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滔: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追梦人”
2022-12-29林军胡喆
汪滔,1980年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创始人。当前,大疆作为消费级无人机领域“领跑者”,全球市场份额达7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90%,稳坐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霸主之位。
汪滔,1980年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大疆创新创始人,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领跑者”。具统计,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达到70%以上,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高达90%,稳坐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霸主之位。
20世纪90年代初,汪滔有一处乐土,那是深圳荔枝公园附近的一家航模店,里面摆着一架汪滔梦寐以求的遥控直升机。但几千元的价格在那个年代不是小数目,正在上中学的汪滔下课后常常在橱窗外看上半个小时再回家。买不起模型,汪滔就看《航空模型分册》里的模型结构分解图,想象自己得到了这台模型。
谁能想到,25年后,汪滔亲自设计绘制了大疆多款无人机的分解图,制作成展示框,陈列在大疆的旗舰店与展厅中。
1996年,在一次考试中取得高分后,汪滔终于圆梦,把那架遥控直升机捧回了家。那是一架昂贵但不完美的老式模型飞机,燃油是由甲醇加蓖麻油配置而成的。精制蓖麻油是航空和高速机械理想的润滑油,但是汪滔无从获取,只能以医用蓖麻油代替。勉强配好了燃料,又发现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好不容易找机会买到了一台二手发动机……整整一年,在差不多花掉1万元以后,这架飞机才勉强飞上天空,然后迅速掉了下来。旋转的桨叶在汪滔的手臂上打出了一道伤痕。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汪滔抬起右手肘部,展示那道若隐若现的痕迹。
造一架好飞的航模飞机,成了汪滔一个相对具体的梦想。
大学期间,汪滔购买了自己的第二架遥控直升机,并开始尝试在上面开发飞行控制系统。后来,汪滔转到香港科技大学学习,但临近毕业时家庭经济情况出现了一些问题,自费留学会有压力。汪滔一时有些茫然,一方面他没有放弃留学申请,另一方面他也开始参加一些招聘宣讲会,跌跌撞撞地思考未来。这时,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教授接收了成绩平平的汪滔,成为他的研究生导师。汪滔说,这给了他一个缓冲,让自己可以做两年梦,再去面对现实。
李泽湘早年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他一直倡导产学研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之所以接收汪滔,是因为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本科在读期间,参加了两次机器人大赛,曾获得香港冠军、亚太区并列第三。可以说,如果没有在机器人大赛里拿到名次,也就没有汪滔的后来。这也足以理解为什么汪滔对举办机器人大赛有着超出常人的浓厚兴趣。
红杉资本合伙人孙谦曾讲述了当年红杉资本投资大疆的故事。发现大疆的是红杉资本创始合伙人、前硅谷著名记者迈克尔·莫里茨。莫里茨与汪滔聊天时,主动问起汪滔,有什么是红杉资本可以帮忙的?熟悉风险投资圈子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句极度释放善意、希望促成合作的问询。在旁陪同的孙谦认为,汪滔大概率会请求莫里茨帮助大疆解决美国市场或知识产权方面的业务难题,然后顺势提出让红杉资本参与投资。但是,汪滔迟疑片刻后,出乎意料地提出,莫里茨能否帮忙举办一场全球机器人大赛。这让当时在场的红杉资本团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某位成员甚至认为,这是汪滔在婉拒红杉资本。但在成为大疆的新晋股东后,孙谦等人才明白,汪滔当时已经同意接受红杉资本对大疆的投资,而提出机器人大赛是因为汪滔当时正在积极筹备此事。
在与汪滔的交流中,机器人大赛也是常常出现的词语。
汪滔表示,2020年因疫情原因没有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原本如果举办,他希望更改规则:不仅要给冠军颁奖,还要有一些额外的奖励。
汪滔为人低调,身为大疆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他极少参与外部活动,哪怕是大疆自己的活动。曾有新闻说汪滔未出席大疆某款产品的发布会是因为他觉得这款产品不够完美。
汪滔不仅极少出席公众活动,也几乎拒绝了所有媒体采访,甚至曾要求大疆的公司和产品新闻中不要出现他的照片。但在2018年,汪滔很认真地拍了一张形象照,因为他与他的导师李泽湘被评选为“2019 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奖”的获得者(IEEE指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习),他是中国内地首位荣获该奖项的学者、企业家。
在汪滔的内心,机器人比赛的举办、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奖的获得,能增强大疆对这个领域优秀年轻人才的吸引力。聚集足够多优秀、聪明、上进的年轻人,是大疆长青的基石。
汪滔曾把自己本科开始研究的直升机悬停项目作为研究生课题,但毕业时,直升机并没有成功地飞起来,结果他只得到一个C的成绩。之后,汪滔成立了大疆,继续把直升机悬停作为创业方向。
在最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切都不顺利。因为技术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最早与汪滔一起合伙创业的3位小伙伴先后离开。此后,大疆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朱晓蕊和她实验室里的多名博士生、硕士生的支持帮助下,解决了直升机悬停的问题,并开发了配套的云台和图传技术,之后发展多旋翼飞行平台,并大幅度提升飞行影像素质,用一个难以想象的价格提供了世界上首个到手即飞的一体化航拍飞行器,此后在这个全新的行业里抵御了几乎所有竞争者的挑战。
如今,大疆也在让外界逐步认可自己不仅是一家无人机公司,也是一家机器人公司——官方用语是“空间智能”公司。“空间智能”一词更清晰地描述了大疆要做什么,但从字面理解这个词并不容易。汪滔的解释是:“我们想让所有的机器人都心明眼亮有智慧。”
汪滔表示,机器人已经发明很久了,但在很大程度上,机器人都是“半瞎子”。他说:“无论是地面走的还是天上飞的机器人,其实都很不可靠,因为它对外界的感知是迟钝的。比如,工业上用的机械臂,其实它只能完成一个动作,周而复始,这种智能太初级了。”
然后,汪滔突然用激动的语气说:“你见过鸟儿在雨林里穿梭吗?那么灵巧,飞翔得那么优美,它掠过一根根树枝,但绝对不会碰到一枝一节。这就是自然之美,是大自然的造化神奇。而我说的‘空间智能’,就是要让我们的机器人能够像鸟儿一样优美、自如、安然地飞翔。这就是空间智能和科技之美,它就在我们面前,等着我们去实现。当然,这不仅仅是指无人机。”
汪滔认为,随着半导体制程的进步,以前功耗很大的传感器,现在用很轻巧的部件就可以实现,而且价格越来越便宜。他说:“将来,一个小机器就可以装上十几个视觉传感器,加上激光雷达和其他一些态势感知技术,未来的每个机器人都会拥有异常发达的‘视觉系统’,以及支持这些系统的智能算法。‘半瞎子’的时代会过去,机器人将真正拥有和外部环境精细互动的能力。”
(摘自电子工业出版社《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