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就业的养老产业机遇
2022-12-30张婧婧
张婧婧
(广东秋光杂志社有限公司 《秋光》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080)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00后”,从出生到成年正处于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大发展时代。经历了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重大改革,其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较上一代人来说更为充实丰富,耳濡目染地接触了社会发展变革所带来的新事物、新思潮,同时也接受了较好的教育,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巨变,享受了改革成果。在金融、互联网、房地产等行业享受了巨大的时代红利、泡沫被吹大、未来一再被透支的现实后,无论如何都要重新走上价值回归之路。新时代背景下,青年的择业之路在何方?
1 青年就业与“银色”机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以“银色经济”来指代中国老龄化社会所蕴藏的潜力。银色经济,是指专门为老年人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商品,提供各种专门社会服务的市场。当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不断提高、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健康长寿的银色经济时代。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国家在不同时期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政策:2000—2012年国家养老政策的发布数量仍在较低水平区间徘徊,增长较为缓慢,这说明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初期,养老议题并未成为国家当时的政策热点。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加剧上升,国家养老政策的出台也同步增加。2013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的涉老政策超450项。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涉养老专项规划中就有39个。可以说,国家在应对老龄化政策出台方面日趋成熟健全,政策内容也更加精细化。经统计发现,这些政策中2/3以上与养老服务业相关。可以说,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是我国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与此同时,2012—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为12.81%,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7.4万亿元。
回望2022年人才需求与就业趋势,近年高校毕业生已开始成为每年1000多万名社会新就业人群的主要部分,该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较上年大幅增加167万人,并首次突破千万门槛,达到1076万人新纪录。此外,还有487万中专毕业生、数十万退伍军人和一定数量中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共同将今年的就业规模推至历史新高。
图1 2015—202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曲线
2022年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也对就业创造机会形成了宏观约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鉴于历史因素,1962年的出生人口急剧增加,这部分人口在2022年达到60周岁男性法定退休年龄。随着退休人数的增加,释放的就职岗位相对于就业难度会有所缓解,但仍无法完全改善2022年劳动力市场总体紧平衡的形势。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不能说老龄化社会只是负担,它也给青年带来了机会。应该说,我国政府早已预见了未来经济发展中要遇到的诸多问题,2021年6月2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战略部署了“十四五”期间纵深推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表示要更大程度发挥市场主体活力,促发展、扩就业、惠民生。
如今,青年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年人体力充沛,可以充分发挥这代人的优势。对于青年人来说,做养老不仅是就业,更是在为父母及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个老年友好社会而努力。
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至少要持续到2050年,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得未来30年养老市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家庭养老需要更多的社会化服务来满足,养老行业会一直处于上升周期中。而对于“80后”“90后”来说,至2050年他们也已踏入老年行列,面对社会快速增长的养老需求与严峻的经济形势,还有哪个行业能像养老行业一样有着如此庞大的市场和机会?
养老行业的范围之广,吸纳就业能力之强,除了应届毕业生,还有很多转行换岗的就业可以被包含,比如地产、教培、游戏等行业。此外,还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助推第三产业发展,助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
对于“变老”这件事,需要建立一个新认知。从生理上长出第一根白发到实际需要看护养老之间,其实还须经历数十年生理、心理的变化,可以把目光由60岁以后的老年人群,延长至40岁以上人群。而老龄化社会的机遇可发生在所有行业的任何方面,或者说,每个领域都可能随着老龄用户数量的增长而发生改变,这其中也会出现众多垂直细分的市场与机遇。小到一个符合人老年功能需要、美学要求的老花眼镜,大到一个房屋的适老化智慧改造……养老产业仅仅是银发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并不是一个垂垂老矣的敷衍生意,而是一个关乎5亿人生活问题的赛道,这是每个人都将接触同时也终将进入的重要阶段。
2 国家释放的信号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国家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示范区落地浙江省。
共同富裕,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与使命,更是经济继续发展的空间,也是国家构建可持续经济发展与竞争力的关键。共同富裕再次被提出,是当下经济增长与再分配关系不断被调整的强烈信号。
同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老龄产业是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多样化需求。中国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投资创造更多的机会。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只要就业门路更宽广,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逐步迈向共同富裕。”
在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洁、康复护理等服务,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何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也成为2022年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
养老护理人员短缺始终是制约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全国政协委员安阿玥提出了有关养老护理工作人员的几项意见:一是要抓紧多层次、各层面人才的培养;二是开展职业道德培训,设立黑名单机制,在看护老人的过程当中有虐待老人的现象和服务不周到的人员,不得再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更关键的是,要增加对养老从业人员的社会认知度,获得社会尊敬。
江苏省南通佰仁堂常青乐龄护院的主任助理李楠楠介绍了她所看到的情况:由于对这个行业抱有偏见,不少医护专业的年轻学生宁愿选择到医美中心或体检中心上班。养老护理院的工作和医院一样三班倒,但薪资福利却远不及公立医院,养老护理院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打通年轻人的晋升途径。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如何避免农村老人成为“孤岛”?北京大学国民经济与管理学部负责人金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支持部分城市老人到乡村长期定居生活,这样既能降低养老成本,减少对城市资源的挤占,也能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借助乡村振兴,可着力发展农村田园康养、旅游度假康养等新业务,建立相应的养老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明确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发展乡村养老银发经济圈,从而有效吸引部分农村青年返乡务工。
网上挂号看病、电子钱包付款、出示健康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给不少老年人带来不便。怎样帮中老年人跨过“数码鸿沟”,让他们在数字化信息时代不掉队,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建议“两条腿”分步走:首先是进行技术更新改造,研发一批有利于老年人掌握的App应用;其次对于一些还无法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的场合,要保留传统办事方式,避免给老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过多麻烦。
……
种种信号,已非常明确。在中国,政策就是商机,缺口就是风口。把握住政策风口和市场缺口,想不成功都难。
3 窗口期已至,风口期未到
严格来说,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已20多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也已10年,但老年产业发展仍处在相对落后阶段。
老年产业的落后表现在:行业中没有大企业出现,没有大资本进入;国家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大家都在岸上拍手叫好,却不愿意下水游一下;都说老年产业是朝阳产业,就是不愿意大投入——原因很简单,这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不够。用当下流行的说法,中国老年产业的窗口期已至、风口期未到。
“窗口期已至”是指从老年人群绝对数量增长、人均消费能力提升、需求升级来看,趋势已显,正是企业和资本谋篇布局、介入壮大的最好时机。可以说,前数年,时机还未完全成熟,后推数年,或将失去跑马圈地的机会。
“风口期未到”是指目前老年人群的绝对数增长、消费力释放,主要集中在普通大众产品和服务领域,且是低价低质领域,处于从不消费到跟随消费、低级消费的阶段,难以培育出专门针对老人需求的独特产品、服务和品牌。
由于中国人口政策原因,“50后”“60后”等“新老人”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相比上一代家庭,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依赖性并没有那么强。集体主义传统与改革开放后的新观念相互交织,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新老人”的消费方式,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需求。比起其他年龄群体,这群“新老人”有着更稳健的储蓄能力和不容小觑的消费潜力。根据阿里巴巴2020年11月的《老年人数字生活报告》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国60周岁以上银发人群正加快拥抱数字生活,第三季度我国老年人手淘月活跃率同比增幅远超其他年龄组,老年群体消费金额三年复合增长率已达到20.9%,增幅仅次于“00后”。
2017年,中国最大的职场实名社交平台脉脉数据研究院对上万名职场人开展了关于“孤独感”的调查。结果显示,61.47%的人平时会感觉孤独,而寂寞成因多是背井离乡、单身、生活贫困、缺乏朋友、事业受挫等。无论是否“单身狗”,似乎“孤独”是现代年轻人的常态,也催生了一人食、外卖、手机游戏、单身公寓这些“孤独经济”消费模式。
与年轻人的孤独相对应的,是老年人的孤独。早在2015年中国老年空巢家庭比例就已达到50%以上,大中城市的比例甚至突破了70%。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预测,2050年时全国65周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规模将增长约达2亿。这是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一个特别现象:年轻人出外打拼,漂泊在外,形成“孤独经济”;老年人空巢在家,孤独寂寞,构成了老年人的“孤独消费”。
有些老年人的“孤独消费”是畸形的。如一度盛行的“亲情营销”就是销售高价保健品骗子们的利器,他们对孤独的空巢老人“关怀备至”,喊爹喊妈,洗脚按摩,利用老人的孤独骗取大量的钱财。但更多的老人选择了“阳光消费”,他们走出对子女的依赖,走出家庭,外出交友,过上自己的生活,比如报名上老年大学,结伴出游,甚至抱团养老。
传统老人难以接受去养老机构养老,而“新老人”完全可以接受,不少人内心早已酝酿甚至提前准备,你肯定听过父母辈提过类似的想法:和几个朋友一起在乡下盖一处大院子,或者约几个玩得好的朋友在同一个养老机构居住。
由此可以推断:未来十年二十年,养老机构的红利日子就要到来了,而且会形成不同层次的需求,如同宾馆有三星级五星级一样,养老机构将来也会分级。到那个时候,或许大家比的就是谁住的养老机构星级高了。
“新老人”成为老年人的主流以后,中国老龄人口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大大增强。这一变化将使养老行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养老地产、养老机构、养老旅游、养老设备、养老服务、养老文化……过去十年看起来很美好、做起来很艰难的养老行业会发生变化,这也必然催生养老行业的“霸主”出现。
按照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到2050年我国老年市场规模将达48.52万亿元,养老产业规模将达21.95万亿元,老年人消费市场将达60万亿元。在窗口期已至、风口期未到之际,引导青年人抓住机遇驶入蓝海,积极将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与服务老年群体相结合当正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