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守岛 32年, 信仰让坚守更美好
2022-12-29
江苏连云港开山岛是黄海前哨的一级战备岛屿,战略位置举足轻重。自1986年起,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守孤岛32年。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黄海上的一座孤岛——开山岛的上空时,周围正在渔船上捕鱼的渔民们就知道,这是老王在和他们打招呼。王继才夫妇是开山岛上有且仅有的一对守岛人,每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海平面上时,他们也开始起身,简单地洗漱,随后举行升旗仪式。随着海浪拍打礁石的节奏,五星红旗在王继才的手中慢慢升起,而观礼的也只有妻子王仕花一个人。这一幕在这个杳无人烟的荒岛上,由这对夫妻坚持了整整32个年头。这一切都是因为一种为国守岛的信仰和承诺。
上 岛
王继才夫妇守护的开山岛位于江苏连云港灌云县,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开山岛是黄海前哨的一级战备岛屿,也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右翼前哨阵地,战略位置举足轻重。早在1939年,日军侵占连云港就是以此岛为跳板。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祖国的东大门,防止入侵者偷袭,开山岛由原济南军区的一个连队驻守,山上修筑了军事设施,岛上建有房屋六七十间及小型发电站、餐厅、会堂、篮球场等公共设施。
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民兵哨所。
“石多水土少,台风四季扰。飞鸟不做窝,渔民不上岛。”在当地人眼中,开山岛上没有电、没有淡水,更没有居民,有的只是几排空荡荡的营房、突兀的礁石,和终年肆虐的海风,条件异常艰苦。民兵哨所设立后,灌云县人民武装部曾先后派出4批十多位民兵守岛,但最长的只待了13天,最短的3天,没人愿意久留。1986年7月,县人武部政委找到王继才,他二话不说就答应守岛。得知王继才将要上岛的消息后,家里人以及亲戚邻居几乎没有一个人支持他。村里的老人说,开山岛那么远,坐船要一个多小时,岛上什么都没有,而且海上经常刮台风,船只根本靠不了岸,去了那里就等于去坐“水牢”了。
但王继才毅然带着食物、衣服等必需品上了岛,成为第五任开山岛“岛主”。初登开山岛时,尽管生活的温饱由外来固定供给,但身边无人的寂寞感却因身处孤岛被无限放大。
在王继才上岛后的第48天,妻子王仕花带女儿上岛探望丈夫,看着胡子拉碴、没人照顾的丈夫,她的眼泪夺眶而出:“别人不守,咱也不守,回家去吧!”王继才对妻子说:“你回去吧,我决定留下!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出乎意料的是,几天后王仕花毅然辞掉小学教师的工作,把不到两岁的女儿托付给婆婆,经过组织同意,上岛与丈夫风雨同舟,丈夫是哨所所长,她是哨员。两个人像一支队伍,一起劳动,一起巡逻。这一守就是32年。
守 岛
刚上岛时,夫妻俩靠着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炭炉和一部收音机,过着岛上的“小日子”,收音机就是他们获取外界消息的唯一渠道。淡水、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用品都要靠外来补给,由于岛上没有储存食物的条件,补给船送来的食物很快就会坏,王仕花就把一切可以腌制的食物腌制起来,他们的饭桌上最常见的就是咸菜。王继才不是没想过在岛上种粮食,但是在这里植物根本无法存活。在淡水稀缺的条件下,他们只有将雨水存在储水池里,然后过滤饮用。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夫妻俩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那时候,王继才夫妇每年的工资是3700元,1995年建了灯塔,又增加了2000元的守护费。但是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这样的工资连基本的生活都维持不了。为了生计,每年春夏秋三季,夫妻俩就捕鱼摸虾、捡贝类、铲海蛎、放蟹笼,再托渔船捎回港口去卖,一年有个三五千元的“外快”,补贴家用。
市场经济的大潮喷薄而出之际,在上海浦东从事运输行业的大姐为王继才找了一个不错的岗位,一年能赚好几万。可王继才却“一根筋”:“我走了,谁来看护开山岛啊?”大姐气得说了一声“犟驴”,扬长而去。
别人家里有存款单,王继才家里只有欠账单。大女儿结婚时没买一件像样的嫁妆,儿子上大学时的巨额借款拖了很长时间才还清,修建房屋的6万元钱是姐姐垫付的,仅有的一台老式电视机,还得陆上和岛上两头用。父母去世,王继才无法陪在身边;女儿出嫁,他也没能参加婚礼。
升国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这是夫妻俩32年来每天都要重复做的事情,而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岛上风大湿度大,太阳照射强烈,国旗很容易褪色破损,守岛32年,夫妻俩总共买了三百多面国旗。2012年元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了解到他们的事迹后,特地送来一座全钢移动升旗台和不锈钢旗杆,还向他们捐赠了一面曾经在天安门广场飘扬过的国旗。
海上守护神
32年里,王继才和妻子上报了许多重要的海防信息,出色地完成了战备值勤任务。然而,让王继才倍感振奋的是他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故事。
开山岛曾是个不毛之地,但有段时间成了一些人心中的“风水宝地”:有走私的,有偷渡的,有打着旅游公司幌子想开色情场所的。1996年6月,一个“蛇头”上岛找到王继才,掏出10万元现金,要他在岛上留几个“客人”住几天。王继才一口拒绝:“我是民兵,只要我在这个岛,你们休想从这里偷渡!”对方恼羞成怒,威胁要让他“吃罚酒”。王继才没有被威胁吓倒,他随即向县人武部和边防部门报告这一情况。在他的协助下,这名“蛇头”及其同伙被警方抓获。32年中,王继才在与违法分子的斗争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和妻子发现并协助公安边防部门破获6起走私、偷渡案件。
在渔民眼里,王继才夫妻俩则是“海上守护神”“孤岛活雷锋”。渔民晚上出海时,他俩会亮起航标灯;遇到大雾大雪天,能见度低,他俩就在岛上敲响盘子,提醒渔船绕道航行;过往渔民缺粮少药,他俩就拿自己的备用粮食、药品赠送。一次,一条山东籍渔船被海浪打翻,5名船员落入海中,王继才在观察室发现后,不顾风高浪急,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救援,把落水船员一一救上岛。
值得一提的是,刚上岛时,岛上到处是光秃秃的岩石地表,植被覆盖率极低,王继才夫妇从陆地上一点点运来泥土,在石头缝里种树栽花。第一年,栽下100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五十多棵槐树,也是无一存活;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终于长出一棵小苗,夫妇俩喜出望外。如今,几十棵苦楝树、松树在岛上顽强生长,多种果树也连年丰收,各种花朵五彩缤纷,一派生机盎然之景。
2018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王继才去世后,王仕花成为民兵哨所荣誉所长,开山岛由3名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组成值勤班进行常态化值守。2019年9月,王继才的铜像在开山岛落成,从此这位最朴实的英雄在这里永远驻守。
(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信仰的力量:共产党员的信仰故事》 主编:赵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