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赫特与多莲卡:我想为你伴奏
2022-12-29仲辉
里赫特开始其钢琴演奏生涯的时期正是生存环境内外水火不容的历史阶段,外患是世界大战,俄、德双重身份使他备受煎熬,内忧则是严酷的文化政策。然而,世界史在他身上似乎没有产生影响,他反而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了艺术史,这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价值选择。此间,他并非孑然一身,还有伴侣多莲卡终身相随。这样一段风雨飘摇中坚而不摧的关系却被人们捕风捉影,传得扑朔迷离。
尼娜·多莲卡年轻时的容貌与里赫特最钦佩和爱戴的意大利戏剧演员爱莲诺拉·杜丝颇有几分相似。里赫特初到音乐学院学习时,由于参加一位乐手的葬礼,第一次看到多莲卡,惊为天人,说她竟像一位公主。从那次一见钟情,直到他去世,二人形影不离,终生厮守。里赫特还记得初次看见这位伴侣的情景:
当我1937年被音乐学院录取时,一位单簧管手刚刚去世,那是一场平民化的葬礼,由此我出席了追思音乐会,许多音乐家都参与了。伊贡诺夫弹奏了柴可夫斯基《四季》中的一个乐章,涅高兹演奏了一首勃拉姆斯间奏曲;格季克以管风琴为大提琴家谢林斯基伴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一点儿也不合拍。最后,一位歌者演唱了《索尔维格之歌》与《摇篮曲》。
这让我喘不上气儿,在我看来,这位歌者真是非同一般。而且,她美丽出众,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我开始问我周围每一个人:“那么,她是谁啊?她是谁?”他们告诉我她是尼娜·多莲卡。
多莲卡系法裔,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法德混血,她父亲过世比较早,她不愿提他。里赫特母亲给他带来未平的创伤,这似乎与多莲卡父亲带给她家的创伤同样脆弱,人们无法得知具体情况到底怎样,即使她最亲近的朋友,也所知甚少。多莲卡母亲是一位优秀的瓦格纳歌者,谙熟歌唱技巧,多莲卡的启蒙正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多莲卡的音量不甚洪大,但在里赫特看来却非常美。
里赫特开始追求多莲卡是在指挥家尼古莱·安诺索夫的建议下,他鼓励里赫特给她做伴奏。从1945年开始,一直到1961年多莲卡息声为止,二人合作了大量俄罗斯作曲家的歌曲,以及法国作曲家的作品,包括德彪西、拉威尔等,当然还有德奥歌曲,比如当时在苏联还没有人唱过的雨果·沃尔夫的歌。
里赫特接受长辈建议开始接近多莲卡的时候,他非常羞涩,有一次跟在她后面,很长时间才开口说:
“我想和你开音乐会。”
“开音乐会?——这是什么意思?你弹上半场,我唱下半场?”
“不!我想为你伴奏。”
然而,很多人认为这对伉俪始终只是维持契约关系,多莲卡谢绝舞台后,一度成为里赫特的经纪人与管理者,他们的收入都由她来支配,她来决定里赫特可以见什么样的朋友,举办什么样的晚会。里赫特确实说过,如果没有多莲卡陪伴,他不愿意演出,不愿意出国工作,音乐会将失去意义。这可以被解读为多莲卡强大的控制力,也可以被解读为二人唇齿相依的感情。无奈这些人选择前一视角,因为他们认为里赫特除了艺术造诣,在生活上没有自控能力,他们也不理解里赫特对女性所具有的独特情感,甚至不能相信爱情的理想主义。
里赫特去世后一年内,多莲卡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似乎完成了守护天使的使命,随他而去。
(摘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里赫特:一种音乐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