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全过程德育实效性强化路径探微

2022-12-3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政策

■ 杨 虎

(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思政课的育人地位与改革创新。他在2019年3月全国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座谈会上曾特别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这是习总书记对我们思政课教师使命与责任的科学诠释与定位,也是对我们思政课教师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和殷切期盼。大学教育是大学生走上社会成为优秀公民前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后攻坚性环节,能否全过程贯彻实施好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直接影响着伟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力量。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形势与政策”课承载着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德育的重要任务,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不辜负当代青年大学在新时代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德育教学效果的夯实落地,为培养时代新人和合格优秀公民做好准备。在持续学习“十九大”及其历届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我们教师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德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完成立德树人的职业使命,积极回应总书记的牵挂与嘱托,是我们无法回避、笃定思考的时代问题。笔者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解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努力把教学理论与“形势与政策”课堂实践结合起来,尝试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德育实效性强化路径作初步探讨,以期有抛砖引玉之功。

一、活化课堂形式,增强其开放性

鉴于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为改变沉闷无趣的课堂形式,新思政课程教学体系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为实现新目标,营造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灵活应变。

首先,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优势。对思政课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是主体,实践性教学是有益补充,因其具有开放性和现场性,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的珍贵机会,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及其规范,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的亲身实践,把他们所学的科学理论运用于社会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断成长,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与方法,提升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现实的良好互动和良性循环。如利用周末或假期,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或党史等名胜等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所走过的伟大征程、所获得的丰功伟绩,开阔其眼界,提高其能力;组织学生实地走访调研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铁的事实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使其收获强大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力,激发其爱国热忱,胸怀两个大局,辨清大势,进而明确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伟大使命与责任。

其次,加大推进教学方法创新应用。在“形势与政策”全过程教学中,需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探究应用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与路径,运用好现代化新媒体、网络技术等智能化教学方式,努力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同传,达到教学趣味性与直观性的合理展示,化抽象理论为具体形象,注重创设“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情境,观察学生学习情绪变化,增强课堂感染力,切实提升教学效果;适当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并利用新媒体开放教学,虚拟化教室,突破常规,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人机对话,个别交流指导。

最后,持续增强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社会焦点或难点问题总是处于变化当中,突发事件较多,导致教学素材的采用与更新永无止境,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对部分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费时、耗力,还常常担心被“打脸”。照本宣科机械式教学又会打击求知欲旺盛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思考分析,造成厌学弃听[2]。

为突破此困境,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师需要加大备课力度,“备教材”和“备学生”要双管齐下。就“备学生”而言,了解尊重学生是首要关键因素,为此,必须尽可能多接触访谈学生,调查清楚他们的差异化成长环境、专业特长和行为特征,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再选取适宜的个性化教学素材,并恰当呈现,貌似容易,要完全落实,可能着实不易。

至于“备教材”,可能对大部分教师而言更熟悉,也相对易操作,可以尽可能收集到丰富新颖的教学材料,对之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做到取舍得当,灵活组织,不仅让自己易教,更需要让学生易学易懂,实现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和共同进步。如在讲授“党情国情”这一“形势与政策”课程专题时,笔者就尝试过翻转课程自主教学模式。将学生进行自由分组以最大限度发挥出他们的主体创造性。鼓励他们自己思考分析各自成长的环境与过程,对所熟悉的家乡变化发展过程开展主题调查,并自己动手撰写分析报告并交给老师评判,再由老师择优在课堂公开分享交流,形成一个全过程性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复兴之路的蓬勃发展,爱国主义热忱自然会有效增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正如习近平主席一直强调的那样,要“做好老师,……要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3]。

二、创新课堂内容,增强其导向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性核心体现之一是其能保证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防止偏差,扮演着“调节器”的角色。要完成好这一角色使命,我们“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创新教育内容,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准确把握科学理论与教学前沿,宏观构想,微观处理,拓展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紧跟课程理论前沿,启迪学生思维。“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模块,必须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通过教学我们教师肩负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学生易学易懂易用的使命,从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魅力,解决他们成长成才过程遭遇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钻研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把握理论前沿,分析现实热点,保证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极富动态性,教学素材复杂多变,决不能拘泥于教材和单一课程教学理论,而应拓展思维,放眼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探索教学全过程的完善,勇于创新。教师不应该只是“信息搬运工”,简单地给学生介绍一些随处可见的新闻以及肤浅的概念和单一化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基于传播弘扬正能量的前提条件下,分享人生成长的经验教训和理论思维的锻炼塑造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习得巩固,夯实德育效果,有力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其成长成才。

第二,把握时代潮流,紧贴学生实际。当今世界,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难以做到完全同步更新,部分内容存在过时现象,无法与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接,消解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可以说要当好一名好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是异常艰辛的,必须时时处于“备课”状态,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关注各类突发事件以及热点问题的发展变化。同时,还要了解学生实际,加强接触与交流,分析其成长过程所遭遇的主客观问题,引导其正确面对,满足其内需。

“形势与政策”课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要为他们健康走上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教师在持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刻剖析社会焦点问题时,能够把课堂理论科学知识与社会变迁综合环境相联系,紧扣时代主题与潮流。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并抓住学生主体的关注热点,运用科学理论深刻剖析,为学生答疑解惑,展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魅力,帮助他们锻炼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正确的辨别能力,从而克服主观自我意识或人云亦云的局限,得出客观的结论。例如,笔者在讲授“党情国情”专题时就指导学生成立“青年与时代”主题演讲小组,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德育的主体参与者,关注时代发展,联系自身实际,科学分析问题,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造性,强化了他们理论运用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提高理论运用的能力,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甄别与深入分析[4]。针对学生关注最多的社会不正之风和党内腐败现象等社会热点和教学难点,教师要从“形势与政策”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党热忱。在牢牢把握社会主流的健康积极能量时,也要客观分析垄断资源、贪腐权色等各种不正之风,并通过透彻分析给予坚决批判,让他们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懂得社会主义改革永远在路上的道理,理解我们伟大的党自我改革与创新的坚定决心。

第三,优化教学整体过程。教学是一个生成性动态过程,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优化完善需要突破传统的“形势与政策”教学模式的束缚,迎难而上,锐意创新,努力摸索并尝试科技大发展条件下新的教学方法,采取更富针对性手段,保证“形势与政策”课德育效果的稳步提升。“形势与政策”乃是五大公共基础思政课之一,面向全体专业大学生,大班教学,人数众多,专业各异,要克服这些教学不利因素,需要我们教师以人为本,更多地了解学生,尊重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独特专业背景,具体联系他们各自的思想实际,制作出高质量课件、慕课、微视频或翻转课堂,充分发挥其效用,增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吸引力,以强烈的时代感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求知潜能,发挥其德育效能。

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实现不是教学效果与价值自身的评判,而是有助于解决“教与学”双向效果与评价的问题。因此,需要遵循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基本目标,完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推动其长效机制的形成。科学合理评价“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是一个复杂系统,主要是对“教与学”的科学合理评价,其核心在于对课程的评价由对学生的单方面“结课”习得评价转向“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获得评价,建立起能够发挥师生双方主体意识的“互评机制”[5],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促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德育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提升职业魅力,身体力行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魅力主要通过其人格魅力与教学综合素养展现出来,通常包含高尚的道德品性、渊博的知识体系、得体的教学风格、健康的独特气质等方面,教师良好的综合素养可以示范、吸引、感染学生,引领他们尊其师、爱其课、信其道。“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每位教师提出的基本人格要求,面对大部分政治信仰淡薄、价值取向模糊、社会责任感尚未定型的青年学生,这一要求尤显重要。

第一,用知识体系的广博深厚识吸引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全过程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稳定维持他们的兴趣点和关注度,这与教师的知识体系紧密相关,教师必须专业功底扎实,知识储备广博,辅之以教学艺术精湛,能够收放自如,融合贯通,合理展现,唯此方有可能打动与折服求知欲旺盛的青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以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准严以律己,强化理论研究,把握学术前沿,善于思考,把理论成果运用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科学理论的光芒,感染崇尚真理的青年大学生,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启智塑品,当好学生德育养成、成长成才的合格引路人。

第二,以道德涵养的崇高无私感化学生。作为个体的大学教师与学生交往交流看似不多,但大学教师群体一定是青年大学生交往交流最多的人群与职业。研究表明,大学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影响深刻,很多学生之所以走上学术科研之路、参军报国之路、教书育人之路、回馈家乡之路、志愿奉献之路都是在某个关键时刻受其大学老师的鼓励与引导;那些毕业后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大行不正之风的大学生背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大学老师的劣迹影响。因此,优秀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政治信念坚定、政治鉴别力敏锐,分清大是大非,守好道德底线,不断修炼品格,克服低级趣味,追求高尚情操,塑造符合自身身份的高尚道德,以身作则,用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感染影响学生,帮助青年大学生习得科学正确的道德品味与价值观念,引导他们走上积极阳光的人生大道。

第三,用仪态举止的优雅大方示范学生。虽说人不可相貌衣着,但大学教师不仅是孤立的主体人,更是有着极高职业素养要求的特殊群体,其言行仪表都对青年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风度仪表也是他们综合素养的最直接体现,折射了他们的旨趣与品味。作为“形势与政策”课一线教师,要对此保持清醒深刻认识,时刻注重用自身优雅大方的仪态行为为学生做出良好示范,引领他们塑造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实际行动赢得应有的尊重和爱戴。简言之即是谈吐高雅,衣着端庄,守好底线。

四、培养真挚情感,增强其感化性

情感是促进个体主动自觉学习的主要精神推动力,青年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我们“形势与政策”课一线教师要注重创设师生双方情感交流的平台与场景,以真挚的情感促进“形势与政策”课堂德育实效的提升。

第一,以诚相待,尊重包容。师生双方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共同主体,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师生双方在人格本质上是平等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知识积累和社会与生活经验方面的优势,尊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青春活力,将心比心,以诚相待。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注意倾听学生的合理诉求与利益表达,增加课内外交流的机会,适当走进他们的宿舍、食堂,尊重他们的个人权利和隐私,不断深入交流,尽可能赢得他们的信任,结成“忘年交”,走进其心灵,使得师生能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平等分享各自的思想见解,碰撞出真理的思想火花。

第二,热爱课堂,真诚奉献。课程德育良好效果的取得依赖于教师们主体性的责任意识,要更多地走心而非走过场。教师真情投入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具有强烈感染性,唤醒青年学生的强烈求知热情和创造潜能,献身科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毅前行。“形势与政策”课一线老师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该课程丰富多变、精彩多姿的教学素材,挖掘其所蕴含的强烈情感因素,理清其情感起伏节点,预判学生心理状态的波动状况,引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共振教师情感,达到课堂情、书本情、教师情、学生情等“四情”的相融共生。如在讲述西方列强对我国诋毁与污蔑时,满腔怒火,义愤填膺,语调悲愤;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艰苦卓绝的伟大建设成就时,心潮起伏,激情澎湃,语调坚定有力。寓情于景,师生共鸣,激发爱国爱党之浓郁情感,教学效果自然获得稳步提升。

作为一线“形势与政策”教师必须铁肩担道义,牢记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在新时代条件下,深刻把握两个大局,坚定信念,胸怀天下,把满腔的热情投入到道德与理论素养的提升实践中,投入到强国技能强化的系统培训中,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思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德立身,以情敬业,以爱化人,滋润学生人格之树常青。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政策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