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拉索夫:探秘吸血鬼城堡

2022-12-29卢桢

现代阅读 2022年4期

直到半个世纪前,这里的居民依然相信,周边有一些人白天过着正常的生活,到了晚上,这些人的灵魂就会离开他们的身体,在村子里游荡,直到第一声鸡鸣响起,邪恶的力量才会消失。

经历了近一天的路途转换,我终于脚踏身至罗马尼亚布拉索夫——中欧保留中世纪文明最集中的城市,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首府,爱尔兰作家布莱姆·斯托克笔下的吸血鬼之都。

游客们来到布拉索夫,主要目的大概只有一个——追踪中世纪的要塞,特别是那充满了强烈传说色彩的吸血鬼城堡。当地几乎所有旅店都会提供一条旅游线路,名为“吸血鬼城堡之旅”,包括吸血鬼故事的渊薮“布朗城堡”、吸血鬼小说书店、吸血鬼周边产品商店等等,足以令一个吸血鬼题材小说迷过足眼瘾。

司机包车一日游大约需要50美元,普遍包含布拉索夫附近的3座城堡,当然,所有人都会把精力放在布朗城堡。这座城堡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名称是德古拉城堡,那是因为19世纪末爱尔兰作家斯托克撰写了一部非常著名的小说《吸血鬼伯爵德古拉》,故事就以特兰西瓦尼亚为地理背景。

直到半个世纪前,这块土地上的居民依然保持着一种奇特的信仰,他们相信周边有一些人,白天过着正常的生活,到了晚上,当所有人都入睡的时候,这些人的灵魂就会离开他们的身体,在村子里游荡,甚至去攻击那些熟睡的人,直到第一声鸡鸣响起,邪恶的力量才会消失。如此奇特的鬼魂传说,在斯托克看来无疑是陌生而劲爆的故事题材,他浸淫在特兰西瓦尼亚的民间信仰里,提炼出吸血鬼的故事主线,而主人公就是那位德古拉伯爵。

关于德古拉这个名字,得来颇为偶然,斯托克本想给他的吸血鬼伯爵起名叫Vampyr(就是吸血鬼的意思),后来在查阅罗马尼亚与土耳其早期战争资料时,他不经意间发现一个注解说“好战的德古拉是恶魔”,这条引注令斯托克异常兴奋,他觉得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吸血鬼的好名字了!那个好战的德古拉,就这样躺着中了枪,一下子从军事频道跨入了文学频道。

作家从未游历过罗马尼亚,然而书中对伯爵城堡的描述,却与今天我们看到的布朗城堡异常契合,书中写道:“城堡就在悬崖边上,偶尔会有一个很深的裂口,裂口上有一条银线,河水从峡谷深处流过森林。”的确,布朗城堡挺立在布切吉山谷上方的岩石上,岩石下方有一条流动的河流,穿行在广袤的布泽兰地区。从城堡的最高处远眺四方,特兰西瓦尼亚富饶的土地尽收眼底。这座建于14世纪的城堡,本就是一座位置险要的要塞,扼守着喀尔巴阡山脉的交通要道。

真实的德古拉,也就是弗拉德三世·采佩什(罗马尼亚民族英雄)并没有涉足过布朗城堡,甚至这里并非他的领地。今天,布朗城堡和吸血鬼传说存在着如此牢固的联系,主要还是源于政府的推波助澜。20世纪70年代,罗马尼亚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本国旅游业,由于布朗城堡的位置和商业潜力,政府拍板决定:从此这里就是官方认证的“真正的德古拉城堡”。于是,包括罗马尼亚人自己都开始相信,布朗城堡就是吸血鬼城堡。

布朗城堡离布拉索夫30公里,算是很近。从山脚沿斜坡拾级而上,大约一百多米就到了城堡大门。导游介绍说,在中世纪,城堡根本没有设计大门,也无其他入口可以通过,人们要想进去的话,只有跑到城堡南边,沿着上面扔下来的绳梯爬上去。这是因为城堡的主人杀人无数,所以害怕有人摸黑上来报复。

当然,现实历史中的那位德古拉虽然残暴异常,却肯定不会去吸人血,所谓传说种种,无非是后人从血淋淋的征战历史中发酵出的香喷喷的小面团儿。况且,城堡的通道不止一条,修缮情况良好,无论是当年的贵族,还是今天的游客,顺石阶环游城堡,应当不是难事。

城堡内有57间房,每间房内都保留了一些当年的家什陈设,巨大的狼皮地毯、外形粗犷的青铜罐、纯金打造的盘子、来自荷兰的蓝瓷……不过,和爱丁堡城堡、新天鹅堡、海德堡城堡那些雄奇华美、内饰繁奢的贵妇级城堡比较,布朗就是一位羞赧的地主家村妞了。

1918年之后,特兰西瓦尼亚成为大罗马尼亚的一部分,从1920年开始,罗马尼亚的玛丽皇后将这里作为夏宫居住。虽然玛丽把英式的家具和饰品带到了布朗城堡,可这里毕竟位于山区,交通不方便,加上罗马尼亚本身国力有限,作为夏宫的布朗还是显得过于简朴。

城堡内的游览重点是玛丽皇后的卧室,以及她的小女儿伊莲娜的房间。城堡大客厅的墙壁上,以及餐厅与客厅转角的墙上,悬挂着她们在城堡中的旧照。参观的时候,我只知道这两个人是贵族,并不了解更多,反而觉得两个美女生活在这么一个孤冷简朴的城堡里,每天除了去山脚下采摘点野菜,在餐厅里吃碗炖肉外,似乎也没有什么更丰富的生活了,想想还真是让人可怜。后来的诸多资料提醒我,这里只是看着简朴而已,如果完全还原当时的布置与陈设,特别是专门在匈牙利打造的水晶酒杯,以及数百件在巴黎手工艺人那里定制的吉卜赛风格珠宝,其华丽与精美当能摇曳人心。

城堡的后半程游览路线会把人导引至“德古拉”房间。房屋不大,陈设了拉肢刑架等中世纪欧洲的经典刑具,上面依稀可见斑驳血色,导游却自我拆台似的悄悄相告,说血色实为后人粉刷而成,借此突出伯爵的血腥残暴。墙上悬挂着那位真实的德古拉画像,吸血鬼的故事与现实的历史彼此融合,既满足了“吸血鬼寻踪游”客人们的想象,又让从未驾临此地的弗拉德三世再次躺枪。

斯托克的粉丝普遍有着对于城堡的模式化想象——太阳渐渐西落,蝙蝠飞舞,野狼嚎叫,一辆马车载着夜客,飞速穿越特兰西瓦尼亚的山区,驶过密林道路最后一个转弯,出现在眼前的便是云雾缭绕的山顶城堡,还要有一阵寒意袭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可惜,古堡到了下午5点就停止营业,人们急着返回布拉索夫,不会过多停留,也没有机会感受到让人毛孔收缩的寒意了。

离开布朗城堡,我们的一日游还在继续,车子途经拉斯诺夫小城,探询远山上一座600年历史的拉斯诺夫城堡。布拉索夫山区的每一座城堡既扮演着贵族的住所,同时还兼具着更重要的防卫任务,城堡其实就是要塞。“3个城堡一日游”的最后一站,是锡纳亚城的佩雷斯城堡。木质结构的城堡从外面看规模不大,但内里之奢华却让人惊叹。与布朗城堡的简朴形成鲜明对比,佩雷斯城堡其实应该叫作宫殿才对。

回到布拉索夫市中心已经是晚上8点半了,只有一家餐厅还在营业,我点了厨师长不断推荐的传统罗马尼亚美食,其实就是混着奶油的炖菠菜搭配烤培根。我鼓起勇气,像罗马尼亚人一样,去挑战乔鲁巴的滋味,那是一种加了浓醋和奶油的牛杂碎汤,味道很刺激。后来回忆,吸血鬼的恐怖,远不及汤的味道那般袭人。

(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旅行中的文学课》)(图注:布朗城堡内弗拉德三世的房间;佩雷斯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