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迷心窍”,别被增高药“坑”了
2022-12-29潘慧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不长个儿,所以乱投医,胡乱给孩子买增高药。我见过很多这样的父母,他们特别焦虑,对孩子的身高过度关注,每天带着孩子满世界地去求医问药。这种情况,我把它称为“高迷心窍”。
过度地关注长高,给孩子滥用口服增高药,不仅不会让孩子长高,还可能导致很多无法挽回的后果。
关于口服增高药,大家通常有很多认知误区。
首先,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如果你不改变他的生活习惯,不去找到他长个儿慢的根本原因,即使吃了增高药也没什么用,反而会耽误孩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
其次,现在的口服增高药里往往会添加一些孩子并不需要的成分,引起孩子性早熟。可能刚开始服药的时候,孩子长个儿速度会加快,父母会觉得很高兴,但是用不了多久,孩子的骨骺(骨头发育时末端的软骨)会提前闭合,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再也不长个儿了。
口服增高药的“坑”
我把最常见的一些口服增高药进行了分类,列出口服增高药的“四大坑”。
第一类:营养补充剂
这一类口服增高药,其实就是单纯的营养剂,比如钙、维生素D、氨基酸等。
很多父母问我,孩子不好好吃饭,能不能给孩子吃一些营养剂作为补充。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营养剂也仅仅有辅助作用,如果孩子不爱吃饭,补充再多的营养剂也无济于事。让孩子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类:激素类的药物
很多口服增高药会打广告,说含有生长肽或者生长激素。有家长跟我说,他们给孩子买的口服增高药,含有生长肽,用的是国际先进技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绝对是虚假宣传。
因为不管这个药是否含有生长肽或生长激素,口服以后在胃酸的作用下都会失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技术能保证口服增高药能躲过胃酸的消化作用。吃下去以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它很快就会变成氨基酸,服药效果等同于吃肉。
第三类:所谓的高科技秘方
这类药在宣传上一般会号称有玄之又玄的国际先进技术,甚至打着得过诺贝尔奖的旗号宣传,但就是不说明成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规定,任何药物必须注明药物成分,否则就是违反规定。由于不公布成分,服用之后可能会导致各种不良后果。
第四类:添加性激素的药物
这类是最可怕的。一部分口服增高药会加进一些性激素,这些性激素短期内会让孩子生长加快,但是在性激素的作用下,孩子很快会出现性早熟,导致骨骺提前闭合,一旦闭合,最终就不可能再长个儿了。我见过很多十几岁的孩子,个子还不到140厘米,就是胡乱吃增高药导致的。而这样的孩子,很可能一辈子都只能这么高。
怎样安全地增高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几乎没有真正有效的口服增高药。要想帮助孩子安全地长高,除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在明确缺乏生长激素的情况下,适当地补充生长激素。医学上叫替代治疗,就是缺什么补充什么。
生长激素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它会促进骨骼快速地增长,通过细胞和器官的生长,帮助孩子长个儿。目前研究还发现,生长激素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把脂肪转化成热量,这也有利于长个儿。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生长激素属于处方药,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注射。
另外,要想让生长激素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建立在健康的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活习惯、睡眠习惯的基础上,以确保疗效最大化。
怎样增加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睡眠。睡眠情况越好,生长激素分泌的峰值越高,频率也会越高,量自然也会更大。
第二,运动。有氧运动,也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第三,心理因素,这也是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孩子压力太大、情绪抑郁等,也会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
如果孩子缺乏生长激素,我们可以考虑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提高他的生长速度。
在门诊,父母问得最多的是生长激素安不安全。
生长激素临床应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全称叫“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于适应证的孩子来说,它的效果很好。但必须记住,生长激素是一种药物,务必在专业医生进行评估之后,遵医嘱进行注射。
国内有上百万孩子用过生长激素,虽然个别孩子会有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注射部位疼痛、过敏等,但是没有发生过严重的问题。
家长常常会问一个问题:注射生长激素,会不会导致肿瘤?比如有父母担心使用生长激素会导致孩子出现淋巴瘤、白血病。到目前为止,近百万人的数据显示,用了生长激素不会让这些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加。
事实上,如果这个孩子本身没有肿瘤,或者患过肿瘤但目前已经痊愈,那么注射生长激素不会增高肿瘤的复发率,也不会让肿瘤细胞转移。有很多特殊的案例,比如垂体瘤术后的患者、颅咽管瘤术后的患者,在用生长激素治疗两年以后,病情都很平稳。
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慎用生长激素
虽然生长激素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很安全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还是需要特别注意。
如果孩子本身由于一些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哮喘过敏,已经在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了,原则上不主张再用生长激素进行生长干预。
但如果孩子没有特殊问题,父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放心地让孩子使用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副作用
虽然生长激素总体上来说很安全,但只要是注射性药物,难免会出现一些局部的副作用,比如注射了生长激素以后,有的孩子会出现皮疹、皮肤瘙痒、注射部位的疼痛等,这些都是医生经常遇到的情况。
一般来说,停药2~3天之后,症状就会减轻;2~3周之后,症状可以自行消失。
在大部分情况下,即使出现副作用,我们也应该衡量利弊。如果副作用只停留在局部,而且并不明显,通常也不建议立即停止用药,可以进行对症处理,继续注射生长激素。
有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注射生长激素之后,眼睑或者脚背肿,这跟生长激素本身的作用有一定的关系。生长激素和泌乳素能够控制人体的水钠代谢,如果分泌过多,可能会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所以,如果注射了生长激素之后,孩子出现轻度的浮肿,也是很正常的。观察一段时间,你可能就会发现孩子的浮肿减轻了,那么也可以说明生长激素起作用了。浮肿只是一个症状,不代表副作用,不用太担心。
(摘自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协和专家说长高(增订本)》)