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网络新词新语现象及影响探析

2022-12-30杰,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词语言

■ 周 杰,陈 玲

(广州工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互联网深度融入人民日常生活,网民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较2020年12月提升2.3个小时[1]。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影响着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由于网络语言善于利用汉字形音义上的各种可能性,形成超常规词句组合,即形成新的词汇、语句,产生词约义丰、极具想象力、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网民“心领神会”新的语义,突破了我国传统汉语词汇的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和语法使用形式,很有口语和方言的特点,“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空间而产生的社会方言,是现实语言的变体”[2]。这种突破与创新很受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青睐,具有强大生命力,并逐渐从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渗透。

互联网发展早期在中国的兴起近十几年的时候,一些学者对现代汉语在这种新的交流方式的影响下出现的一些新的特点已经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一是语用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对网络语言的语体风格以及网络语言的修辞特点的研究;二是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方面。近年来对网络语言研究更侧重其社会影响及传播学意义上的研究。网络新词新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兼有消极的一面,它在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并促进汉语言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造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等问题。笔者通过拙文对新时期网络出现的新词新语现象及已经产生的影响和将要产生的影响进行探析,探寻科学的途径和方法,使网络语言既能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又能保持它的纯洁健康,是研究网络语言的实际意义。

一、网络新语新词的来源与类型

网络时代讲究“快捷、方便、经济”,由此催生的网络语言比传统的表达方式更加简单易用。它的创作群体大多是青年人,他们追求标新立异、反叛传统,拒绝规范、张扬个性,追求幽默诙谐、鲜活生动,极力展示出语不凡、与众不同。基于此,为了达到语言交流中的超常效果,他们往往故意偏离常规语言习惯,出现各种类型的突破:常常有网络词汇的意义与词汇原本的意义背离的现象,常规的意义在不同情景中显示不同的意义,说出的东西和要说出的或企图说出的东西不相吻合,因此造成不常接触网络语言的人与这些网民具有沟通上的障碍。常见的网络新语新词类型如下。

(一)应时造词:逆行者、云监工、内卷、躺平等,都与社会现实紧密呼应,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性和现实性。逆行者与云监工都与“抗疫”有关。“内卷”一词最早起源于学术领域,在网络中则更多用来形容一些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比如,由于资源有限,众多参与者不得不被迫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争夺有限的资源。“躺平”一词最早是和“内卷”相对应的,即一部分人在面对压力时,会选择更加努力地让自己“内卷”,而另一部分人则不想活得这么累,放弃竞争选择佛系的工作与生活[3]。

(二)旧词新用:安利、佛(佛系)、凡尔赛/凡尔赛文学、和谐、种草、拔草、套路、奇葩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中都被赋予与本意完全不同的新意。网络热词“凡尔赛”借指刻意用反向低调表述方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与装腔作势的意思类同)。“xx它不香吗”是2020年最红的网络用语。“香”代替了“好”字。

(三)缩略词语:这是指通过缩减词语的方式来达到虽然意义不变但是形式上用字减少的现象,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比如,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友尽(友谊走到尽头)、土肥圆(气质土、体型又胖又圆)、“爷青回”(爷的青春回来了)、绝绝子(太绝了、好极了、棒极了!也可以是太差了、差极了。不同语境会产生赞美与嘲讽不同含义)、自鸽选手(连自己的鸽子都会放)、ZQSG(真情实感)、YYDS(永远的神)、xsw(l笑死我了)。

(四)套用词语:热播影视及生活中出现的热点事件都可以拿来在网络上调侃、逗趣。“耗子尾汁”的梗:马保国和50岁王庆民比武时被连续打倒3次,眼睛乌青,随后马保国发布视频回应此事说“年轻人不讲武德,欺辱我69岁的老同志,好自为之”。后被网民广泛传播用在那些没有实力却还嘴硬的人身上,充满了喜感。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男主角因长期被岳父母看不起,故意陪他们爬山,借拍照之机谋害了他们。“一起去爬山”就有了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阴险、恐怖,交流时即会产生幽默效果[4]。

(五)萌化语言:“卖萌”即是装可爱、撒娇的意思,当今网络呈现出全民卖萌的趋势[5],从“洪荒之力”“蓝瘦香菇”到“亲”“宝贝”,“口耐”“盘他”“集美”“兄 dei”“小姐姐”“小哥哥”等。甚至一些二三十岁的人自称“本宝宝”。把孩子叫做“孩纸”,对亲近的人称呼“小可爱”“小傻瓜”,回复“好”的时候说“好的呢”“是的呢”,聊天最后加一句“么么哒”……

二、网络新词新语特点

(一)以反叛传统话语规则的方式反映社会热点问题

语言是记录社会的符号,网络新词新语是迎合时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些热点话题、重大事件,其实都影射在了语言层面。比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由此生出了诸如逆行者、复工复产、后浪、神兽、直播带货等新词热语。还有2021年7月,河南洪灾,网友们得知鸿星尔克捐赠5000万元物资赈灾后大受感动,纷纷涌入直播间无底线下单“你多大鞋,我多大脚”,“野性消费”,支持爱心企业。“野性消费”这个词在这个特定的情境下,因其积极向上的态度,成为2021年最热网红词[4]。

(二)以幽默调侃的感情化语气彰显个性、释放压力

幽默,它像一座桥梁一样,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润滑人际关系,祛除人生的压力,化解生活的困境。例如,网络流行语“雨露均沾体”的多种版本之一:“自打上学以来,我就独得六级恩宠,我就劝六级,一定要雨露均沾,可它非是不听呢,就挂我,就挂我,就挂我一个人!”[6]这样的一种使人觉得既好笑又无奈的表达方式具有感情化、思维化的特点,产生幽默的语用功能。还有你真是小火车啊,呜呜呜,象声词“呜”在网络里被“污”替代,这句话的意思就变成指一个人思想不纯洁、下流,是一种明显的戏谑,有较好的幽默效果。再如:“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最初起源于两个人秀恩爱,另一个单身狗在旁边秀尴尬的梗,后来被抖音UP主们竞相追捧,由于这个梗拍出来的视频搞笑感极强,慢慢也就成为抖音的一大热门。

(三)让自嘲变成一种新的社交表现形式

“小丑竟是我自己”这一自嘲语火遍网络的原因是网民在这个时代下找到帮助他们接受残酷现实的一种方式,在美好的幻想与现实的落魄的冲突中,自嘲恰恰是最容易抒发负面情绪的发泄口。通过对自己身份的自我嘲讽,来抒发心中的无奈与焦虑,提前消除可能对自己不利的“攻击”。与其被他人嘲讽,不如先自嘲,“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在网络上,自嘲不仅是情感宣泄的表达,还是赢得他人的认同的聊天技巧。“打工人”这个热词也是带点自嘲的意味,各式各样的上班族在这个词中找到了一份巧妙的身份认同——我是“打工人”,你也是“打工人”,我们都是来打工的人,是一路人,慢慢地也就诞生了“打工人”们共同“自勉”的口号——“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由原本带有轻蔑意味的称谓转指充满热爱生活的力量,不卑不亢、努力工作的群体[7]。

三、消除网络语言负面影响的策略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缺乏法律和道德规范的有力束缚,网络语言的发展在给现代汉语词汇补充新鲜血液、促进交流乃至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比,网络语言中的语言污染现象甚嚣尘上,一些网语趣味低俗,许多就是现实生活中粗话脏话的翻版。早在2015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就已警示过要净化网络语言,不要把粗鄙当个性。曾出现过的“丝“”逗比“”叫兽“”尼玛“”草泥马“”逼格“”卧槽”以及“绿茶婊“”碧池”等,一旦长久接触使用的话,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8]。再比如,不规范的网语和规范的现代汉语日益频繁的交叉,会给书面语言的交流带来一定的混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们的沟通交流。一些青年人由于好奇、有趣、方便而采用网络语词,很可能成为他们今后难以改变的书写习惯,进而影响汉字的纯洁和规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提出“坚决遏制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全媒体时代互动交流的全民化并不等于庸俗化,不能将通俗曲解为媚俗。如何规范网络语言,消除其不良影响,是网络语言使用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遵循语言美的原则

语言美一般是指语言的鲜明、准确、生动和富于表现力,是指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真、善和美,是指人们在交流思想时使用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语言美的根源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时候是因语言形象而生动有力,有的时候是因语言含蓄而鲜明、优美,有的时候语言因富于哲理的美而富于表现力,可以说许多修辞方法都可以使语言获得审美的属性。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是心灵美外化的信息形态。人们在使用语言交流思想的时候,那些表现礼貌文明的词语便成了语言美的重要因素,如那些尊词谦词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重要的是清除粗话、脏话,使语言更纯洁,语言美不独表现在语意一个方面,语言的形式美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倡导娱乐的同时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

对于网络语言存在泥沙俱下的现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傅守祥副教授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与哲学批判研究》中的观点值得借鉴:“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情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纬度的意义追求,既渴望审美愉悦的欢乐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网络语言有津津乐道于形式层面细枝末节的诙谐逗趣、缺少理性思维的倾向,已经出现低俗化倾向等消极因素。“失却了审美精神与人文理想制衡的文化权利是可怕的,文化陷入经济单边主义和商业实用主义是危险的”,必须靠“在对当代人的生存活动的解读中强化美学介入现实的力量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来防止可能产生的“非人化与物化”倾向。即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靠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靠艺术把人的境界“养”高[9]。互联网的普及,“触网”的人越来越多,低龄化趋势明显。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互联网作为未成年人获取疫情动态、坚持学习、与朋友保持沟通的重要保障,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这就更要求全社会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三)主流媒体、语言文字工作者正确引领

主流媒体作为语言传播的重要桥梁,在促进网络语言健康发展中有独特作用。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领共识,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网民,而不是以流量、点击率、转发率为目标哗众取宠,错误地引导公众。对于很多有价值的“网络新词”“时代新词”,比如“逆行者”“打工人”等等词语要大力弘扬。

与传统规范的语言相比,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较好,但媒体从业者对其也不可不加分辨、听之任之。要示范引导规范的网络语言,对于网络常常发生的价值取向的偏离和价值弱化,呈现廉价娱乐、哗众取宠、低俗媚俗语言等方式去迎合某些消费者的口味赚取流量、点击率,坚决说“不”。

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网络文化增添新的活力,规范网络语言,祛除其负面影响,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猜你喜欢

新词语言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张新词书法国画作品欣赏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学诗偶感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