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医案2则

2022-12-31陈素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汤合五苓散独活

陈素珍 张 娟

(1.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内二科,江西 德兴 334200;2.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针灸科,江西 德兴 334200)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1],具有难根治、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气血精气损耗而致经脉失养,即“不荣则痛”;加之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经脉壅滞,即“不通则痛”。腰为肾之府,凡由于腰部受损,气血运行失调,脉络绌急,肾虚腰府失养均可引起腰痛。《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肾主骨,肝主筋。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肾与膀胱相表里。笔者运用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效果均可。20例均为2019年1月—2020年12月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收治的患者,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龄在34~85岁之间,病程最短5 d,最长20 d。20例患者均辨证为肝肾亏虚、寒湿凝滞。现举医案2则,以示效验,仅供参考。

1 典型医案

案1患者张某某,女,37岁,工人。初诊日期:2019年11月6日。主诉:腰痛2月。病史: 2019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转侧不利,体倦乏力,腰膝酸软,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症状反复。曾予膏药贴敷、口服活血化瘀通络药等治疗,少效。听闻江西省德兴市中医院治疗腰腿痛效果好,故于2019年11月6日就诊。入院时症见:精神欠佳,痛苦面容,L4/L5、L5/S1椎体右侧压痛(+),右侧环跳穴压痛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纳差,寐欠安,大便干,小便调。舌质淡,脉沉细。既往体健。腰部CT示:L4~L5椎间盘向右后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腰椎间盘变性。入院中医诊断:腰痛,证型:肝肾亏虚、寒湿凝滞;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法:补肾散寒,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口服: 独活15 g,白芍10 g, 川牛膝10 g,桑寄生10 g,秦艽10 g,当归10 g, 党参20 g, 杜仲10 g,泽泻15 g,茯苓10 g,桂枝10 g,白术10 g,猪苓10 g,细辛4 g,淡附片10 g, 炙甘草6 g。3剂,均为颗粒剂,每日1剂,水冲服,分2次服。嘱清淡饮食,忌辛辣炙煿厚味。针刺取穴[2]:肾俞、腰眼、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阴陵泉、丰隆、昆仑、三阴交,均采用平补平泻,配合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30 min。二者结合治疗1 d后,患者感腰腿酸痛明显缓解。继续治疗,共治疗5 d,患者腰腿痛基本消失,L4/L5、L5/S1椎体双侧压痛(-),右环跳穴无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11月11日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医嘱: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7剂带回继续服用;清淡饮食,卧硬板床休息,纠正不正确的坐卧站姿,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飞燕点水训练、半桥训练、八段锦、五禽戏等)[3];不适随诊。随访1年,未复发。

案2患者郑某某,男,63岁,农民。初诊日期:2020年2月19日。主诉:腰痛伴右下肢酸痛10 d。病史:2020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转侧不利,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右下肢酸麻,活动障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曾在家中予膏药贴敷,每晚需服“芬必得”方能入睡。为进一步诊治,故于2020年2月19日就诊。入院时症见:精神欠佳,痛苦面容,L3/L4、L4/L5椎体双侧压痛(++),右侧环跳穴压痛明显,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正常。纳欠佳,寐欠安,二便调。舌质淡白,脉沉细。既往尚体健。腰部CT示: L3~L4、L4~L5椎间盘膨出,L5~S1椎间盘膨出并向右后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入院中医诊断:腰痛,证型:寒湿凝滞、肝肾亏虚;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法:补肾散寒,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治疗经过:入院后予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口服:独活15 g,白芍10 g, 川牛膝10 g,桑寄生10 g,秦艽10 g,当归10 g, 党参20 g, 杜仲10 g,泽泻15 g,茯苓10 g,桂枝10 g,白术10 g猪苓10 g,细辛4 g, 淡附片10 g, 炙甘草6 g。5剂,均为颗粒剂,每日1剂,水冲服,分2次服。嘱清淡饮食,忌辛辣炙煿厚味。针刺取穴:肾俞、腰眼、大肠俞、命门、腰阳关、环跳、秩边、阳陵泉、委中、阴陵泉、丰隆、昆仑、三阴交,均采用平补平泻法,配合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30 min。二者结合治疗3 d后,患者感腰腿酸痛明显缓解。继续治疗,共治疗9 d,患者腰痛腿麻明显缓解,L3/L4、L4/L5椎体双侧压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2月28日患者要求出院。出院医嘱: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7剂带回继续服用;清淡饮食,卧硬板床休息,纠正不正确的坐卧站姿,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飞燕点水训练、半桥训练、八段锦、五禽戏等);不适随诊。随访1年,未复发。

2 应用心得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具有难根治、易反复发作的特点。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气血精气损耗而致经脉失养,即“不荣则痛”;加之风寒湿邪趁虚而入,经脉壅滞,即“不通则痛”。 肾主骨,肝主筋。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肾与膀胱相表里。《备急千金要方》曰:“治腰背痛,独活寄生汤。夫腰背痛者,皆犹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所得也”。五苓散为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利水消肿的经典方剂[4]。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配合针灸共奏补肾散寒、祛风除湿、温经通络之功效,相得益彰。

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其证乃因感受风寒湿邪,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所致。肾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肝肾损伤,气血耗伤。独活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桑寄生、杜仲、川牛膝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白芍养血和血,“酸甘化阴”,合甘草柔肝缓急,以助舒筋。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气行湿化。淡附片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症见肢节强直,疼痛较剧者,可加桃仁、红花、地龙等;疼痛日久者,可加乌梢蛇、全蝎等;寒甚痛剧者,可加附片、川乌。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独活寄生汤可以改善微循环,扩张毛细血管,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可以抗炎镇痛,抑制炎症的渗出;可以增强机体免疫调节功能,使过于亢进的免疫炎症得以缓解。邹凡华[6]运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有效率达97.30%。林咏梅等[7]的研究为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陈小军[8]运用独活寄生汤联合手法按摩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疼痛,疗效显著。

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泽泻甘淡,利水渗湿,直达肾与膀胱;猪苓淡渗利水渗湿,茯苓、白术健脾以化湿,桂枝温阳化气。本方主治病证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膀胱气化实际是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作用的延伸,二者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密切相关。根据现代的药理报道分析五苓散主要通过调节血管通透性、血浆蛋白渗透压等起到利尿作用,进而促进人体内水、电解质代谢[9],故通过五苓散能解除水肿及炎性渗出物对神经、血管的刺激、压迫,从而改善或解除腰腿疼痛症状[10]。

《素问·刺腰痛》根据经络学说,认为腰痛主要属于六经之病。肾俞、腰眼、委中为治腰痛的主穴,肾俞乃肾经经气转输之处,可补益肾气,灸之可祛湿散寒,腰眼梳理局部筋脉,通经止痛,委中通调足太阳经气,通络活血止痛。临床应用时,可随证加减,如寒湿重者加腰阳关、肾俞配命门、三阴交等[11]。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改善局部血运的良好效用[12]。

德兴地处山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雨多湿,冬春季寒湿较甚,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病、多发病。独活寄生汤合五苓散加减配合针灸联合治疗肝肾亏虚、寒湿凝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相辅相成,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汤合五苓散独活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丹葛五苓散治疗CHF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国医大师唐祖宣应用五苓散经验
针灸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男性湿热上蒸型脂溢性脱发的效果分析
五苓散治盗汗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针灸联合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自拟解郁启阳汤合西地那非治疗阳痿38例
独活水提部位化学成分的HPLC-ESI-Q-TOF-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