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圈层传播现象下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教育引导策略

2022-12-3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内容圈层社交

■ 力 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随着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交互便捷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大学生群体喜爱。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运用网络平台分享生活、互动交流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习惯活跃在社交网络前沿,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和深度参与者。有别于共性化、普遍性的传统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的网络信息推送已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这让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交互和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圈层化趋势。大学生因趣相聚、以圈会友,这种网络信息圈层传播现象正影响着大学生社交习惯、价值观念、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在网络圈层传播现象下科学分析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是移动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应新时代所需、顺应时势所趋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圈层传播现象的阐释

圈层并非是网络时代特有的产物。圈层理论最早由德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1]。之后,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逐渐被应用于经济学、传播学、生态学、社会学等领域。社会学家费孝通将圈层理论运用于中国社会关系研究,将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归纳为“差序格局”,认为中国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己为中心,根据不同远近亲疏而形成的由近及远且一圈圈展开的不同“圈子”[2]。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社交媒体技术的快速迭代,大学生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能够非常容易地同与自己生活形态、文化认知相近,兴趣特征、价值观念相似的人群产生交集,形成“好友圈”“兴趣组”“话题社区”等不同类型的网络聚合体,这些聚合体便成为网络社交时代的社会关系“圈子”。

网络圈子内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其本质是信息内容传播和观点立场生成的过程。信息爆炸时代,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海量信息时,大众希望能够利用较少时间过滤无感无效的信息,快速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内容。因彼此之间偏好相近而聚集形成的网络圈层,成员们所关注的信息内容和价值观趋同,因此成员可以在圈中快速获取自己想要的有效讯息,使得网络圈层成为稳定的信息源,同时社交平台的普及让人人都是“发声者”。相较于公共信息空间中的群体,个体对圈层成员的信任度更高,不仅会更信赖圈层内传播的信息内容,也会通过互动交流将某一圈层内获取的信息传播至自己所在其他网络圈,逐渐建立了信息供需链条,实现信息圈层间的定向扩散传播,显现出信息传播圈层化现象。由此,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看似打破时空界限,为人们创造了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环境和广阔的信息环境,实则是将网络空间分割成了界限分明的信息空间,而有着“网络原住民”之称的青年大学生更深受网络信息圈层传播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在信息圈层传播环境中的社交行为习惯、认知方式等,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性和针对性,引导大学生合理地使用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价值观,提升网络素养。

二、圈层传播现象下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研究

本研究以大学生移动网络使用现状为切入点,围绕大学生移动网络使用习惯、网络社交习惯等方面开展了调研。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内21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有效回收936份,调查对象中男生508人,占54.3%;女生428人,占45.7%。

(一)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根据调查统计,“社交”位列大学生移动网络使用的第一功能,占使用情况的89.7%,是大学生的生活中心之一;其次为“看电影电视”,占使用情况的85.9%;排位第三的是“玩游戏”,占使用情况的62.8%;使用情况超过5成的还有“学习专业方面的知识”“浏览查询生活咨询”。利用手机进行就业信息查询、社团信息浏览为占比最低的两项。可见,通过对大学生移动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主要用途是社交、娱乐、体闲。

(二)大学生更偏爱以网络社交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

调查可知,社交媒体以及具有社交属性的应用程序是大学生常用软件,QQ、微信、抖音位列前三位,使用率分别为84.1%、80.4%、70.1%。其中,92.31%的学生每天使用社交类软件,且近6成学生每天使用社交类软件的时间超过2小时,29.23%的学生每天使用社交类软件的时间超过4小时。相较于现实人际交流,56.1%的大学生更偏向于网络社交,其中,62.22%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不受空间、时间限制,能随时交流”,54.44%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有更随意自由的表达空间”。可以看出,网络社交在大学生群体中已非常普遍,其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的交流方式深受大学生喜爱。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信息传播圈层化现象明显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和社交方式的不断变革,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与朋友、亲人、同学建立联系,也很容易与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陌生人进行互动,由此形成自己专属的社交圈。调研显示,80.02%的大学生会加入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关注话题的网络社交圈,93.8%的大学生认同在所属的社交圈内收到大量信息具有相似性,但尽管信息内容类似,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66.13%的大学生仍乐于接收圈内信息和内容,56.94%的大学生会阅读相关信息并参与讨论,仅有3.1%的大学生认为仅接收圈层内同类型的信息会限制自身信息接收面,尝试通过社交媒体以外的其他信息渠道获取信息。此外,在社交平台上,61.54%的大学生愿意接收和浏览平台自动推荐的信息内容,43.06%的大学生会在平台上的感兴趣频道内,不断点击刷新推送信息,认为有“上瘾”的感觉;47.65%的大学生则会在阅读浏览一篇文章或信息内容至末尾处,继续浏览推荐的相关文章;41.54%的大学生会主动将自己关注到的信息内容转发至所在社交圈。由此可见,社交圈层化已成为大学生网络社交的主要方式。大学生具有圈层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依赖于从网络社交圈内分享的组群内容、社交平台个性化推荐的内容中获取信息。而圈层空间之中充斥着同质化信息,信息壁垒现象明显,让身处圈层内的大学生不知不觉地出现视野窄化现象,影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

(四)大学生认知判断受网络社交圈成员影响

调查显示,61.54%的大学生会关注圈内传播信息的阅读量、点赞及评论数;21.58%的大学生认为圈中认同度高的观点或评价会影响自己对信息内容或讨论话题的判断;39.96%的大学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圈中认同度高的言论影响,但要视情况而定;44.66%的大学生认同圈中大V、核心成员等“意见领袖”所发表的言论观点,会增加自己对信息内容的信任度和认同感,对自己的判断影响更大。成员因为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行为习惯或价值取向而形成网络社交圈,因此在面对话题与事件讨论时,容易达成认知共识。加之当圈内出现意见分歧时,作为成员的大学生会先关注已发表的评论与观点,当自己的立场与圈群内认同度高的意见统一或与“意见领袖”的观点一致时,会积极参与互动,而当自己的观点支持者偏少,倾向于保持沉默而不表达个人观点,甚至会被圈内占据优势的立场所影响,认为他们的观点才是正确的。长此以往,网络社交圈会形成一个看似价值观念一致,实则淹没个人意见的、封闭的“回音室”,导致大学生下意识地接受和认同所属圈群的立场和价值观念,排斥多元观点和信息内容的侵入。

三、圈层传播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空间虚拟性易导致大学生行为异化

网络信息传播存在于网络空间之中,是现实信息交互在虚拟网络上的映射和延伸。一方面,网络空间虚拟性特点模糊了大学生的网络身份。在虚拟网络空间内,大学生可以通过设定名称、头像等网络标签,模糊甚至隐匿现实社会中自己的身份和个性,在网络社交环境中塑造全新的个人形象。脱离真实身份的束缚,可以让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加之身处具有共同个性标签的网络圈层之中,更能使其尽情地释放情绪、肆意表达,久而久之使得大学生逐渐依赖于网络信息交互环境所带来的舒适感,容易在虚拟网络中产生自我角色迷失,甚至出现丧失自身主体性,沉迷网络不自拔,逃避现实社会问题、回避现实社交等行为异化现象。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是虚拟与现实高度结合的,网络信息传播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但传播信息的主体又是真实存在的个人。真假虚实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网络环境与现实生活进行切换,会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传播未经证实的网络信息,也会将网络中肆意释放的不理性态度以及负面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甚至出现自我认知矛盾等问题,给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都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二)信息圈层传播封闭性易导致大学生认知窄化

信息圈层传播的封闭性由大数据算法技术所带来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和圈层之间信息定向传播叠加影响而形成。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基于大数据算法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交平台。在算法技术支持下,社交平台可以通过收集和挖掘大学生的兴趣选项、浏览轨迹、点赞评论、收藏内容等网络行为数据,分析其兴趣需求,形成个体画像,再有针对性地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将契合个体兴趣点、需求点的信息分发给用户,促使网络信息传播从“千人一面”进入“千人千面”时代。信息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大大提升了信息供给的精准度,满足了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找寻偏好信息的需要,但也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多元化信息观点的送达,形成鲜明的信息接收边界,给大学生构筑了个人“信息茧房”,成为影响大学生形成科学全面认知体系的一大隐患。置身于信息茧房中的大学生会源源不断地收到自己关注及感兴趣领域的信息内容,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沉浸其中,却较少关注“茧房”之外的信息。因此,大学生看见的世界只是他们想看见的世界并不是世界的全貌,这样既封闭又开放的信息传播渠道会造成大学生对信息接收路径的依赖,个体信息接收通道不断窄化,局限其认知空间,影响其对宏观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同时,由于社交网络圈层的高度同质性,每一个圈层关注关联及传播交互的信息话题类似且十分有限,并且圈层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借助圈层交互空间,大学生可以将个人信息茧房内获取的信息转发给特定圈层,实现信息的定向扩散传播,让同类的信息在圈层内被不断强化。大学生有限的时间被雷同的信息、话题所占据,会导致大学生认知空间受限、认知方式趋向片面化,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信息圈层传播同质性易导致大学生思维固化

身处信息圈层之中的大学生从圈层内部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观点分享讨论和交互的过程。围绕着有争议的事件话题、信息内容进行讨论时,一般会分为不同的阵营。由于圈层群体、信息内容的同质性,在多数情况下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较大。作为圈层成员的大学生在参与话题讨论之前,会先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否属于多数意见群体,如果属于多数群体,他们偏向于参与讨论,否则为了防止自己的观点不被多数派所接受而选择沉默或者违心附和,这样就形成了“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使得大学生逐渐趋同于圈内优势意见[3]。同时,大学生会倾向于听从圈层内“意见领袖”的看法和观点,意见领袖的动员力和引导力会加速从众效应。在相对封闭的圈层环境里,共识观点被不断强化,圈层内多元声音逐渐淹没,让大学生习惯性地接受圈层的立场和观点,服从于圈层价值的群体认同,排斥圈层内外的不同观点甚至抵触与持有不同意见的群体“交朋友”。因此,圈层文化和价值取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思维认知等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影响成员独立理性的思考能力,导致思维僵化。

四、圈层传播现象下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教育引导对策

(一)认识圈层,加强教育双方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依据需求收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面对圈层化传播这一不可逆转的网络信息传播趋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教育理念,了解圈层传播环境中的信息传播特点和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特征,重视自身媒介素养提升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顺应网络圈层传播格局下青年大学生教育规律,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一要加强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媒介素养是教育工作者适应网络环境教育教学的必备能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利用网络空间开展课程教学、教育管理已成为常态,这让师生“触网”时间明显增长。高校应加强对教师新媒体技术应用、社交平台运用、网络舆情应对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促进教师深刻认识网络空间特别是社交平台信息传播特征和规律,提高运用网络技术实施教育管理的能力。高校教师应紧跟网络信息传播趋势,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在认识和把握网络信息圈层传播规律和学生网络社交行为习惯、信息需求偏好、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校网络学习平台、智慧校园平台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增强新时代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性和针对性,实现师生在网络空间中的有效双向互动,积极传播正能量。

二要重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媒介习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海量网络信息的认知筛选、挖掘判断、评价运用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更加科学理性地对待网络信息,为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习惯奠定基础。高校应开设网络媒介素养培养的通识课程,讲授网络媒介知识、网络信息特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和相应的法规政策,并通过讲座、培训、班会、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网络媒介素养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能够合理使用新媒体、社交媒体平台,教育学生学会辨别圈层内外的不良网络圈层信息,正确认识信息圈层传播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学习、辨识能力,学会运用网络媒介促进自身成长成才。

(二)融入圈层,增强主流价值有效传播

网络圈层传播环境中,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观点的传播者,这让网络空间中充斥着良莠掺杂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使得圈层中主流价值观念被弱化。青年大学生尚未完全具备价值判断能力,并且圈层传播容易让他们出现行为异化、认知窄化、思维固化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引导和干预,就会影响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不利于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和开展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往。

一要化堵为疏,发挥圈层传播在教育管理中的正向作用,重构网络教育话语权。高校要坚持价值引领,加强主流思想话语的转化,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网络信息传播意识和正确的网络社交价值观,以此应对网络圈层化对主流话语地位的冲击。一方面,教师要转变话语方式,增强话题设置和话语传播能力,积极探索教育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之间的有效结合点,让主流价值能够渗透到学生圈层之中,并借助圈层内信息传播速度快、信赖度高等优势,增强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巩固圈层传播影响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在网络社交空间中的互动交流,将传统教育中自上而下的“预设性”话题所造成的“独白”式单向话语关系,转变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学生实际需要的交互式话语关系;要创造轻松的交流环境,设置能让学生更有代入感的讨论话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引导学生会自主思考、会理性表达、会自主学习新知。

二要注重引导,发挥圈层传播意见领袖的话语影响力,营造健康积极的圈层社交环境。网络圈层中的“意见领袖”指的是活跃在网络社交空间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建议、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群,他们在网络信息传播中担当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4]。网络意见领袖处于网络社交群体中的核心位置,其观点和言论对圈层内的广大学生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时,网络圈层中“意见领袖”的身份是多元的,他们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学生干部、普通学生甚至社会人士。高校教师可以依托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打造以个人为“意见领袖”的网络圈层,将自身的影响力迁移至网络空间,充分发挥教育者主导作用,努力成为大学生群体的网络意见领袖;要加强学生群体意见领袖的培养,挖掘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学生,使其成为传播主流声音、凝聚圈群共识、正向舆论引导的有益补充和有效助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平和的网络社交习惯。

(三)拓展圈层,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研究表明,有一定社交障碍的大学生比社交能力强的大学生和有严重社交障碍的大学生更乐于在网络社交中交友,在现实空间社交时更具有社会焦虑和消极情绪[5]。学校要从心理疏导、行为规范、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通过打造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的实践活动,搭建广泛的社交平台,引导学生走出圈层屏障,拥抱阳光生活,提高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一要将心理辅导与行为规范相结合,理性认识网络社交行为。针对网络圈层现象下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的人格异化、认知矛盾、自我迷失等问题,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现实人际交往和网络社交的理性认识。对于已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进行积极干预、专业疏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舒缓孤独感和焦虑感,学会自我控制,引导其克服人际交流中的自闭行为,让他们重新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对于还未出现心理异常状况的学生,也应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使用管理规范、优化校园网络使用管理等方式,使其勇于走出网络圈层所营造的社交“舒适圈”,打开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窗口,达到自我觉醒、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扩大人际交流奠定基础。

二要将线上教育与线下活动相结合,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形式,不断优化网络课程资源,强化网络文化作品内容生产,不断创新内容及方式,打造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具有学校特色的网络文化作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育人氛围,以文化渗透的方式融入大学生群体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班会、团日活动等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乐于参加的校园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增加学生人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学会协作;组织开展网络传播、网络安全等主题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学校“一网两微多平台”的网络宣传平台建设,增进学生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认识与了解,鼓励大学生主动“破圈”、拓展视野,促进大学生提高现实生活的社交能力,学会与他人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信息内容圈层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浅析知识仓库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信源、信息内容、情绪特征对微博转发的影响探究
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创新与完善
社交距离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