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
——以某小学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为例

2022-12-31王羽佳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方案措施工程

王羽佳

施工组织方案是施工单位规划与实施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支撑,是全局性设计方案,其内容网罗了建筑施工工程的所有环节,是施工单位需要重点编写的包含经济、技术等工程关键信息的文件。在施工组织方案中,建筑工程是规划的对象,其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发挥是整体工程设计的主要目的。而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施工技术是否符合工程需要,是否着眼于施工成本的降低以及是否可以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因此在建筑工程开工前,应切实做好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制与评审工作,重点分析方案中的技术措施,从而有效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1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内容

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分析是施工组织方案的重点。技术措施对工程全过程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成本费用计算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施工组织方案中技术措施的分析可以保障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在不同的方案比选中选择适合工程项目的最佳方案,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1.1 项目概况

本文以我国南部某小学的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为参考项目,工程计划施工日期为100 日历天(做样板间另加20日历天),施工范围为南北栋、2~5层的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施工面积约为5 833.2 m2,施工内容为建筑装饰部分与电气工程部分。

1.2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经济分析流程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经济分析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下述5 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进行编制方案的必选与技术经济指标分析,以此为参考选择最佳方案。

1.2.1 组织机构及施工管理的配备

本阶段是项目施工组织方案的基础,主要解决施工全过程中的工期、工序、机械设备管理等相关问题以及设施设备的控制问题,在全局把控的过程中保障整体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于某小学的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施工单位准备成立项目经理部,委派有丰富现场领导和管理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修缮工程的项目领导班子。项目领导班子是项目管理中最核心的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全过程的生产指挥调度,从立项开始对技术、质量、安全的把控,确保本工程的质量与工期达到设计要求。另外,还需要围绕项目经理配备专业的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以及资料员等富有执行力和行动力的团队[1]。

在机械设备的配备中,修缮工程应贯彻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机具大部分工厂化加工与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方法,在配备机械设备等建设机具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充分调动现场所有机械设备的建设能力,并根据建设过程的需要通过合理的调配和改良对场内的大、中、小型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多层次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成本经济合理的条件下保障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在施工管理的其他方面,本工程项目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分类,并完善了施工日记等过程管理以及质量检查程序,为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1.2.2 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并在整体工程进度计划中对劳动力作更加细致的安排。某小学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项目主要对地面、墙面、吊顶、油漆等进行分片流水作业,施工以先墙后顶再地、先安装后饰面为原则,总体按照以下施工步骤:勘察现场→现场清理→操平放线→墙面铺装→吊顶制作安装→地面铺装→半成品预制→半成品安装→油漆→灯具、洁具、面板安装→检查修整→清理退场。

1.2.3 施工总平面图的现场布置

对施工现场总平面的布置进行优化,主要是针对材料仓库、施工用电等施工配套设备的现场布置,以达到优化现场施工便利性的目的。某小学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项目的材料临时仓库和材料加工机具原则上设在各分类材料的操作场所,在材料运输上也应遵循按批次分别进场的原则。

1.2.4 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方法

对施工工艺及方法进行选定确认。某小学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项目对工程施工工艺的设计主要分为地面玻化砖、地面石材、柱面石材、饰面板、内墙饰面砖、轻钢龙骨硅酸钙板吊顶、金属板吊顶、木作装饰工程、乳胶漆、油漆工程、电气工程及卫生洁具几个部分,并对设计各类工艺的施工工艺选用、操作要点、成品保护等工作内容进行规定,确保施工技术的质量。

1.2.5 施工组织方案的总评

对施工组织方案的总评分析,具体是指对某小学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项目的工程整体建设计划做出整体的、系统的、全局的测评。本工程集合了企业内部的技术专家和成本专家并进行了会议探讨,对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最终评价,同时对应用于施工的指导作用做了进一步优化,获得最终的设计成果。

2 施工组织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要点

2.1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在某小学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项目的技术措施方案设计中,对经济效益的把控是整体技术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某一项施工项目,需要理清各项内容重要性的排列顺序。不论何时,施工的可能性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技术达标才能进行后续工作,经济合理性要在考虑好技术可能性之后进行。如果每一个施工方案的技术都能达到要求,就需要优先选取最经济的方案。因此,对每一项方案所需费用的计算就极为重要。项目通过科学计算和设计比较选择出能将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方案,并不断提升方案中技术措施的水平及实施效率[2]。

2.2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要求

首先,本修缮工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以全面分析为出发点,对项目施工中的工艺方法、组织设计以及设计效果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对具体工艺的实施环节和过程效果进行模拟并逐步评分。其次,在对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施工图、施工进度、施工工艺等重点部分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后,基于重点部分的技术特点制定本工程的经济技术分析指标。再次,在工程项目的技术分析过程中运用定量的设计方法,通过对主要指标与关键技术的综合把控和分析,区别对待不同的指标类别并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最后,技术经济分析要基于组织方案的设计要求,并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完善自身的技术指标和工艺流程。

2.3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分析的要点

技术措施分析应当围绕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及环保等方面进行,在技术方案选择时选取符合建设单位及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在质量达到建设单位标准的前提下选择工期合理、经济最大化的技术方案。在某小学的抗震加固及室内外修缮工程中,施工进度方面按照3 级动态控制措施进行把控。人员调控上需要对建设施工合同涉及的工作范围进行分析,从而决定每项工种所需的劳动力人数,并严格把控工人的技术水平,杜绝因劳动力操作水平不足而导致的返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和工期损失。

在质量把控方面建立项目的质量领导小组,施工员、技术员、试验员及质量员在项目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对建设单位要求的项目质量进行全过程把控,如果建设单位对项目质量提出意见或者改进措施,则领导班子应针对项目建设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找出问题根源,确保在后续的建设工作中不会再次出现。

在环境保护的措施管理中,噪音排放标准按照昼间小于65 dB、夜间小于55 dB 执行,施工现场扬尘应达到国家二级排放规定,污水排放需符合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夜间照明不能影响周围社区居民的生活,施工垃圾分类应及时处理并尽量回收利用,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的甲醛释放量应满足《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17)的规定。

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技术的编制没有结合项目实际

目前,部分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的编制在技术方向没有与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相结合,导致技术创新成为一种表面形式。房建项目中,很多项目为了完成企业的创新指标,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忽视了项目的实际状况,使得技术措施的编制不具有可行性,对项目的实际建设无法提供帮助。许多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够重视,大多采用宏观管控的方式进行审查,甚至存在任由现场工长自行编排的乱象,忽视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其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义,不利于对项目安全质量的把控。

3.2 缺乏前期方案对比

由于当前房屋建设项目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单位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夸大本企业的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通过不符合实际的前期方案设计来获取项目施工资格,这种情况下制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无法满足项目实际建设的需求,无法应用于实践。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形成多套施工组织方案,并在尊重客观事实和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对于施工组织设计分析的重点应主要着眼于实施的经济性,在保障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扩大项目的经济效益。

在当前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工程质量,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十分重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除了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外,其他环节的技术经济比较也不容忽视,多种方案共同对比并择优选取的方法有利于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科学性。

3.3 缺乏施工过程管控

只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设计,才能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前期施工组织设计在后期建设中不能起到指导施工作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缺乏现场实际施工的经验,对于后期施工中的细节把控不到位,导致施工组织编制缺乏实践性。另一方面是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审查后并没有在管理机制中成为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忽略了其指导作用,丧失了施工组织编制的意义。

4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优化建议

4.1 提高设计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过程要把握项目实际的要求,遵循客观实际,按照项目现场踏勘、项目场地规划等实际条件进行科学性、合理性的方案设计。参考国家与地方的设计以及建设要求,在符合各项指标与规范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设计。方案设计的过程要综合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着眼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工程建设实施的系统性,让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编制更加贴合项目需求,更好地指导工程项目建设。

4.2 方案比选的优化设计

技术方案的设计应通过对不同技术手法的尝试以及实验在专家讨论过程中得出更多的建设思路,通过这些建设思路的测评与比选得到最适合项目实施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在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总评过程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方案进行评分,如通过对工程量、利润率、工期因素等方面进行不同角度的考量,获得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在施工单位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模拟实际工程建设的效果并对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这个过程能更有效挖掘技术方案的隐藏问题,在对比的基础上完善技术措施,为后续的建设施工提供保障[3]。

4.3 完善全过程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编制和评选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建设施工的进行。在后续的执行上,首先应建设专门的施工组织部门或者团队,对施工过程与进度的把控实行监控[4]。其次应集合现场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将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与意见形成文件并对组织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形成更符合实践需求的管理体系[5]。最后应周期性地组织员工对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落实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方式。在理清各个部门权责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的落实流程,并在保障工程进度的情况下合理监控施工组织方案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把控[6]。

5 结语

项目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是科学、有效指导项目全过程建设的文件,施工组织方案与技术措施分析应以节约型以及经济型的技术选择为主导,在寻求增产节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经济利益。

猜你喜欢

方案措施工程
烂脸了急救方案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