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社会生活个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探析

2022-12-30李鲜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个体化个体领域

■李鲜艳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长沙 415000)

马克思认为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不同他人发生关系的个人不是一个现实的人”[1]。个体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个体只有存在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价值。林语堂在《吾国语吾民》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公共精神”的概念,认为公共精神就是公共意识,是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结合生活实际,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在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具有独立的人格以一种利他的态度关注公共利益,包括公共意识、公共关怀、公共参与、公共责任等方面,具有“公共性”“利他性”的特点。

在当代社会,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个体化相辅相成,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所有人都是“世界公民”或者在某些特定的团体中,面临同样的责任、同样的利益、同样的规则,有一定的共识;另一方面,在个体化中,面临不同领域社会的分工,个体的利益、社会地位、社会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马克思指出:“这种个人的孤立化,他在生产内部在单个点上独立化,是受分工制约的,而分工又建立在一系列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这些经济条件全面地制约着个人同他人的联系和他自己的生存方式。”[2]有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社会个体化的形成与发展也就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一、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现状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家结构变化促使个体化与社会化逐渐的分离。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整体风貌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与个体化的意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整体公共精神表现如下。

(一)大学生有一定的公共意识,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公共意识是公共精神的核心,是个体在公共领域行为规范的认知,是遵守公共秩序的前提。大部分大学生在教育的熏陶下有一定的公共意识,也能在公共领域做出一定反映。例如,在图书馆尽量保持安静,食堂排队就餐等有良好秩序感。同时,独立的意识也表现在能意识到自己是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体,有“独立”的社会能动性,对某公共事件能产生“独立”的理性认识。例如,大学生对国家的民族自豪感、社会发展的问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发声,都能有一个比较积极健康的态度。可见,大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越来越普遍,主人翁意识越来越突出,为公共领域服务的公共精神也逐渐形成。

但这种公共意识带有一定功利性。虽然国家提倡的是“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国家的利益”的集体主义原则,但现实中,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在很大程度与自身的利益紧密相连。据一项河北省五所高校展开的调查报告,在关于大学生参与公共事务目的的问题中,就大学生“是否关注每年召开的两会”这一问题,57.5%的大学生表示只是知道但不会进一步深入学习,8.5%的大学生则表示很少关注。同样在大学生“参与学校志愿者活动目的”(多选题)的问题中,29.8%的大学生是为了学校和班级的荣誉,75.61%的大学生是为了提升自身能力,而为了获得自我满足感和加学分的大学生也分别有 26.64%和23.08%[3]。这表明大学生对公共精神的认知有一定的偏差,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带有一定的利己目的,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并未占主导地位,参与公共事务也并未完全为了公共利益。因此,大学生未能形成客观的公共意识,就难以形成积极的公共参与、客观的公共理性评价、坚定的公共责任精神等。

(二)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公共关怀,但缺少持续性

公共关怀是公共精神的情感的归属,承载着在公共领域中人们对公共利益的情感认同。随着学识的增长、网络信息化的广泛覆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引导,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对公共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公共关怀。在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有很多大学生主动去做社区志愿者,或许他们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去解决一些专业性的问题,但他们用行动表明他们有成为新一代的国家力量的强烈欲望。当代大学生对公共领域产生积极的公共关怀情感,才能对共同体群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公共责任意识。

但大学生公共关怀缺少一定的持续性。公共关怀应该是一种持续渐进的方式,成为一种素养和情怀,并促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养成,伴随终身。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公共平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公共情怀。但它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固性,无法浸润大学生群体的公共关怀,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大学生毕业走入社会后,生活的环境发生变化,为了谋求个人生存的利益,对周围的公共关怀的热情度有所下降,对社会公共事件也出现熟视无睹的心态。说明大学生的公共情怀并不是根植于内心,缺少主动性和持续性。

(三)大学生公共责任感逐渐萌芽,但主动性有待增强

公共责任是个体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维护公共秩序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主动将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整体价值相统一而承担的责任。公共责任是公共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只有正确意识到自己的担当和使命,才能产生社会责任感,承担个体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责任。大学生已经成年,随着年龄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社会责任意识已经逐渐萌芽。但大部分学生是“95后”或“00后”的独生子女,被父母众星捧月,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当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产生冲突时,公共责任意识弱化。同时,社会“个体主义”泛滥,多重价值观影响大学生的判断,使个体难以形成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普遍的大学生认为自我的价值实现是取决于自我的努力,而不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提供的条件,从而忽略为社会发展而应承担的公共责任。一旦在社会公共事务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出现保全个体利益而忽视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

二、大学生公共精神缺失的原因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双重的现代化。而人才的现代化尤其是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公共精神的基本内容涵盖了现代人的品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托底,是构建良序的公共生活加快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有力保障。在公共精神的引导下,可以敦促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个人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形成与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的公共价值理念,主动参与、积极承担公共责任,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浪潮中去奋斗。

当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现代化的进程使人们从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进入一个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社会结构中,这就是“个体化”[4]。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生产的工业化加剧了生活地和生产地的分离,高科技的发展使人能在比较独立的空间生存,交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员的流动,法治的健全加强个体权力的保护,这些都加剧了社会生活个体化的进程。“显然,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次个体化转型,去传统化,脱嵌,通过书写自己的人生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以及无法抗拒的更加独立和个人主义的压力,所有这些西欧个体化的特征也同样发生在中国个体身上。”[5]。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个体化发展下,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化特征: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多元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冲击,出现价值取向日渐功利化、碎片化;另一方面,个体化境遇是指大学生与他人、社会保持疏离,避免参与公共生活,形成“原子式”的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种处境[6]。陷入个体化的境遇的大学生,以自己为中心,忽视公共领域的共同利益,逃避公共领域的共同参与,缺乏公共理性的社会判断。造成大学生对公共领域的疏离、公共精神缺失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生活个体化进程的发展,弱化当代大学生公共意识的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在改革浪潮下成长,已经习惯了单位脱离和市场化“生存”方式,社区和集体认同感也不同于过去。当代大学生进入不同的大学,随着人口迁徙的大潮,涌入不同的城市生活工作。正如丹尼尔·科恩指出:“那些在微软公司开始自己的职业的人没有一个会想到要在那里终其一生。相反在福特或雷诺公司开始工作的人几乎一定会干到最后。”[7]当代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个体的生存与自我利益的实现是依赖市场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国家、社会并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直接的载体。当代大学生也常常以“借住”居于城市中,未能真正融入新的城市形成稳定的社会共同体,不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产生公共意识,也就难以形成公共责任和公共理性等。当代大学生更关注个体的生存方式,忽略个体存在于公共领域的角色和职责,减少了对城市公共领域的关注与参与。

(二)追求“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化理念,弱化当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公共资源与公共机制建设相对薄弱,社会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置身于公共领域的情感需求。进去社会后,面临各种挑战,当代大学生产生巨大的角色差距,在心理、行为、感情上产生不适应、不协调,抑制了公共精神的养成和践行。正如贝克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个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而是社会的发展压迫着个人不能不为自己的行为进行决定并独自承担风险。现代社会将人撕裂为碎片,将个人从集体主义的阵营直接推向更广阔的社会,成为了一个个在社会的海洋中自谋出路的主体。个体对家庭和集体的依附以及相应的家庭和集体对个体的庇护都已经不复存在了[8]。当代大学生衍生了个体幸福与成就是自己的终极奋斗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来源于自我的奋斗、自我承担的人生风险和心理压力,不完全依靠公共社会。从原有的共同体被抛弃,又面临新的竞争空间,大学生自然就形成“为自己而活”的生存之道,重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缺少对公共领域的关怀。因而许多大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的利益,逐渐形成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独立于社会公共领域之外生存。因而他们没有精力也不愿意付出,对社会的公共领域事件和态度表现漠不关心,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三)传统教育与个体化思想相碰撞,弱化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认同性

传统的公共精神受到封建社会家国同构影响,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没有明确的界限,公德与私德混淆不清,导致公共精神的意识淡薄。再者我国传统教育向来推崇低调中庸、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所以,冷漠麻木的态度、自私自利世故的心理在中国具有明显的“适者生存”的意味[9]。英国学者体谟认为,传统的中国人只讲自己小圈子里的道德——遵守家庭、朋友、熟人的道德规范,而一旦脱离这种血缘或类血缘的环境,到了陌生的公共环境中,就往往对公共秩序中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熟视无睹[10]。一方面,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传统文化必然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共精神的觉悟。一些大学生习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自保心态,也有的大学生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人生信条甚至他们的口号,常常抨击社会的不公平、不民主、不平等等,认为社会公共领域是为某些阶级或者某些个体服务的。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入侵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大学生由于自身的认识能力有限,崇尚西方文化中所谓的“人权和自由”,学习西方法权意义上的个人之“私”,偏激地形成严重的“个人利己主义”。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严重缺失,源头是没有正确的文化熏陶与教育,缺少对公共精神正确的领悟。

三、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路径

当代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需要各方面建成教育合力,通过不同的路径共同作用,提高培育大学生公共精神的效率。

(一)改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公共精神氛围

一方面,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正确认识自我与公共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公共精神意识。在当代对公共精神的理解,包含信任、合作、自律等公共善,也有自由、公平、法律等的公共理性。这就反对传统思想中腐朽思想、盲目地被管制服从、明泽保身的消极方式,也反对个人正当利益无偿地不公平的牺牲于公共利益。在社会层面,提倡保护个体的合法合理的个人利益,让个体最大程度与其他社会成员兼容相处,出现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这种共生情怀促使大学生形成并不是进行道德绑架,不是要求个人利益屈服公共利益,而是意识到公共利益的实现才是个人利益实现的目的和手段,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并不是一种相互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彼此互惠相容的。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润物细无声,完善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原生环境。“家风好、民风好、国风好”,家风能够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整体氛围,家长的道德水准和公共意识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孩子,对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的建设具有不可磨灭性和先入为主的特点。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意识,以良好的家风为引导,创设良好社会氛围,给大学生们上好人生的第一课,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挥高校思政课育人作用,为服务公共领域奠定基础

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提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与过去的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相比,大学不仅要完成知识的教授,还要对学生们的思想进行提升,攻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难关,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主阵地。要加快课堂模式改革,引导学生参与时事热点、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探索,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融入社会主义改革的大浪潮中,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另一方面,加强课程思政的融合。高校把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以及党史等内容融入不同专业课程,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基础上,鼓励各学科融入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理念的教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熏陶,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德性品质。高校建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系统,并制定相应考核标准,从生活日常的公共领域到社会生活甚至政治生活领域,从个体道德培育推进社会公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爱国主义教育到个体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全面升华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以诚信友善、团结友爱为核心的公共精神意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重视社会个体化进程的现象,养成正确公共精神意识

贝克指出“在中国,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社会范畴……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1]社会生活个体化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创设条件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共精神。首先,提高社会福利待遇,增强大学生对公共资源的认同感。在社会生活个体化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缺少社会公共福利的帮扶,个体对未来发展承担比较大的社会风险压力,因此无法产生强烈的对国家社会等共同体的认同感。因此,社会应为大学生创设更多公共福利资源,形成社会对大学生关怀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促进他们对社会惠普性公共资源的共享,为大学生群体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使他们对社会共同体产生亲近感。同时,培养正确的个人主义意识,增强对公共精神的认同。西方的个人主义包括“宗教个人主义、政治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浪漫个人主义和功利个人主义”,它强调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人格独立与人人平等的对等,是一种合理的利己主义。在社会生活个体化的进程中,当代大学生追求“个人主义”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个人主义”不是一种只为自己的权利而忽视自我义务的甚至影响他人利益的功利主义,也不能成为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为自己而活”的理由。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树立正确的个人主义认识,而不能是狭隘的功利主义代替合理个人主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公共精神认识。

四、结语

与其他主体相比,当代大学生的公共精神是国家未来的社会风尚的反映。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坚实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实现现代化的缔造者,对其进行公共精神陶冶与养成教育促进成为合格“世界公民”奠定基础,维护未来公共领域的和谐发展。因此,在社会生活个体化进程快速发展下,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恩格斯曾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各方共同合力,促进当代大学生不断完善公共精神,增强公共理性,共筑公共关怀,承担公共责任,成为与时代相呼应的“公共人”。

猜你喜欢

个体化个体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