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22-12-31邓雨晴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校江苏省苏州市
■ 邓雨晴(苏州高新区镇湖实验小学校/江苏省苏州市)
在20世纪70年代,托尼·巴赞正式提出了思维导图,此种思维工具的有效性是明显的。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可知,其优势是较大的,对思维导图加以利用,就可使发散性思维清晰地表达出来。除此以外,可以对多维空间予以充分表达。在对思维导图加以应用时,语言、空间、距离、颜色之类的元素均要加以应用,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主动,惯性思维存在的弊端可以切实消除,进而使得教学效果能够有大幅提升。另外,通过思维导图还能够使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质量自然就可以得到保证。当然,想要保证思维导图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必须要对其展开深入的分析,找到切实可行的应用之策。
一、思维导图的作用分析
在开展日常教学时,对思维导图加以充分利用,可以使得学生的理解难度大幅减低,文字、语言的传递也更加顺利。对于学生来说,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使其思维更为活跃,知识网络也能够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可知,其是由不同的逻辑单元共同构成,通过它可以使信息归类切实达成,而且能够将信息间存在的关联展现出来。对小学语文教学予以分析可知,信息表达采用的主要方式是文字,而要保证信息转换目的的真正实现,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不大,理解能力也较为薄弱,有了思维导图,可以使得相关信息更为直接地呈现出来,而且呈现出逐层推进的特征,这样就可保证学生的理解更为深刻。
在小学阶段,文章的篇幅并不大,但是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是较多的,通过思维导图可使学生的兴趣变得更为浓厚,而且其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小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其阅读能力会提高很多,然而在对文章进行整体判断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形象思维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如果文章的逻辑性较强的话,学生就会出现无法理解的状况。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途径就是对思维导图加以应用,如此可以使文章脉络、人物关系等切实厘清,知识网络也能够切实构建起来。若想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幅提升,必须要寻找最为适合的阅读方法,如此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中心思想形成正确的认知,阅读速度也会明显加快。对思维导图加以利用,还可保证学生的分析能力切实增强,逻辑关系也可顺利达成。
二、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上重技能、轻策略
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需要对文本内容有深入的理解,使阅读能够更为顺畅,此外,就是要对阅读理解能力予以提升,也就是在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文字背后隐含的思想、情感等有切实的了解。若想保证阅读理解能够顺利进行,基础阅读能力是不可忽视的,因而在展开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寻找可行的措施。然而,从当下的教学现状来看,基本技能的受重视程度是较高的,但是阅读策略则被明显忽视。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将大量时间放在字词、课文朗读上,而阅读策略很少涉及,设计问题时也未能将阅读策略纳入考虑范围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将阅读基本技能作为关注的重点,而升入高年级后,应该针对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加以重视,教师切不可将两者视为对立面,最为关键的是要寻找可行的措施,保证基本技能、阅读策略能够保持平衡。
2.教学目的上重结果轻情感体验
应试教育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的影响是较大的,不少教师将阅读教学和阅读题画等号,因而对阅读兴趣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在教学中依旧选择的是“题海战术”,也就是要求学生完成大量的习题,这样做可以使得学生的考试成绩提升,然而对学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甚至导致其学习意愿变得较为低下,如此就会使得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另外,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意图、情感并不会形成深入的理解,文字感悟能力也会大幅降低。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其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课堂中也难以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一旦文本内容较为烦琐的话,阅读就无法顺利展开,兴趣也会变得低下。教师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时,切不可直接迫使学生进行阅读,而是要寻找可行的措施将其兴趣调动起来,如此可以保证阅读效果更为理想。对思维导图加以合理应用,可以使知识点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加大,这样就可保证其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
比方说,在展开《秋游》的教学时,需要关注的是文章描绘的秋景,教师如果只是通过语言进行讲述,学生的内心会出现乏味感,对秋天景色也不会形成真切感受,情感理解也就不到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对思维导图加以充分利用,将“秋天”作为中心词,继而向四周扩散,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秋景展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为积极地投入其中,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2.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
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必须要寻到可行的措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使其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对文本内容也会产生深刻理解。若想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留有充足的时间,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要依据实际需要进行指导,确保学生可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如此方可使得知识网络能够清晰呈现出来。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涵盖的内容是较多的,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写作背景等均在其中,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此加以重视,确保文章初步解读能够做到位。此时可以对思维导图加以应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绘制,先将中心予以确定,继而合理延伸,确保自由发散能够真正实现。
3.引导学生独创思维导图
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参与进来,这点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自己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而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认知,然而在面对另外一篇文章时,如果没有教师帮助的话,学生就会出现手足无措之感,所以说,教师必须要提供机会让学生来独立制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若想保证思维导图的制作顺利完成,最为关键的是要确保中心词的选择是准确的,因而要引导学生对此加以重视,从文章中将中心词提炼出来。在将中心词确定之后,则要确保思维能够向外扩散,如此可以获得更多的分支,而每个分支还要进一步扩散,如此方可使得思维导图呈现出完整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刚开始对思维导图进行制作时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在此时必须要加强引导,将问题指出,并教正确的方法,如此方可保证学生的制作能力大幅提升。
4.运用思维导图组织群文阅读
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对思维导图也要加以合理运用,尤其是要保证课前、课中、课后的安排更为合理。众所周知,思维导图的制作呈现出明显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前就会主动进行制作,这样一来,预习任务就可顺利完成,阅读也更为深入,进而使课堂教学获得坚实的基础。组织课堂教学时,对思维导图予以利用,可以使得学生更为积极地投入其中,课堂学习效率也会有明显提升,而且能够对思维导图进一步完善。课后作业也可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也就是要求学生再次进行阅读,并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将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呈现出来,如此可以使得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记忆效果更加理想。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思维导图应该呈现出动态特征,也就是要依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模式,如此可以使得文章脉络、人物关系等切实厘清,而且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也会更为理想。
5.思维导图在预习环节的应用
为了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顺利展开,必须要对预习环节加以重视。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不大,阅读思维并不成熟,这对阅读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影响。若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则要对思维导图加以利用,促使学生完成好预习任务。采用此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预习思路更为清晰,同时能够将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
比方说,在展开《黄山奇石》的教学时,教师先要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上完成思维导图模型的构建,也就是使用直线、方块予以展现,但其中并不存在任何内容。学生在接收到模型后,则要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对思维导图进行补充,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意愿就会变得更为强烈,而且预习效果也会达到预期。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是明显的,对课文产生的理解也有一定区别,部分学生将奇石名称作为每个模块的关键词,有些则会围绕阅读问题来对模块进行补充,如此可以使得思维导图制作呈现出多元的特征。
6.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堂教学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切实完成好教学工作可以使得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知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该从阅读教学的内容出发,对思维导图加以充分利用,使得阅读知识的讲解更为顺利,学生也可形成深入的理解。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确保思维导图的作用能够真正发挥出来,这样可以保证知识讲解的效果更为理想。当然,为了使得思维导图的制作顺利完成,存在的问题可以切实消除,应该将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切实结合起来,在预习环节中就能够制作出思维导图。
比方说,在展开《曹冲称象》的教学时,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教师可提供合适的模型,并将学生编入合适的学习小组中,每个小组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也要予以明确。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的问题,要求学生围绕事情顺序、中心思想、人物特点等展开思考,并在各自的小组中展开合作讨论,在得出答案后,对思维导图模型予以补充,如此就可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当然,学生拥有的阅读思维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等是有明显差异的,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展开学习,可保证理解更加深入,错误也能够切实避免。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时,可将自己绘制出的思维导图直接呈现在大家面前,大家共同探讨,并对思维导图进行完善,这样可以使其更加完整。
7.思维导图在复习环节的应用
课堂中掌握的阅读知识会出现遗忘的情况,因而在课后要通过复习来实现巩固目的,教师必须要对此有清晰的认知,当学生切实完成好复习的任务,其阅读知识体系就会真正构建起来,而且能够更加完善。当然,想要保证复习的效果达到预期,教师应该对思维导图加以合理应用,可以使阅读知识巩固的目的切实达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阅读知识的印象,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教师讲解小学语文二年级统编教材中《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课文选择几个关键词,让学生在复习阶段利用教师布置的关键词绘制一幅思维导图,比如,“凤凰花开”“总理到来”“与民共舞”“欢呼祝福”这几个关键词,学生可以选择其中几个,也可以将教师布置的关键词全部用上。其次,学生绘制完思维导图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展开详细的讲解,教师从学生的讲解过程中能掌握学生对阅读的复习效果,从而将其作为依据调整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对促进小学阅读教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其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结合,从预习环节、课堂讲解环节以及课后复习环节巧妙利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讲解阅读知识。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展开一系列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