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研究

2022-12-31胡雪梅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教学学生

胡雪梅

(辽宁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6)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立德铸魂的主渠道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战场。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要求,亦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问题瓶颈,结合新时代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充分运用智媒体课程平台,拓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空场域和实践路径,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创新。

一、问题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瓶颈

理论创新从问题开始,问题解决从实践入手。进入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成果斐然、成效迭出,尤其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制约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学理念重“理论”轻“实践”[2]、社会实践课时落实不够、实践覆盖全域不够、实践资源供给不够、实践方法亲和力不够、以评促学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比理论课堂,实践课堂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实践教学组织面临学生多、资源少的矛盾,尤其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实践主体走入实践基地和社会基层受阻,集中统一组织的风险增加、难度加大。为减少课外社会实践教学的运行风险,有的高校不得已简化实践运行,或组织少部分同学代表性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或采用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弥补社会实践课时,或采用布置单项实践活动或实践作业替代实践运行。由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分散在四门思政主干课中,内容庞杂,实践教学团队对落实社会实践项目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对实践教学内容统筹不够,又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知识结合不够紧密,忽略了实践主体的差异性需求,大学生实践参与的主动性不够强。此外,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对社会实践过程指导不够、管理不够、监督不够,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空间被压缩,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二、理论探微:“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的“四个基于”

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进一步突出思政课的实践向度,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范式。“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青年学生行为养成的心理机制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从哲学层面、文化层面、心理层面和教育层面深入探析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改革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一)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思政课蕴含着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和价值力量,这种力量既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也源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3],马克思主义处处洋溢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光芒,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本上的教条,注重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强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离不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刻板的说教,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以“伟大的认识工具”帮助人们发现规律、遵循规律、总结规律,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并最终改造世界。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也决定了思政课具备“掌握群众”的思想伟力、“改造世界”的实践伟力、“灵魂塑造”的价值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4]14因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要求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把真理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和价值的力量统一起来,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大学生读懂中国、建设祖国的行动自觉。“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恢宏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升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进一步提振思政课的立德铸魂功能,进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从理论教课堂走向课外实践,联通线上研学与线下体验,注重感知与体悟的统一,契合了中华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传统。从《尚书》的“知易行难”到孙中山的“知难行易”,从二程的“知先行后”到王夫之的“行先知后”,中国的思想家对“知”“行”关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是趋同的。孔子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5]95“敏于事而慎于行”[6]12“讷于言敏于行”[6]57,强调品行与躬行、慎行和善行的统一。荀子提出“知之不若行之”、朱熹主张“知行相须互发”、王夫之倡导“知行相资以为用”,皆强调“知”与“行”的合一。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在“知”上讲理论性,在“信”上讲思想性,在“行”上讲价值性,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促使学生把理论认知转化为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课堂是理论课堂的延伸和拓展,通过“行”理解“知”,通过“行”巩固“学”,通过“行”运用“理”,通过“行”达到“信”,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世界、在实践中解疑释惑、在实践中涵养气概、在实践中激励担当,进一步强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行为教育和精神培育。“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秉持“知行合一”的思想理念,让青年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亲身体验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深入探究现实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构建了明理和践行相统一的学习过程,重视“知行合一”的道德践履,创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让思政课的理论活用起来、内容丰富起来、方法灵动起来。

(三)基于道德行为养成的心理机制

前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被称为“心理学上的莫扎特”,他让历史唯物主义与心理学上的认识论研究相遇,深化了马克思的劳动实践学说,创造了历史文化心理学(historical-cultural psychology)[7],强调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学习者心理机制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提出“社会建构主义”的范型,进而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把发展定义为“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转化,个体的所有高级心理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内化,正是这些内化了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个性的社会结构”[8],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中形成的,而教学则应“提供支架”和“指导互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建构,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到情感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是将占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转化为个体内在价值观念的过程”[9],帮助学生不断认识小我和大我的过程,不断建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的过程。从道德行为养成的心理机制上看,高校思政课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统一”,蕴含着“个体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统一意蕴”[10],旨在帮助大学生建构认知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生成正向正能的道德认知,形成是非分明的价值判断,做出向上向善的行为选择。因此,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以“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模式,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背景,精神成长的主要特点和心理机制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关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现实途径,把大学生从思政小课堂带到社会大舞台,在互联网智媒介嵌入社会实践的多维交互中,帮助学生观察思考个人角色、团队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实践项目计划、设计、创建、执行、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定位自我价值的社会尺度,实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社会化过程。这种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身份体验、行为规范以及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和规划,形成锻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心理机制。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蓄并迁移这种自我认同的心理体验,为职业道德升华、职业精神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生成奠定基础,从而获得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

(四)基于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建设要求

2022 年4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观摩了思政课教学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1],首次提出了思政课的本质论断。这一论断,“从理论上说,它深化了人们对思政课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并打开了关于思政课本质的学术研究新领域。从实践上说,它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为只有把握了思政课的本质,才能掌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规律,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12],思政课的本质论断不仅强调了思政课的理论属性和真理色彩,而且突出了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论要求,全面探问道理附着的致用色彩。在思政课中为学生“讲道理”,“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外化于行,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鲜活的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踊跃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阔实践中来”[13],这正映照了新时代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建设原则。思政课的理论性不仅体现在内容体系的政治性、知识体系的思想性、教学体系的学理性,还体现在理论体系的开放性。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决定的,是蕴含在历史之中国、现实之中国和复兴之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的,仅仅依靠思政小课堂的理论传授或理念传递,是不足以激活理论的生命力并达到真懂真信真用的。思政课的知识性与价值性同频呼应,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关涉,理论才有说服力;思政课以透彻的学理回应学生,让理论贴近现实需求、回应现实关切,实践才有着力点。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深入解决理论教学与生产劳动、能力培养、人格塑造相结合的问题,把理论外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内化为品格修养的根本指针,才能实现“理论落地”“道理入心”。

三、实践路径:“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的“四个转化”

经过教学实践和创新探索,“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以铸魂为根本,以社会为舞台、以学生为中心、以智媒为介质,不断创新实践课程内容体系、搭建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实践师资团队、建设线上实践共享平台,实现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四个转化”,建构整合型、立体化、系统性、开放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

(一)创新“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内容体系,实践教学内容由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化

高校思政课“真正能引起学生兴趣并起到价值引领作用的教学内容,是历史感与时代感并存的”[14]。“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设计红色筑梦、经典诵读、国情调研、正能分享、志愿服务“五大主题模块”,构建历史感与时代感相呼应的实践课程内容体系。模块一,“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范式之“红色筑梦”,走进红色地标,开展红色研学,完成使命传承类实践项目;模块二,“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范式之“经典诵读”,走进图书馆、党建园地、团建基地,开展理论研读,完成理论宣讲类实践项目;模块三,“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范式之“国情调研”,通过“三下乡”,走进乡村城镇、企业厂矿,调研国情省情;走进创新中国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成创新创业类实践项目;模块四,“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范式之“正能分享”,寻访挖掘时代楷模、英雄模范或身边最美,形成案例故事或视频故事,完成主题访谈类实践项目;模块五,“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范式之“志愿服务”,将实习实训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投身基层服务、社会公益,将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中华大地上,完成实战实训类社会实践项目。

(二)搭建“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基地,实践教学场域由个别分散向集中分类转化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拓展“行走的思政课”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基地分为红色中国实践基地、平安中国实践基地、创新中国实践基地。红色中国实践基地是“行走的思政课”开展“红色筑梦”实践的教育基地,一般依托省内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遍布全国的红色虚拟场馆,开展实地参观和虚拟体验。红色乡土文化资源是本地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的历史记录,红色地标是最为学生熟悉的红色记忆。置身红色乡土,通过浸润式、启发式、情景式的现场教学,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文化血脉,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发展根基,用红色基因淬炼品格,帮助大学生感受红色中国的力量,激励使命传承的自觉性。平安中国实践基地是开展国情调研和志愿服务的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把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激发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意识,涵养家国情怀。创新中国实践基地是彰显新中国自主创新伟大成就的教育基地,借助互联网传播媒介和高科技优势,引导学生感受创新中国的脉搏,激发科学探索精神和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适应新时代智慧思政的发展趋势,“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将高校在省内自主建设的实践基地与智媒介可供借鉴的虚拟实践平台进行整合,搭建红色中国实践基地群、平安中国实践基地群、创新中国实践基地群,鼓励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游学参观和研学实践,建构“天地有域,行者无疆”的实践运行体验。

(三)打造“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师资团队,实践指导教师由思政课教师向教师教官协同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15]389。“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的教学实施离不开教师教官主导作用的发挥,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调动各方力量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高校要定期开展实践研修,分批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师团队进行实践能力培训,分步骤遴选和聘任实习基地责任心强、专业素养好的教官作为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促进“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梯队建设。在实践育人共同体理念下,“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建立学校与基地、企业、社区、乡村的立体化协同机制,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与实践基地教官专业思政能力整合起来,营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相向而行的育人生态。实践过程中,学生被赋予了社会角色,教师变身成为教练,实践基地对接了具有专业优势的教官,实现学生、教师、教官“三方联动”和“教学练战研”五位一体。借助“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线上学习平台,建立交流反馈机制,实现更广泛的教学互动,一线教官“请进来”进行线上实践辅导,组织实践访谈,开展“云课堂”直播,进行实时互动,解决思政课社会实践覆盖不充分、实践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四)建设“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线上平台,实践教学组织由松散型向统一性转化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发挥数字化教学优势,搭建线上线下交互的共享学习平台,实现教学组织的实时互动、实践过程的适时监督和实践问题的及时反馈,尤其是在大规模社会实践教学无法统一组织开展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解决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组织松散问题。在线上实践共享平台上,教师可以发布实践教学要求,布置实践调研项目,提出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践导学课堂,深入基地游学找寻答案,培养质疑探究的能力。

如何有效完成“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线上平台的教学组织呢?以“红色筑梦”模块之辽宁“六地”红色精神文化调研为例,实践教学团队统一发布实践教学方案,分批次开展实践导学,组织学生按照“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进行调研分组。调研分组要兼顾学生的家乡地域,每个教学班按照辽宁“六地”实践项目划分为六个小组,分组完成后选出组长,组织小组进行研讨,初步确定社会实践调研题目。学生将调研题目上传到社会实践线上学习平台,教师指导审核以后,以立项形式公布实践调研题目,如“抗战烽火中的辽宁中共党组织—抗日战争起始地寻访”“破釜沉舟的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转折点调研”“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辽宁贡献—抗美援朝出征地调研”“新中国成立后辽宁工业的发展脉络和历史经验—走进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国歌传承的红色历程—挖掘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红色资源”“雷锋精神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与贡献调研—从雷锋精神发祥地出发”等等。实践小组收到调研立项题目后,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观实践基地,搜集相关资料,访谈红色人物,并分工协作完成实践调研报告。调研期间,师生借助线上平台组织网络研学,教师既可以监督学生实践调研的进度,还可以回复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线上课堂适时解疑释惑,展示实践调研的经验做法和阶段成果。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主题式设计、研究型学习、项目化管理、信息化反馈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四、保障机制:“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的“四个体系”

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有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符合学生实际的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才能保证“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运转。在这个系统中,聚焦全员参与、全域协同、全程督导、全面赋能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运行体系、实践考评体系、实践支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新“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

进一步改变思政课实践教学地位边缘化的状况,需要重视“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建设,推动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进培养方案、进教学课表,规范课程管理。思政课社会实践的主体是高校青年学生,坚持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相呼应的原则,编制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大纲,制定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方案。一是实现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的规范化设置,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课表[16],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开设具有主题指向性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也可以分散到思政课各门主干课中,设置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专题,落实2 学分、至少32 学时的社会实践课时,保障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二是编写与思政课理论教学大纲相配套的实践教学大纲,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效衔接,强化实践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落点。三是科学设计实践教学主题活动方案,必须要有契合时代的鲜明主题、明确的教学目的、清晰的活动流程、突出的仪式感教育和特色实践成果展示。四是开发思政课社会实践教材,对标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重点,突出社会实践的乡土特色,编写具有乡土特色、适应性、一定挑战度和广泛操作性的社会实践教材。

(二)规范“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运行体系

进一步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指导不透、管理不够的问题,需要建构“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导学、基地游学、网络研学和展评促学的递进式运行范式,实现社会实践的全程监督。首先,实践导学是实践教学的启动环节。教师发布实践教学方案,做好实践教学的动员工作,提出实践目的要求,诠释实践主题,指导学生完成实践分组,要求实践小组开展资料搜集、主题交流和实践项目设计,确定实践项目要呼应的理论重点问题和实践落点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研讨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运用能力。其次,基地游学是思想小课堂对接社会大课堂的关键环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环节,要求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督和辅导工作。高校要创造基地游学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保证基地具备师生实践所需要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安全保障,支持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走出去开展现场教学,鼓励学生沉下去扎根中国大地,进行沉浸式的“行走”体验和针对性的社会服务,通过参观考察、走访英雄模范、寻找身边最美、投身公益劳动、参加志愿服务、进行宣讲服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志和报国之情,培养社会责任感。再次,网络研学是社会实践智驱动,教学迭代优化的有效手段。网络研学以线上研讨方式贯穿实践全过程,是实践教学的辅助环节,也是师生探究交流的主要阵地,还是学生实践分享的有效载体。通过网络研学,教师可以在线上全程跟踪学生实践进展,师生可以及时商讨研判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适时上传分享实践照片、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最后,展评促学是实践教学总结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线上展评平台,全面展示学生完成的调查研究类、情景体验类、影音作品类、文化原创类实践作品;在“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线下搭建展演舞台,开展思政微课展演、故事宣讲展演、情境微剧展演、红色歌舞展演,通过“讲出来”“演出来”“唱出来”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全方位展示学生“行走”的收获和调研的成果,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目的。

(三)细化“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考评体系

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弱化的难题,完善社会实践考评机制,加强学情观察、实践跟踪和教学诊断,建构可视化“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考评体系,促进社会实践为学生发展全面赋能。“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将实践活动参与、实践成绩评定和实践成果展评“三个关键环节”与实践导学、基地游学、网络研学和展评促学“四个关键阶段”相结合,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考核。实践考核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研”的考核,比重占20%,主要考核实践活动参与度和实践研讨活跃度。二是“做”的考核,比重占20%,重点考查实践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组织能力、理论运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三是“评”的考核,比重占40%,对学生实践作业的完成度进行评价。学生需要提交口头、笔头或镜头类实践作业,实践考评要引入学生评教,尤其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官点评相结合的考评方法,综合评定实践成绩。四是“展”的考核,比重占20%。实践展评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优选出具有价值引领性和创新示范性的实践教学项目精品,进行汇报展演,并给予一定的评奖激励。这种实践教学评价由单一评价向教师点评、小组互评、成果展评的多维转化建构多元化管理考评体系,让过程管理更为科学,评价反馈更为有效。

(四)完善“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支撑体系

解决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资源可持续供给的问题,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搭建“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虚拟仿真实践场馆、校内实训模拟平台和线上实践案例资库。一是构建全域协同的合作育人机制,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助力大学生完成基地考察类社会实践。结合高校大学生实际,通过“校地共建、校局共建、校企共建、校校共建”的联合育人机制,通过签订合作育人协议,建构实践育人模式,落实实践经费投入,保障线下“行走的思政课”现场教学和实地参观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各类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搜集整合实践资源,建立线上虚拟仿真实践场馆,助力学生完成虚拟体验类社会实践。为拓展“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社会实践的载体平台,高校要加强与第三方网络软件开发、使用和维护的合作,全面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在“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中的应用,持续加强实践资源云供给。虚拟仿真技术和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是后疫情时代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尤其在疫情封控的特殊阶段,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为“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创设线上远程参观的沉浸式体验,保障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按计划运行。三是充分挖掘校内实践资源,搭建校内实训模拟平台,助力完成情景模拟类社会实践。为保障“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实效,高校的文化资源、校史资源、场馆资源,都可以“变身”成为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阵地。如党史宣讲团,读书沙龙会,模拟法庭、国际组织与国际会议模拟中心、舆情分析与应对模拟平台,这些立足于高校的实训模拟平台,同样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四是建设社会实践线上共享平台,打造思政课社会实践“云课堂”,实现信息共享。教学团队从思政课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长远考虑出发,聚焦高阶性和挑战度建设要求,加强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供给,丰富线上平台的实践案例库,组建时代楷模、公安英模、道德模范、大国工匠、身边最美等视频案例模块,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案例库对应实践基地和实践项目,并与实践主题模块和实践品牌课堂形成呼应,投射到网络微平台,让体验全方位,让过程有监督,让实践有落点,促进实践育人全面赋能。

五、改革成效:“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的“四个体现”

习近平指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7],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思政课聚焦一个核心:助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国家如何发展和发展的如何都取决于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的思想、学识、情怀、视野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生成需要在大思政格局下一步步实现,需要在社会大舞台进行锻造和锤炼,“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整体优化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范式,体现了正本清源的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的实践改革导向、提质培优的效果导向、固本培元的目标导向、开启了思政课培根铸魂、实践育人的创新探索。

(一)体现正本清源的问题导向,突出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向度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从正本清源的问题导向出发,科学统筹思政课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拓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空场域,形成了具有整合型特征的社会实践教学范式。“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结合理论教学的重点问题,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作为最鲜活、最生动的教学素材,专题式建构实践教学“五大主题模块”,主题式设计实践调研活动,项目化进行实践组织管理,通过融入式、沉浸式、嵌入式的实践体验,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畅通了正本清源、追问探究的实践路径。由于“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统一设置实践方案,明确实践要求,完善课程设计,规范教学运行,加强实践保障,让实践主题有指向、实践组织有计划、实践过程可追溯、实践成果可推广,建构了思政课社会实践育人的完整闭环,因而老师更“愿意教”、更“用心教”,学生更“用心学”、更“用心悟”,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创新研究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显著提高。“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打通了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屏障,既把社会大课堂“搬进”思政小课堂,又让思政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18],促进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联通,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融合。

(二)体现守正创新的改革导向,优化了思政课社会实践的课程内涵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从守正创新的改革导向出发,把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置于首要地位,彰显“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功能维度,大力发挥数字化教学优势,全面提升社会实践课程的内涵建设,建构了立体化的社会实践教学范式。“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定期梳理实践研学和基地游学的实践成果,将实践精品编辑成实践品牌创新课堂,组织学生讲述遍布红色中国、平安中国、创新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生动故事,打造社会实践“铸魂金课”,形成“六大品牌课堂”,即“英模课堂”“忠诚课堂”特色品牌,“情境课堂”“实战课堂”主体品牌,“共建课堂”“分享课堂”支撑品牌,强化忠诚观、英雄观、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教育。“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在实践内容上进一步强化了思政课“姓马”“姓社”“姓党”的根本属性,在课程设计上遵循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的教学逻辑,让思政课实践课堂成为有主题、有设计、可视化的实训实操实录,成为具有理论内涵、情感投入、价值投射的实践“铸魂金课”。这种社会实践“铸魂金课”在线上共享平台的展播和观摩,有力带动大学生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关注度,极大激发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让思政课实践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体现提质培优的效果导向,生成了思政课社会实践的教学成果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从提质培优的效果导向出发,对应“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党课团课理论宣讲比赛、思政类主题征文比赛,构建设计、实施、产出、回溯于一体的“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系统性社会实践教学范式。经过实践导学、基地游学、网络研学和展评促学“四个运行环节”,作为实践主体的青年学生会完成大量有角度、有厚度、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实践项目成果。这些实践项目成果对应生成大学生讲思政课教学成果、大学生红色文创类成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成果,拓展了“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的影响力。如辽宁警察学院“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走进红色基地,开展“红色筑梦”系列活动;走进蓝色警营,开展英模寻访调研系列活动;走进安保一线,开展平安中国护航行动;完成了党史故事文创成果、英模访谈案例成果、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竞赛成果,优秀的实践成果服务于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入选献礼“七一”思政讲堂,助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基层党建样板支部,并涌现出一批志愿服务的优秀典型和“雷锋式”的先进集体。“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的一体化效应,促进社会实践成果转化,为激励青春奋斗建桥搭台,为学生全面发展增值赋能。

(四)体现固本培元的目标导向,提升了思政课社会实践的社会效益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坚持固本培元的目标导向,聚焦“培养什么人”,为大学生搭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实践舞台,帮助学生以开放的视野和胸怀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的熔炉中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形成了开放式的社会实践教学范式。大学生不仅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力量,为未来岗位实习、专业实训、职业选择积累了实践经验,而且让思政课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凸显,形成了系统性的社会收益。由于“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实现了校地、校局、校企、校校“四方共建”和教师、教官、学生“三方联动”,营造了开放式的大思政育人生态,思政课社会实践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更突出。如学生带着盘活乡村经济的使命,积极投身助农扶贫的实践,将理论知识自觉升华为服务行动;教师带着大思政情怀,注重激活优质资源的公共属性,竭力推动全域全程全员协同育人,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从立德树人的效果看,“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参与实践的各方力量共同守初心、增知识、传血脉、长才干、做贡献,有力凝聚价值共识、积极传递精神力量,实现了研学并重、练战一体、产教融合、教学相长。

六、结语

“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借助迭代升级的互联网,突出了思政课的实践向度,纾解了理论教化和价值内化、行为外化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思政课的理论维度、思想力度和价值尺度。“互联网+行走的思政课”建构了以铸魂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舞台、以智媒为介质的整合型、立体化、系统性、开放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范式,创设了全员参与、全域协同、全程督导、全面赋能的实践育人机制,助力大学生走进中国之路、了解中国之治、领悟中国之理,自觉把学习奋斗的具体实践同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结合起来,在社会大舞台书写青春报国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思政教学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