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民间故事的打开方式
2022-12-30陈巧遇
陈巧遇
复述是通过言语表达,再现记忆材料的过程,需要记忆、思维、表达的共同参与,是复杂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复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民间故事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艺术的瑰宝。民间故事以劳动人民的生活为载体,通过奇特的想象塑造鲜活的形象,建构曲折的情節,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并通过口耳相传一代代传承下来,是经典的口头语言的艺术。在复述中学习民间故事,正是遵循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是学习民间故事的重要路径。接下来,笔者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枣核》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复述实现民间故事的有效教学。
一、在简要复述中了解故事梗概
了解故事梗概,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洞悉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高瞻远瞩地弄清故事的行文思路,帮助读者搭建故事的框架。在这样的架构之下,平铺的文字就变得立体了,学生只要记住故事的框架,也就记住了整个故事。了解故事梗概是一个把故事读短的过程,读者在阅读中捕捉故事的主要信息,最后把主要信息用一条线索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故事的梗概。
《枣核》是一篇情节生动、想象神奇的民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因体型小巧如枣核而得名。他是一个“既勤快又聪明的孩子”。其中第3自然段用简短的文字略写了枣核“勤快”的特点,而后用了整整十个自然段详写了枣核“智赶牲口”“智斗县官”两件事,集中体现了枣核的聪明、机智、勇敢、善良。因为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情节之间衔接紧密,学生不能很快捕捉到文本的主要信息,教师要从学生一眼即望的显性信息入手,带领学生顺藤摸瓜、追本穷源。
读完《枣核》这个故事,读者脑中留下的最显性的印象就是对“枣核”这个人物的认知。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此处着手:“默读《枣核》这个故事,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枣核?试着举例说明。”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文本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以故事情节为依托,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深入思考,是提炼故事主要内容的有效途径。学生一开始捕捉到的信息是零碎散乱的。有的说枣核是善良的,因为枣核帮助穷苦的老百姓惩治了县官;有的说枣核是聪明的,因为他不仅用三次吆喝蒙骗了衙役,赶回了牲口,还机智地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让县官自食恶果;有的说枣核是勤快能干的,他虽然体型小,却帮助父母干了很多事情;还有的说枣核很灵活,灵巧地钻过了衙役的铁链、躲过了衙役的棍棒。
为了使故事的脉络更加清晰,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获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这么多的故事情节,哪些情节可以合并起来整理呢?”因为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漏》及《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已经习得了“按照时间顺序”“按照地点变换”复述故事的方法,所以,学生在再读课文后很快便理清了故事的重要内容:课文第3自然段通过简单的事例略写了枣核勤快的特点;课文的第4到7自然段和第8到13自然段,分别详写了枣核“县衙智赶牲口”“大堂智惩县官”两件事,表现了枣核的聪明机智。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将课文的主要信息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大意:枣核不光勤快还很聪明,他智赶牲口、智惩县官,为百姓出了恶气。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从提炼人物信息和主要故事情节入手,引导学生聚焦重点、梳理联系,使学生通过简要复述成功把握文本的故事梗概和结构,习得了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的方法。
二、在多元复述中掌握复述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特别注重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复述”这一语文要素在各年段的要求呈现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特点。从根据图画、文字、图表的提示进行复述,到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故事时间的发展、地点的变化详细复述,再到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复述等,复述的要求随着学生复述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中,教师要善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多元复述中掌握各种复述的方法,从而形成较强的复述能力。
(一)复述故事有顺序
故事行文都是有顺序的,有时按照时间的顺序,有时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有时按照事情起因、经过、发展的顺序,有时候是倒叙,有时候会插叙,还有时候综合运用多种叙述的顺序。学生复述故事,自然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复述出来的故事才更有条理。
在《枣核》这篇课文中,“枣核智赶牲口”这件事发生在晚上,“枣核智惩县官”这件事发生在第二天的白天。讲述这两个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时间段梳理故事情节,辅助学生讲故事。此外,在这两个故事中,事情发生的地点也在变化:村子—县衙—村子—大堂,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地点的变化梳理故事情节。当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时间、地点两线并用,把故事情节梳理得更细致:第一天白天,在村里,衙役牵走了牲口;第一天晚上,枣核到衙役智赶牲口;第二天白天,衙役到村里捉走枣核;第二天白天,枣核在大堂上智惩县官。另外,“智赶牲口”和“智惩县官”虽然是两个故事,但两个故事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所以,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情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发展顺序梳理故事情节:县衙因索粮不成牵走了牲口,枣核智赶牲口帮助了百姓,衙役恼羞成怒捉住了枣核,枣核智惩县官逃出了县衙。
(二)重要内容不遗漏
民间故事大多篇幅较长,复述故事时想要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受记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复述时或多或少都要对某些情节进行取舍、加工。若是取舍、加工不当,遗漏或简化了某些重要情节,复述出来的故事就变得苍白无力、毫无美感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住故事中的关键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留住故事的原汁原味。
在“枣核智赶牲口”这个故事中,最能体现枣核聪明机智的情节是枣核的三次吆喝。为了让学生悟读出“三次吆喝”的智慧,教师这样引导:“在‘枣核智赶牲口这个故事中,枣核一共吆喝了几次?每次吆喝,衙役们都有什么表现?枣核为什么要这样吆喝呢?”经过阅读思考,学生这样说:“枣核一共吆喝了三次,前两次吆喝之后,衙役都立刻跳起来寻人,衙役们都被折腾坏了。最后一次吆喝,衙役们因为实在太困了,所以没有理会枣核,枣核成功赶走了牲口。枣核这样吆喝是为了折腾衙役,等到衙役放松警惕后再赶走牲口,可见枣核是聪明机智的。”接着教师追问:“要表现枣核的聪明机智,在复述这个故事时,哪些内容不能少?”学生纷纷表示:“复述这个故事,枣核的三次吆喝和衙役每次听到吆喝之后的不同表现不能省略,要讲具体、讲生动。”接着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标注故事中的重要内容,并按照“重要内容不遗漏”的标准练习讲故事。
复述故事时做到重要内容不遗漏,次要内容简单说,在减轻学生记忆负担的同时不仅保证了故事复述的完整性,也保证了故事复述的生动性,并且突出了故事的主题和内涵,可谓一舉多得。
(三)发挥想象讲生动
要把故事复述得更生动,除了要保留故事的重要情节之外,复述主体的表现力也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读者仔细品味文本,并结合课文插图、上下文的联系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揣摩出故事中人物说话的语气,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并在复述故事时运用这些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枣核折腾衙役”这个故事中,枣核三次机智的吆喝,衙役前两次的慌张、狼狈,以及最后一次的疲惫和厌烦,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刻画出枣核的聪明机智。复述故事时可以利用不同的语气、表情和动作生动再现这个故事,立体展现人物的形象。为了把故事再现得更形象,有些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加入了表演的元素,进行了表演式复述。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表达,教师不必拘泥一格加以限制,而应给予肯定的评价。
复述故事是综合性极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受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表达能力等的影响,在复述中学生总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许方法使用不当,也许表达不够流畅,也许重点不够突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学生在多元的故事复述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习得更多的方法,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在创造复述中提升言语思维
许多经典民间故事在选编进教材的时候,有的为了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受教材篇幅的制约,有的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不得不对故事进行改编,形成了文本的“留白”。复述故事时巧抓文本的留白,进行创造性复述,不仅是对文本内涵的升华,更是对学生言语思维的提升。
枣核为了“折腾衙役”,吆喝了三次。每次吆喝之后,枣核是怎样审时度势,抓住最佳时机采取下一步行动的呢?这里枣核一定会有丰富的心理活动。复述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思考:“枣核是在什么情况下分别开始第二次和第三次吆喝的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有学生这样说:“枣核刚刚吆喝完第一声,院子里就热闹起来,跑步声、叫嚷声、翻东西的声音乱成一片,声音由远及近,由大及小,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枣核知道,衙役们又上床睡觉了。枣核等了一会儿,估摸着衙役快要睡着了,又一次吆喝起来。霎时间,院子里又乱成一片、响成一团。枣核静静地等待着,等到院子里寂静无声,枣核第三次吆喝起来。可是,无论他怎么吆喝,院子里还是毫无动静。枣核知道机会来了,就从驴耳朵里跳出来,打开了大门,赶出了牲口。”在故事中加上枣核的心理活动进行文本的补白,故事的情节更生动,人物的形象更丰满,文章的主旨更突出。在积极的思、辨、说的语文综合实践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选入教材中的民间故事,有的情节简单。复述时可发挥想象,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留白进行创编:加上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或添加环境描写、拟声词语等为文本增色。但这样的添加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巧越好。添加的内容只有突出文章主旨、凸显人物形象,才能起到为文本增色的作用。
复述故事是对文本的再现和加工。想要故事复述好,首先得把文本阅读好,这样的阅读不仅需要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还要关注文本的细节,揣摩故事的人物和内涵。阅读是输入,复述是输出,成功的复述需要心、脑、耳、眼、口甚至身体四肢的共同参与。可见,用复述的方法学习民间故事,是对民间故事最好的解读和诠释,是打开民间故事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