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可行性研究
2022-12-30邓文娟张芳华
■ 邓文娟,张芳华
(闽江学院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近年来在经济大步向前的同时,生育率下降、离婚率上升等很多人口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提升生育率,国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政策奖励、全面开放三胎等方法以达成此政策目标。在影响生育意愿因素中,婚恋观是重要远程因素,婚恋观会影响结婚意愿与行为[1],进而影响生育率。有调查发现,作为未来10年结婚主力军的青年结婚意愿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婚恋观便是造成此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此,要提升生育率,除了政策诱因外,也应该要思考如何改善“忧恐懒不”[2]的择偶观和性观念。由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口已超过2亿,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可知,2021年(历届)中国大学生在校人数达到3700万,全世界第一。大学生群体占据未来适婚青年很大一部分,应视为婚恋观研究的主要群体。虽然婚恋观总体来看是健康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3],这些问题不利于其自身成长和健康发展,也会对生育率产生不利影响。
一、婚恋观及问题
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群体对于恋爱、婚姻以及婚恋过程中两性问题的基本看法,它是对恋爱和婚姻的主观看法和内在标准[3],诸如恋爱观、择偶观、家庭观和性观念等[4]。在婚恋观中,择偶观和性观念皆是重要的一环。择偶观是指人们内心对婚恋对象所设定的标准,通常包括择偶对象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学历、年龄、职业、性格、外貌、道德品质及爱情有无等因素[5]。而性观念是有关性的价值观和信念,并且个体的性观念将体现在其性行为上[6]。
统整以往一些研究,大学生择偶观和性观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择偶观方面。(1)择偶标准理想化。追求完美主义和外貌主义[7]、拜金主义泛滥、强调个人主义等[8]。(2)择偶缺乏理性。择偶更冲动、攀比和从众心理、迫于各种压力闪婚等。(3)择偶歧视。地域文化排斥等[9]。
2.性观念方面。(1)对婚前性行为态度更宽容。(2)缺乏两性知识的科学掌握,性保护意识淡薄。易导致过早妊娠、流产、性疾病传播等[10]。(3)对性行为的认知不当。对爱与性的关系认知不恰当、性羞耻感、性压抑、对性的负面认知[11]等。
择偶观对大学生未来是否选择步入婚姻市场有着重要意义,而大学生阶段是性生理、性心理发育最活跃的时期[12],对性的负面认知将降低未来的生育率。作为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群体能否形成良好的择偶观和性观念,对于其身心发展、确立良好人格,甚至对结婚率和生育率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婚恋观问题介入现状与存在问题
在以往介入研究成果中,针对上述问题,部分学者通过对大学生婚恋观问题或特点的探讨,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但经统整后,可发现三种介入对策的缺失,即辨别机制的缺失、干预机制的缺失、预防机制的缺失。
(一)无法精准辨识有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
过往介入机制多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方式强化正确婚恋观,无法更精准地辨别出有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如程毅、孔德生和臧凯都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未能承担起各自角色,未能完成好相应的任务和教育职责,因此他们也提出相关的婚恋教育机制[11,13]。在大学生择偶观和性观念问题的解决上,因个人婚恋观从小就渐渐养成,现在弥补家庭方面的婚恋观教育缺失会受双方互动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区位限制,显然已错过最佳时机。而学校或社会提供的相关婚恋观教育,则更偏重整体大学生,缺乏对具体有婚恋观问题个体的针对性。将大学生们更多地置于受教育的“被动”地位,忽视了对大学生婚恋相关能力的培养。这些教育或宣传的介入方法,因缺少认同,也很难有实际效果[14]。
识别已存在婚恋观问题的潜在对象,是开展后期干预措施的前提。辨别已存在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需要跟大学生群体有长期的密切接触,在获得信任并对其有更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进一步发现其问题和需求。孔德生和臧凯在阐述利用网络开展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路径时,建议开设网络婚恋心理互动平台和心理咨询服务,增加大学生隐私保护机制,保证大学生在自由、隐蔽、安全的虚拟空间里解决婚恋困惑[13]。这种网络教育途径对于会因羞耻感而不愿主动寻求帮助,或是想寻求帮助,却没有让其能放下顾虑开口求助渠道的大学生而言能发挥良好作用。
(二)缺乏改善有婚恋观问题者的手段
以往干预对策更注重通过预防手段来减少大学生出现婚恋观问题的可能性,无法有效针对已存在问题的大学生。过往学者多倡导从家庭、学校、网络和社会文化等不同角度来营造树立正确婚恋观的良好环境,如贾乐鑫、王光亚和张丽君等人指出父母应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有良好的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友爱的家庭环境[15];魏然认为可以通过从宿舍文化、班级文化和网络文化来逐步构建符合主流文化规范的群体亚文化形式[16];乔鸿认为可从大众传媒、学校、家庭和国家四个层面遏制消费主义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消极影响[17]。这些介入机制更偏向于在婚恋观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举措来预防外部环境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对树立正确婚恋观的一种引导,而非实际的问题介入。
只有及时对已存在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实施干预,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其困惑,促进其认知发生改变。对于如何开展工作来解决部分大学生已存在的婚恋观问题,虽然也有学者指出可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把握学生情感动向,及时疏导有困惑的学生[3],但是在这些论述中,此对策只是作为学校婚恋观教育的简单补充,实际上学校里辅导员的精力和心理咨询室的资源是有限的,且并非存在婚恋观问题的学生都会主动寻求帮助。总体上,仍是缺乏对已存在婚恋观问题大学生的有效干预机制与手段。
(三)预防机制较为单一
以往预防倡导机制研究多注重通过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单一方面来预防大学生出现偏差婚恋观,而相对忽视了婚姻咨询师、社区、妇联、共青团、各社会组织等渠道在影响大学生婚恋观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杨梨和王曦影从家庭教育着手,曾指出家庭性教育对青少年性观念有重要影响的同时,也认为由于代际沟通的障碍、父母婚恋知识的缺失和对于婚恋教育的忽视等原因,父母自身也急需更便捷和权威的渠道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技巧的学习[18]。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婚恋观教育知识内容穿插在思政课程中,或只是开设了选修课程,并没有注重个性化和层次性,存在一刀切的现象[19]。大众媒体有宣传和引导正确婚恋观,然而,学生能通过大众媒介接触到的婚恋文化和价值观仍可谓是鱼龙混杂。仅由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等展开预防工作,仍存在缺漏,还需要发动更多层面、更多渠道力量形成联动预防机制。总的来说,如何才能使众多可发挥预防作用的角色汇聚在一起,实现相关预防资源的合理调配,仍缺乏一个媒介系统。
三、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可行性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而我国有关部门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20]。社会工作知识具有客观性、社会工作方法具有科学性、社会工作过程具有逻辑性,介入大学生婚恋观,其不仅有综合理论上的优势,也有实务技巧上的优势。
(一)通过社会工作方法收集资讯,达到精准辨识目的
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更好地发现婚恋观问题的潜在对象。社会工作者可凭借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及预估方法主动出击来发现存在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如社会工作者在个案会谈中会遵循人在情境中、接纳和非批判、案主自决和保密等工作基本原则,利用所掌握的澄清、内容反应、释义、情感反应和概述等倾听技巧,以及提问、解释、提供信息、即时化、自我表露和面质等影响技巧[21],取得大学生的认同和信任,进而收集其情境、态度、面临的困惑等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社会历史报告、家庭结构图、社会生态系统图、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掌握其过往重要事件、家庭基本情况、生态系统和支持网络等资料和信息,了解其婚恋观问题属于哪一类型,从而为需求评估、问题界定及介入工作打下基础。社会工作避免了以往问题视角忽略了大学生群体改变自己的潜能、可塑性以及能动性的缺点,多以优势视角来肯定大学生可以改变其不良价值观,都有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22]。社会工作基于专业伦理与方法,容易与大学生建立平等的信任关系,也较能被有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所接受,坦承、揭露自我择偶观和性观念偏差问题。
(二)采用社会工作三大法,能有效改善偏差婚恋观
社会工作,不仅关注外部环境的改善,更注重大学生个人观念及行为的改变。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直接服务方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婚恋观问题大学生的需求。在实际介入中,针对不同的婚恋观困惑,首先个案工作可以一对一地采取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开展服务,如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法支持的认知行为模式[23],在针对存在性行为认知不当的大学生时,社会工作者便可通过此模式来重新构建其认知结构,缓解其错误认知带来的情绪问题。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婚恋观的相关内容融进小组工作中,通过策划相关主题活动,包括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小组游戏和辩论等,对有相似婚恋观问题的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如经过婚恋观专题的团体辅导,在不同小组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激发大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不断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对于推动大学生积极思考两性的差异和爱情的真谛,增加其婚恋知识和改变婚恋观念有良好的效果[24]。最后,通过对高校学生社区加强社区工作的渗透也可对大学生婚恋观问题开展服务,如搭建相关的社区服务平台和网络平台,社会工作者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婚恋观方面的咨询工作,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服务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和沟通,突破宿舍和班级之间的界限,扩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形成良性的人际关系网络,促进学生间的自助和互助[25]。
(三)联动多方渠道和资源,达到有效预防
社会工作可协调多方资源,联动开展婚恋观教育工作,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有效的预防机制。大学生婚恋观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婚恋观问题是受家庭、社会、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3,11,26]。对于如何从娃娃抓起,发动多方力量引导正确的婚恋观,社会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媒介作用。首先,在社区中,社区工作者可协调社区居委会、卫生所、当地妇联、共青团和其他社会组织一起,整合婚恋观的教育资源,打造婚恋观教育的社区和网络平台,邀请相关专家在社区和网络平台为家长和孩子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讲座和咨询活动,通过评比模范家庭、金婚老人集体纪念活动等形式,宣传和引导积极健康的婚恋观[19],各机构相互沟通,也能避免重复资源的浪费。其次,在学校里,社会工作者可协助学校老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等开展婚恋观教育课程和咨询服务,可将学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学校婚恋观教育,在学校开展同辈教育等有良好效果的婚恋观教育模式[27],弥补学校婚恋观教育的缺陷和不足。此外,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等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还可通过所掌握的群体婚恋观现状资讯和研究结果等,为解决婚恋观问题和引导婚恋观教育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上的倡导和建议。
大学生婚恋观的健全发展可以提高结婚率,也可以增加生育率。从社会工作角度来应对大学生婚恋观问题具有其优势和可行性,高校教育课程可融入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这有助于有效预防和干预大学生不良婚恋观的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发展。虽然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婚恋观问题有其可行性,但也面临着挑战,如社会工作认可度不高;缺乏高校社工、我国没有系统的婚恋观教育体系和相关量表;受传统文化影响,婚恋观教育也可能存在公众观念上的阻碍等。要克服这些困难,需要政府和各方不断助力社会工作的发展,加强中小学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政府有关机构重视婚恋观教育,推行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大众媒介和相关组织宣传积极健康的婚恋观知识,使公众克服传统封建观念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