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的融合
——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31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46期
关键词:文科艺术设计背景

白 芳

(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431)

人才在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专业能力及水平会直接决定社会发展效率,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联,所以加速推进人才培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亟须加强对于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深入探究如何有序推进人才培养,并且综合利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的前沿智能科技,从而逐步探索出智能科技与教育事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实现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强化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需要在新文科背景下综合思考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的融合发展,积极展开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从而逐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行业和领域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促使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井然有序向前推进。

一、新文科背景的本质内涵剖析

所谓新文科指的是基于当前传统文科的各项基础积极展开学科中各个专业课程的重组融合,逐步实现文理交叉、协同发展的教育模式,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达到拓展学生知识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效果,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各领域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从本质上讲,首先,新文科能够有效体现出我国人文社会学科的一般特征,同时展现出信息时代之下文科教学的全新特征;其次,新文科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融合性,而这也是新文科最为主要的特征,在新文科理念中全面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当中各个学科内容,并且通过持续性的发展与建设逐步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点能够相互渗透、互相拓展,有利于逐步培养新型人才,强化社会各领域在发展阶段的人才供应,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高速发展。

二、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融合的意义

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需要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积极推动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之间的相互融合,用以促使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充分契合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趋势,促进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逐步摸索出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融合推进人才培养的全新渠道。总结来讲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文科背景下积极推动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之间的相互融合,有利于逐步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逐步运用智能科技开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从本质上讲,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展开阶段综合运用智能科技能够将一系列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运用在其中,从而逐步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智能化与科学化发展,并且在持续不断的人才培养期间摸索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我国艺术设计领域在发展阶段对于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亟须加强对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及探索,着力在其中融入智能科技,并且以智能科技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形式的重要媒介,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逐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强化我国社会在建设与发展阶段的人才供应。

(二)完善教育教学流程

新文科背景为地方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必须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步形成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在此过程中,积极将智能科技融入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中则有利于逐步完善教育教学流程,逐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以智能科技为导向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促进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之下扎实开展,并且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本质上讲,以智能科技为导向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逐步适应当前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满足艺术设计行业在发展阶段对于优秀人才的需求,从而逐步推动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三)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为了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切实做好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强化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加强对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逐步明确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需求,随后在此基础上推动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之间的相互融合,满足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需求,从而使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也就是说,通过积极融合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能够有效推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运用智能科技开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可以在该项工作中有效落实全新的教育手段、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流程,从而提升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层次感与条理性。

三、新文科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境探讨

(一)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融合度不足

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来说,积极在其中融入智能科技属于一项创新性教育举措,尤其是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全力促进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二者之间的全面融合是推动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同时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然而在实际中,则存在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二者之间融合度不足等问题,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及制约,并且不利于顺利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表现为在展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阶段并未积极思考与分析如何有效融入智能科技,同时对于智能科技的使用与融入也并不具有指向性,因此降低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利于提升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导致艺术设计领域人才供应水平不足的问题频发。

(二)人才培养流程有待完善

针对当前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来讲,存在人才培养流程亟待完善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所采取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流程并不完全契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没有落实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所以导致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存在质量不高、上手慢的问题。这既不利于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也对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没有任何益处。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当前所采取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流程过于机械化、形式化,难以切实满足艺术设计领域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

(三)缺乏足够专业的人才培养队伍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足够的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支撑,只有保障人才队伍的专业性及综合能力才能有效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而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来讲,则存在缺乏足够专业人才队伍的问题,而艺术设计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不足也导致难以顺利完成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与步骤,降低了人才培养的实效性[1]。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当前从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人员存在前沿专业知识缺乏、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其并未充分掌握如何有效运用智能科技开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同时在开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阶段未注重积极学习与创新教学模式,仍然采取传统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理念,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便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顺利实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目标,难以有效为地方行业培养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

(四)人才综合实践能力不足

新文科背景下充分结合智能科技开展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该项工作能够逐步满足地方行业对于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强化地方行业在发展阶段的人才供应。而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情况来讲,则存在部分人才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该问题的存在对地方行业的发展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展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阶段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出现学生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不足的局面。而这种情况的存在显然难以满足地方行业对于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与实效性,也不利于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切实做好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工作。

四、新文科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强化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的融合程度

在新文科背景下开展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需要极力推进艺术设计与智能科技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从而逐步摸索出二者全面融合下的人才培养全新模式,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格局,以有效满足地方行业对于特色型艺术人才的需求[2]。首先,要加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培养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之后分析智能科技在其中融入的着力点,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智能科技的作用,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化分析技术等展开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逐步革新培养模式,从而确保在新文科背景下切实做好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保障地方行业的人才供应水平,促进艺术设计领域的高速发展。

(二)完善人才培养流程

积极完善人才培养流程是在当前新文科背景下有效培养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工作井然有序向前推进,保障人才培养过程的条理性与层次感,因此,需要着力完善人才培养流程[3]。首先,要加强对于地方行业的分析,逐步知晓地方行业在发展阶段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类型,随后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流程进行全面的统计与汇总,分析当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流程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之后着力在各个人才培养流程之中融入智能科技,以智能科技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媒介,促使全新的人才培养流程更加完善,并且能够有效提升人才的专业能力,强化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效。

(三)培养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师队伍

对艺术设计教师队伍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工作,只有保障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及执教能力才能促使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人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所以需要加强对于该项工作的分析,逐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提高其对于艺术设计的了解与掌握,优化教育水平[4]。要针对当前所保有的艺术设计教师队伍定期展开专业培训,通过培训的形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拓展其知识范围,使之能够在教育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专业性。在培训阶段可以适当邀请一些具有资深从业经验的专业教师对此指导,并且向参与培训的教师分享优秀教育案例及教育经验等,使之逐步掌握顺利开展艺术设计教学的途径;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智能科技的方法,促使其执教水平提升,从而有效助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着力培养人才实践能力

对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满足地方行业对于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强化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所以需要在开展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阶段着力培养其实践能力[5]。加强对于人才培养工作的精力投入,注重落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教授理论的同时适当联系实际,从而逐步促使其知晓如何将自身所学习的理论付诸实践。此外,在理论学习完毕之后积极展开实践探索过程,为其提供实践平台,从而使之将艺术设计相关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之中,有效强化其实践能力,促使其专业能力及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高质量完成地方行业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工作。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提升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分析与思考,着力融入智能科技,从而逐步形成智能科技导向下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要综合地方行业发展角度进行思考,着力培养特色型艺术设计人才,从而强化人才培养工作实效性,确保地方行业在发展阶段拥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供应。

猜你喜欢

文科艺术设计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星.云.海》
《花月夜》
豆文科作品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孙文科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