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2022-12-30葛学敏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网络管理高校学生管理者

■ 王 玮,葛学敏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0)

网络信息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涉及各个领域,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也在逐渐产生相应的变化。这种现象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正确开展管理工作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热议的话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征

(一)层次多元化

传统管理模式主要以“自上而下”的单项管理为主,这种单一的管理方式只存在于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不利于提升日常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方式得到了大幅的改善,网络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空间。在此基础上,高校管理工作应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还需要注重校园各项工作的管理,努力为学生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1]。

(二)手段多元化

传统管理手段较为单一,容易产生模块化的管理形式,无法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的管理,使得工作效率相对低下。针对时代发展特征及同学们的心理变化,管理者可以尝试搭建网络管理平台,利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强化同学们的日常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与心理变化,并从中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此期间,管理者还需要根据学生与网络平台的密切程度,合理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特征的教学方案,促进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2]。

(三)管理复杂化

当前,各大高校均已建立属于自己的网络管理平台,以此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现有的网络环境无疑对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导致日常管理任务更加繁琐。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应当深入网络环境之中,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状态,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情感也会潜移默化地向虚拟化的方向发展,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现实管理与网络管理的相互融合,及时解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质量与效率[3]。

二、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造成的消极影响

(一)挑战管理者的威信

伴随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民主性均在不断提升,无疑对教育主体的行为带来挑战。传统管理模式强调制度的权威性,政策的制定倾向于管理者,学生大多只能被动地接受相应的管理要求。但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唯一导师,网络中充斥的各种思想使得教师的教导不再是学生的福音,甚至对教师的说教产生厌烦心理,同时部分教师不能保持良好的耐心教导学生,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心理,严重恶化师生关系。

(二)侵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交流方式,为人类交往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人们在网络中可以自由地访问各种资源,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与思想。如果在网络访问期间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导致高校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网络热议的日韩文化等,均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学生思想严重西方化,社会责任感逐渐淡化,严重情况下导致部分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些问题正是管理者所担忧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加强日常网络管理,引导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健康、正确的心态面对网络中的各种诱惑[4]。

(三)诱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在虚拟世界中“展示”自己。特别是在某些游戏当中,充斥着暴力血腥的场面,将自己刻画为英雄的角色,得到他人的崇拜,以此满足自己的求胜欲望。长此以往,必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严重情况下将会产生抑郁、自杀等行为[5]。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正确关注网络环境下管理工作的改革

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充分地应用于高校管理工作中,实现了管理的数字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与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虽然管理者对现阶段网络化管理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信息化背景下强化学生管理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部分决策者并没有充分关注网络环境下管理工作的变革,没有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

第一,多数管理工作者信息意识淡薄,只懂得遵循上级指示使用网络平台,对学生日常的管理依旧倾向于传统模式。同时,由于部分高校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资源共享率较低,使得部分管理工作者认为网络技术并不能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甚至会对日常工作造成一定的负担。由此可见,上至管理层下至管理者,都没有正确认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依旧以传统方法展开工作,认为将工作做完便是将工作做好[6]。

第二,我国的管理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调整,但是其核心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为了真正落实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环境工作,必须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展开大胆的改革,彻底摒弃单一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真正发挥网络技术的效用。

(二)管理者网络能力不佳

第一,管理者无法紧跟信息发展的节奏。只有配备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才可以有效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前卫的管理理念,还应当熟练掌握有关网络的相关技术。当前高校管理者多以领导层及辅导员为主,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领导层会以“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为由,将工作事宜下放,导致管理主体成为单一的辅导员,一味地要求辅导员提升工作效率。由于受到专业等因素的限制,辅导员难以担任多重身份。

第二,管理者网络管理能力与信息发展要求不符。随着高校扩招,生源质量比以往相对较差,辅导员的工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内容变得更加繁琐。由于多数管理者信息应用能力较差,依旧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工作中多以通知、会议等形式表达内容,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许多网络信息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7]。

(三)网络管理平台应用率较低

现阶段,多数高校已经配备属于自身的校园网络,部分高校更是斥巨资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导致其更新频率愈加频繁,加之某些高校信息建设没有从实际出发,只懂得盲目投资,使得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一是缺乏统一的领导。由于部分学校并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工作作出整体的规划,使得建设工作依旧停留在注重硬件设施的阶段。二是资源建设缺少统一标准。校内各个部门的信息收集各异,使得多数资源难以在各个部门之间共享,对于管理者而言,只能在各个平台之间反复输入相同的数据,不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相对较多

人始终是网络平台的操纵者与使用者,因此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自身的问题。由于网络平台的轻松氛围使得许多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深受其害。由于不能正确使用网络,部门学生难以在课堂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上课玩手机等不良行为频频发生,逐渐将自己转变为网络的奴隶。长期沉迷网络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者还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错误道路。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同学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阻止学生上网。从客观的角度来说,需要高校管理者时刻关注网络的发展趋势及相应产生的社会道德问题,加强学生的网络德育教育,强化他们对网络不良信息与思想的辨别能力,提升自身的自律意识[8]。

(五)网络管理的普及与监管不到位

落实网络化管理,必须针对网络环境的多元化信息展开了解与监控。实际上,多数管理者及学生并不了解校方在网络管理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与之相比,传统管理容易许多,面对面的管理与教育更具有针对性与直接性,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的制约,学生缺乏丰富的实际经验,难以抵抗网络中充斥的不良思想与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校方加大网络监管力度,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现阶段,高校应当建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要求各个部门充分参与其中,共同维护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的健康环境,针对问题及时探究解决对策,落实相应规章制度。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应对策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学生网络管理工作必须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注重网络德育教育,以学生为基础建立自我监管体系,真正发挥网络管理平台的效用。

(一)加强网络管理团队建设

第一,网络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水平,还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给予学生理论方面的指导、思想层次的启迪,管理者首先需要提升自我的综合素养,积极面对信息化时代对学生教育及管理造成的影响,以人文关怀的工作理念调整学生对网络的认知体系。在日常工作当中,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与思想的侵蚀与干扰,带领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遵守相应的网络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管理者转变现有的管理理念,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方法,摆脱管理人员自身的局限性。只有管理人员自身能够对网络应用自如,才可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9]。

第二,需要强化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辅导员作为高校中的专门职业,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要求与特点,具有专业化、社会化、稳定性等特征。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面临的问题逐渐增多,高校管理者的职能愈加广泛。职能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不仅需要正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还需要强化个人业务学习,逐渐提升自身素养。

(二)注重网络环境德育教育

第一,高校需要紧紧把握网络德育教育的主动权,利用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覆盖面广等特点,搭建网络德育教育平台,着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宣传先进学习思想,并依托其他外部网站,搭建趣味性、文化性的教育网站,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强化学生在线上平台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网络德育教育平台并不困难,注重网络信息的时效性才是重中之重,高校管理者需要强化教育手段,强化正面引导,及时规避不良信息,令网络真正成为学生求知的渠道[10]。

第二,面对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不可抵挡的趋势,管理者需要将网络教育设置为日常管理内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网络平台的特点与功能,将其作为自主学习的工具而不仅仅是聊天或游戏的空间。同时,强化道德教育,避免沾染不良社会风气,一旦学生沾染不良网络习惯,需要管理者给予格外的关注,避免不正之风在校园内蔓延的同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

(三)搭建完善的网络工作体系

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网络工作体系,但是多数学校并没有正确认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即使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也尚未形成科学的工作体系。为此,校方应当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充分认识网络的工具性,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同各部门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以此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确保管理人员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工作之中,推动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进程。

(四)强化网络管理与监控

第一,结合先进的应用技术、必要的行政手段,建设能够屏蔽有害信息及垃圾信息的软件设施,杜绝不良信息进入网络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要求学生实名制注册,以此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强化他们的责任感。与此同时,校方还可以组建网络监督团队,及时清理平台中出现的垃圾信息,对其中的不良行为作出警告。利用专业的方式与技术,防止非法信息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从整体的角度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

第二,管理者可以尝试搭建同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主动走进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满足他们的日常学习需求。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逐渐对管理者放下戒备,将管理者融入自己的“关系网络”之中,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与影响,为此便需要国家与社会强化绿色上网理念的宣传力度,传授网络知识,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伴随生活质量的提升,部分学生在未接触教育前已经沉迷网络,为此家庭应当尽早对青少年开展引导,避免他们过多接触网络,让他们多亲近自然,多同他们进行理念沟通,潜移默化地转变网络对他们造成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养成科学用网的良好习惯。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伴随生源质量的逐渐降低,网络问题日益严重,管理者的工作任务愈加繁杂,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广大管理者需要及时转变观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搭建网络管理平台,强化日常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杜绝网络中不良风气的侵扰,令网络成为其不断提升自我的工具,真正发挥高校学生网络管理工作的效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网络管理高校学生管理者
请别拿管理者的标准要求员工
数控机床DNC网络管理平台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Windows网络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窗口和镜子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流量分析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