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再读蒲松龄《狼》

2022-12-31姜统晓浙江海洋大学浙江舟山316000

名作欣赏 2022年35期
关键词:湖心亭屠户草垛

⊙姜统晓 [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16000]

《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文言短小说集《聊斋志异》,此题下共有三则故事。这三则文言小说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结构严谨、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是短篇文言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尤其是《狼》(第二则)还曾多次入选初中语文教材,是当今初中生在七年级必须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不过从文本角度出发,仔细研读可以发现这篇文言小说中还有几个问题值得再探究讨论一番,以使我们能更深入地解读这篇文章。

一、《狼》中值得探究的五个问题

(一)《狼》是否表现出屠户的“智”与“勇”

第一个问题这篇小说是否表现了屠户的“智”与“勇”。许多人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屠户的智慧与勇敢,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这篇课文的课后“思考探究”部分有一句话:“课文主要写了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经过。”①但仔细分析文本可以发现,屠户能够杀死狼凭借的是自身求生的本能以及因其职业原因而具有的力量优势和杀生的狠心,并且还带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屠户的“智”与“勇”体现得并不明显。

认真研读《狼》的文本可以发现,面对两只恶狼长时间的尾随,屠户先是害怕,“屠惧,投以骨”,妄图以骨头填饱饥饿的狼的肚子。当两狼并驱如故时,“屠大窘”,屠户束手无策,陷入窘迫的境地。而屠户唯一称得上有些聪明的地方就是其背靠柴草垛以防两只狼前后夹击这个动作了。之后他也只是“弛担持刀”,拿着割肉刀与两狼对峙,并未主动出击。如果这时两只狼失去了耐心,一起飞扑撕咬屠户,后果不堪设想,小说中运气显然站在了屠户一方。狼虽狡猾无比,积极想办法对付屠户,一只狼离开转到敌人背后,另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户,但这个过程却分散了狼整体实力。屠户正是利用这一时机,暴起杀死了面前的狼。屠户因其职业原因一般力气都比较大且具有杀生的狠心,这两点给了屠户自信暴起杀狼。屠户这一时机的把握无非是两种情况下的选择,要么他猜测另一只狼已经离开,只需要解决面前这只狼即可,这显然带点赌博的成分。要么他已经在与狼长时间的对峙中陷入了绝望,求生的本能使他顾不上去考虑另外一只狼的行踪,只迫切希望摆脱眼前生命受威胁的状态,全然没有考虑他在与面前这只狼搏斗时另外一只狼又突然回来的情况。从后面的情节发展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果然在暴起杀死前一只狼时并未考虑离开的那只狼的行踪,根据《狼》第一则和第三则小说的情节,极有可能这时屠户在杀完狼后又收拾狼的尸体准备带走离开现场时突然好奇另一只狼的行踪,才会转身去查看柴草垛后面进而发现另外一只狼正在打洞,故而不得不说他能全身心杀死第一只狼实在带有一点运气的成分。屠户直到杀死第二只狼时才反应过来两只狼前后夹击的策略,再考虑到这两只狼应该不是十分饥饿的狼,否则早就和屠户厮杀了,而不仅仅是尾随着屠户走了很远才攻击屠户。综合种种情况,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幸运的屠户。

故分析文本内容后可以发现从整个屠户与狼对峙的过程看,并未明显体现出屠户的“智”与“勇”,有的只是一位在恶狼威逼下被激发出求生本能且恰好因自身职业原因而具有力量优势以及杀生狠心从而能够反抗狼、杀死狼的普通屠户。在《狼》三则故事的结尾处作者有一句总评也可证明这个问题,“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②。如果遇到狼的不是屠户这种职业的人,小说的走向可能就迥然不同了。

论证这则小说未体现出屠户的“智”与“勇”,并不是贬低屠户在与狼对峙时的表现,而是希望在解读小说文本内容时能尊重原文,不过度拔高美化文中人物形象。《狼》中这位屠户的表现就是大多数屠户在那种紧张、威胁生命的状态下能做出的正常反应罢了。

(二)《狼》是否在借对禽兽的嘲笑来赞美以屠户为代表的人类聪明才智

单看《狼》(第二则)这篇文言文,尤其是最后一句话“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很容易引起误解,“禽兽”的对立面是“人”,增加的是“人”的笑料,因此不少人会认为作者这是在借贬低狼之类的禽兽来赞扬人类的聪明才智,甚至隐含着一种投身为人的自豪和优越感,高高在上地蔑视禽兽的存在。其实不然,这里的屠户不能简单定义为人类的代表,不能将对屠户表现的评价粗暴地归纳成人类的表现。要将这篇文章放在《狼》三则小说的整体文本中进行分析,前面也曾说过在三则《狼》故事的结尾处作者有一句总评:“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暴,杀狼亦可用也。”再加上第一则小说中狼死于屠户挂肉的钩子,第二则小说中狼死于屠户的杀猪刀,第三则小说中狼死于屠户特有的吹豕之法,所以作者很清楚因为与狼对峙的是具有屠户这个特殊职业的人,狼才有毙命的下场。如果与狼对峙的是手无寸铁的书生,结果会怎么样?即便是屠户,在与第一只狼搏斗时也是“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并不是很轻易地杀死狼。且《狼》(第二则)中的屠户面对恶狼的威逼并未主动使用什么计谋来夺取狼的性命,更多的是被动应对,是濒临危险境界时被激发出的求生本能支使其行为。故“狼亦黠矣……止增笑耳”这句话里很明显有作者对狡诈的恶狼的轻视嘲笑以及对屠户表现的肯定,但还不能上升到对人类聪明才智赞美的高度。其实作者蒲松龄这里对狼的轻视嘲笑还是有些武断的,屠户遇见的只是两只狼,要是三只狼或更多呢?要知道在绝对实力的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

(三)小说中的“狼”是否是贪官污吏的象征

第三个问题不少人认为这三则故事里的“狼”是贪官污吏的象征,例如汪洋在《〈狼〉的寄托——〈狼〉文本解读》中就写道:“《狼》中贪婪、狡诈的狼象征了封建官吏的‘豺狼’本性,那么屠户就是底层民众的象征。”③这显然是一种过度解读。

《聊斋志异》里许多故事的确带有强烈的社会意义,这本文言小说集里另一则故事《梦狼》中有这样一句话:“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④无可否认这里的“狼”确实是贪官污吏的象征。但若认为《狼》三则里的“狼”也隐喻贪官污吏,而屠户象征被欺压的底层老百姓,认为对待贪官污吏不能退让,只有奋起反抗才能消灭对方,这种观点还是有待商榷的。通过分析文本内容可以得知屠户凭其职业的原因而有工具、力气,以及狠心去杀死狼,事实上第二则小说里的屠户在杀死第一只狼时也是用了好几刀,并未一刀致命,杀死第二只狼也是从背后偷袭,双方并未直接对峙。如果两只狼面对的不是屠户,而是文弱的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或孩子,结局可能就是另一个走向了。再结合《狼》题下的另外两则故事看,第一则小说里的狼虽是死于屠户的钩子,却是意外身亡,并非屠户的主动猎杀。第三则小说中的狼死于屠户的吹豕之法,文章结尾的评论更是“非屠,乌能作此谋也”⑤,如果不是屠户因为职业原因恰好懂得吹豕之法,狼与屠户的结局或许就调转了。故而从三则小说中狼被杀死的过程看,这里的狼很难被认为是贪官污吏的象征,而现实中绝大多数受欺压的底层老百姓都是手无寸铁的老实人,屠户这个人物形象也不能被武断地认为象征敢于反抗贪官污吏的老百姓。

《狼》题下的三则小说极可能就是作者收集整理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蒲松龄在《聊斋自志》里说自己“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⑥。第一、三则小说里狼出人意料的死法,第二则小说中狼所表现出的聪明狡猾,这些带有神奇色彩的情节才是吸引作者的地方,若说作者特意为了讽刺贪官污吏而特意编写出这三则小说则有些牵强。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文本的解读应该考虑作者的创作意图、上下文的具体情境等,不能主观臆断,过度解读。

(四)从《狼》文本中的不合逻辑之处看小说的虚构性

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而丰富人物形象、构建故事情节以及描绘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小说的虚构性,虚构性极大地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因为小说的虚构性才出现了孙悟空、猪八戒、二郎神、聂小倩、贾宝玉这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才诞生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刘姥姥进大观园、范进中举,以及智取生辰纲这些精彩绝伦的小说情节,才孕育了《药》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百姓疯抢人血馒头的社会环境,《呼兰河传》第一章中火烧云那段精彩的自然环境描写。

如果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狼》的情节中自然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但这恰恰体现了小说的重要特点——虚构性。在研读《狼》的文本中我们不禁有疑问,屠户在与第一只狼搏斗时为什么第二只狼没有停止打洞并及时出现呢?按理说这一点在现实中是说不通的,屠户在与第一只狼搏斗时并未一击即中,狼必然会疼痛地发出声音,说不定还会给另一只狼发出示警和求救的信号。而就在柴草垛背面打洞的那只狼必然能听见柴草垛前面发出的声音,为何没有第一时间冲出来并与屠户厮杀以解救同伴?屠户是在杀死第一只狼后临时起意转到柴草垛的后面才发现第二只狼仍在打洞进而背后偷袭断其大腿,这个情节的设置在现实情境中是难以做到的。而作者在小说中这样虚构情节很可能就是为了突出狼虽然聪明狡猾,甚至想出迷惑敌人、前后夹击的应敌策略,但仍逃避不了双双殒命的下场,以引出最后的结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小说的虚构性乃是服务于文本的需要,既为了推动情节发展,也有利于塑造小说人物形象。

(五)《狼》特殊的人物形象塑造手法

第五个问题从文本内容看《狼》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复调手法以及情节发展中双方力量强弱的太极式转化。《狼》作为一篇文言小说,全文仅二百余字,但其结构紧凑,情节紧张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达到这种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者在屠户和狼这些形象塑造上使用了特殊的复调手法,塑造出非常矛盾复杂的形象,进而引起情节发展中屠户与狼力量的太极式转化,吸引读者不由自主地随着文本呼吸,时而紧张,时而放松。

研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一开始两只狼尾随屠户行走了较长时间,即使是吃完了屠户投喂的肉骨头也不满足,还盯上了屠户自身,这体现了两只饿狼的凶狠,但当屠户背靠柴草堆手拿割肉刀进行防御时,两只狼又被屠户震慑住,“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暴露了狼的怯懦。在双方暗自对峙时,两只狼想出了假寐迷惑对方、打洞前后夹击的应敌策略,令人拍案叫绝,为屠户捏了一把汗,两只狼狡黠无比。但它们分开行事,既贻误了时机又分散了力量,使得屠户有机会各个突破,前后杀死了两只恶狼,这一点上又体现了狼的愚蠢。这篇小说中狼既凶狠又怯懦,既狡黠又愚蠢,狼的形象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呈现了矛盾性和复杂性,使读者对其又爱又恨。文中屠户的形象也呈现了相同的特点,当屠户被两只狼尾随许久时,“屠惧,投以骨”“屠大窘”,面对咄咄逼人的恶狼,屠户恐惧害怕。屠户陷入走投无路之地时发现了麦场,背靠柴草垛手拿割肉刀来防御恶狼,当面前的狼假寐时屠户又选择暴起杀狼,显示其紧张后的冷静。当杀死第一只狼后,屠户又好奇第二只狼的存在,故而转到柴草垛后发现了第二只狼并且选择砍断狼的大腿,这里体现了屠户的细心。在整个对峙过程中,屠户的恐惧与冷静,紧张与细心交织体现出来,也使得读者对其由担心不已到松了一口气。小说中这种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便是复调,这种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动人,充满复杂性。

狼和屠户这些人物形象的矛盾复杂性也促成了这篇小说在情节发展中双方力量呈现出强弱的太极式转化,不是一方一直压倒另一方,双方的强弱地位在不断地转换,情节在不断地翻转,故而使得小说曲折生动,波澜丛生,也使读者的内心跟随着文本不断地跌宕起伏,这是《狼》这篇短短的文言小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经典作品的重要原因。

二、立足文本解决问题

上文对《狼》这篇小说中五个问题的探究讨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立足于文本内容,通过对上下文仔细研读甚至是从群文阅读的整体角度进行的,故而使得观点的提出有理有据。这启示读者在赏读文章探究问题时要立足文本,脚踏实地,通过对文本内容的仔细研读得出结论。例如品读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对在湖心亭遇到的铺毡对坐饮酒的两个金陵人是什么态度,遇见他们高兴还是不高兴?粗读文章,从金陵人“见余大喜曰”“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以及舟子“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句话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很高兴遇见两个金陵人,将其引以为知己者,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仔细分析文本第一段,“独往湖心亭看雪”,在三日大雪后的夜晚八点,作者没有呼朋唤友,而是独自一人前往西湖中的湖心亭看雪,想要在天地一白、空旷茫然的大自然中静静欣赏一番雪景,故而连撑船的舟子也不在作者眼中了,这显然与湖心亭中两个金陵人携仆煮酒、铺毡对坐的热闹氛围不符。再看文本的第二段,“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是金陵人热情邀请作者喝酒,作者被动入局,并且在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后就辞别对方,这明显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最后再看“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句话,明显答非所问,一问姓氏,一答籍贯,双方的沟通明显不顺畅。故而从对文本这几点的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张岱并不是很高兴在湖心亭遇见两个金陵人,文章甚至隐隐传达出前往湖心亭赏雪的兴致被破坏之感,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对待金陵人态度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正是体现了解读文章一定要立足文本,从文本内容出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狼》这篇文言文中五个问题的探究并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更加合理地解读这篇文章,使读者走近更真实的狼与屠户,也使读者对在解读文章时应立足文本这个观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①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15页。

②④⑤ 蒲松龄:《聊斋志异》,浙江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483页,第483页,第484页。

③汪洋:《〈狼〉的寄托——〈狼〉文本解读》,《中学语文》2020年第9期,第41页。

⑥ 张友鹤选注:《聊斋志异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猜你喜欢

湖心亭屠户草垛
湖心亭看雪
月夜下的逆袭
远去的乡村草垛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湖心亭看雪
草垛当凳(大家拍世界)
昙花破案
温暖的草垛
张屠户
湖心亭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