要写出哪些人物来,而是就小学生重点学习的写人方法和结果来说的,那就是写出人物的特点。实际上这与写事类习作、写物类习作的目标要求存在一致性,就是从写清楚到写生动,对应到写人类习作中,要求重点是针对人物特点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描写而提出的。如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这是写人类习作中第一次聚焦写人物的特点,虽然只是要求通过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也是学习写清楚的起步,但它能够让学生感知写人物的重要目标是写出有特点的人物,可以说它为后续写人物找准了靶心。到习作《他________了》,写人物的目标进入了专项训练,在多角度(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表达人物的内心,把人物的内心活动写生动,追求细节刻画上的传神。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写人类习作的目标是在写出人物不同层面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写人类习作的目标进阶
在写人类习作中,统编教材不同册次的训练,是以进阶的方式安排的。由于不同册次之间写人类习作在时间上的间隔比较长,导致这种进阶容易被忽略,结果被学生误认为反正是写人的习作,要求都差不多。学生被这样的思想主导,写人方面的新要求自然难以在习作中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学生写来写去,所写的人物可能只换了身份、外貌,本质上却没有什么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对不同册次中写人类习作要求和学生习作能力、水平的关注,形成写人类习作清晰且适合学生进阶的目标系列。这样的进阶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表达重点,从外在可感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到内在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思想情感等;二是选择材料,从选材自由到详写一件事表现人物特点再到聚焦典型事例写;三是表达方法上,从写清楚到写具体再到写生动,不同阶段运用的有效方法也不同,写清楚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写具体可以运用对比、说明,写生动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其实,写人类习作的进阶还可以从写人的特点这个角度看,依次有如下的要求:用几句话写出人物的特点→选择事例突出人物特点→运用类比突出人物特点→多方面、多角度突出人物特点→运用夸张突出人物特点。从不同层面把握小学阶段写人类习作的进阶,就能把握每次写人类的习作教学的度,在教学目标上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三、精准写人类习作的教学策略
写人类习作之所以被单列为一类,说明其有着自身的写作规律,这样的规律就是学生需要慢慢学习的内容。小学生在习作中以人作为描写对象,适宜的起点在哪里,能够沿着怎样的路径发展,最终可以达成怎样的目标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针对班级学情的变化去努力探索,选择合适的教学路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持之以恒的习作实践,逐渐提升自己的写人能力和水平。
(一)从读中学习写人的秘妙
统编教材安排学生学习的课文中有大量写人的文章,而且所写的人物都特点突出、性格鲜明,很显然这得益于作家精妙传神的表达方法。这种适合写人的方法,学生是否读了课文之后就能够学会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阅读中理解表达方法与写作中运用表达方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所以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抓住文本中有特点的表达,并站在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从中探寻作者表达上的秘妙,让学生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单元习作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单元安排学习的课文有《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和《我不能失信》。单元习作中的写人要求,如何在单元课文的学习中落实呢?从哪些角度去获取呢?我们可以从给有特点的人起有特点的名字这一要求看。细读单元课文会发现,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中,许多都有绰号,如《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水葫芦”“小蘑菇”,《剃头大师》中的“剃头大师”“胆小鬼”等,给人物一个合适的绰号就是习作中给人物起名字的秘妙。当然,有特点的名字对人物来说毕竟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写出特点还需要写出能够与名字相配的具体事例,以进一步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在生活中勤练抓特点
小学阶段写人类习作聚焦有特点的人,但有特点的人不会主动跑到学生面前并把自己的特点一一介绍或呈现出来。换句话说,生活中有特点的人很多,关键是学生是否具备捕捉、发现人物特点的眼睛和感知人物特点的心灵。对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抓住有特点的人进行观察、积累、思考:观察在开始阶段,主要选择一眼看上去很特别的人,容易抓住特点,渐渐地要学会从平常或熟悉的人身上去发现内在的特点;积累可以通过语言记录,尤其对突然出现的有特点的人,没办法用笔进行记录,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轻声地用口头加以表达,为事后补记打基础,也可以借助其他方式完成,如绘画、拍摄等,积累有特点的人的材料丰富了之后,需要适时进行归类、比较,追求对特点把握更精准;思考主要体现在观察对象的选择、观察角度的变化上,这样可以抓住人物多方面的特点,对人物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通过抓住人物特点的训练,在持之以恒中形成能力和习惯,就能够积累写人习作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素材——各种各样的人所具有的各不相同的特点,再来写有特点的人物时,就有了源头活水。
(三)从仿写走向自主运用
小学生在写人类习作中,开始必然要经历仿写训练。仿写可以根据编者安排的学习顺序,有针对性地开展单项或专项训练。如外貌描写,这是写人类习作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内容。只是学生写人物的外貌喜欢集中在头部,写出来的外貌多由“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组成,缺少变化,更没有特点。解决这种问题,需要教师精选有特点的外貌描写范例,指导学生用心仿写。如《军神》一课中写沃克医生的外貌,重点写的是眼睛。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眼睛的词句,有“蓝色的眼睛里闪出……”“目光柔和下来”“眉毛扬了起来”“注视着”等,这些词句不是集中在一起描写沃克医生的眼睛,而是分散在不同的情形下,是与人物的表现有效匹配的。学生从中学到的是外貌描写可以根据需要集中写一个方面(沃克医生的眼睛见证了刘伯承堪称军神的表现),还可以分散在各处写,这样写出的外貌就是立体的。学生学会了这种描写眼睛的方法后,逐渐迁移到写耳朵、鼻子、头发等外貌描写中,熟练掌握了相关表达方法后,再自主运用于写人物的其他特点,实现的就是由仿到创的跳跃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写人类习作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的人中找到习作表达的对象——有特点的人,并组织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有序落实编者意图,使学生通过写人类习作的系列训练,逐渐熟悉写人的多种方法,并能够写出有真正特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